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第 217 章 朱瞻基:他要把这个狗太监剥皮揎草!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朱祁镇被亲爹吓了一大跳。

他还在那头玩呢,突然,父亲把他抱了起来,然后……他就被亲爹横放在了膝盖上,伴随着一阵又一阵的剧痛,朱祁镇的屁股开了花。

朱祁镇刚挨第一下的时候,还在那边眨着眼睛,反应过来。

毕竟孙氏得宠,他也一直顺风顺水,满周岁不久就封了太子,这些年别说是挨打了,朱瞻基疼他疼到都不曾动他一根手指头。

朱祁镇从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挨打。

直到朱瞻基都打了他好几下了,朱祁镇才懵懵懂懂的反应过来,感受着屁股上的剧烈疼痛,他扯着嗓子放声大哭。

只是没想到,他的哭声完全没有引起父亲的疼惜,反而让朱瞻基下手更狠了些。

朱瞻基目光厌恶的看着这个自己曾经无比疼爱的孩子。

“闭嘴,”他只用冷冷的几个字,就把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的朱祁镇吓得打了个哭嗝,再也不敢哭,“要是再敢哭下去,就把你扔到战场上,让瓦剌人吃了你。”

被吓到的小朱祁镇紧紧的捂着嘴,一双漆黑的眼睛,害怕的看着自己的父亲,拼命的点着头,弱弱的道:“祁镇……会听话的。”

朱瞻基讽刺的笑了笑,看着这个曾经获得过他满心满眼疼爱的孩子,他难过道:“你要是未来也愿意这么听话就好了。”

那么,或许就根本不会发生御驾亲征这种闹剧。

整整二十万的军队……

那都是他们大明的百战之师啊,就这么被这小子带进阴沟里了。

朱瞻基闭上了眼睛,遮住了眼底的痛苦与复杂之色。

……

季驰光:“朱祁镇大大咧咧的点了一批官员,然后,他东拼西凑了十几万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动了。”

朱元璋敏锐的嗅到了不对劲的味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那到底花了多长时间?

朱元璋停下手,踢了踢蜷缩在脚边的朱祁镇:“你们准备物资粮草用了几天?”

朱祁镇这会儿已经被他打得浑身都哆嗦了,昨天还没有好的旧伤又添了新伤,四肢百骸都密密麻麻的传递着疼痛,他已经被疼痛折磨到麻木了,压根儿听不见祖宗问了什么。

朱元璋问了一遍,没有得到回复,眉头倒竖,心头一阵火起,眼看着朱祁镇就要再挨一顿打的时候,季驰光正好也说到了这个。

“可以说,土木堡之战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是注定好了的,除了其他方面的多重问题之外,还因为这一战的准备实在过分仓促,”季驰光直接拿数据说话,“根据史料记载,也先是在七月二十九日也先犯大同,而大家可以猜猜,朱祁镇是什么时候整装出发的?”

永乐帝根据自己领兵打仗的经验,给出了一个已经算是不太充裕的时间:“一旬之后?”

一旬总是要的吧?

不管是人员调动还是准备粮草,往往都需要整理大半个月,但是考虑到大明当时

的情况可能比较危急,所以永乐帝直接将这个时间打了个骨折,强行压缩到了十天。

朱高炽露出一脸“爹你在说什么鬼话”

的表情,他压低了声音:“爹,十天哪够?”

光是粮草调动就是一项麻烦的工程,朱高炽这些年经常帮着他爹搞后勤,按照他的工作经验来看,十天整理十几万人的物资,实在是有些紧张了。

永乐帝撇了撇嘴:“你指望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能面面俱到?”

永乐帝在军中这么多年,见惯了如同朱祁镇这样的人,没有脑子,一股脑只想着往前冲,证明自己,哪里会真的静下心来去准备?

估计十天就差不多了。

朱高炽被亲爹说得哑口无言。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十天这样紧张的数字都是他们过分高估了朱祁镇。

季驰光沉默了一会儿,公布了答案:“八月三日,朱祁镇从京城出发。”

观众震惊:这不可能!

二十九日才进攻大同,消息传递到京师,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要花上一天一夜的时间,换句话说,等朱祁镇得到消息,和大臣们展开讨论,恐怕已经八月初一了。

也就是说……

“短短三天,怎么可能来得及准备?”李世民一拳头锤在桌子上,不敢置信,“他是打算带着这些人去死吗?!”

