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101章 兵行险招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好像,应该,沈悠这么久以来也没有讲过多少夸大的事,所以,他们就更好奇接下来李靖的操作了。

【捷报传回长安,唐高祖高兴的对公卿说: “朕听说使用有功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李靖果然立了大功。”随后颁下诏书,慰劳李靖说: “卿竭诚尽力,功绩卓著。时间长了才发现卿无限忠诚,朕给卿嘉奖赏赐,卿不必再担心功名利禄。”末了更是亲笔写下敕与李靖说: “从前旧事既往不咎。”唐高祖李渊其实还是极不错的,至少人听得进劝,也懂得用人之道,在一众帝王里面,但凡不是因为儿子太过耀眼,他也未必这样没有半点名头。】

李渊:好了,天幕,你可以不那么继续扎心的吗?会没有朋友的!

【用实力证明自己忠诚的李靖将军,终于得到唐高祖的信任,也得以真正开始大展拳脚。武德四年,李将军鉴于敌我双方的情势,上陈攻灭萧铣十策。李渊颇为重视。当即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擢任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行军长史。同时,唐高祖明确表示, “三军之任,一以委靖”。也就是说,李孝恭也就担着夔州总管的名头而已,实际上李靖才是三军统帅。知人善用如唐高祖,在大唐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宋朝的将领哪怕是对着李渊也是垂涎三尺的对吧!】

宋朝一干名将们已哭昏在地:天幕,别说了,太心酸了!太难了!

【李将军得以重任,立刻组织人力物力大造舟舰,组织士卒练习水战,做好下江陵的准备。同时,针对巴蜀之地归附大唐不久,各部族还不太稳定的情况,为了避免在他下江陵打萧铣的时候,有人抄了他们的后路,李将军向李孝恭建议,将各部族酋长子弟都如今到夔州,根据他们的才能优劣分别授以官职,安置在左右。一句总结这波操作就是, “外示引擢,实以为质”。人质在手,也就不用担心谁敢轻举妄动,这招的效果对于稳定巴蜀政局那是相当有用。】

【有了这事作铺垫,同年九月,唐高祖下诏令调发巴蜀兵士,集结于夔州,任命李孝恭为荆湘行军总管,李靖兼行军长史,统辖十二总管,自夔州顺流东进;又任命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襄州道,为北路军;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为南路军;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道,为东路军。四路大军分头并进,一齐杀向江陵,显然这一回唐高祖志在灭了萧铣。】

【四路大军准备齐全,时值秋天雨季,江水暴

涨,流经三陕的涛涛江水咆哮狂奔而下,响声震撼整个峡欲。观此水势,萧铣以为唐军纵然四路军队汇集,也不可能东下,放心大胆的让士兵休养,不加防备。但在我们李将军看来,却认为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说服众军道:“大唐军队刚刚集结兵马,此时萧铣未必知道,乘江水猛涨之时出兵,顺流东下,我军突然出现在江陵城内,正是所谓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这是兵家上策。到那个时候,哪怕萧铣发现我师出战,仓促调集军队,也无法应战,这样一来定能一举成功擒获萧铣”。】

哪个听着李靖的计策不称赞叫好。不错,不错,攻其不备,本就是上上之策。但因为水势凶猛的缘故,就算好些事大家都明白,却不代表都有人敢做。李靖主意是不错,能不能做好,却未可知。

【李孝恭听着李将军的建议,立刻率二千余艘战舰,沿着三峡顺流东进。一如李将军所料,萧铣毫无防备,唐军进破荆门、宜都二镇。】

已经集结兵马,这就准备下船的李孝恭??天幕,你把计划都说出来了,这仗我们还能打吗?

”打,不必迟疑,立刻出兵。”李靖在一旁听着却斩钉截铁的开口,让李孝恭不必理会天幕。

“可是天幕都说穿我们的计划了。”李孝恭同意这样的打法不就是因为李靖领着他们攻其不备?现在算是消息泄露了,萧铣难道不会有所准备?

李靖目光凌厉的道: “我们听见了,萧铣听见了,萧铣会不会觉得我们的计划已经为他所知,而认定我们不会再敢出兵?他也无须再作防备?”

