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第65章 第 65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朱元璋等人离开的同一时间。

抱着摩托车头盔回到家的段危回到家。

冰冷的屋子, 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

将头盔放在架子上,段危揉乱略长的头发,口袋里的手机响起来,接通后打开免提顺手丢到桌上。

“段危, 上次的事情我真不知道。我已经跟她分手了, 我真不知道她胆子那么大。她当时就是说想找你谈一谈作曲的事情, 我也只是介绍你们认识一下。咱们这么多年的关系,我怎么可能……”

段危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可乐, 单手打开易拉罐,一张脸毫无表情, 伸手就把电话挂了。

将可乐放在客厅一角的三角钢琴上, 段危摘下手腕上的佛珠,下垂着双眼, 一段悠扬的钢琴曲在房子里流淌。

悲伤又激昂的曲调,与热闹的除夕夜格格不入。

屋子里只有客厅亮着一盏灯, 窗外是一朵一朵绚烂的烟花, 透过窗子映照在段危的身上,明艳孤独。

一曲毕,段危拿起佛珠,下意识在残缺的地方摸了一下。

谁知, 指腹并没有触碰到那道裂痕,反而是一片光滑。

段危拧着眉, 在灯光下, 一颗珠子一颗珠子的看过去……

——

临睡前,姜烟也群发了拜年短信,之后钻进温暖的被窝里准备睡个昏天黑地。

隔壁的周奎等人就忙的不行了。

他们这次大概是真的收集到了什么有用的信息,一个晚上, 别墅外面的车子来来往往,就没闲过。

我国有关明代历史的研究也在这段时间实现了重大突破。

其他教授学者也不知道那几位大佬是怎么研究出来的,拿文物做参考的话,也完全说得过去,就是思路显得有些意想不到。

大年初一,姜烟大半天都是在床上过的。

没有什么比睡懒觉更幸福的事情了。

《明海》的视频再度被各大官方号转发。

甚至姜烟与马秀英一起制作的明代服装讲解的视频,也被官方一并转发,在汉服圈内引起了大范围讨论。

淘宝上的汉服店趁热打铁,根据朱瞻基画的几种纹饰和服装形制,火速上线预售的新品。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我们家老四真洋气,你说对吧?Judy!狗头/”

“打开前:让我看看这个UP主又干了什么好事!打开后:还有什么是你做不出来的呢?战术后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看看谁还敢再洗堡宗!”

“UP这个更新质量,就是再晚一点更新我都等得起!”

“开始期待咕咕的下一个视频了。”

姜烟翻看视频评论,躺在床上笑得一双眼睛都快瞧不见。

系统也在这个时候准时上线,提醒姜烟可以提现上个月点播的收益了。

因为有其他系统的对比,姜烟上个月的收益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到现在提现,已经有超过二十五万人民币。

“根据数据库点播量及打赏金额一并转换宿主年代的钱,共计元。税后为元。已提现至您的个人银行账户。”

姜烟赶忙坐起来,双手捧着手机,等待银行短信。

半分钟后,手机短信提示音都没有响完,姜烟就点开了短信。

睁大眼睛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在看到余额后,激动得直接在床上跳起来。

金钱,有的时候也是对你工作能力的一种肯定。

有了这笔钱,姜烟也准备对自己好一点。

一部分转入定期存款,之后立刻买了一张机票,准备去西安转转。

虽说姜烟和父亲关系不大好,可大过年的也不见上一面,她心里又有一种漂泊的感觉。

姜父现在正在西安工作。

西安的考古工作有多繁重,从当上的段子也可见一斑。

姜父如今参与的就是一座唐代墓葬群。

原本年前也是要回来的,但为了这座墓葬群,又跑了一趟西安。

周奎得知姜烟要去西安,想到姜父的工作,完全能够理解。

让明燕送姜烟去机场的时候,路上反复提醒她:“你去的那边也到处都是文物,你千万不要随便乱碰。要真有什么情况,一定要回来再抽卡。”

周奎提醒姜烟:“我知道那个系统可以给那些人都准备真实身份,但是你在外面突然带出来那么多人,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姜烟这件事情太玄乎了。

不管是可以连接古代,穿越时空,还是身上那个系统。

一旦被有心人发现,对姜烟绝对是非常不安全的。

姜烟想到自己没有跟周奎合作之前,那些错漏百出,自以为完善的举动,连忙点头。

她不会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

姜烟除了大学四年在外读书,其他时候都留在家乡。

这还是她第一次来西安。

从机场出来,坐上出租车,直奔姜父工作的地方。

开出租的师傅非常善谈,听见姜烟要去的地点,还多看了她两眼,问:“你是房地产公司的吧?”