李世民早在主播讲到这里之前就猜出了,这大概不会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他愣是没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人居然能够蠢成这样。

为什么我会跟这种人是同一种物种?

李世民忍不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十几万大军的口粮,是个人都知道根本不可能在三天内准备好,更别提还有其他的问题——这个皇帝是不带脑子思考的吗?

朱元璋也震惊了:“三天?你是赶着去投胎吗?怕阎王爷不收你,所以特地领着十几万人陪你去死?!”

三天够干什么?

光是誓师大会就要开半天,物资调动的各项工作审批至少要两天,三天……怕是还有不少士兵都不知道自己要去打仗吧!

朱祁镇羞愧的缩成了一团。

他支支吾吾的试图辩解:“先生说他们可以的,而且,兵贵神速,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击破瓦剌啊!”

朱元璋沉默了,然后二话不说,狠狠的朝他命根子上踹了一脚。

猝不及防挨了这一脚的朱祁镇:“!!!”

朱元璋微微低着头,沉在阴影中的半张脸看起来尤其可怖,他咬牙切齿:“你既然对那个王振那么信任,张口闭口都喊他先生,那朕就成全你,叫你和他做个真师徒。”

蠢货!兵贵神速该用在这个地方吗?强调速度不是让你急着去送死。

猝不及防之下听到这一番恐怖分子发言的朱祁镇:“!!!”

……

季驰光叹了口气:“当时的情况慌乱得我都不忍心回顾了——因为过分仓促,当时被调派过来

的士兵们,甚至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皇帝已经决定要去打仗了,更不知道自己也要上战场,以至于他们甚至都没有领到兵器,就被推推搡搡着离开了京城。”

:“▂”

居然都蠢成这样了吗?

迫不及待的去奔赴他的成名美梦,去根本来不及低头看一看普通士兵们的情况……他就该在他出生的时候把他扼死!

小朱祁镇这会儿已经反应过来了,他心惊肉跳的看着父亲那张黑到几乎要往下滴墨的脸,往后挪了两下,小心的将自己缩成一团,在心中拼命喊着母亲的名字,祈祷母亲能赶紧来救他。

却不知道,他的母亲早在天幕说他是个昏君的时候,就已经被敏锐的张太后命人拿下了。

张太后听着天幕的意思,已经猜到朱祁镇这个孙子未来怕是要废了,轻轻叹了一声后,张太后毫不犹豫的令人扒下了孙氏的皇后服制——她看孙氏穿这身衣服不顺眼很久了。

孙皇后在地上无力的挣扎着,用自己最凶狠的目光死死的瞪着张太后那张苍老的脸,像是要将她现在的模样记到骨子里去:“老太婆,你怎么敢?!”

孙氏怎么也不敢相信张太后敢这么和自己彻底撕破脸面。

别看这些年张氏一直抬举着胡氏那个废人,处处给自己没脸,但是张氏显然很懂规矩,在绝大多数的关键场合,她从来都对这个儿媳妇给足了脸面。

所以,孙氏也没想到,张氏居然真的敢对自己动手。

张太后不屑的低头瞥了她一眼,姿态优雅且傲慢,她慢慢的开口了:“我为什么不敢?今天的事情,我想做很久了——我当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把你放进了皇上的后宫,把他迷得五迷三道,连自己该做什么都忘了。”

“只是你之前没有干过什么出格的事情,所以,对于你那些小动作,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我没有想到,你生下来的那个孽种,居然会对我们大明造成这么大的危害——”

张太后的眼神顿时凶狠起来,直勾勾的盯着孙氏,恨不得将她吃了。

原本还强撑着姿态的孙氏被她的眼神吓得浑身一个激灵。

她心惊肉跳:“你、你想做什么?”

她在这一刻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好儿子,孙氏怒斥道:“我的儿子是太子!是未来大明的皇帝!你怎么能动我?”

张氏冷笑了一声。

笑孙氏的愚蠢和看不清形势,也笑自己儿子的眼瞎,这么多年来居然是被这个女人迷的团团转。

她冷冷道:“出了这种事,你该不会以为你那个宝贝儿子还有活路吧?”

