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第 207 章 本雅失里:明的皇帝是狼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天幕上,正在欢呼雀跃的为自己的胜利而喜悦鼓舞的本雅失里的军队,迎来了当头一棒。

暴怒的帝王在得知消息的第一刻,就立即点了五十万大军,留下皇孙和太子守家,御驾亲征。

冷肃的盔甲下,隐隐露出一双冷若寒星的眼睛。

那双眼睛,比狼凶狠,像是一把已经开锋的利剑,明晃晃的直刺人心。

曾经防边乂民的燕王在皇宫里待了这么久,可不代表他手里的刀已经钝了。

二月,朱棣领兵出战,一路疾驰。

五月,他带着精锐骑兵,追上了已经和阿鲁台分道扬镳的本雅失里。

盔甲之下,朱棣慢慢勾起一个喋血的笑容。

剑已开锋,又怎么能不见血?

他那双狼一样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脸色铁青的本雅失里。

就是这个人啊。

朱棣在心中喟叹。

阿鲁台杀了他的使者郭骥,固然该死。但杀了丘福,设下诱敌之计,一步步灭了他战友的,却是眼前这个黄金家族的次子本雅失里。

本雅失里骑在马上,傲慢的他在对上那双眼睛的一瞬间,终于感到了惶恐。

那是一双怎样凶狠可怕的眼睛?

像是闻到的血腥味的狼,眼里全是那肥美鲜嫩的猎物。

只一眼,就让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个汉人皇帝,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软弱可欺。

当自己手底下的骑兵终于被击溃的时候,本雅失里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岂止是不好欺辱,这根本就是一头刚刚开栏放出来的饿狼,随时准备择人而噬!

但他明白的太晚了。

军队已经被击溃,那个皇帝跟在他身后紧追不舍,他能做的就只有带着身边的几个心腹骑兵,强行突围,朝着远方逃去。

朱棣停马站在原地,看见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完者秃王,像个丧家之犬一样越逃越远,他唇边挑起一抹冷笑。

“上位,我们不追吗?”

“没有必要,”朱棣简单擦去了糊在眼睛上的血,这是他先前砍下一个骑兵脑袋的时候溅上的,红红白白的溅了他一身,他冷笑道,“一刀杀了他,未免太便宜他了,我偏要放他走,要叫他在这偌大的草原上找不到一丝庇护,像条落水的流浪狗一样,四处碰壁,绝望而死。”

安平侯李远、武城侯王聪是力竭而死的,弹尽粮绝,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死亡一步一步到来。

他们那个时候会有多绝望?

他要让本雅失里也尝尝这种滋味。

他的声音冷酷到了极点。

“等着吧,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已经分道扬镳,他唯一能投奔的,就只有他那个妹夫马哈木。”

但是马哈木早就依附于大明,又怎么可能会给这个几年不见的大舅哥一个好脸色呢?

本雅失里的下场只有一个——被马哈木当做表忠心的物件,砍了头送上来。

被自己视作救命稻草的人亲手推进水里……呵,

想必这个曾经耐心的一步一步毁灭了十万明军的人,

一定会痛苦到极点吧。

朱棣话音落下,扔下了那条曾经拿来擦拭血迹的手帕,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

杀了丘福和其他士兵的,可不只是本雅失里。

他舔了舔嘴角,无声的笑了笑。

还有一个。

大明军队简单的打扫了一遍战场,便毫不留情的跟着他们的帝王转身奔赴下一个地点。

他们的身后,只留下一地死不瞑目的敌军尸体。

在这草丰水美的地方,在这个成吉思汗起家的旧地,在这个黄金家族的圣地,元人的鲜血第一次将这片土地染得这么热烈,热烈到让人陷入微醺。

百年之前,成吉思汗即位于此,开创了一代天骄的神话。

百年之后,又有一位将星诞生于此,从这里,开启他帝王名将的传说。

残阳如血,映照着马上那位帝王的身影,仿佛昭示着那位曾经被父亲预言“肃清沙漠者,燕王也”的帝王,真正再次踏上征途。

……

小朱棣的眼睛紧紧追随着另一个自己的身影,猩红的夕阳映在他的眼睛里,耀眼得让人移不开眼睛。

“我以后也会成为这样厉害的人的。”

