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138章 巴寡妇清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立后的秦始皇,他的关注点只在于妇好能打仗,英年早逝实属可惜。针对武丁给妇好许冥婚一事,他就不评价了,武丁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他们管那许多?

刘邦又瞥过吕雉问: ”要是将来朕死了,你是打算再找个男人吗?”

吕雉!!!纵然心中因为妇好的事受到极大的震撼,吕雉也没有想到刘邦会问出那么一个问题,但是,吕雉怔了怔后答道: “陛下该知道,到那个地步,妾不是非要一个男人不可了。”

啊,也对!刘邦很快缓过来,也是,他要是死了,嗯,到那个时候吕雉要么成为太后,要么也就死了,男人于吕雉而言不是非要不可。端看心情。

想到这一点,刘邦笑了, ”将来皇后可要好好的享受。”吕雉是真就想问问刘邦,这话说来有什么意思。

刘彻的心情就很复杂了,武丁也真是可以,把自己的妻子配给自己的祖宗,你怕你的妻子无人照顾,你怎么就知道你的祖宗愿意照顾你的妻子了?

饶是隋唐之时,他们也不说要求女子如何守贞守节,但对武丁的操作,傻眼的不在其数。

【当然了,死去的妇好未必需要武丁这样着急的找人照顾她,作为一个统帅,一个女将军,人生前能为大商打下天下,死后也未必不能自己保护自己,也打下一个天下对吧。】

【我提及于此,只是想说,世上的男人小肚鸡肠,不能容人的多,像武丁这样真正懂得尊重女性,爱护女性的人也有。可惜,前者太多,后者,在封建王朝的大环境中,人人都认可男尊女卑的情况下,想要遇上一个像武丁这样的男人,比登月都难。不对,咱们现在的科技已经可以登月了,然而想遇上像武丁那样的人,那得不知积攒多少福分才能。】

嘶,秦始皇马上追问: ”天幕说了可以登月是不是?”

一直专心致致听着沈悠说话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秦始皇突然一问,再细细一回想沈悠刚刚说的话,靠!登月,登月,沈悠说了可以登月了!竟然真的可以登月吗?

“是,臣听到也是。后世竟然可以登月?”如果说从前的传说让他们感觉那纯属就是传说,从沈悠的嘴里脱口而出的登月这两个字,他们绝对不会听错,绝对不会!

此时此刻,无数人想要追问沈悠,他们后世的人竟然可

以登月,他们登得上月?不会是骗人的,骗人的吧!

可惜,沈悠就随口打了一个比喻,完全没有打算继续为他们证明自己说的真真切切,没有半句谎言的意思。

【妇好墓中有很多陪葬品,共有1928件,其中青铜器440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比如这樽后母辛方鼎和妇好青铜鸮尊。啊,对了,妇好逝世后,武丁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其实用的造型、精巧的纹饰,具有商代铜器的大气肃穆和独特神韵。最重要的是,妇好鸮尊作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物质载体,更昭示了妇好当时的地位。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三千年前,在商朝的时候,我们女子也曾为国征战,作为一个国家的一份子为这个国家而付出。对此,也为随后的社会发展,女子的地位越来越低,最终在明清时女人已然无从选择的成为男人全然的附属品而觉得悲哀。】

【相比之下,在层层压迫的环境下,那些依然活出了自己的光彩,绽放出属于她们的光芒的女子们也就更显得难得可贵。毕竟她们想做任何事,哪怕对男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只因为生而为女,却要受到诸多的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的故事能够流传下来,让纵然无数的男人想要抹去女人的价值,却怎么也抹不去她们为国家社会的付出,更值得我们致敬。】

【妇好墓的发现,让我们知道了三千年前,史书上所没有记载下来的一位女英雄,也让我们知道三千年时,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容不得女人强大,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接下来我要讲的另一个女祖宗是巴寡妇清。并不是我想要跳跃太快,一下子从商就到了战国末秦初,实在是之前的史料缺失,以至于相关的女性记载不过寥寥几句。】

【要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女性并不在少数,如以丑才闻名的无盐皇后钟离春,齐宣王的皇后,一个相貌虽然丑陋,却是立志嫁王侯的女子。自荐枕席向宣王进谏,述先人开疆不易,历数宣王之错,以令齐宣王意识到要悔改。为表其悔改之心,齐宣王散尽后宫,立她为后,彰其不贪美貌,自此勤政改革,齐国成为六国之佼佼者。】

