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114章 长寿之道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一干人都习惯了沈悠每每说到李世民对臣下的赏赐时那垂涎三尺的模样,有人嗤之以鼻,有人羡慕不矣,毕竟不是所有的老板都那么大方的,比如某位底层出身的皇帝,这可是天幕都承认的抠门,和李世民的大方一比,他们这臣子过的真不是人过的日子,连自己都养不活了!

【之后的事,在讲李世民的时候说过了,李世民登基之后,突厥进犯,尉迟敬德再次英勇出战,虽然没有使突厥主力受损,但在士气上打击了突厥,也为李世民计退突厥奠定了拳头的基础。毕竟,如果不是尉迟敬德那一战证明大唐有可以和突厥一战的能力,突厥颉利断不可能因此生惧,为大唐争取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确实,没有用实力证明他们大唐能力的情况下,喊得再大声都没有用。这尉迟敬德于大唐有功!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分封功臣时给予世袭刺史,诏令授尉迟敬德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贞观十三年,尉迟敬德调任鄜州都督,李世民曾对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谋反,这是为什么?大唐贞观一朝,看看那些个功臣们,有几个是没有被人参过谋反的?然而在李世民这儿,别管谁参,李世民并没有因为有人参就借机杀戮功臣,这也是自古皇帝中二凤最难得可贵的地方。侯君集那是纯属自己作死,是真谋反,否则也不会被杀。】

侯君集!!!心里慌得不行,他也想问问那个自己,他到底是为什么要谋反,为什么?

可是,侯君集慌归慌,却发现他被提了好几回谋反这个事,李世民竟然依然没有半点反应,其他人,好像也都习惯了,也不在意李世民有没有反应,这就让他更不知道怎么是好了!他可以确定肯定的是,此时此刻的他没有半点谋反之心,绝对没有!

【尉迟敬德闻李世民一问,愤然道:“臣确实谋反!臣跟随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锋箭头的痕迹。如今天下已经安定,陛下竟然开始怀疑我谋反了吗?”说话的时候,尉迟敬德脱去身上的衣裳,露出满身的疮疤。李世民瞧着泪流而下道: “你穿上衣服,朕丝毫没有怀疑你,所以才跟你这么说。你不必恼怒。”】

【确实,李世民对身边的臣子做到了推心置腹,全心信任。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些人绝对不会背叛自己,所以哪怕被告谋反的功臣很多,李世民却依然能够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有那么一回事,把话说出来,更多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有这回事,也让他们了解,这些事并没

有让他放在心上,记在心里。说出来的李世民,更想把事情掀过。断然没有借题发挥,趁机杀功臣之意。】

【贞观十七年二月,尉迟敬德上表请求回家养老,二十五日,朝廷授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即可。不久,李世民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象,尉迟敬德位列第七。辞官后的尉迟敬德深迷于仙丹,研磨金属矿石,吞服云母矿石粉,长达十六年之久。嗯,怎么说呢,吞服云母矿石粉的尉迟敬德都能活到七十四岁,实属让人好奇他到底是真吃还是假吃,别人吃了怎么就中毒,他却还能活到七十四,七十四喂!】

【正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他还磕这金属矿石粉,想想我们始皇陛下,想想我们二凤,哪一个不算是英年早逝,但凡要是他们能有这高寿,那得怎么乐死?】

天幕,别说了!说起寿命那不是扎心吗?

秦始皇又被捅了一刀了,人家吃丹药他也吃丹药,怎么别人活到七十四,他才多少来着?四十九!

嘶,这简直都快差一半了!

他不求活到七十四,就六十四都行了,只要能活到六十四岁,他未必不能把大秦盘活。

李世民倒是略有些心虚,其实活到他那个年纪,按天幕所说的,他觉得挺够了,他那一生能做的,想做的事,他都做完了。设身处地的想,身边的人相继离去,就剩下他一个人,那对他的打击挺大的。孤伶伶的活着,那得多痛苦,所以,他不求如尉迟敬德一样的高寿。倒是他的功臣们,他盼着他们都能长寿,像尉迟敬德一样的长寿。

“尉迟将军不介意跟我们说说长寿之道?”听到尉迟敬德如此高寿,谁不垂涎三尺,马上有人问起。

“李靖将军不也是高寿,不如向他讨教,向他讨教。”尉迟敬德能知道自己为什么长寿吗?他压根完全不知道好不好?

