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迅速成为主角GL

《如何迅速成为主角GL》

第265章 我种田养你(1) 那么柔……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我……我去洗洗?”李炜有些心虚地说。

巫洛阳深吸了一口气, 想说什么,但最后没忍住,先笑了出来,“你啊……你到底在想什么?”

她一笑, 李炜也跟着笑了, 小声说,“在想你。”

巫洛阳将装着戒指的勺子放在一边, 问, “另外一只呢?”

“在这里。”李炜从裤子口袋里直接掏出了一枚指环, 没留着盒子, 大概是怕口袋太鼓了被巫洛阳看出端倪来——在这种小地方, 她又意外地精明细致了。

巫洛阳将她手中这枚对自己而言明显大了一圈的戒指接过来,随手往拇指上一套,竟然也很合适。

于是她对李炜说, “这个是我的了, 那个你拿走, 随便怎么处理吧。”

“哦。”李炜低头看了一眼满是油润的戒指。

巫洛阳不得不提醒她, “不要自己乱洗,问一下店员, 或者直接送去店里洗。”

虽然如果直接送去店里,可能会被店员用奇怪的视线打量吧。不过也说不定工作人员见多识广, 早就不以为怪。

总之, 虽然中间有一些奇怪的小插曲, 但是这顿饭吃得还算愉快。就是巫洛阳吃饭的过程中, 李炜一直用一种欲言又止的表情打量她,看得人替她着急。

巫洛阳假装没看见,慢条斯理地吃完了自己的炒饭, 才好整以暇地看向李炜,问,“你是不是还准备了台词没说?”

“……是的。”李炜坐直了一些,清了清嗓子,“巫洛阳,对我来说,你是比我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存在。我以前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你,把你摆在什么样的位置,现在我找到了,我把你藏在我的心里。希望我是那个能陪你一路沐浴和风细雨,走过冰雪严霜,一起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人。”

她说着,朝巫洛阳伸出手。

巫洛阳将戴了戒指的那只手搭在她的手上,低头笑了一下,“除了你,还有谁呢?”

李炜站起身,抓着巫洛阳的手微微用力,俯下身跟她交换了一个温柔的吻。

李炜认为,自己今天的惊喜姑且算是成功的,虽然除了一开始的玫瑰花之外,后面完全是她一直在惊,巫洛阳在笑。但不管怎么说,结局还是很美好的。

反正她在巫洛阳面前,从一开始就没什么形象,现在也没什么可顾虑的。

能让对方笑出来,就是她的成功。

不过,至少有一点她说错了。在她们携手的这段人生之中,或许会有一些小的波折,但怎么都算不上冰雪严霜的程度,顺顺利利就走到了终点。

就连巫父巫母,在两人毕业之后,得知她们的关系,也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对。

那个时候,李炜和巫洛阳已经在首都定居,而长辈们却依然住在老家,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远了,少了那种情绪上的拉扯与折磨,便也没有脱口而出的伤人言语。在自行冷静几个月之后,巫妈妈若无其事地打电话,叫她们回家过年。

两人老老实实在家里住了半个月的时间,这件事便心照不宣地过去了。

一开始李炜还刻意跟巫洛阳分开住,没两天就抱着枕头去爬床了。巫父早上看到她从巫洛阳的房间里出来,就像瞎了一样,一脸平静地招呼她一起出门晨跑。

人到中年,这位长辈突然注重起了养生,为了保持身材,也开始锻炼身体了。

李炜为他老人家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锻炼方案,既不会让人觉得难以承受,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锻炼,不至于做无用功,或者因为锻炼不当而伤了身体。

“比健身房的私教强多了。”巫父如此点评。

然后表情自然地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大红包递给她,“你到家里来也很多年了,什么时候改口?”