【另一个相貌极端的代表必须得是西施了,只不过一个钟离春是以才德见识促进一个国家的繁盛,让一个浑浑噩噩的君王改过自新励精图治,西施是以美人计令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

欲,她在夫差身边肩负着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使命。最终,越国勾践得以灭吴,从一个几乎亡国的国君,吴国的阶下囚奴仆,成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个。西施代表的是越国,为国而舍身的大义。】

【想来在那列国纷争的年代,像西施和钟离春一样的女子绝不在少数,只是因为她们没有触及于政治的权利,史书上没能留下她们的名字。但想来她们和无数的谋士将士们一样,都在为她们各自的国家而奋斗着。】

国家兴亡,只有那些生于繁华时,目中无人的人才会说出与女子无关的话。甚至他们会觉得一但国亡了,身为女子不过是换一个人依附罢了。

但对于大多数的女子而言,她们无时无刻不想着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改变国家的局面,又应该要怎么样才能帮助到这个国家。

可惜,这一切很多女人哪怕拼尽全力去做了,也未必能记在史书之上,传于后世。然,她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为那是她们认为该做的,从来也不是为了让人记下不是?况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被记录下来,类西施之女,又怎么可能只有西施一人而已。

相比之下,秦始皇关注的点在于,所以之前说秦的时候提到了他的祖宗宣太后,沈悠这就绝口不提了?

巴寡妇清,这名字听起来好生耳熟。

”巴寡妇清,你们听着名字觉得熟悉吗?”不怪秦始皇有此一问,但凡听过的人他都记得,刚刚沈悠介绍的时候说了一句战国末年,秦初的人物,这不就是他们大秦的人吗?怪不得他觉得名字熟悉。

“陛下,皇陵中供应水银的商人中有一位正是出自巴郡的女子,名清。”还是李斯脑子好使,毕竟好些事都是他经的手,别人或许会忘了那么一个人,但对方供应的水银数目之大,李斯又怎么能忘得了。

秦始皇当下道: “调她的生平给朕看看。”

是喽,能让沈悠提起的人,必有本事,秦始皇岂有不看看的道理。

李斯不敢迟疑,赶紧命人去调。

吕雉算是听到了几个比较熟悉的人,目光闪闪。

刘邦昂起头道: “这虞姬也会有名吗?”

此话落下,引得吕雉侧头看了过去,刘邦中肯的道: “与项羽同生共死之人,朕也敬她的义

“想是会有的吧。”吕雉能说什么,诚然虞

姬是重情重义不假,可换了是她,她是不会选择那样一条路的。人死了一了百了,活着的人呢?一个女人活着,并不单纯只为自己。

【巴寡妇清,巴是巴郡,名清。这一位是最早以自己的本名记载于正史的女人,纵然是先秦时的秦宣太后,始皇陛下的生母都没有得到的荣耀。 《史记集解》中有云: “巴,寡妇之邑”、 ”清,其名”。至于巴寡妇清到底姓什么,先秦时代男子只称氏而不称姓,女子则称姓。到了战国末期姓氏制度已然混乱,姓与氏合一的新制度都已经建立了,反正挺复杂的,我们且当巴寡妇清姓巴名清,后续的讲解就以巴清称之。】

别的秦始皇听了都没有什么大的反应,提及他们秦宣太后和他的生母都无名而记。生母那样祸乱大秦,有何资格与宣太后相提并论。宣太后,嗯,他得记得把自家祖宗的名字留下。

宣太后为大秦的付出,贡献,值得她青史留名。

不,不仅仅是宣太后。既然是他打算修史了,不好只修一家的,就该让本来各国的人一起修,让他们把他们各国国君做的好事全都记录下来,连同他们各国于国有贡献的女子之名也得留下。

后世人竟然觉得女子不留名是极不公平,先前秦始皇并没有当作一回事,也是一种习惯,毕竟那么多年以来,他所看的书,他所读的书,人人跟他讲的道理,都是无所谓,他也不在意。

如今天幕提醒了,这些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削弱女性的存在感,以及她们的价值。秦始皇既有心用人不分男/女,就该立个榜样是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