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第 230 章 谋将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饭菜摆放到桌上,康熙用筷子把一只大肘子破开把里面的肉夹给两个孩子。

他跟端盘子嚷嚷“不要肥肉不要肉皮,要瘦肉要肉丝”的海棠说:“朕打算明年南巡。”

海棠端着盘子问:“哦,这次去是为了巡视河工?”

康熙点头:“自从年初户部有了银子,河道衙门就开始上书要求户部调拨银子过去修渠,方便分流洪水,也为了方便灌溉。

朕想着这也确实是有利的事儿,就招了于成龙上京来问询,可他开口就要两百万两,这还不一定能把事儿办完。朕的意思是亲自去看看,看这几年河道衙门的差事办得如何,也估摸一下河道衙门这个吞金兽到底要独吞多少银子。”

“这确实是该去看看,”海棠一边给康熙盛汤一边说:“其实您该这样想,于成龙的为人是不会贪这些银子的,到时候这笔银子买了沙石木头,付给了民夫民工,甚至只买粮食,让流民去干活管一顿饱饭算是赈灾了……办法多的是,只要这钱用在百姓身上,还换来了灌溉渠道就要不吝啬拨银子。您怎么去?像是第二次南巡那样轻车简从?”

康熙听海棠的话陷入了深思,这确实比那些大臣们争论该不该给银子更能说服他,听了海棠的问题摇头:“比不了十年前了,那时候大正月朕带着你一路鞍马劳顿,七十余天走了几省,中间赐宴数次,那时候能撑得住,现在不行了,来往一次不比你每年往返青海和京师轻松。

如今朕感觉到今时不同往日,时常觉得疲惫,再这么疾行怕是身体受不住。而且这次趁着户部有钱,内务府的存银也够,朕的意思是一应所需不必让民间备办,不必惊扰地方。朕奉你祖母带着你兄弟去江南,不必行走太快,各处都查看一番。”

他用手帕擦了擦嘴角,喝了口水,放下杯子说:“查看河工是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解开咱们和江南民间的误会。向他们展示咱们并非只知道打打杀杀的蛮夷,到时候朕带着你兄弟们见见江南士绅,去各处寺庙游玩,减免当地赋税,察看当地的民生。你祖母则是要见见当地的诰命和有贤名的女子。”

海棠立即明白了,因为没皇后所以很多事儿要请太后出面,皇上在前面做了初一太后配合着做十五。

这事儿海棠熟着呢,她小时候就跟着太皇太后见诰命夫人,撒娇卖萌活跃气氛,就说:“祖母连汉话都听不明白,看来要找个妥当的人陪着她才行。”海棠想着八成是四妃要跟着一起去。

康熙点头,他压根没看上四妃,这种事儿自然让女儿出面更好,也更符合江南那些看重嫡庶的读书人的想法。毕竟让人家的明媒正娶的太太陪着宫里包衣出身的妃子说话,有些人心里膈应。

康熙说:“朕打算带你去,西北的事儿你先放放,虽然西北的事儿要紧,但是比起来南巡稳定江南更要紧。这一路上你陪着你祖母,如今你几个姐姐不在,你妹妹们没见过大世面而且年纪都小,还是你陪着你祖母更合适,朕也更放心。”

“是。”海棠心里牵挂青海,但是也想跟着去旅行,更想去看看眼下的江南环境,就答应了下来。

康熙接着说:“这一路上必然会走得慢,你的事儿你先安排好,也要侍奉好你祖母,她从没离开过京城,朕担心她路上水土不服,毕竟年纪大了,跟着咱们出行已经是受罪了,衣食住行要使她更舒服些才好。”

海棠点头:“您放心,儿臣别的不敢说,照顾好祖母是能做到的。”这时候海棠把手里的一碗汤站起来双手捧着递给太子,做足了恭敬的样子,就问:“这次是让二哥监国吗?”