他在心底里对自己如是说。

本雅失里的死只是一个开端,面对这些杀了他战友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即使他还没有真正和丘福他们相处过。

小朱棣舔了舔干涩的嘴角,神态在那一刻竟然像极了另一个长大以后的他,令坐在他旁边的朱橚都感到陌生。

四哥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

朱橚茫然的想。

……

天幕上,镜头轮转,画面切换,很快就出现了另一处场景。

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他们的眼中。

是阿鲁台。

上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多骄傲啊,随口一句话,就能要一条人命。

只不过这次,他却再无曾经颐指气使的傲慢。

那张曾经骄傲的脸惨白如鬼,连嘴唇都在打着哆嗦。

夕阳之中,一支整肃有力的军队朝着他们飞驰而来。

“是明朝的军队!”

阿鲁台还是有战斗意识的,他下令整军,并且爬上了马,正好和皇帝对上了眼。

那双冷冽的眼睛在一瞬间就摄走了他的魂。

阿鲁台只觉得像是被一头饿狼盯上了一样。

而这头饿狼,看起来像是饿了好几年的样子,对于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极尽凶恶。

他第一次感到后悔。

自己或许当初不该这么冲动的杀了明朝的使者。

因为,这一杀,似乎给他招惹了一个绝对不该招惹的人。

远远地望着他,看不清明朝皇帝脸上的表情,却神奇的能够看清对方眼中的嘲弄和不屑。

两个人的距离随着战线的拉近越发靠近,朱棣对着他微微的笑了笑,用嘴形无声的道:“做好受死的准备了吗?”

他顿了顿,嘴角的笑容越发明显:“太师?”

最后两个字,朱棣直接念了出来。

往上挑的语调显出十足十的嘲讽。

阿鲁台感觉脸上一片臊热,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羞的,他一声厉喝:“杀——”

但这一声仿佛能够震裂苍穹的怒吼声,在明朝铁骑那砍瓜切菜般的杀戮中显得那样苍白。

阿鲁台骑在马上,无力地看着曾经被他视作骄傲的军队被敌人毫不留情的践踏屠杀。

最后,阿鲁台被忠心的手下拼死护送着逃出,只是曾经让他骄傲的军队,却再也回不来了,只剩下残兵败将苟延残喘。

阿鲁台的胆魄也在这一战中彻底被杀没了,他逃跑的时候,遥遥的望去,望着那个人群中的帝王,突然一股心灰意冷的情绪席卷了全身。

冥冥之中,他似乎隐约感到一种宿命感——除非那个皇帝死了,否则,他们鞑靼部落,将一辈子都被汉人踩在脚下。

而往后几十年的生命中,每一次与明朝军队的交锋,都印证了他的这个念头。

五月,朱棣在斡难河畔大破本雅失里军,本雅失里仅以七骑逃遁。

不久,还次饮马河,大破阿鲁台军,阿鲁台携家属远遁,彻底归降,于同年冬,贡马匹于明。

曾经称雄一时的鞑靼部落,最终也在永乐大帝的铁蹄之下,低下了自己曾经高傲的头颅。

……

李世民欣赏的看着天幕上的天子朱棣,笑道:“叫他得了这个太宗文皇帝的称号,实在是恰如其分。”

他们两个,皆是马上皇帝起家,能征善战,又同样得了这么一个庙号谥号,实在是有缘分。

只可惜隔了千百年的时光,要真能见上一面,好好谈些话,那想必他能再得一知己。

李世民笑着举起酒杯,笑容灿烂温暖,他遥敬天幕之上的朱棣:“永乐帝,朕先饮为敬!”

