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221. 第 221 章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随后,工作人员又打开了另外一张图片。

灰茫茫的大地上什么也没有,只看到略有些起伏的地势和砂石。

“2020年11月我国探月工程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降落,并且采集了两千克的月壤样本带回。而嫦娥五号在月球降落地的附近地貌,于2021年5月通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批准,命名了八个地貌。分别是:天船基地、华山、衡山。以及五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国时期魏国数学家刘徽、两晋时期的地理学家裴秀、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沈括、明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徐光启、明代农学家博物学家宋应星!”

宋应星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另外四个人?

不说徐光启,就沈括的《梦溪笔谈》对他来说就是如引路明灯一般的书籍。沈括更是他一直崇拜的前辈。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可以与沈括并列在一件事情上。

工作人员还在讲解,说得十分细致。

还给介绍了另外一批中国古代科学家名字命名的月球地貌。

姜烟都是头一次知道,原来在月球上我国竟然有那么多命名的地貌。

还曾有过李白?只是因为条件不符合,又被删除,改名为“休谟Z坑”!

不仅姜烟,明燕都一脸“有被科普到”的表情。

之后,工作人员更是带着他们四个去了其他地方参观,www.youxs.org。

宋应星对这里的一切好奇。

那王贞仪简直就是想留在这里不走了。

天文台对她来说,就像是鱼儿入了水,最自在不过!

“快!长庚先生您来看,这里可以看到长庚星。”

恰好是傍晚,王贞仪指着天边那颗微亮的星星,又轻叹道:“虽然可以用这些仪器看得更远,可天空比起从前,好像没有那么通透了。”

这一点,宋应星也十分赞同。

从前看长庚星,一眼就能看见。

如今却还要找一找才能看到那个方位比起周围略有些亮起的星星。

姜烟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不过,这两人的注意力也没有放在这里。

等到夜幕降临,在观测台负责的工作人员带着他们去了几台提供给来参观的人使用的望远镜前。

“用这个看星星,真的很不一样!”王贞仪在跟着工作人员学了如何操控之后,就半蹲在望远镜前,仔细的看着从前熟悉无比的星空。

宋应星和王贞仪上手极快,反倒是姜烟和明燕,还有些不太熟练。

“要不说人家聪明呢!”明燕也不在意这些,只看了会儿就坐在旁边休息去了。

姜烟跟着看了会儿,她只觉得夜空美丽。

回去的路上,王贞仪还有些意犹未尽。

张开双臂对姜烟说:“星空还是二百年前的那个星空,星星的位置也没有变化,亘古只在一瞬,我今日算是明白了。”

王贞仪兴奋不已:“二百年前,甚至再久一点的长庚先生,更甚至汉朝的张衡,我们看的都是同一片天空!而从前独属于皇室的日月星辰,现在都可以看。月亮上有长庚先生,星星上有王贞仪,却没有任何一个皇帝!”

说到最后,王贞仪像是出了一口憋了许多年的恶气。

她再看宽那些刁难和恶语,却不能释怀那些人对父母,甚至对詹秀才的诋毁和嘲讽。

可越是如此,王贞仪又越觉得从前的那些人可怜。

知识是平等的属于每一个人的。

它不该被垄断,更不会只属于某一个人。

但在那个时代,更多的是有人拒绝去接受它们。

“若是回去还能记得,我把这些告诉他们,他们肯定会觉得我疯了。”王贞仪走在前面,停下脚步,星辰好似在这一刻化作一件外裳披在她的身上。

她转过身笑着对姜烟几人说:“可我还是想告诉他们,在二百年后,星空下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能让一个人清醒过来,那都是成功的。”

姜烟知道系统不会让他们带着记忆回去。

但看到王贞仪笑眼弯弯的模样,她还是忍不住说:“会的!你一定会成功的。”

“真的吗?”王贞仪笑着跳起来,一如姜烟在幻境里看过的那样,每每被肯定,得到全新的进展时,王贞仪都会这样活泼的跳起。

难怪会有那么多人都记得这个生活在清朝的女子。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那些恶语讥讽,她不是不放在心上吗,只是比起让更多人了解知识,她可以忘记。

宋应星也在后面连连点头。

他年纪毕竟大了,尽管周奎安排的营养师也有给宋应星调理身体,但只有短短十余天,效果并不明显。

加上宋应星中年开始落魄,晚年清贫,能够跟上今天这一整天的行动已然是不容易。

“您早些去休息吧。明天和后天都会留在这里,你们还有时间。”姜烟和明燕将宋应星送到宾馆房间门口,确定他可以自行照顾着自己,又交代他晚上不要随便开门,这才离开。

尽管知道周奎肯定还有安排其他人在附近,姜烟还是下意识的多叮嘱几句。

“知道。”宋应星对姜烟和明燕的这些叮嘱也非常受用。

没有人会拒绝被关心的感觉。

“你们也早些去休息吧。”宋应星挥手,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从口袋里找出营养师给他准备的几种补身体的药丸用水服用下。

之后的两天过得很快,在周奎催了一次之后,姜烟四人坐上了回去的飞机。

回去的时候,王贞仪和宋应星还买了不少纪念品。

“我还以为长庚先生对清朝人都不怎么喜欢的。”姜烟坐在后面,小声的凑到王贞仪耳边轻声问:“刚才算了一下,好像每个人都有一份。”

不仅有傅恒父子,还有玄烨、胤禛和弘历人。

王贞仪系上安全带,在飞机上升的时候反倒是比高铁那次要冷静许多。

听到姜烟这么问,王贞仪笑着回:“先生并非小肚鸡肠之人。再说,若是不给那几位带,那才是真的让他们抓到把柄说我们没有容人之量。”

尽管王贞仪生活在乾隆一朝,但古代人的思想终归是差不多的。

她太能理解宋应星这么做的原因了。

容人之量这件事情上,宋应星那是闭着眼睛都能比过玄烨祖孙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