“谢谢爸!”李炜一激动,给了老父亲一个熊抱。

感受到她手臂和肩背的力量,巫父一边揉胳膊,一边在心里暗想,就这体格,一般男的也比不上她。巫洛阳跟她在一起,至少不用担心家里的重活没人干,或者被人欺负什么的。

这么想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自家那个不省心的女儿,从小到大,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何曾见过别人敢欺负她?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李炜就更加没有后顾之忧了。

从此之后,她在生活上风平浪静,在事业上所向披靡,为国家队争得了许多的荣誉。

要说大家对她有什么不满,那就是太低调了。

明明已经到了互联网信息时代,可是网络上关于她的消息,却基本上都是公开的行程,没有任何私人的消息,就连粉丝偶遇都没有过,简直让人怀疑这人是不是比完赛就消失了。

直到许多年后,当李炜终于在三十五岁的“高龄”退役,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就出了柜,众人才恍然。

啊,她藏得这么深,当然不是因为她是个深柜姬佬,而是因为她的另一半,赫然竟是一位国宝级的科学家,保密等级巨高的那种,连带着身为她伴侣的李炜,也被严密地保护了起来,外面才没有她的消息。

对于这样珠联璧合的一双情侣,即使她们的性向与普通人截然不同,公众也还是更愿意给予宽容的对待。

尤其是她们少年相识,一生扶持的故事,更是成为了一代传奇。

……

巫洛阳轻轻吸了一口气。

睁开眼睛的瞬间,她感觉自己像是被塞进了一个罐头里,挤得手脚都无法活动。

等她看清周围的环境,便发现这里跟罐头似乎也没有什么分别。

这是一列火车,而且是那种老式的绿皮车。车厢里挤满了人和行礼,原本是三人座的位置上坐了五个人,也难怪她连动一下都难。因为人太多,车厢里充斥着一股奇妙的气味,即使开着车窗也没有任何改善。四周人声鼎沸,吵嚷得巫洛阳有些头疼。

这嘈杂的环境唤醒了她的记忆,巫洛阳终于想起来了。

她和坐在身边的几个青年男女,都是下乡的知青。而她此刻所在的这列火车,正是从上海开往西部山区。

她们插队的地方就在那里。

对于这趟旅程,无论是巫洛阳还是身边的人,显然都不太情愿。

现在早就不是那个知识青年们奋勇争先,主动报名,愿意到乡村去支持国家建设的时候了。她们这群人,都是被摊派到的名额。

而会被从上海送到西部山区,便足以说明这些年轻人们既没有特别出色的能力,更没有任何背景,就连在自己家里,也是最最不起眼的那一个,否则不至于落到这个境地。

——同一辆车里,还有去其他地方的知青,但他们是走得最远的,条件据说也最差。

然而,就算在上海这座大城市,他们都是底层的底层,留在城里根本找不到工作,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前程和发展,但被“发配”到山区,虽他们而言依然是很难接受的事。

大家的心情本就苦闷,车上的条件又如此糟糕,上车没多久,一群十几岁的年轻人就忍不住哭了一场。

巫洛阳就是哭累了才睡着的。

结果一觉睡醒,不但没觉得好过一点,反而浑身上下都又酸又痛,更难受了。

偏偏周围都是人挤人,还不能站起来活动一下——站起来容易,想要再重新坐回去可就难了。

好在巫洛阳的位置就在窗边,她把脸转过去,看着车窗外的风景,慢慢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也就暂时地忘却了眼前的难受。

巫洛阳生得白净,五官精致,在这一批知青之中,是长得最漂亮的一个。在这个时代,这样的长相其实是有点不合时宜的,与身边的同龄人总是格格不入。然而,无论主流的声音怎样,也无法改变小年轻们会更多地将视线放在她身上的事实。

此刻,当她望着窗外出神,脸上那种不自觉流露出的忧郁神色,就引得不少人暗暗关注,恨不得上前安慰一番。

可惜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巫洛阳被挤得动弹不得,他们也一样。

好在随着火车在一个个站台停靠,一波波的旅客下了车,虽然偶尔还有补上来的,但数量还是没有下去的多,过了最拥挤的那一段之后,车厢里便空了起来。

肩膀被人碰了一下,巫洛阳惊得身体微微一颤,回过头来。

巫洛阳身边和对面,原本都是女孩子挤在一起,但此刻,身边的位置不知何时已经没有了人,而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个穿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

在这个年代,能有这样一件衬衫,可谓是非常体面的了。至少他们这一批年轻人里,只有这么一件。

这也是这位男青年敢于上前与巫洛阳搭讪的底气。

“巫同学,你在想什么?”见巫洛阳看过来,男青年便朝她一笑,“有什么困难之处,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没什么。”巫洛阳微微低头,“我只是在想我们要去的地方。”

“据说条件比较差。”男青年点了点头,但又说,“不过就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去建设和改造它嘛!”