康熙点头。

太子坐着单手接了汤,心情忽上忽下,一方面是理解为什么不让太子妃侍奉祖母,太子妃出行是代表了东宫,一方面是对监国跃跃欲试。他因为有过监国的经历,所以对其中一言九鼎的滋味回味无穷,因此他兴奋的心情盖过疑惑,瞬间整个人灵动了起来,开始和阿玛妹妹高兴的聊天。

吃完饭,撤了饭菜上了茶水,海棠洗了手,用手帕遮着口鼻把漱口水吐到盆里,从托盘里取了茶水,揭开盖子就闻到香味,喝了一口,茉莉香片满口留香。

海棠就跟梁九功说:“还有多少香片?都打包了让我带走。”

梁九功看看康熙,弯腰谄媚地说:“您等等,奴才这就去吩咐。”

康熙笑着问:“你啊,连吃带拿,还看上什么了?一并带走。”

海棠假意埋怨:“您刚才还说您养着儿女管着吃喝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我和您乃是骨肉至亲,和您客气什么?也就这点茶叶让我惦记,别的没了。”

康熙笑着跟太子说:“朕不过是刚才说了一句话,如今让她还回来了。罢了罢了,不说了。你这几日先休息着,过些日子朕有差事交给你,趁着休息的时候多养养,争取养胖些。”

海棠应了一声。

又说了一会话海棠跟他们父子告辞就回太后寝宫。

太后看到她回来,问:“吃过啦?还能再吃点吗?”

“刚才吃了几盘子肉,喝了两碗汤,吃不下了。”

太后失望地说:“哦,吃过了,罢了,不用再给你做饭了。不过你汗阿玛那边的碗也没多大,你真的吃饱了吗?”

海棠就无奈地说:“吃饱了,明儿再陪着您吃!”

太后叹口气:“只能等明天了。”

十二格格说:“祖母刚才还说呢,说我吃饭慢,比不得姐姐,姐姐吃什么都快还香甜,跟着姐姐能多吃一碗饭。”

太后强调:“是啊,就是这样啊!你那是小鸟胃,你吃得不多。”

海棠笑了笑,没把刚才说的第三次南巡的事儿讲出来,这事儿还是等着过一些日子传开了再和她说吧。

第二日海棠就进入了休假模式,刚吃完饭包嬷嬷把盐宝带来了,因为盐宝在王府不开心,喂它的饭菜都不吃,趴着也不搭理人。

包嬷嬷看着盐宝把脑袋塞进海棠的怀里,就说:“它没住过小院子,王府的院子一层套着一层,在后

院跑了几圈后就闹着不吃饭了。抱残守缺说让送来,跟着您到处走走说不定会好一些。”

海棠撸着狗头:你这可真够敏感的!以为养狗会在饮食上栽跟头,没想到是在狗狗的心理问题上发愁。

?本作者则美提醒您《成为雍正妹妹之后》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太后看着盐宝,就说:“这狗和狼真像!”

海棠撸着狗头说:“草原上都说是狼狗。”

太后就说:“这是狼和狗的孩子,我听说这种狗很聪明,就是难养。有那脾气接近狼的会咬牛羊,没吃的时候还会伤人。有脾气接近狗的,倒是很乖巧。这一只看着倒是乖巧了些,还是要看好了。”

海棠应了一声,盐宝这会心情好,尾巴甩来甩去,确实极其乖巧。

没一会外面送进来一块打磨光滑的薄木板,木板是圆的,这是模仿飞盘,希望盐宝能喜欢。养了这样的狗,是每天要把它的精力消耗完的,要不然它拆家或者是抑郁。

上午海棠换了衣服,给盐宝戴上项圈和“口罩”,拿着木板牵着狗去行宫外去消耗盐宝的精力。

到了外面,把盐宝的口罩摘了,把绳子松开,海棠拿着圆木板说:“盐宝,把板子叼回来。”

说着站起来使劲甩出去,这木板飞得较为平稳,盐宝那一百多斤的体重轰隆隆地冲过去了,随后叼着木板回来,高兴地颠颠地,透出高兴的气息,要求再来一次。

它喜欢玩儿就行,海棠再次抡圆了胳膊把木板扔出去,盐宝再次轰隆隆地冲过去,哪怕是用脸刹车都无所谓,滚了一身泥高兴地叼着木板回来了。

海棠觉得这行为太傻了,跟身边的小太监说:“扎爷在当差吗?不当差请他来,就说我请他呢。”

随后海棠蹲下揉着盐宝的胖脸说:“宝啊,给你找个铲屎的陪你玩儿啊!”

