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124 季驰光:女帝丢失近半疆土? 季驰光:……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季驰光打了个响指, 看直播的观众们都不太理解她究竟要做什么,但是天幕之下的人们却发出了惊呼:“天幕!”

天幕上不再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一幅……

“……疆域图?”

李世民眯着眼睛看了好半天, 最终下了定论。

那幅疆域图纸的右上方还有一串小字——唐高宗永淳元年。

季驰光:“虽然, 我们现在大家都公认唐朝疆域版图最大面积出现在李治时期, 但确切的说应该是李治执政的全盛时期。”

“唐朝的疆域面积, 在李治的后半段生命中,就已经出现了缩小的情况。”

“这个时候,唐高宗身体情况糟糕,东突厥趁着这个机会叛乱, 重新立国。”

李治的神色冰冷下来:“东突厥……”

武媚娘的眼中带着冷意,像是淬了冰:“东突厥……居然又是他们。”

趁人之危,趁火打劫……早就该宰了他们。

李治冷冷道:“东突厥当初就不老实,当初败在阿耶手下之前,一直都是我朝的心腹大患,没想到, 居然还有死灰复燃的一天。”

“当初许就不该放他们一马,”武媚娘从李治的怀里退出来,坐直身子, 声音清亮,“汉朝时期的匈奴分分合合,最终延续的时间仔细算下来居然比汉朝还要长久,我们大唐……眼看着是难再昌盛下去了,不能再容他们了。”

最后一句话, 武媚娘说得艰难又心酸。

他们夫妻两个这么拼命,这么努力,却没想到, 大唐的繁荣盛世即将来临,落日余晖也不远了。

她的孙子……

“要是我们的下一代,也同陛下,同臣妾这般有本事,那臣妾是不怕的,”武媚娘直视丈夫的眼睛,认真道,“但是雉奴,他们没有。”

所以,他们就算是为了下一代的安定,也一定要尽快解决突厥。

从天幕那里,他们已经知道了,现如今看着能成大器的长子命不久矣,年少早逝,看了天幕以后,弘儿的病在他们那里虽然棘手,但是似乎算不上是绝症,弘儿或许还有抢救的余地。

而他们的二子李贤……似乎是个心存不轨的。

子无用,而且根据最早得知的那些消息,他们也能听出他似乎还是个被夫人拿捏了的男人。

要是天幕口中的韦后,是个有心机、有手段的女人,李治和武媚娘也不在乎,反正只要最后得益的是大唐就好。

可偏偏那个韦氏,听着就是个没脑子的,甚至连他们的子都不如。明明做了太后,明明摄政朝堂,最后居然连皇宫这一亩分地都犁不平,实在是让人……

而老四……

李治没忍住抱怨道:“阿轮家的那个儿子是怎么回事?”

他都听天幕扒拉了一圈人选了,好不容易听出个还不错的,阿轮教子水平还可以,几个孙子听着都还行,尤其是那个排在第的,前半段听着就像是个明君,结果反转还能这么大……对他的刺激属实有点大。

他口中的阿轮就是李旦,他是后来才改名叫李旦的,现在的名字还是李旭轮。

武媚娘摇了摇头,她虽然心中焦虑,但是却也理解李隆基的情况:“年纪轻轻的孩子,又是帝王,是九五至尊,所有人都哄着他……再加上,他执政那些年,听着也是顺风顺水的样子,最后会成了那副模样,倒也不奇怪。”

有多少人都是这样,初为皇帝时,英明神武,睿智无双,因为是新手上路的缘故,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底气,怕做错事,自然做起事来也就兢兢业业、小心翼翼了,心里想着一定要做个盛世明君。

只是日子久了,皇帝也做顺手了,自觉自己做的还不错,心态一放松,也就容易被这花花世界迷了眼睛。

李治也感慨道:“是,当年阿耶走的时候,心里放心不下我,还特意给我留了《帝范》这份大礼……媚娘也是见过的吧。”

武媚娘颔首。

她不仅见过,还读过。

感谢太宗陛下的这份大礼,她心里有了个大概指引方向,处理起朝政来都得心应手许多。

李治莞尔,他一直把那本书放在书房,媚娘常在他书房看书,见着了也不奇怪,随即道:“还记得序言里的一句话吗?”

他诵道:“战战兢兢,若——”

武媚娘很自然的接话:“……战战兢兢,若临深而御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终。”

她笑道:“先帝,真乃大才。”

“是啊,阿耶是个好皇帝,”李治感慨道,“他这一生都是照着这句话去做的。”

他说着说着,突然有了个想法。

“媚娘……你说,朕要不要把这《帝范》送给阿耶?”

武媚娘:“?”