巫洛阳没说话。

男青年又道,“巫同学你放心,等到了地方,我一定会帮助你的。让我们一起融入新的环境,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巫洛阳终于正眼看向她,轻颤的眼睫如同振翅的蝶,“谢谢你。”

男青年立刻在这目光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连忙趁热打铁,自我介绍道,“我之前自我介绍过一次,不知道巫同学有没有记住,我叫黄桥。我家住在XX区,父母都在厂里上班,巫同学你呢?”

在知青内部,自然也是分了一二三等的。像黄桥这样的情况,算是条件最好的了。父母都是职工,只不过因为家里孩子太多,没法给他找到工作,只能让他下乡。同样因为没钱打点上下,他才分到了这里。

不过等到了插队的地方,他们这些人就统统都是“城里人”了,彼此之间并无分别。

所以黄桥选择这个话题,除了增进了解之外,也是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但巫洛阳微微蹙起眉,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道,“抱歉,黄同学,我身体有些不舒服,想休息一下,可以吗?”

“当然当然。”黄桥连忙说,“那你休息。”

巫洛阳便又重新把视线转向车窗外,头靠着车厢壁,并且闭上了眼睛。

过了没多久,就到了吃饭的时间。知青们从行李中翻出家里带来的干粮,狼吞虎咽起来。条件好一些的,还配了路菜。

车厢里顿时弥漫起各种食物的香味,虽然因为是冷食,不太明显,但对于巫洛阳而言,依旧是一种难言的折磨。此刻,她甚至觉得之前那种身体都动不了的拥挤,似乎也没那么讨厌了。因为那时,大家也不方便把东西拿出来吃。

巫洛阳将手按在隐隐作痛的胃部,眉间的折痕更深了。

这让暗中关注她的人相信她是真的不舒服,就算有心请她一起吃东西,也不敢上前打扰。

其实巫洛阳包里还是有一点干粮的。但是她不敢都吃完,因为还不知道到了那边之后究竟是什么情况。

其他人无论家里情况怎么差,多少总会给他们带上一点钱、粮票甚至米面,就算村里一时半会没有粮食分给他们,也不用担心。巫洛阳却什么都没有,不能不精打细算。

好在这就是最后一程路了。

巫洛阳迷迷糊糊地被人叫醒,听说已经到站,不由悚然一惊,彻底清醒了过来。

她不由望向车窗外。

在她睡过去的那段时间,火车已经驶过平原地区,穿山越岭,来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

下车的地方其实还好,尽管面积很小,而且只有一个十字路口隔开的两条街道,但毕竟是一座县城。但是到了这里,只是开始。在知青办办理了各种手续之后,他们被分配到了不同的村子,每个村两个人,然后就是在知青办等人来接。

“要等多久啊?”一个女知青问,又小声抱怨了一句,“就不能早点来吗?”

知青办主任看了她一眼,神色淡淡,“村里走到县城,怎么也要两三个小时,且等着吧。”

“两三个小时?”知青们顿时鼓噪起来,又有人问,“主任,那我们怎么过去?”

“怎么过去?当然是走过去!”主任的脸色冷了下来,“你们是来支援乡村的,不是来享福的,难不成还等着车来接吗?”

没人说话了。

但是知青们看着自己大包小包的行李,都不由发起愁来。

他们没有走过山路,还以为跟城里的大马路一样好走,对于要走三个小时这件事,倒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他们虽然生在城里,但也不是什么金贵人,出门一样靠走,在家照样干活。但是,带上那么多东西,就是另一回事了。

角落里,不顾形象坐在地上的巫洛阳也是脸色煞白。

她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眼前冒金星了,本以为到了这里可以休息一下,没想到还要走两三个小时。

迟疑片刻,她终究还是从包里翻出一个玉米面窝头,默默啃了起来。

其他人见状,也反应过来。这么长的路,不吃点东西还真受不了。

程怀燕走进知青办时,看到的就是知青们坐了一地,正在狼吞虎咽的情景。她本来只是随意地扫一眼,但视线落在那个蹲在角落啃玉米窝头的女孩身上,不由微微一顿。

程怀燕只上到初小毕业,作文都写不利索,自然很难形容自己这一刻的心情。

但是这一刻,她突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在路边救下来的一窝幼鸟,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鸟,像是一只只的毛绒团子,啾啾地叫着,叫得她心软,明明自己也没多少粮食,却还是忍不住分了一把小米给它们。

她朝着那个方向看了很久,直到知青办主任跟她打招呼,才回过神来。

“小程,你来得好早!”主任说。

程怀燕朝他笑了笑,“早点来早点回,不耽误地里的庄稼。主任,哪个是分给我们小塘村的?”