“汪~”

海棠拿起木板,换了一个方向:“盐宝,看好了!”

她转身还朝着原来的方向扔过去,盐宝这傻狗冲着反方向跑了几步后才发现没看到木板,转头一看,又赶紧朝着木板飞去的方向追去。

扎拉丰阿来的很快,下马后高兴的说:“格格怎么才喊着奴才来,就该早点叫奴才的。”

海棠从盐宝的狗嘴里接着木板,对扎拉丰阿示范:“看好了,带盐宝是这么玩的,下一次你试试。”说完把木板扔出去,盐宝又颠颠地跑去追木板。

扎拉丰阿瞬间眼睛亮了,可是盐宝不乐意把木板交给他,他对着盐宝伸手,盐宝转头就走,绕过他把木板往海棠手边塞。

海棠把木板递给了扎拉丰阿,扎拉丰阿对盐宝说:“盐宝,看好了,去把木板叼回来。”

他一把将木板甩飞了很远,但是盐宝没跑,狗脸很冷漠地看他。

扎拉丰阿指着狗子对海棠说:“嘿,这狗子看人下菜啊!”

海棠哄着盐宝:“去啊,叼回来接着玩儿。”

狗子这才不情不愿地去了。

扎拉丰阿非要扔第二回,盐宝更生气了,直接趴在地上,尾巴都不摇晃了。

“嘿!”扎拉丰阿看看木板再看看狗子,“你捡不捡,你不捡我捡!”

他自己跑过去把木板捡回来给了海棠:“奴才降不住它!不玩了!”

海棠只好拿着木板朝着远处扔出去,趴在地上的盐宝瞬间起跑,速度快得跟残影一样在奔跑中跃起咬着板子落地后翻滚了一下卸去力道,又颠颠地转身跑了回来。

看来盐宝对这个铲屎的不满意。

海棠只能接着带盐宝玩儿。

扎拉丰阿在一边看着,和海棠聊天:“今儿一早,皇上下旨调六爷去了正蓝旗。”

海棠嗯了一声:“阿哥们都不在上三旗,他去了下五旗反而是好事儿。”

在海棠看来六哥没什么斗志,留在上三旗不是好事儿,太子不像是能大度的人,所以还是早些脱身吧。

扎拉丰阿说:“叫奴才说他去了也是好事儿。奴才有句话就和您说,正白旗有些爷们觉得六爷有些软,不如你和四爷刚性。”

海棠看着他:“呦,你们私下里还挑主子啊。”

“这不是挑,实在是正白旗早年跟着的主子都是好斗的,所以从上到下都好斗。其实正蓝旗早年也很能打,当年正蓝旗才是上三旗,那阵子地位是超过正白旗的,不过后来里面掺沙子太多就沦落到今日这地步。”

海棠从盐宝的嘴里接过木板,抡圆了胳膊扔出去,跟扎拉丰阿说:“你说的都是老皇历了。”

“也没多远,咱们入关也才五六十年。”

海棠看看扎拉丰阿:“我是说,骑兵步兵挥着大刀长矛靠着一腔悍勇的时候成老皇历了。”

“您意思是火器营会把八旗取而代之?”