“不是啊?这有什么联系吗?”

出租师傅连忙道:“那就是做考古的了!看你这书香气,也像!”

“你去的地方原本是要建一个小区的,还配套有商场什么的。刚开工没两天就挖到了墓,听说啊,那个老板之前是打算瞒着不说的。包工头害怕,先给文物局打了电话。前两天还闹了一场,就为了施工进度的事情。”

师傅开车又快又稳,眼看着快到了,还不忘提醒姜烟:“你这几天小心点,我听说那个老板从前就不是什么好人。”

紧接着又骄傲道:“我们这边挖到墓那都是司空见惯,我们西安可是十三朝古都,十三朝呢!也不知道地底下这墓得挖到什么时候。也就是那个老板生意小,不大气。”

姜烟在后座听得有趣。

开发一个小区,还有配套商场的规模,这都是小生意了?

不过出租师傅也是出于善意提醒,姜烟还不至于那么不识好歹。

道谢后又跟师傅说了句“新年发财”,这才离开。

周围的施工围栏没有撤掉,门口还有人负责看门。

姜烟没有工作证,只能在门口等姜父过来接自己。

站在大门口,姜烟数着旁边路灯上挂的彩色小灯笼,数了四个路灯,姜父就冲了出来。

姜父戴着施工头盔,穿着黑色夹克,脚上的裤子沾满了泥点子,手里甚至还拿着一把毛刷。

父女俩的五官其实有五六分相似,只是姜父面部骨骼清晰,加上常年在外做考古工作,皮肤有些粗糙。

“你怎么来了?”姜父看着姜烟,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这话一说出口,姜父意识到自己这个招呼打得太生硬,唯恐惹了姜烟的不高兴,急得攥紧了手里的毛刷,连忙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这大过年的,我……”

“我就是来看看你。”姜烟看着父亲满身尘土的样子。

不见面的时候她是怨姜父的。

可见到姜父工作的样子,姜烟又怨不起来了。

之前吵架积累的一肚子怨气,在这一刻好像随着姜父刚才的动作抖落下来的尘土一样,落在地上就看不见了。

“你也说了,这大过年的。”

姜烟面上还是不怎么柔和的,只是看了看里面,说:“不准备带我进去看看?我给你带了两件保暖内衣,还有两盒面霜,你记得用。脸都被吹皱了,你也不觉得难受?”

说话的时候,姜烟语调又忍不住的拔高了些,听起来不那么温柔。

姜父却一点不觉得这态度不好。

相反,还忍不住的笑起来。

又手忙脚乱的给姜烟在门口登记,都不需要姜烟拿身份证,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写在登记簿上一气呵成。

姜烟瞥了眼登记簿。

只今天的,就已经有七八条了。

看旁边一页是大年初一的登记,也有□□条的样子。

应该是别的同事都有人来看望。

姜烟看着姜父从施工头盔下露出来的两鬓,尽管没有原谅姜父从前的那些忽视,却开始去正视姜父对待工作的态度。

进去之后,姜父强硬的接过姜烟手里的行李箱,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下去过。

路过几个人给他打招呼,姜父都十分自豪的说:“我女儿,特地来看我的。”“这孩子都没跟我说,我刚才接到电话吓了一跳。”

“这不是个长期项目,很快就能解决。住的地方就是临时搭的,不过里面通了电,可以烤火,不会冷到。”姜父给姜烟介绍,说着说着,话题就转移到了自己这次的项目上。

“这里其实是个百姓墓葬群,唐代的时候应该是个家族的墓地。不过,应该也不是什么大家族,虽然发现了不少唐代器具,但最有用的其实是最旁边的一位墓主的陪葬品。大部分都是木板,你猜我们在上面发现了什么?”

“木板?”

因为有姜父转移话题,姜烟也来不及去说姜父这简陋得让人怀疑能不能休息好的住宿环境。

姜烟打开小太阳取暖,把小太阳的方向往姜父那边转了转,摇头道:“猜不到。”

“诗!”姜父提到这些,眼睛里全是光芒,手里还拿着毛刷,有些激动的说:“我们猜测,那个墓主在唐朝的时候可能是做生意的商人。当时唐朝的一些酒楼酒馆,有文人学子会在墙壁或者木板上留诗。这些木板,很有可能就是当时挂在墙上,给那些才子诗人挥毫泼墨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