她话里的意思震惊了孙氏,让她不知所措了起来。

什么意思……难道他们还敢杀皇子?

“有什么不敢的?”张氏淡淡的接话,孙氏是个蠢的,这些年待在后宫什么也不知道,但她却能够看出,文官集团这些年在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真要涉及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就算是皇

帝,他们也敢杀给你看,“你最好祈祷,你那个蠢货儿子没干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要不然……你大概连给他收尸的机会都没有。”

……

:“——3[(”

天幕上,夜半三更被家人拉起来接旨的大臣一副活见了鬼的表情,再三拉着使者的手问:“陛下真叫我跟着去?”

他绝望道:“可我是个文官啊!”

官员的妻子推了他一把,嚷嚷道:“管你是个什么官,陛下叫你去你就跟着去,赶紧的,大军就要出发了,我们得快些把你的行李收拾出来。”

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观众们看得无语:这真的是要出门打仗的军队吗?

哪有这么乱糟糟的军队啊?!

季驰光摊了摊手,有点无奈:“总之,就在这样急促混乱的情况下,军队出发了。”

永乐帝一直黑着脸,看着天幕上那乱到极点的一幕,只觉得没眼看。

这不是胡闹吗?!

从开局就已经这么混乱,永乐帝几乎都能想象出接下来还会有多少糟糕的事情了。

而且……

永乐帝咬牙:“那个小兔崽子呢?”

怎么老子在天幕上一直看到的都是这个太监?!

季驰光叹气:“别看朱祁镇出门的时候嚷嚷的比谁都欢,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过多的干涉军务。”

朱元璋本来还松了一口气,踢了朱祁镇一脚算是夸奖:“不错,你小子不去插手就是最好的帮忙了。”

朱祁镇:“……”

那个,其实我……

季驰光淡定道:“但是他也没有把权力交给参与进来的大臣们,而是托付给了他的王伴伴。”

才刚夸了朱祁镇一句的朱元璋:“……”

他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你把全部的权力都托付给了一个太监?唐玄宗的经历还历历在前,你是没读过书吗你?!”

唐玄宗当年为什么会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不就是因为派去监军的太监搬弄是非、没事惹事吗?

你居然、你居然……

朱元璋指着朱祁镇的手指一个劲儿的在抖,他捂着心口,感觉胸口一阵一阵的发闷,眼前也有些黑沉下来,下意识站不稳的后退了两步。

众人都被这一幕吓得够呛,朱标赶紧上前扶着他爹,并且示意母亲拿药来。

匆匆给朱元璋灌下两粒药,又喂了清水,朱标小心的把人扶到了椅子上坐下,这才叫他那张发青的脸总算慢慢恢复了平静。

马皇后端着刚

刚让人熬好的药:“再喝点这个,

都是清火疏郁的好药。”

朱元璋经过了刚刚那一遭,

已经没多少力气了,只能无力的点了点头,然后由朱标给他喂药。

那碗药下肚,大家才稍微放心了些。

……

季驰光:“这一路上,王振颐指气使,没一个人敢说半个不字。”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们的这位王爷爷实在有本事?”

朱标担心的看了主播一眼,扶着父亲,低声问道:“爹,要不你还是进去躺着吧?您这么听下去,儿子担心……”

朱元璋虽然经过刚才那一遭,这个时候手脚都没力气,但还是硬气的很,他嗤笑一声:“咱不进去,咱就是要看看这个孽种,还能把那个太监捧到什么地步?”

朱标有心想要再劝两句,但是却被父亲挥手制止了。

季驰光:“王振为什么敢这么傲慢?”

【珑夏:其实在太皇太后死了没多久,王振就已经冒头了,那些给朱祁镇洗的人是真应该看看他纵容这个太监干了多少坏事——不会真的有傻子认为朱祁镇的过错只有土木堡之变这一件事吧?!】

【雨翊凌澜:王振掌权没多久,就成为官员们竞相阿谀奉承的对象——明朝的文官比起宋时的文官也好不了哪儿去,确实有好人,但是垃圾更多,工部郎中王佑就靠着溜须拍马被王振提拔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王振的侄子,一个做了锦衣卫指挥同知,另一个当了指挥佥事,都是有实权的。】