“我看看。”知青办主任低头翻了一下名册,提高声音喊,“黄桥!巫洛阳!接你们的人来了!”

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到了两人身上。

很奇怪,明明这也不是什么值得羡慕的事,但是一样等人来接,有人先被接走了,似乎就得了什么好处似的,让人忍不住羡慕。

巫洛阳收起啃了一半的窝头,拎着自己唯一一个包站起来,快步走到前面去。

察觉到她的靠近,程怀燕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直到对方疑惑的视线投过来,才倏然回神。

这时黄桥也过来了,知青办主任就介绍道,“这是你们小塘村的程怀燕程组长。”

黄桥立刻热情地握住了程怀燕的手,“程组长,你可算来了,我们被分到村里,那就是一家人,见到家人,这心就踏实了!”

程怀燕也大方地跟他握手,“黄知青巫知青,欢迎你们来到小塘村。”

她说着,转头去看巫洛阳,似乎生怕她也要上来握手似的。

然而巫洛阳没来,她心里又有点失望。

程怀燕拍了拍脑袋,将这来得莫名的念头驱逐出去,“那咱们这就走了?”

说着,还帮黄桥拎了两袋行李,让对方颇不好意思之余,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而且,他们跟着程怀燕走了半天,在曲曲折折的巷子里绕来绕去,又是爬坡上坎,终于来到了一个有些旧的采石场,然后得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

程怀燕是牵着马来的!

也对,这里是山区,很多道路车子无法通行,自然只能依靠牲畜驮运。之前知青办主任只说没有车,大家都没想到还会有马。这样一来,至少行李不用自己扛了。

程怀燕的马是一匹毛色非常漂亮的大青马,马背上架着一副马鞍,正在甩着长长的马尾,伸长了脖子从旁边的箩筐里叼草吃。

黄桥一看眼睛就亮了,“这马看着真气派!”

程怀燕脸上露出一点得意的神色来。虽然收敛得很快,但还是被巫洛阳看见了。她心想,这匹马应该是这位程组长养的了。

程怀燕从一块大石头上解下马缰绳,又从箩筐里抓了一把草喂给马儿,然后才抓住箩筐的边,一把将之抬了起来,架在了马鞍上。巫洛阳这才注意到,这箩筐是绑在一个“几”字形的木架子上,一边一个,正好用来装东西。

“把你们的行李放进去吧。”程怀燕回过头来说。

两人将行李放好,程怀燕就牵着马,领着他们走出了采石场。出门的时候,还给门口看守的老头付了一毛钱。

因为马背上的箩筐很占地方,之后他们就没有再绕小巷子了,沿着宽阔的大路往前走,没多久就出了城。这时,程怀燕才跟他们介绍了一下小塘村的情况。

小塘村距离县城三小时的路程——说到这里,程怀燕特意转头打量了一下两位知青,又补充道,“不过那是我们走惯了山路的脚程,你们要走多久,得走了才知道。”

这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村子,一共四十几户,分成两组。因为土地都属于集体,平时怎么干活都是村里安排。因为这里是山区,土地不像平原那样一大块一大块,而是沿着山势开垦出的梯田,地方也比较分散,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平时干活都是以组为单位的。

程怀燕的组长,就是这么来的。

黄桥和巫洛阳听到这里,才知道这个看起来没比他们年纪大多少的女孩,居然还是个领导!

黄桥立刻就是一通年少有为之类的夸赞。

程怀燕的神色却是淡淡的,“只是村里人信得过我。”然后又说了一些别的。

总之,小塘村除了大队长和村支书之外,还有两个组长。至于他们到了之后会跟着哪个组干活,要看大队长和村支书的安排。

黄桥和巫洛阳都没在说话,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一个村子两个组,正好来了两个知青,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一个组分一个。

按理说,他们现在认识了程怀燕,应该跟她搞好关系,去她的组里。但是呢,黄桥心里自有计较,程怀燕当然是很能干的,不过毕竟是个女孩,不说在她手底下干活憋不憋屈,就说组里跟另一个组竞争一些东西的时候,能不能抢得到?这就不好说。

所以他打算等到了地方,看看再说。

至于巫洛阳,她就算有心跟人搞好关系,也不知道能做什么。

想得到程怀燕的关照,怎么也要给出去一些好处。可她两袖清风,包袱里除了几个窝头,就是两身衣服,几本书,哪一样能拿出去送礼?