祝君武运昌隆,你我顶峰再见。

……

季驰光:“很多人都觉得,作为一个武将,朱棣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但是,对于Judy本人来说,这远远不够。”

“破鞑靼,只是他皇帝的武将生涯的开端而已。”

“封狼居胥、饮马翰海,朱棣这才走到哪跟哪儿呢?人生的高光时刻尚未到来,又怎能直接停滞不前?”

而据说会迎来人生高光的永乐帝,正生无可恋的听着长子喋喋不休的念叨家里国库的情况。

“……爹啊,咱知道您想去打仗,但是这两年是真的不能打啊,这靖难之役打了四年,这四年的军费开支想想就知道有多庞大——这国库空得都快能跑马了!您这动不动五十万兵的,咱们家这家底是真的吃不消啊。”

朱高炽还在心里吐槽呢,他爹跟建文帝果然是亲叔侄

动不动就五十万兵的,

这五十万听着是格外吉利吗非要选这个?!

五十万士兵啊!人吃马嚼的,一天的军费开支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更别说这一打仗起码半年起步,上不封顶。

出征一次,算下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朱高炽是真的恨不得把亲爹的脑壳撬开,然后把这些账本全给他灌脑子里去——天天就知道打仗,你打仗能给我往回捞钱吗?!

永乐帝:“……”

以前朱高炽还是燕王世子的时候,那张小嘴就喜欢叭叭的,没想到升级做了大皇子之后,这嘴是更能说了。

永乐帝面无表情:朕之前没把燕王府交给朱高炽管是正确的决定。

他现在就已经烦到很想拍死这只仿佛已经进化成蝉的儿子了,要是以前朱高炽对着燕王府库也敢这么整天“滋儿哇滋儿哇”的叫……

永乐帝:呵。

看他不一巴掌把他给拍死。

朱高炽说了一大堆,最终总结:“……您要出去打仗,也不是不行,但是还是要考虑到我们户部和国库的情况,再做决定,我到时候先给您写个折子上来,您看看。到时候,咱再省省,总能在永乐七年之前给您省出一笔军饷钱。”

本来已经烦不胜烦想打人的永乐帝:……行吧,好歹这还算是句人话。

就勉强放这个儿子一条生路吧。

……

季驰光:“鞑靼已经被打服气了,蒙元帝国分裂出来的三个部落,只剩下兀良哈和瓦剌。”

瓦剌?

正小心翼翼的去够桌上果子的朱祁镇,才刚听到这个名字,心里就一惊,手一松,本来已经拿到半空的果子直接滚到了地上,发出了好大一声响。

顿时引来了老朱家所有人的目光。

朱元璋皱眉打量这个玄孙,见他虽然脸皮绷得紧紧的,但是手却抖个不停,连腿肚子都在打颤,就知道这里头有鬼。

朱祁镇顶着一帮祖宗的视线,好不容易把那果子重新拣到怀里,突然就听见上头的朱元璋问了一句:“你和瓦剌……什么关系?”

朱祁镇:“……”

还能是什么关系?

对他百般折辱,让他心理和身体都遭受双重创伤,甚至连听个名字都听不得的关系呗。

他慢慢站直身子,冲朱元璋露出个谄媚的笑容:“……没,没什么别的关系……就听着害怕,听说他们茹毛饮血,一个个就差生吃活肉了,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就有些害怕。”

老朱家:“……”

这回别说朱元璋了,就连同样文气的朱允炆都对他露出个嫌弃的表情。

朱祁镇:“……”

他表面上依旧一脸恭顺,心底里却快把朱允炆骂疯了。

别人也就算了,朱允炆也配看不起他吗?

他好歹还把自己的皇位抢回来了,朱允炆这个废物呢?!

渣渣!

朱祁镇居高临下,在心中对朱

允炆一通鄙视,

★★[,

自己四叔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废物曾孙?

虽然他是很讨厌他四叔,但是也承认对方是个真汉子,有胆气,有魄力。

……好吧,其实就是他看了刚刚天幕播放的《永乐大帝之崛起》,所以被圈了粉而已。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有能力的人,后代居然这么软?

怎么搞的?真不是抱错孩子了吗?

