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 282 章 汉武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反思后秦始皇觉得,问题还得在他。他还是努力的想想怎么养好一个儿子,怎么给大秦多准备人才吧!其他的事不重要。

【七国之乱开始挺让刘启没能反应过来的,杀晁错一事尤其叫刘景为人诟病,我们都相当清楚的知道,汉景帝杀晁错,压根不是因为七王所喊的“清君侧”的口号,纯粹是因为他想杀。由此也可以看出,汉景帝这个人够狠。但不得不说,七国之乱在汉景帝的手里平定,对大汉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次叛乱,从汉景帝三年正月开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

【七国之乱平息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别管开始怎么样,干掉七王,汉景帝顺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并进一步采取措施,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继续推行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计划,先后分封了诸皇子为诸侯王;取消诸侯王任免封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这点关系重大,毕竟各分封王封地上的钱也归他们自己,他们就能收钱养兵,完全不需要别人给他们兵。他们甚至可以无视朝廷的政令,自成一国。】

【另外汉景帝还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尤其明确规定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封国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一波操作完了,中央政权的权力大大加强,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诸侯国虽仍然存在,但由于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其实际地位已与汉郡无异,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物质条件。】

秦始皇想的是,有些事该一股作气,把一个个诸侯都收拾了。而且再分封皇子什么的,确定刘启不是在给儿子以后埋雷?

他一个经过七王之乱的人,该知道哪怕是同姓的诸侯王,天长日久,人心各异,谁都惦记皇位,怎么也不能再给人分封了吧?纯纯不是记吃不记打吗?

【有句话说得好,内安外攘,把国内不安定的因素全都收拾好了,对外的战争也敲响了。咱们都知道,先前刘邦建立汉朝时不得不分封七个诸侯王,让他们高度自制,哪怕刘邦灭了七个异姓王,也对自家的亲眷们实施了类似的分封,因此大汉朝真正掌管的不过只有关中十五郡。想想人们为什么打仗争地盘争人?不就是为了争取到资源,由此发展壮大吗?七国之乱让汉景帝借机将诸侯王国领郡由汉高祖时的四十二郡减为二十六郡,而中央直辖郡由汉高祖时的十五郡增加至四十四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王国郡数。有了田,有了人,为汉武帝将来能够和匈奴多年战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秦始皇一听汉景帝把收回的土地捏在自己手里,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他以为刘启吃了一回亏,依然像刘邦那样相信同姓这一点能够让人对中央朝廷忠心耿耿。

别管当年的刘邦出于什么原因选择平定异姓王之后又大

封异姓诸侯王,

?,

谁要是不信邪非要头铁的继续实施分封治,让人自成一国,绝对自治,有他们吃苦头的时候。

别人不定清楚了解自家父亲平定七国之乱对大汉的意义,作为皇帝的刘彻必须是深刻体会到的。

没能一股作气灭了诸侯王没有关系,至少让各地诸侯王损失了绝对自主自治的权利,又让大汉所能管辖的领域和人都在增加,也就意味着大汉国力在不断增强。哪怕大汉的天下并非全然由大汉天子所统治,至少天下算是相对掌握在大汉朝廷的手里。

【因此,刘启做事再不地道,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也不能全算他头上不假,总的来说,在他统治的时期干成了此事,也不得不让人称赞他一声有为之君。别管是对谁,既要看他们的缺点,也得看看他们的优点。心狠手辣的皇帝比比皆是,刻薄寡恩的皇帝不在少数。我们指责皇帝的为人同时,也不能否认他们在政治上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贡献。汉景帝刘启大致讲到这儿了,其他的如果有说到的再补上。想必大家都猜到我接下来要讲的是谁了对不对?没错,接下来我要讲的正是咱们的汉武帝刘彻,刘猪猪。】

刚要点头附和一番沈悠说辞的汉武帝刘彻??

瞬间反应过来,啊,沈悠要讲他了,终于是轮到他了吗?幸福来得过于突然,他,他,他,始料未及。

他爷爷,他爹,竟然就到他了吗?