这一沉默,之后就没人开口说话了。

一开始是不知道说什么,到后来就顾不上说话了——这山路和城里的大路完全不一样,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也就算了,那路上到处都是突出来的石头和陷下去的泥坑,崎岖坎坷,非常难走,稍稍一分神,就可能会摔跤。

巫洛阳两天只吃了半个窝头,踩在平地上都像是在踩棉花,何况是这种路?

尽管谨慎再谨慎,终于还是在下坡的时候,眼前一黑,直接栽了下去。

幸好她走得慢,就落在了后面,前面就是程怀燕,及时把人给扶住了,要不就让她这么顺着山路滚下去,说不定人就没了。

“你的脸色不对,生病了?”程怀燕皱起眉。

巫洛阳撑着她的手臂,想要站起来,但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反而额头上沁出了一片冷汗。

前面的黄桥察觉到动静,也转回来,“巫同学怎么了?”

“好像是生病了。”程怀燕说。

黄桥一看她的脸色,也有些担心。巫洛阳长得就比一般人白,所以脸色发白也看不太出来,但是现在,那白里隐隐泛着青色,就叫人觉得很不妙了。

“这怎么办,去医院?”他有些心慌地问。

程怀燕扶着巫洛阳靠在山壁上坐下来,嘴里说,“我们哪有钱去医院?”

黄桥抿了抿唇,不说话了。

队里当然不会没钱,而程怀燕出门,多少总会带一点在身上。但是这个钱,不可能花在一个刚来村里的知青身上。要是断了腿之类的外伤还好,至少看得见钱花在了哪里,但巫洛阳之前还好好的,突然这样,去了医院也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钱花了,却没个结果,那就很难交代。

黄桥的行李里,当然也是有钱的。家里出不起几百块给他买个工作,但是给他拿一点压箱底的钱还是有的。

但是这钱,他也不可能花在巫洛阳身上,哪怕他对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孩很有好感。

“你看着她。”在黄桥心里思量着这些东西的时候,程怀燕已经栓好了马,交代了一句,就匆匆走了。

过了一会儿,程怀燕回来了,手里捧着用路边摘的大片树叶做成的圆锥形杯子,里面装着满满的清水。她走到巫洛阳身边,先往她嘴里灌了一点,又用手沾了凉水,拍在她的脑门上。

黄桥也回过神来,意识到天气还很热,巫洛阳搞不好是中暑了。

果然,缓了一会儿,她的脸色就好看了不少,人也睁开了眼睛。

“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她轻声说着,就要挣扎着站起来,继续赶路。

“你这样不行。”程怀燕皱着眉道。

“总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巫洛阳说,“要不然,程组长你把路告诉我,你们先走,我在后面慢慢走。”

程怀燕猜想她是将自己那句“早点来早点回,地里的庄稼耽搁不起”听进去了。但不管怎么说,她来接的人,怎么也不能把人丢在路上。

况且……她又想起了那一窝毛绒绒的小鸟。

那么柔弱,一点风雨都经不起,只能依靠她。

“这样吧。”她回头对黄桥说,“照顾一下女同志,让她骑马,行吗?”

“啊?”黄桥没想到程怀燕会问自己,但还是忙不迭地点头,“行,当然行。”

程怀燕点点头,直接伸手将准备拒绝的人抱了起来,还顺手掂了掂,“还行,不太重。”说完就抱着她走到大青马旁边,双臂用力一举,就把人送上了箩筐中间的“几”字形木架。

“腿分开,踩在箩筐里,双手扶着前面。”程怀燕指挥着巫洛阳坐好,还不放心,自己牵着缰绳走在了前面。

骑马对巫洛阳来说是一种十分陌生的体验,而且绝对称不上好。因为马走起路来身体会摇晃,马背上的人自然也要跟着摇晃,让她有一种没着没落的恐慌。

唯一的安慰是程怀燕在前面牵马,至少这匹马不会突然失控跑起来,把她甩飞出去。

好在这之后,没有再出现意外。

他们一行人走的时间,也确实比程怀燕预估的更久一些,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程怀燕先看了一眼巫洛阳的情况,把人放下来,才领着她们进村。