……

季驰光:“这三个部落中,兀良哈早就已经归附了明朝,鞑靼刚刚臣服,而且已经被打折了双腿,一时之间是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了,所以,朱棣把目光放到了日渐做大做强的瓦剌身上。”

康熙慨叹:“永乐帝那双招子实在是利得很。”

一眼就能够看出当时其实并不算特别强大的瓦剌部落的厉害之处。

瓦剌在后世可能并不有名,但是,但凡读过清史的人一定知道他们后代的名字——准葛尔!

没错,瓦剌部落正是康熙的心腹大敌准葛尔部落的前身。

而那个俘获了明英宗的瓦剌首领也先,正是准葛尔曾经的部落首领噶尔丹的嫡系先祖。

想到这个曾经的老对手,康熙的目光幽冷,随即冷笑开来。

这一对跨越了百年的祖孙,一脉相承,都不是什么好搞的角色。

他抬头望向天幕。

明太宗出征瓦剌的时候,怕是想不到,自己会有一个如此“优秀”的子孙,为了一个小小的瓦剌,险些赔上了整个朝廷。

……

天幕上的朱棣可不知道康熙心里的弯弯绕绕,他正在清点兵马,准备再度出征。

……就算大儿子抱着账本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也拦不住他。

朱棣的眼神飘忽了一瞬间,随后重新冷静坚定了下来。

他命人唤来太子。

“这一次,一走怕又是好几个月,家里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了,”朱棣抬手喝止朱高炽要出口的劝说,语气平静,“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瓦剌这些年越发做大,我们大明庙小,怕是容不下这尊大佛了——必须要及时出征瓦剌了。”

要不然,等它彻底强大起来,吞并鞑靼,怕是就要真正成为他们大明在北方的强敌了。

朱高炽只能把话憋回来,然后艰难道:“那爹,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您保重……您和二弟三弟一定要好好保重。”

朱棣冲他笑了一声,笑声短促:“好啦,你还怕你爹我死路上了不成?我这辈子都打了多少次仗了……”

二月,朱棣完成了阅兵,挥师北进。

六月,他们抵达了战场。

瓦剌这些年是越发强大了,甚至都敢给大明甩脸色,这一次没有及时朝贡,且言语骄横,被朱棣抓住了把柄,这才有了这一场战役。

为首的首领答里巴,是败于朱棣手中的本雅失里之子,马哈木在杀了那位大舅哥之后,在第二年联

合其他贵族首领,立了他做大汗。

答里巴是正统元裔,黄金家族之后,马哈木借着他的名头招兵买马,意图以瓦剌统一整个蒙古。

朱棣当然不能忍,于是,双方再度交战于忽兰忽失温。

这一次,瓦剌部队仅有三万人,而明朝军队则依旧是赫赫扬扬的五十万。

双方交战许久,始终坚持不下,时间一晃眼来到了傍晚。

在杀伐声中,残阳映照着这一片荒芜,映在朱棣的脸上,格外幽深。

已经五十多岁的皇帝披坚执锐,依旧像一座大山一样不可撼动,他一身铠甲,位于部队的最前方。

他的身后,则是被他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伴随着一声令下,血与火的杀戮再度展开。

朱棣带着精锐冲锋陷阵,他的身后,火铳齐发,原本还能重新组回阵仗的瓦剌骑兵绷不住了,一时间,彻底乱了套。

镜头始终紧紧跟随着皇帝。

混乱的人群中,朱棣的那双眼睛,看起来格外明亮,亮得晃眼。

正好对上他眼睛的答里巴全身一抖。

他想起了自己父亲曾经和他说过的话。

“明的皇帝是狼,是草原上最恐怖的饿狼。”

“_[(”

他慢条斯理的在奏折上落下最后一个字,然后将笔重新收好,笑道,“瓦剌归附,朕就不用再为子孙们担心了……倒是这鞑靼,还需要再收拾一番。”

另外一个世界,还在也先那里吃苦的朱祁镇,听到这话,差点飙出眼泪。

见鬼的不用担心,曾祖,您放心得未免也太早了点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