“恭喜陛下!”在场的臣子们哪个不知道刘彻盼着到自己盼了许久了。总算是到了,必须要恭贺一下。

终于是反应过来的刘彻面露笑容,他怎么可能不高兴呢?不过是突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错愕而已。到他到他,早该到他了!

汉高祖时的刘邦忍不住磨牙了,“皇后,儿孙,一个个都讲了,愣是不说我,过分吗?”

此问,哪一个敢答,谁要接他的话。

“我比不上你们?”刘邦犹觉得不够,立刻接着问。

呵,送人头的问题谁要回答了?

吕雉出主意道:“陛下留个言?”

刘邦生气归生气,他不知道自己生气也无法改变沈悠?

沈悠要讲谁不讲谁,压根没有商量的意思,完全凭自己的喜好来。哪怕刘邦气得把一个个被沈悠说起的人杀了,沈悠又不知道,更不会改进。

总算吕雉的主意有那么一点用。

“对,留言,我要抗议,我是大汉的开国皇帝,怎么能不专门开个讲论道论道我。”刘邦对于在吕雉的专题里被带了几笔,嗯,一个个西汉的开国功臣里也带上他并不满意。没道理老婆儿子从头讲到尾,他反而只能作为陪衬,不公平,极度不公平。

无二话,刘邦压根不管沈悠在继续讲解着,先留言。留个啥呢?要求细扒汉高祖刘邦!

【一说起咱们刘猪猪,必须得说说咱们毛大大的那首《沁园春·雪》里的几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都是后世人们认可比肩的帝王。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都是华夏史上对华夏有着杰出贡献的帝王。汉人,我们数千年来的称谓始于大汉朝,刘彻在其中有着极其重大的贡献。】

【可是同样作为帝王,刘彻是极其引人争议的人。在他手底下有过很多的人才,可是在他手里能够善终的臣子寥寥无几。酷吏政治,很多人骂武则天实施酷吏政策,武则天其实是跟刘彻学的。刘彻在杀臣子的事情上,做得比任何人都要狠。先前在讲女性专题的时候也说到过,跟刘彻的女人,几乎全军覆灭,刻薄寡思四个字刘彻用得淋漓尽致。我们不否认汉武帝穷其一生出击匈奴,安定边境是功,可以说汉武帝为后世奠定了疆域基础,然汉武帝打了一辈子的匈奴,终他一朝,无论是官员或者百姓,都苦不堪言,相比之下,跟着他的女人臣子们没几个有好下场,也就不那么让人意外。】

秦始皇听着自己的名字表示高兴,有为之君,他从来都是,后面的人都是后辈,跟他学着点吧!

刘彻?谁能想到他会得到如此的评价?

对,先前讲陈阿娇和卫子夫时候有连带提过刘彻几句,可那不是没有细论吗?虽然当时沈悠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刘彻觉得他怎么也应该算是被多夸赞的人对吧!

然而无论是官员或者百姓都在他的治下过得苦不堪言,刘彻听得脸都黑了?他对百姓那么差的吗?竟然闹得百姓苦不堪言?

底下本来以为论起刘彻来,或许刘彻心情能好很多,结果怎么着?心情好个屁,越来越差才是。

同时,不少臣子心里也不由犯起嘀咕,毕竟,百姓苦不堪言什么的好像和他们不算有太大的关系,如果连官员都苦不堪言,他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考虑考虑,到底要不要在刘彻手下继续混下去?

不不不,怎么能动此念头。

他们一个个站在朝堂上本就是有所图谋的,富贵险中求,但凡怕死,他们谁也不应该站在这儿。

嗯,因此他们想在刘彻手底下过得好,理当竖起耳朵听清楚,了解刘彻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能不惹刘彻生气,能想办法解决刘彻心中的忧愁,他们自该做好。是不是该准备点什么东西记下来呢?他们希望能在刘彻手底下寿终正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