巫洛阳心下暗暗感激。

要是让村民们看到,知青来的第一天就骑了他们村里的马,连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对她的印象恐怕会很糟糕。

村里是没有办公室的,要办事都是直接去大队长和村支书家里。去大队长家要穿过整个村子,村民们听见动静,纷纷走出来围观,手里还端着饭碗。黄桥和巫洛阳哪里经历过这个阵仗,都低着头走路。

走到一半的时候,一组组长黄家学也跟了上来。

两个知青,肯定有一个要分到他的组里。黄家学一看知青是一男一女,就立刻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男知青弄过来。

虽然大家都说,城里的学生估计娇贵得很,干不了农活。但不管怎么说,男孩的身体素质、力量等各方面,都肯定比女孩强一些,不那么容易拖后腿。

尤其是这个小姑娘……长得倒是挺漂亮,可是身板看起来风吹就倒,哪里是干活的材料?

所以黄家学对黄桥十分热情。

黄桥还在考虑加入哪个组,自然不会得罪他。也就是走过去的路上,两人就因为同姓,认了个本家,黄桥已经叫上叔了。

程怀燕在一边听着他们说话,脸上的表情十分平静。

最后的分组果然也没有出乎预料。在得知黄家学是大队长的侄儿之后,他一开口邀请,黄桥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的一组。剩下的巫洛阳,自然只能加入二组了。

偏偏黄家学还要说点场面话,“我也不是不想要巫知青,不过她是女孩子,在燕子的组里更方便一些。”

大队长就问,“燕子,你的意见呢?”

“我没意见。”程怀燕说,“不过大队长,原本计划是把牛棚划给知青们住,但是男女有别,恐怕不太方便。”

“这倒是个问题。”大队长闻言也有些发愁,“可是村里没有别的空房了。”

“我想,既然巫知青是我的组员,不如让她住在我家。毕竟牛棚离我们二组确实远了一些,干活的时候还得让人来叫她,也不方便。”程怀燕说。

“好!我就说么,燕子是咱们村里觉悟最高的同志。”大队长连连点头,“那你就带她回去吧。”

程怀燕点点头,示意巫洛阳跟自己走。

而屋子里,黄桥还在眼巴巴地看着黄家学。

虽然不知道那个牛棚是怎么回事,但光听这名字就知道,不会是什么好地方。黄桥可不想自己一个人去住牛棚——巫洛阳都能蹭老乡家住了,他为什么不能?

黄家学一脸为难。他家但凡多一间房,他也就答应了。毕竟城里来的知青,手里是有一些好东西的,然而他自家四个孩子,三间房都快住不下了,哪有多余的地方给黄桥?

“这样吧。”他领着黄桥从大队长家里出来,对他说,“我回头去问问哪家有空房子,让你住进去,条件比牛棚肯定要强一些,而且也可以跟他们搭伙吃饭,不用自己开火。不过呢,黄知青你也知道,村里大家都困难,多个人就多个麻烦,所以这个……”

黄桥立刻领会,“组长放心,我每个月多给几斤粮食,算是房租。”

那就没问题了。

……

程怀燕走在路上,耳边忽然传来一道清澈的声音,“牛棚是什么地方?”

她转头看了一眼,巫洛阳不知什么时候走上来,跟她并着肩了。不知为何,这让程怀燕有点莫名的不自在,她连忙转回头,直视前方,一边解释道,“那是以前地主家的牛棚,不过现在里面早就没有牛了,村里一直没拿定主意用来干什么,房子就空着。”

斗地主,那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

空放着的房子,本来就坏的快,何况还是村里自建的土墙房?那牛棚已经塌了半边,尽管知青来之前,村里已经组织人手修缮整理过一次,但也就是把杂物清理掉,好的那一半用茅草重新铺了屋顶,又凑了一张床一个柜子,其他全都光秃秃的。

相较之下,程怀燕家的房子虽然也是三间的土墙房,但至少家具齐全,屋顶铺的是瓦片,不会漏雨。

巫洛阳非常感激,“谢谢,我会帮家里干活的。”

程怀燕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巫洛阳没料到,往前走了两步,又回过头去看她,面上一点疑惑。

“说到这个,确实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程怀燕不自在地挠了挠头,“那个,你会补衣服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