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陈涉吴广起义?我还等什么!

《秦末:陈涉吴广起义?我还等什么!》

第28章 攻打怀城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经过一日半的筹备,孔鲋领着800壮士,150的弓兵前往怀城。

与之同行的还有秦羽,黄秀。

怀城的城墙高耸入云,矗立在山脚下,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士兵们原本密布于城墙上,严阵以待,可如今看来防守稀疏,天空都显得寂静。

“城墙上怎么只有这么少的人?”黄秀不免生疑。

大军压境,可是城墙上只有数十名守城兵。

其他人都去了哪里?

“水路我让马培才盯着,他们应该无路可逃。”

秦羽摇头,他也不知道对方想要做什么。

怀城县衙,人流来往。

县令心生恐慌,匆忙组织士兵将粮食堆积在一处,火焰升腾而起,熊熊燃烧着农民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希望。

火光映照在县的墙壁上,浓烟染上了一尘如洗的天空,秦羽察觉到意思不妙。

“里面有动静。”

一种不祥的预感由心而生。

孔鲋主动请缨,“殿下,老朽愿斗胆一试。”

秦羽抱拳,“那就有劳夫子了!”

孔鲋带着两名学生靠近,箭矢落在他们的脚边,三人无所畏惧。

“大道天行,天下为公。”

孔鲋的声音如同山间的清泉,洗涤着人们内心的杂念。

“子曰,君权天命,应以德配位。”

孔鲋声音洪亮,继而解释道:

“帝王是上天的选择,但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暴秦强征赋税,苛淫无道,该亡矣。”

“秦帝,在其位却不能谋其职,令天下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样的君王不配享受天碌。”

孔鲋声音洪亮,字字泣血,同时身后还有学生进行转述。

声音穿过云霄,也传到了怀城读书人的耳中。

“暴秦苛政,该亡矣。”

不知是谁起头喊了第一句,引来了无数读书人的认可。

“暴秦苛政,该亡矣。”

“不好了,县令在烧咱们的粮食。”

一句话,彻底点燃了全城人民的怒火。

所有人都决定行动起来,时间紧迫,粮食的命运如今就掌握在他们的眼前。

穿越过狭窄的巷道,踏着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乌泱,乌泱的人来到了县衙前,将县衙围得水泄不通。

“冲啊,拯救属于我们自己的粮食。”

火光漫天,随之而来的是锣鼓齐轩的呐喊。

领头人以血肉之躯撞门,他们不惧守城兵的刀剑,步伐铿锵有力。

他们或许从未练过武,但在那一刻他们是最勇猛的战士,只会夺回被焚烧的希望。

队伍冲破了县衙的大门,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席卷而过。

百姓们奋力扑灭大火,将尚未被烧毁的粮食抢救出来。

那些被火焰吞噬的粮食留下了滚烫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农民们的辛勤和期盼。

另一边,有人进攻城墙。

里应外合,秦羽不费一兵一卒攻占了怀城。

“全体宛军听令,冲!”

秦羽一声高呼,全军出击

作为将军,秦羽身先士卒冲到第一位。

马匹刚踏入城中,秦羽就到怀城的百姓高呼:“将军,求您救救我们的粮食。”

秦羽眉头一紧,问:“在何处?”

“县衙,全城的粮食都在县衙。”

农民最看重的就是粮食,这可是他们一年的努力

“一,二,三队的将士听令,随本王前往县衙。”

浓烟滚滚,不断在天空上方铺开。

“丧心病狂的狗官!”

黄秀忍不住大骂道两世对一方百姓来说那么重要,他竟然想烧就烧。

“我去砍了他的脑袋。驾——”

快马奔腾,黄秀冲在了第一个,可他刚到咸阳,就被门口的景象惊呆了。

十几个书卷气息十足的青年,正抓着一个身着官服的老头子暴打。

地上都是散落的头发和胡须,那老头子的胸口又被踹了几脚。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姗姗来迟的秦羽停在了黄秀的身边,他第一次见到一边念子曰,一边动手脚的读书人

此等豪迈的气息,当真是我辈楷模。

“敌军来了。”

眼尖的人发现了秦羽和他身后的冰兵,读书人纷纷停了下来。

“先去救粮。”

光顾着看热闹,差点忘了最重要的事,秦羽对着身后的士兵吩咐道。

再看地上的县令,他的牙齿被打掉了三颗,老脸也被揍得鼻青脸肿,跟周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到秦羽,怀城的百姓慌乱无措。

秦羽翻身下马,对着诸位读书人,还有那正在救粮的百姓抱拳。

“吾乃宛军统帅,肩负伐秦救民的重任,不知各位可愿与我同行。”

作为读书人,他们最渴望的就是遇到这世间的明主,因此望向秦羽的目光多了几分殷切。

“我等有一事不明,请君答疑解惑。”身着青黑布衣的青年出列,大胆地接受秦羽的目光审视。

秦羽淡然道:“但说无妨。”

“刚刚在城外高呼四海穷困,天禄永终的,可是您?”

秦羽摇头道:“不是。”

身后传来马车的声音,只见孔鲋带着学生追了上来。

“这位是孔子后人,城外的话都是出自他之口。”

一听是孔子后人,不少读书人立刻恭敬地行礼。

“君子道无穷,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孔夫子的后人。”

孔鲋眼眶湿润,自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后,他们儒家一派自此凋零。

如今再遇到这些有识之士,他直叹上天待他不薄。

“诸位想来有很多话想说,但眼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秦羽打断众人想要寒暄的心。

“城中的粮食需要清点,人口也需要清点计算,老弱妇孺,青年壮丁应纷纷记录在册。”

一听到记录在册,这些读书人立刻心生戒备。

孔鲋发现端倪,适时地安抚道:“诸位放心,羽王殿下是一位明君。记录在册,只是为了能让诸位各司其职。”

看到众人放松了许多,孔鲋询问了一句:诸位可能会算账的?

“我会。”

“我也会。”

几个消瘦的青年站了出来,“我等都是当铺的账房先生,算账还算拿手。”

孔鲋仿佛看到救星,恨不得将自己屋里堆积的账本甩到他们脸上。

“诸位英才,未来都是我们大宛的股肱之臣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