“要是陛下想……倒也可以,”武媚娘迟疑道,“只是,也不知道另外一位太宗陛下究竟是什么时期的他?”

“是啊,朕也很好奇,”李治兴致勃勃,原本因为东突厥反叛造成的不快顿时一扫而空,他甚至直接站起来,打算手抄一本《帝范》送给亲爹,“啊,说不定你还能看到少年时期的朕呢!”

“少年时期的雉奴?那臣妾不是已经见过了吗?”

武媚娘笑道。

她十四岁入宫,只是虽然当时男女大防不严,后妃和皇子之间却还是严格的,他们一直都没见过面。

直到后来机缘巧合,才见了一面。

不过当时的李治还很年轻,也还算是个少年。

李治已经站起来往外走了,他回头冲她一笑:“说不定,还是个没足岁的朕呢。”

武媚娘掩唇笑道,冲他笑着眨眨眼:“那一定很有趣。”

……

季驰光:“唐高宗在位时期,唐朝国土的巅峰面积是一千两百万平方公里。”

“而后期,因为府兵制的衰落,所谓强悍的大唐军队也逐渐落没,各地豪强接连反叛。”

“与此同时,原本已经归附于大唐的突厥再此刻异军突起。”

李世民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下了:如果有机会先干掉突厥,而且一定要斩草除根。

“突厥的势力在一瞬间席卷了整个漠北。”

“大唐在北部的领土顿时分崩离析。”

“但是,面对这样棘手的场面,阿武并不是无能为力。”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上了皇位,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这个时候大唐只剩下了七百万平方左右的领土。”

“七百万……等等,七百万?”李世民感觉抄写的笔杆子都快握不住了,他儿子的版图面积巅峰不是还有一千两百多万吗?怎么一瞬间就萎缩到了七百万?

你这跌落神坛的速度也太快了点吧?

宫殿里的贞观臣子们也傻了:这从天堂到地狱的速度也太快了点吧。

昨天他们还是盛世大唐呢,怎么今天立刻就变成了国土减半?

季驰光:这算啥?安史之乱前,大唐可绝对没有达到过国土减半的地步,要是连这都扛不住,等听安史之乱的时候……您还是多准备点儿药吧。

她只是个普通的主播,一点都不想弄出人命来。

……

季驰光:“不过阿武也不是干等着吃素的,在她继位成为女帝后,多次派遣将领攻打吐蕃、突厥等地,其中,表现最为亮眼的将领就是王孝杰。”

“从突厥反叛一直到他们再度归顺,武则天总共用了整整十四年的时间。”

“丢的领土多?”

“没关系,我们阿武不需要别人帮着收拾烂摊子,她自己就可以解决。”

【小葡籽:我感觉,主播好像是在内涵李某某和朱某某……】

“一直到公元695年,突厥归顺,阿武分封突厥官员。”

“这个时候唐朝的版图面积重新回到了一千两百万平方公里。”

李世民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跳不动了。

虽然主播讲这些内容,从头到尾大概就只花了五分钟,但是,五分钟里,这短短的两百来字的话带给他的伤害无疑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五分钟前,他还骄傲的挺着脖子,因为他的宝贝小九打出了大唐版图巅峰。

两分钟前,他已经捂着心口,脸色苍白的在等媳妇的救命药了,因为他的宝贝儿子和心腹儿媳火速丢了超过分之一的领土。

现在,他的心跳依旧很快,但是面色已经恢复了正常,因为他的儿媳重新把这块土地打回来了。

李世民:“……”

行,你们年轻,还是你们会玩。

如果李世民生活在现代,他恐怕会感慨一句:这日子过得真是比过山车还要跌宕起伏啊!

贞观臣子们也松了一口气,纷纷坐下——他们当中不少人年纪也不小了,实在是受不了这种刺激。

长孙皇后连忙招呼着让宫人给他们上座。

然后,又非常贴心的一人发了一瓶定心安神急救药。

拿着药瓶的大臣们:“……多谢皇后恩典。”

怎么说呢,他们觉得自己接下来应该会用到的。

……

季驰光:“这仅仅只是突厥那边的胜利,而在前一年,大周已经在对吐蕃的进攻方面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如果一定要算国土面积,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达了一千四百多万的土地面积了——注意,这个数值存疑。”

“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我们其实并不是很确定,毕竟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而有的时候,史书也确实会给执政者脸上多贴点金。”

“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这个时候的唐朝应该已经重新恢复到了高宗时期的国土巅峰。”

“所以,实际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唐朝国土巅峰,比唐高宗时期还要多出一部分。”

“但是,因为武周存在的时间短,而且武周的国土巅峰维持时间也短,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把唐高宗时期的国土面积当做是唐朝巅峰。”