“我是说,八旗要放下大刀长矛换上火器。”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拼人的时候,等到科技树不断被点亮,就是拼武器的时候了,当然那是二百年后的事儿了。

扎拉丰阿说:“皇上或许愿意尝试,可是太子爷那里,”他摇摇头:“未必愿意尝试。”

海棠没说话,扎拉丰阿靠近她说:“如今这朝廷里面奴才看清楚了,无论是大千岁党还是东宫党,都是为了好处,没好处结什么党?拿这次四爷去关外来说,宗室的爷们以前都围在太子身边,发现太子爷管不住四爷后,他们就去抱大千岁的大腿了,这还是宗室呢,本就依附于朝廷,与朝廷共存。如今却目光短浅压根不明白倾覆之下无完卵的意思。

不过奴才也看出来了,这些爷们看着如大山一样,但是真遇上四爷这样的人物,反而不敢硬刚下去。”

海棠没说话,宗室也有害怕的时候,要是真的有震山撼岳的力量早把四哥给赶回来了。这就是海棠不着急帮四阿哥的原因,朝堂里的撕扯再严重,不影响他在关外的差事,因为皇帝是支持他的,这皇权至上的时候有皇权的支持是能办成事儿的。

这时候九阿哥和十阿哥来了,两人下马过来,都抱着膀子看着盐宝撒娇。

九阿哥问:“胖丫头,这是你养的猪吗?这玩意的大

小体型赶上一头猪了!”

说着想伸手摸狗头,狗子瞪着他,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威胁声。

九阿哥很识相的没摸,但是嘴上要找补回来:“这小东西还挺凶的啊!看什么看,跟你说,你再不识相把你炖了!”

盐宝能明白炖了是什么意思,对着九阿哥凶相毕露。海棠揉着狗头:“他是吓唬你呢,要被吓着,我不答应他炖了你,他把你炖了往后谁看家啊?家里少不了你。来,咱们接着玩儿。”

九阿哥看着狗子轰隆隆地冲过去了,问海棠:“这猪还挺聪明呢!”

盐宝明明是狗!

海棠不想跟他们多扯,想起昨天五哥说的话,就问:“两位哥哥来这儿是有话说?昨天我去五哥跟前,五哥说你们有事儿想和我聊。”

十阿哥说:“今儿我们是来特意找你的,九哥,你说?”

九阿哥不在意地摆摆手:“你说吧,也不过是小事一桩,提醒胖丫头一下罢了。”

十阿哥说:“这事儿还要从九哥的亲戚被发配说起,当时他们不是放印子钱吗?很多人都被牵连其中,还有几家银庄被查封。里面有几个掌柜经过顺天府查证发现没参与到里面就放了出来,可是他们也没差事了,因为和九哥的亲戚家有点交情,所以就抱着试试的目的来投奔九哥,我们发现这几个人是有些本事的就收了下来。

就是这几个人,发现市面上的盐多了,而且还涨价了,不过涨的不多,也就一丢丢而已,官府民间都没警觉,这几个人说要么是官府串通了,要么就是青海的盐漏出来了。若是官府串通,必然是惊天大案,若是青海盐流入民间……我们就是来提醒你一声,别到时候户部发现了再冲着你嚷嚷,说不定到时候连刑部都要来踩你一脚。”

海棠感谢了两位哥哥,表示自己会关注的。

随后海棠就问:“听你们的意思那几个掌柜的倒是有些本事,难道跟着你们就没做点什么事儿来?”

十阿哥笑着说:“不瞒你说,我们今年还真的发了一笔。”

九阿哥说:“是你十哥发财了,他把贵妃娘娘留给他的银子拿了几万两出来,这几个人倒腾丝绸,赚了一些。”

十阿哥说:“九哥别这么说,咱们当初说好了,你出人我出钱,到时候赚了钱咱俩平分的。”

九阿哥摆摆手:“我不懂得经营,是你出的本钱,不要和我分钱。”

十阿哥说:“你这是嫌弃这次赚得少?咱们刚开始,总要由少到多慢慢积攒。而且妹妹当时跟汗阿玛推荐咱们是怎么说的?这事你我都要关心才是。”

九阿哥抓了抓脑袋:“这事回头说吧,在外边说这个事不合适。”

十阿哥转头跟海棠说:“九哥这是看得开,视金钱如粪土。”

海棠听到这样的评价忍不住露出一种一言难尽的表情来,别人或许真的是视金钱如粪土,但是九阿哥就难说了。他这人海棠还是了解的,若是别人的便宜肯定要占的,但是十阿哥的便宜他是不愿意占的。