【小葡籽:还不止这些,王振胆子可大得很呢,他上位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朱元璋先前挂在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事的牌子摘下来,强行让自己的上位看起来合情合理。】

【潇湘水断:等等?朱祁镇这都能忍?朱元璋再怎么说也是太|祖爷呀!直接被一个太监打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朱祁镇就没说什么?】

【行八行四的福气:有什么好说的?朱祁镇自己都管王振叫老师了,恐怕在他心里,这个外八路的太监老师可比自己的那些骨肉亲人亲切多了。】

朱元璋:“……”

老朱家的人:“……”

朱元璋二话没说,接过马皇后迅速递过来的药片,仰头给自己又灌了下去。

朱标看得胆战心惊:“爹……要不咱还是先不看了吧?”

朱元璋冷冷道:“看!当然是继续看下去,为什么不看?”

他冷笑:“老子又不是那什么外八路的、明不正言不顺的没种的货色,有什么好怕的?!”

他顿了顿,咬紧了牙,恨恨的瞪了朱祁镇一眼,然后道:“只恨老四家养了这么个东西,把个宦官当成亲爹似的,也恨那耀武扬威的畜生不在我面前,要不然我非得把他拖出去扒皮了不可!”

朱祁镇一抖。

季驰光叹气:“王振的存在,是当时朝廷乌烟瘴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翰林侍讲刘求仅仅是在无意之间,在语言上对他稍有冒犯,他就将刘

求处死肢解,让满朝文武百官从此不敢对他有所冒犯。”

“御史李铎碰到王振,没有行跪拜之礼,就被关进监狱,流放到辽东地区。”

刘彻冷笑:“真是好大的威风。”

瞧着竟比个正牌的皇帝还要有本事的样子。

他倒是不知道,哪个朝代居然还有官员必须要向太监行叩拜之礼的规矩?

季驰光:“驸马都尉石碌,在家中责打仆人——虽然这事儿做的确实不对,但是也和王振没有关系——王振觉得兔死狐悲,直接将这么一个好好的驸马都尉投进了大牢。”

“朱祁镇呢,非但不给这位亲戚撑腰,反而还觉得先生做得好。”

赵匡胤都要被这一系列过程给惊呆了。

不是,谁才是你的正经亲戚?

驸马都尉再怎么说也是堂堂的皇亲国戚,怎么到你这儿连个太监都比不过?!

赵匡胤简直都要同情那位明朝的开国太|祖了——他这子孙简直比他们家那三个完颜加起来都要极品。

被他同情的朱元璋:“……”

谢谢,不想开口,已经气到没有力气了。

……

季驰光:“因为皇帝自己尊重王振,所以连带着大臣们也不得不尊重王振,一个个争着管他叫干爹,以翁父相称。”

“简直就是荒谬!”

这一次,李善长作为丞相,以百官之长的身份参加了朱家的家庭小聚会,这会儿也在现场。

他听着主播的话,气得满脸通红,看起来尴尬又愤怒:“这些人、这些人毫无文人风骨,不配为官!”

他不敢相信,短短百年之后,大明居然会变成这个鬼样,一个个王公贵戚,都要争先恐后的跪在一个太监脚下祈求荣华——这像话吗?

【花好月圆人寿:还有国子监祭酒李时勉,他本来想要大力发展国子监的教育事业,所以不得不去跟王振打交道,但是他也没有看不起王振,只是以礼接待,就被小心眼的王振记了一笔,让李时勉身带镣铐枷锁,在国子监门前示众,三伏天站门口——他这不是诚心想把人逼死吗?】

【老虎爱吃绿豆糕:而且最恶心的是,仅仅因为于谦没有给他送礼,王振就给他罗织的一堆罪名,判处了于谦死刑——要不是于谦治理过的地方百姓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拼着老命联名上书,请求免他死罪,这么大的一个忠臣就要没了!】

【这人怎么狗话连篇:朱祁镇还有脸说于谦造反,他连王振是人是鬼都看不清,用什么脸面来点评于谦?!我们于少保说是明朝第一文臣都不为过了!他王振是什么犄角旮旯里爬出来的崽种,也敢给于谦判死刑?!】

朱瞻基再也看不下去了,他猛的站起来,目光扫向了身边的人:“去把王振给朕提来!”

他要把这个狗太监剥皮揎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