让他给人说,他怎么说。直接祸水东引。

李靖!!!他看起来就像是会的?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高寿,尉迟敬德你坑我!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尉迟敬德卖得李靖毫无压力。

【大抵对于李世民来说,尉迟敬德的高寿让他不必再送走一个臣子好友,算是于他很是欣慰的一件事。而李世民和尉迟敬德打的最后一仗是在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征高句丽,那个时候,尉迟敬德也是不认同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的,认为

此去辽东路途遥远,很容易发生意外。况且区区一个边远小国,如何用得着李世民御驾亲征。倒不派一个优秀的将军前去,必能马到功成。】

【无奈晚年的李世民确实是听不进去劝,或许他也是在皇帝的位置上坐了太多年,想要重上战场再现雄风,最后命尉迟敬德以原来的官职身份行使太常卿职权,任右一马军总管,随李世民出征高句丽。虽然打败了高句丽,却没有灭其国,让李世民很是以为此行有错。】

【显庆三年,唐高宗按尉迟敬德的功勋,追认他的父亲为幽州都督,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尉迟敬德在家中逝去,唐高宗为他举行惦记活动,三天不临朝理事,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并下诏追封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生前死后,大唐贞观的功臣们活着一展所学,深得帝王信任,逝去之后更得哀荣,但凡不是像长孙无忌那样揽权者,都会有一个好结局。娓娓道来,最是让人欢喜。没有人会愿意看到那有安定天下之能的人,所遇非人,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太让人心寒。对,没错,说的就是你-大宋。】

宋朝一干皇帝,真是越对比,越让沈悠看不起他们是吧,这脸丢得,祖宗们都全知道了。

【咱们还是言归正传,说说我们大唐的另一位门神-秦叔宝。秦叔宝名秦琼,字叔宝。勇武过人,远近闻名,但要说我们对秦叔宝之所以熟悉,皆来源于一部《隋唐演义》,后来因为隋唐过于传奇,以至于衍生了各种各样的电视剧,比如《隋唐英雄传》。作为80或90后,应该基本都看看这部电视剧,瞧瞧秦琼,再看看这李世民,谁能不垂涎三尺。】

话不多说,沈悠照旧放上剧照,那一个个剑眉星目的美男子一放上来,嗯,正主儿不由的摸了一把脸,应该,可能,大概,他们长得比这所谓的“秦叔宝”和“李世民”会好看一点。

“这谁哪有我们陛下好看。”尉迟敬德一看那图,毫不掩饰的嫌弃,很是以为必须还得是他们陛下长得更好看一些,那小子长得哪里比得上他们陛下?

李世民嘴角弯弯,给了尉迟敬德一记赞许的眼神,这话他爱听。

”和叔宝比,叔宝,你长得可不如那小子。”尉迟敬德这一拉一踩的,简直不要太明显。秦叔宝很是无所谓的道: “确实是不如。”

喂,你这么无所谓的承认不如好吗?

为什么不好呢?不如就不如,他又不是靠脸吃饭的,有什么关系?

不靠脸吃饭,嗯,确实,他们不好要求太多对吧。

【作为主角的秦叔宝,男主那必须得帅,还得文武双全,史书上的秦琼那必须也是不差的。勇武过人的秦琼可是远近闻名的。隋大业年间,秦琼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颇得重任,来护儿甚至在秦母去世时,特意派人前去吊唁,只因在他看来,秦琼骁勇彪悍,又有志向气节,将来必能自己取得富贵,他自然是不能视之为卑贱而待之。】

【说起这隋朝的将军,怎么说呢,要说他们没有识才之能吧,看看李靖,看看秦琼,不都有人对他们赞许有加吗?最后他们怎么就都成大唐的人才?】

杨坚!!!天幕,别说了,说多了太扎心,太让人难受了!

他也想知道,是啊,明明大唐这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都是他们隋朝的人,为什么这些人在他大隋里就没能得到真正的重用,以至于最后全归了大唐,让大唐用着那么一些人,开创了后世心向往之的贞观之治。

人人视李世民为白月光,人人都恨不得自己生在大唐,生在李世民的治下。人才,人才从来都有,究其根本分明是他们没有知人善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