平云行雀晚

《平云行雀晚》

第2章 半骨仙师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历十年,正月。

寒日微雪,残阳懒散地照在长安城的城墙上,在已有些泛白的泥洼地上投出了一道长长的影子。

长安城的东正门春明门外,一个腰悬佩剑的门侯抬眼瞧了瞧天色,知道已是快要到了关城门的时候了。

这天,确实极冷。

“打起精神啊!再站不到一刻,哥几个便散值了!”他自己也实在冻得受不住了,忙向已经熬得早没了精气神儿的守城衙卫们吆喝了一声,好给大家鼓鼓劲儿。

衙卫们挨着时辰,想着只要再熬上那么最后一小会儿,那整整六百下的暮鼓就会响起。到那时,他们便可以赶紧关闭城门,再奔进屋里,好好地暖和一下。想到此处,衙卫们便齐齐跺了跺脚,复又咬牙挺起了身板儿。

但是今日,这群苦哈哈的衙卫们,哪怕就这么一丁点儿小小的愿望,都眼瞅着就要落空了。

只听得春明门大街上,突然响起了一阵极大的躁动,男女老少的尖叫怒骂之声此起彼伏。那混乱从远处的不知哪一坊,蔓延到了街上。衙卫们忙抻头向响闹之处望去,只见街上尘土飞扬,一个瞧不清身形的家伙突地疾速蹿了过来,撞得街上人仰马翻,货倒箱斜。

“又是这俩?”衙卫们的脑仁儿嗡嗡作响,连忙叫苦不迭。

只见一个黑衣少女,骑着一匹黑背白毛的大狼狗,正朝着春明门飞奔而来。

正在此刻,暮鼓声声响起,衙卫们面面相觑了一番,忙又小跑着去推城门。

“关门,快将她拦下!”门侯吩咐道。

“别关城门啊!十万火急!”少女大喊着,催促着狼狗向前疾驰着。

“关!”门侯的左手狠狠一挥,皱眉瞪视着少女。

“等我一下!”少女大喊着冲到了门侯面前。

一众衙卫正待拔剑,却见那狼狗一个起身,从他们错愕的脸上直直腾跃了过去。

可惜,狼狗腾跃得虽快,却不如关城门的速度快。眼见那空中疾驰着的狼和少女,显然马上就要撞上那结实的城门,即刻变会脑浆崩裂,血肉横飞,衙卫们登时面如土色,连连惊呼。

而此时的骑狼少女却面色如常,她只暗一咬牙,掐准了时机,待她和狼狗距那城门仅有寸许之时,突地大喝了一声。

“我遁!”

衙卫们还不待有个计较,便发觉狼与少女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纷纷瞠目相视。

只那门侯,兀自死死盯着城门,发出了嘿嘿冷笑之声:“又是这出!”

城墙上,原本趴着朝城内张望的衙卫们大吃一惊,忙扭头向外城墙奔去,果然,那少女和狼又突然出现在了城门外的数丈之处,飞也似地狂奔离去。

“千万别放箭啊,大家都熟的!”少女回头潦草地冲城墙上大喊了一声,瞬间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关闭的春明门内,方才被吓得仰面栽倒的衙卫们,连忙捡起了地上的刀剑,骂骂咧咧地扶了扶脑袋上摔歪的头盔。他们绝望地看了一眼面前一地狼藉的春明门大街,知道自己想要早些散值的愿望,这会儿显然已经泡了汤。

方才那位大闹春明门,祸加一等的少女,名叫雀奴。

长安城的好些衙卫们,确实与雀奴相熟。

不过,这种所谓的“相熟”,其实是那种咬牙切齿,让人倍感头痛的“不熟也罢”。

即便如此,人们对雀奴和这匹狼狗,总归还算宽容。

一则,那狼狗虽瞧着骇人,却总是一副悲悯天人,宝相庄严的神色,按雀奴所说,那是一只拯救苍生的神物。

再则,雀奴的师父,身份确实有些特殊。

三则,雀奴这姑娘生的,还算讨人喜欢。

雀奴虽然总是身披一件广袖长襟的黑袍,头上插着一支寒白骨簪,做一副得道之人的奇异装扮,但她粉面桃腮,顾盼神飞的模样,总会让人禁不住多瞧上几眼。

“这么个美人胚子,却配了个精怪的性子,当真糟践了!”

长安城的街坊们总如是说。

可是今日,雀奴并没有存心惹祸,她这样急急奔出城,便是要寻她师父去的。

雀奴本无父母,是师父将她领养长大。在她的心中,师父如父,也是她唯一的亲人。

只是,这位“慈父”对雀奴的不争气,似乎也极为无可奈何。

要说,这也不能全怪雀奴。

她自三岁起,便跟随师父勤学术法,并不曾偷懒一日。奈何十一载之后的今日,她依然与三岁时一样,只会两诀。

思诀,升游思,探五里。

遁诀,撒碎石,移十丈。

这般法力,在仙师品阶之中,几乎连入门都未达到,只能勉强算是个“半骨仙师”。

于是,师父始终担心,雀奴这个蹩脚仙师虽有些微末武艺傍身,但是只要一出长安,便极有可能会被妖捏死。

故此,师父从未允许雀奴出过城。而他自己每每若是要出城去办事,总会将诸事安排妥当,并要对她谆谆叮嘱一番。

但是今天,师父却连个招呼都不打,便突然急急出了城。

“师父此次出城,究竟有何特别的急事?“

雀奴正忧心忡忡地想着,竟未察觉天已经全黑,她隐约瞧见右前方峰峦叠出,而在左侧前,仿佛能听见江河拍岸,激流折转。

“福狸!水边容易跌,咱们走右边进林子!”

雀奴只稍做了片刻的犹豫,便指挥着巨狼扑入了暗黑无光的森林之中。

人生一梦,浮水流年。就好似日升月落,总有一番更替。

此时,急忙赶路的雀奴并不知道,她选的这条路,已将她带入了一个斗转的替始。

一切的因果与始终,似乎都以此处为原点。

比如,那位皑雪森林里的瞎眼翁翁。

比如,那名踏遍千山无觅处的女子。

再比如,那个战无不胜,挥斥方遒的昭义将军……

——

雀奴骑在福狸背上,只一奔进树林,便觉这林间树影歪斜,寒气逼人。

原本不大的细雪,突地变成了鹅毛般的大雪,被凛冽的寒风卷着,朝着雀奴扑滚而来。

林间阴寂凄暗,黑鸦乱啼,就连福狸的呼吸之声,似乎都更加沉重了不少。

奔行了片刻,雀奴便觉头顶的骨簪突然微微颤动了起来,似有所感。

雀奴转过头来,眉头紧锁地扶了扶头上的骨簪。

“福狸,你可有觉得,此处邪秽的很啊?”

她紧紧地攥着福狸颈上的长毛,低声问道。

不待福狸回答,漆黑如墨的林中突地甩出了一条绳索,套在了雀奴和福狸头上,将他们绊得远远飞了开去。

福狸连着翻滚了几圈,又急速跳跃着立起,两只眸子在夜影中闪着寒光。

“谁?”雀奴连忙爬起,俯身蹲在雪地之中,揉着生痛的膝盖,惊觉喊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