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 179 章 班昭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沈悠拍掌道:【邓绥内容就到此为止了,既说了邓绥,就不得不提一提她的老师兼闺蜜班昭。班昭,字惠班,又名姬。一代女文豪,史学家,政治家。提起她,必须想起她的兄长班固,还有世称班定远的班超。班家个个都是牛人,在不同的领域绽放独属于他们的光彩,也让后世推崇无比。但,班昭最让后世女子所批判的莫过于,她写出了一本开启封建男权社会先河的《女诫》。】

???《女诫》什么的,东汉前的人听得一懵,那是个什么,怎么会让女子们批判。

【说起《女诫》就得说说这内容了,对,那是对女子的道德规范,共有七章,是为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叔妹。总结来说就是我们所知的二从之道和四德之仪。强调男尊女卑思想和强调顺从。有兴趣的可以读读这些内容。怎么说呢?在《女诫》成书后的近两千多年里,人人以《女诫》要求着女性,所以《女诫》在古代是女子教育的楷模。因为班昭的影响力,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人人觉得女子就该像班昭《女诫》所要求的活着。】

沈悠亮出《女诫》的内容,各朝未知《女诫》者都纷纷查看起来,沈悠的声音显得低沉的道:【二从,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呵呵,班昭可真是坑害女子的佼佼者。维新派人士叶瀚曾跟学生们宣讲,“中国之《女诫》、《女四书》,即教成女子倚赖幼稚、卑屈之男子之法之教科书也。对幼稚之人而更自屈于幼稚,对卑屈之人而更自守其卑屈,则中国女子之人格甚可想见矣。”】

【是的,就拿《女诫》中的第一章卑弱来说,书中内容翻译过来,女子自出生多月后,就让她躺在床下,以织布用的纺锤作为玩具。织布用的纺锤作为玩具,我并不是认为学习织布这样的技能有什么问题,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像班昭这样的奇女子,大文豪,她依然将女子定义为只该织布的人。在孩子刚刚出生,都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规定了一个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是她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得出的结论?明明她在班固去后,为班固继续修箸《汉书》。在她看来,女子生来就该学着以织布为重?】

班昭脸上阵阵发青,她要怎么解释后人的质问,尤其是同为女子们的质问?

【而且,让女子躺在床下,以示她的卑弱,地位低下。呸,我们女子怎么就只配睡在床下,地位低下了?身为女子都轻贱女子,认定了女子低下,能怪男人们看不起女人吗?枉她还是教导过邓绥这位的老师,亏得邓绥没有吸收她这些乱七八糟的认定男尊女卑的想法,否则能有“兴灭国,继绝世”的和熹皇后。】

【正因如此我就想不明白了,班昭一个作为亲眼见证女子能力本事的人,怎么能写出这样教导女子卑弱,事事以男人为主,女子就该围着男人转,为男人操持家务,孝顺父母的话来。在她看来,女子还是人吗?她这上面写的分明是要求女人一生为男人婆家而活,不该有自己的思想。还晚睡早起劳作,不嫌早晚劳苦,

面容端庄品行端正,

以夫君清静自重,

做不到就怪不得女子没有好名声?我怎么看着都是对女子的压迫?在对女子这般苛责要求时,男人呢?难道一个家只需要女人,不需要男人吗?那还嫁人干什么?找个祖宗伺候着?还得让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各朝女人听到这里,都回答了一句,可不是找个祖宗伺候着。嫁人,嫁人啊,若是嫁得不好,那就是一个火坑。能把她们一辈子都毁了。

【正因为这样类似的内容,1907年时,当时的才女何震则贬斥班昭为“女子之大贼”也。虽然《女诫》是有传班昭为自家女眷或约束于东汉妃嫔们所作,不算是针对天下女子。却因为班昭之才令天下闻之,以至于《女诫》流传甚广,最后更是传承下来,成为一代一代压迫女性的读物。我倒是想知道,若是邓绥知道班昭开创书面男尊女卑先河近两千年的正是这书,她会不会允许班昭的这本《女诫》流传下来?】

被点名的邓绥听着拧起眉头,影响竟然那么大吗?她是知道此书的,但在宫中的情况,怎么说呢?此书对东汉内宫的意义是好的。

教导妃嫔公主们书,本意是让她们恭顺些,毕竟一个个都不安分的结果是为大汉带来诸多不好的影响。

“去请班大家过来。”邓绥已然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被提及的班昭,她们不曾料到这本书的影响也就罢了,既然知道,断然没有放任不管的道理。