【珑夏:……呼,终于讲完了,这一连串的事件发生下来跟过山车似的,国土面积忽大忽小,都让我下意识屏住呼吸了,不过还好结局是好的,哈哈哈哈,我倒要看看谁还敢说我们阿武是个没用的皇帝!】

【银白色:不过也有一点小担心,毕竟国土面积突然重新扩展的这么快,后期必须要好好治理,要不然可能后遗症会比较大。】

季驰光:“对,这位姐妹说的很对。土地的急剧扩张带来的种种问题和麻烦,让后期的崩盘也来得很快。”

“接下来就是某些黑子的高光时刻了。”

“之所以很多人都说,阿武执政期间丢失近半疆土,用的就是下面这个数据。”

“没多久,营州之乱爆发。这一场动乱造成的反响很大,但是,还好在第二年,营州之乱就被平定了。”

朱厚照正好在看天幕,看到这一段,不满的咂咂嘴:“怎么平定的这么快?这哪里还有大将军上场的时候?一点儿都不好玩儿!”

给他上课的杨廷和面无表情的敲了敲桌子:“殿下,专心一点。”

顺便还拿戒尺敲了敲他翘在桌子上的二郎腿。

朱厚照笑嘻嘻的把腿放了下去:“刚刚不是说现在休息一刻钟吗?既然是休息时间,先生不要这么严肃了嘛。”

杨廷和:“……”

他运了运气,好在这段时间饱受太子殿下的折磨,他的养气功夫已经好了许多。杨廷和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殿下看起来已经休息好了,那接下来我们来讲下一部分的内容吧。”

朱厚照:“……”

他瞬间笑不出来了。

……

季驰光:“后突厥归顺后年,再度反叛,漠北失控。安东都护府丢失,渤海国成立。”

“但是,北边虽然有所失控,西边却依旧进展良好,大唐军队攻占下吐蕃的部分领土。”

“而这一时期的国土面积,重新缩水几百万。”

李世民面不改色的拧开药瓶,往自己嘴里扔了一颗药。

懂,你们年轻人会玩,动不动就几百万起步。

下面的臣子们也不约而同的和他做了同样的动作。

成熟的观众,应该学会自己给自己喂药了。

季驰光还不知道他的观众们已经成长到了这么优秀的地步,要是知道非得感动一把不可:“但是放心,失控只是暂时的。”

“几年后,阿武新增置北庭都护府,扩展了西域版图。”

“又一年,后突厥重新朝贡,但并不归附,同一年,岭南平定。”

“一直到武则天退位之前,安东都护府重新恢复设置。”

“可能还有很多人觉得不够——为什么那么大的版图面积,不能够多保持个几十年呢?”

“已经够了,”李世民连吞好几颗定心丸,现在已经是心如止水,他摇了摇头,神情温和,他对长孙皇后道,“这个孩子做得已经很好了。”

“为了打击门阀,不得不抬起庶族,为了扶持庶族,不得不对均田制的崩坏视若无睹,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岌岌可危……”

李世民一句句列举下来,他最终感慨道:“能做到这个地步,这个孩子已经做的很好了。”

更何况,就算天幕没说,他也能猜到,女皇执政,恐怕朝堂不会稳定。

多的是人想要重新扶持皇室,搅乱这一池子的水,从中谋利上位。

要想镇压,就必须要够狠。

巧了,他的这位儿媳妇,好像就是个狠角色。

那她执政的那些年,恐怕血雨腥风就没有停过。

李世民自己是个明君,也是半个仁君,他不赞同武曌的做法,但他也明白武曌的处境,知道她的苦衷,不会对她的所作所为指指点点。

他也清楚为什么天幕没有讲那些内容。

嗯,主播的一点点小偏心。

不希望任何人因为武曌的酷烈手段对她指手画脚。

以前主播最偏心的是秦始皇,后来加上了一个他,现在,这份偏爱落到了他的儿媳妇身上。

李世民眼神清明,在此刻终于彻底下定了决心,他回过头,对妻子笑道:“把武家女的家人都接到长安来吧。”

别让这个小娘子,再过上年少丧父,被赶出家门的日子了。

“等她稍长两岁,就把她接到皇宫里来,和我们雉奴一起长大,叫他们青梅竹马,做一对快乐夫妻。”

这是个好姑娘,是个能续基业的好姑娘。

那他们家当然要牢牢抓住。

……

季驰光:“以上就是现在很多人对武则天认识的误区,今天做一下简单的指正,然后……”

她正色道:“明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近那位历史上知名的你为什么不早点死系列的皇帝——李隆基了,请屏幕前的各位观众备好降压药,安神定心丸,理智观看——”

“千万千万不要出人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