李孝恭

【等唐军抵达夷陵城时,萧铣手下的干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驻守在清江,李孝恭一到,即想进击,李将军劝他道:“文士弘是萧铣的健将,士卒精锐骁勇,现在荆门刚刚失守,他把精兵全都派出来迎战,这是救败之师,锐不可挡。我们暂时把战船停泊在长江南岸,不与敌人交锋,等到他们士气衰落,我们必能一举破军。”】

【李将军的主意是好的,只是李孝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此时的敌军不过如此,没有听从李将军的劝告,命令李将军留守军营,他则率兵出击,没有意外,李孝恭大败,损失惨重。这会儿不得不说,论识人之能,唐高祖那也是不差的,自家的人什么德性,他是一眼就瞧得分明,否则又怎么会让李将军实际统率三军。】

【只是这名义上的

总是名义上的,李孝恭纵然不精战事,他可是唐高祖的堂侄,名正言顺的兵马大总管。李靖可以陈明厉害,执意阻拦,他可是差点死在唐高祖手里的人,他不该谨慎一些,少得罪点人,免得让人给他下绊子吗?再者,他再怎么执意拦,确定就能拦得住?他怎么都是下属,真要来硬的,他是硬得过谁?】

谢谢,他硬不过李孝恭,所以就算明知道李孝恭此战必败,他也拦不住。李靖默默的在心里给补上一句!

【李孝恭败势不可拦,李将军并没有因此气馁,眼见得胜后的文士弘竟然纵兵四处抢掠,队伍大乱,当即领唐军出战。得意洋洋的文士弘没有想到唐军如此敏锐,想要收军对抗,哪里来得及。最终被杀及溺水而亡者将近一万人,被缴获舟舰四百余艘。】

蒙恬由衷赞道: “李靖此人,大才也。”

卫青与霍去病何尝不是连连颔首,大家都是将军,打的都是仗,怎么把仗打得漂亮是他们无时无刻不琢磨的事。擅长捉住机会出击,给敌人予重创,让我军获胜,那就是他们不负朝廷信任,对得起自己肩上所担的责任。

【攻下夷陵城后,李将军马不停蹄率轻骑五千为先锋,直奔南梁都城江陵,李孝恭率大军继后。文士弘战败后,萧铣心生恐惧,着急忙慌的赶紧在江南下召士兵,然而兵马不能如期而至,而李孝恭大军已至,不断进攻。李将军又接连击败萧铣的大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虏士卒四千多人。攻克江陵外城,缴获大批舟舰。然而李将军却让李孝恭全部将这些舟舰弃于江中,顺流漂下。】

【听到李将军的主意,诸将都傻眼了,这么好的舟舰他们自己留着用不好吗?弃于江中,那不是给人机会把这些舟舰收回去再用?心中有疑惑那就得问,李将军也不吝啬于解答道: “萧铣的地盘,南出岭表,东距洞庭,我们孤军深入,如果攻城未拔,对方的援军四集,我们将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我们如何使用呢?弃舟于江,使塞江下,援兵见到,一定以为江陵已破,不敢进易进军,派兵入内侦察,往返费时月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足以攻下江陵。”不得不说,我们李将军真真是算无遗漏,对人心的洞察那是透彻得很。】

【吃过一回亏的李孝恭必须得学乖,按李将军所说落实到位。结果一如李将军所料,长江下游的萧铣援兵见江中到处都是遗弃的舟舰,以为江陵已破,都疑惧不前。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等将赴江陵朝见,在行进途中听说萧

铣已败,便到李孝恭营中投降。】

【而此时唐军已然将江陵围得水泄不通,萧铣见内外隔绝,又无援兵,城内又难以支持,走投无路,遂开门投降。李将军率军入内,号令严肃,秋毫无犯。不过,其他将军以为萧铣将帅抗拒唐军,罪大恶极,建议籍没其家财产,用以犒赏唐军将士。】

【李将军立刻出面劝止说: “王者之师,应保持抚慰人民,讨伐罪恶的节义。百姓受战事驱逼,不得不战,非他们心中所愿。况且狗自然会对不是自己主人的人吠叫,为萧铣而战死的人,死为其

主,不能和叛逆者同等看待,这就是蒯通之所以在高祖面前免除死罪的原因。眼下我军刚刚平定荆州、江陵,应当采取宽大的政策,安抚民心,一但投降我们的人,我们却没收他们的家产,恐怕不是救焚拯溺的道义,传扬出去,只怕从此以后其他城镇敌将都将拼死抵抗,于我大唐无益。”】

不错不错,李靖自己就是过来人,他忠于隋难道有错吗?如今看着忠于萧铣的将帅,又怎么会认为他们拼死为萧铣而战有错?

况且,为大局着想,绝不能因为萧铣手中的将士们抵抗唐军而抄人家财,这简直是要逼得后续未归于大唐的城池对大唐拼死不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