这世上对女子已经有够多的要求了,不需要她们身为女子的火上浇油。比起教女人如何顺从男人,一步一步的成为所谓男人的知己,陪衬,邓绥更愿意是教着女子们如何自强不息,如何才能在这个世间屹立不倒更重要。

【有人会说,我这么把班昭的《女诫》说成对女子的压迫,也不想想当时的环境。当时的环境是什么?班昭活了七十余岁,除了生年不能确定,大概就是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逝于汉安帝元初七年。她是历经了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殇帝、汉安帝六代帝王,所以她是饱读史书的人,为此也是希望写下这样一本书预防重新出现外戚专权跋扈的现象。】

哦?这想法倒是不错,就是......

【别的先不论,咱们就说班昭做到了?先说说班昭的生平经历。班昭十四岁嫁于同郡人曹世叔,但丈夫早逝,汉和帝赏识其才,许其供职宫中,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就一点,和她在《女诫》中所写的女子不出家门不理外事,符合吗?】

符合个屁。

【不仅如此,班昭的兄长班固著写《汉书》,八表和《天文志》未完成就谢世了。汉和帝下诏昭到东观藏书阁将《汉书》续写完成。按她在《女诫》一书中所定的内容,这是她该干的事?且在邓绥临朝称制后,特许班昭参与朝事。班昭为政勤奋,邓绥非常满意,破格加封班昭之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国的国相。班昭拒绝了吗?说好的夫死从子呢,她倒是积极的从政,没让儿子自己争名争利,她帮儿子争官争位。】

【而且《汉书》刚出世

时,

许多人读不懂,

同郡马融便打拜伏在藏书阁下,跟随班昭学习《汉书》,这时候班昭记得起来自己的《女诫》写了什么?她这么在外头凭自己的文识才干,活出自己的精彩,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才能让她写出《女诫》这样一本把女子困在方寸之间,事事以男人为重的书?】

别说沈悠想不明白了,同样想不明白的人不要太多。

饶是邓绥作为最不符合《女诫》要求的代表人,听闻《女诫》竟然在此后荼毒女子长达近两千年,心中所受到的震撼不亚于任何人。沈悠言语中的厌恶,更是不断的提醒着邓绥,有些她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实则不然。

班昭此时真是不好极了,她怎么能想到她这本书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她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有人就想问了,班昭在当时说一套做一套,就没有人指出来吗?还真有。哪怕班昭得皇帝看重,最后更是成为宫中后妃的老师,人称“大家”,最后更是直接处于权利的中心,左右着当时临朝称制的邓绥。但她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代表人物当属班昭的小姑子曹丰生。】

一听有人抗议班昭的操作,来精神的女子们不在少数。

【据说曹丰生亦有才惠,曾为书评述《女诫》,以为“辞有可观”。可惜她的著作并没有流传下来。也对,班昭写出的《女诫》明确提出男尊女卑的思想,要求女人对男人得顺从,恭敬,这简直不要太符合男人们愿望,他们会反对,会让这样的书消失?反过来,反驳这种种思想的人,不用说,肯定不是自己人,必须不能够让这样的书传下来。】

【但是,班昭可是说过,绝对顺从丈夫的,她丈夫是死了,那就绝对顺从婆婆小姑。看看,连她小姑都看不下去她的作为,直接写文章反驳她了。班昭她听了吗?完全没有。所以,班昭是拿着自己完全不遵守的规矩要求别人。她连以身作则都作不到,却为此坑害了近两千年无数的女性。自《女诫》问世后,男人要求女子们一定要按《女诫》上所写的绝对顺从男人,就这一条,她让多少女人没了活路?因为班昭的才学和修养,她逐渐成为了东汉女性崇拜的典范,对后世的影响近两千年来只有与日俱增,从来没有减少过。】

【我之前就说过,女子们不仅要面对男人对她们的压迫,就算同样是女子,也有太多的女子用着不同的方式不断的压迫着女子。哪怕她的本意并不是这样,事实上,当她对女子提出要求时,男人只会在这个基础上将她们的要求无限放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