扎拉丰阿问十阿哥:“十爷,奴才蹬鼻子上脸问一声,您和九爷赚了多少钱?若是不方便说就不说了。”

十阿哥很痛快:“没什么不方便说的,我们才做了半年生意,到目前来说赚两千了。”

虽然这个两千两银子确实不多,事实上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有人很容易没金钱概念,觉得十两百两不算什么,千两都是小钱,万两才能入眼。

哪怕海棠到了今日银子多了,金子也拥有无数,已经没有金钱的概念,然而一旦财富进出的时候,海棠就开始拿小米做锚定物进行衡量。

外面市面上一斤小米卖几文钱?一斤小米一个人吃几天?等换算之后,海棠就觉得这两千两不少了。

十阿哥说:“主要是做丝绸生意要压货,所以前面投得多,眼下赚这么多我和九哥很高兴了,是不是九哥?”

九阿哥挤出个笑容来。

十阿哥显得很高兴:“我们还把账本给十一妹妹看了,后来发现我们俩的脑子没她的好用,如今十一妹妹帮我们看账本。我们三个进步很快,一日千里,是不是九哥!”

九阿哥“嗯”了一声。

海棠多少听出些意思了,这是两个哥哥委婉地讲学习和实习经历来了。

海棠立即对他们两个开始吹捧起来,还说让他们在过年的时候见一见曹寅。

“他本来就是为内务府在江南采买织物的官员,在江南那片地方待得久了,认识一些当地的大商人。你只管让他给你们介绍一些江南的供货商,咱们也不做那些强买强卖的勾当和强取豪夺的事儿,和人公平买卖,只有公平买卖才是长久之策。

保证了货源稳定以后,我在青海给你们划一片地方做中转,向南可以卖到川陕康藏,向北可以卖给准噶尔。

我跟你们说,准噶尔人很喜欢丝绸,就是当年交战的时候他们还源源不断地从京城这里采买丝绸。去年我带人收了南疆之后,他们在南疆还留了一点人手,我帮你们把丝绸运到北疆压根不愁卖。还有藏的,我也有路子,到时候你们只管收钱就行了。就是别忘了交税!”

要不然到时候说闲话的就太多了。

皇家孩子没几个傻得冒烟的,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别给人留下把柄了。

九阿哥上下打量海棠,十阿哥高兴地说:“要真是这样,可就太谢谢你了,妹妹,到时候你拿大头。”

海棠摇了摇头:“我不要,我这是给你们打个样,给你们示范在赚钱的同时怎么才能刺探消息。你们真的以为咱们是纯赚钱吗?要是纯赚钱并非长久之计!汗阿玛是不会护着你们的。”

他们哥俩立即想起以前海棠的规划,十阿哥说:“我们都记着呢,妹妹都已经把路铺到脚下了,我们要是学不会那也不用出来当差了。到时候钱还是要跟下面人分的,不然谁愿意干这辛苦活!妹妹的那份我们也少不了你的。”

海棠真不在乎:“别惦记我,我就是动动嘴皮子,其实没出什么力。”

十阿哥还想再说,九阿哥出主意:“你们别在这里推来让去了,我有好主意,到时候妹妹生孩子了,我们做舅舅的多给孩子点压岁钱也就是了。”

十阿哥立即说:“这主意好,就这么说定了。如今天气冷了,过几天曹寅就会到,咱们哥俩该回去找几个可靠的管事儿,咱们先把摊子给铺起来,等到货来了就可以买卖了。”

九阿哥被海棠描述的前景给激发出雄心壮志来,于是听从了十阿哥的计划,俩人和海棠扎拉丰阿告辞之后骑着马信心百倍的准备投身于赚钱(划掉)刺探军情的大业。

看着这俩人走了,盐宝叼着木板碰了碰海棠的手。海棠就接过木板使劲抡了出去,盐宝又高高兴兴轰隆隆地冲过去。

扎拉丰阿说:“咱们孩子到时候肯定说九爷十爷是最大方的舅舅。”

海棠看了他一眼。

哪有一直稳赚不赔的买卖?以后的事儿谁说得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