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第 289 章 季驰光:摊丁入亩改革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梁九功闻言,下意识的抬头,想要看看皇帝的神情——他听出了皇帝话里的不对劲——只是这动作才进行到一半,梁九功的脑子就回来了,他迅速反应过来自己失礼了,重新把头埋了回去,声音低低的:“是。”

康熙面无表情的盯着自己的酒杯,许久,才露出一抹笑容。

乾小四……乾隆……

他在心里反复咀嚼着这两个称呼,脸上的笑意也越发冰冷。

最好别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啊……

康熙在心中喟叹。

他爱新觉罗家虽然喜欢囚禁儿子,但是真的没有杀儿子的传统啊——如果对方做得没那么过分,他其实不打算处理掉这个孙子的。

毕竟老四孩子那么少。

但是,如果“乾隆”真的危害到了大清江山……

康熙低垂的眼中染上了血色。

……他也不缺一个孙子。

谁都知道,康熙皇帝的孙儿已经多达几十人了,不是吗?

……

季驰光还不知道在另外一个世界,乾小四最“心心念念”的可靠的汗玛法,已经在单方面将这个好圣孙宣判死刑了,她这会儿还在讲雍正呢。

季驰光:“但是,四大爷的努力显然是颇有成效的,那些班没白上,那些头发也没白掉——”

“雍正元年,会考府成立、贱籍废除、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雍正二年,八旗改革、西北平定、官士绅一体纳粮当差政策正式推行。”

“可以说,雍正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皇帝一辈子都完不成的伟业。”

这些东西,哪怕砍半,都足够一个皇帝青史留名的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重点来讲一讲摊丁入亩和官士绅一体纳粮政策——这两个政策,是雍正皇帝这一生最杰出的成绩。”

这两个词其实很好懂,至少绝大多数朝代的皇帝和观众们都听懂了。

康熙身体条件反射性后仰,一只手紧紧地捂着胸口,胸口不住的起伏着,另一只手则是颤颤巍巍的指着他家的四儿子,震惊到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你……你……”

你到底是哪儿来的这么大的胆子啊?

居然敢去动丁税?!

是真不怕那些疯子狗急跳墙来杀你啊!

康熙深吸一口气:他特么的终于知道为什么老四不出门了——这招仇恨的小子怕不是一出门就要被人砍死了吧?!

他很想要骂儿子大胆,可是搜遍肚肠,他也没想出一句合适的责骂之语。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做得实在大胆,但他更知道这两件事情对百姓是有好处的,老四做的没错——摊丁入亩,得罪的只有那些土地众多的大地主。官士绅一体纳粮,得罪的只有那些读书人和当官的。

他也知道这个好,但他没有这个胆子去做。

或许年轻时候的他会有这个能耐,或许年轻时候的他会有这个闯劲,但是现在的他……他更

想维持现状,就这么平平稳稳的度过。

或许,这就是一个年老帝王的悲哀。

可是……

他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胆魄,难道还要压着儿子不让他做吗?

康熙几度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张了又闭,闭了又张,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闭了嘴。

顿了一顿,他脑子转了个弯,又想要骂儿子激进,可是话都到嘴边了,他才又反应过来——如果不是他晚年做了这么多错事,儿子或许根本就用不着这么慌,如果对方继承的是一个稳如磐石、四海升平的江山,那这个儿子或许根本不必如此剑走偏锋,采用更加温和平缓的方式进行政策的改革,可能会更好。

因为这个想法,内心再次受到暴击的康熙:“…………”

靠,突然发现他好像说什么都不合适。

震惊的不只是康熙,还有其他阿哥们。

八阿哥胤禩盯着面前这位不动如风的兄长看了又看,最终沉默的叹了口气。

这一刻,他那还带点儿不甘的心终于彻底平稳了下来。

哪怕主播此前已经金口玉言的说老四会成为皇帝,哪怕老四在未来做得还非常不错,哪怕他在未来的失败者的可怜形象,已经通过主播的寥寥几语,跃然于纸上——

但是,在胤禩内心的深处,他那躁动的灵魂,从来没有真正的平稳下来过。

他不认为自己真的输了。

老四能够最终安安稳稳的登上皇位,无非是外有年羹尧,内有隆科多罢了。

而他们呢?

他这个魁首被父亲厌弃,不得不半路投了新人,而作为他们当中最被看好的继承人,十四虽然手握兵马,但却远在关外,根本来不及赶回。

天不遂人愿。

所以,胤禩一直都坚定的认为,老四能够当上皇帝,那是有侥幸成分在的。

老四登基的那几天,隆科多带着京城的两万兵马,关闭了京城九门,要不然,如果能够联系上城外的兵马,那他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

生生错过,实在是令人扼腕。

在这样的心态下,八阿哥从来没有真正的放弃过。

可是这一刻,他终于犹豫了,也终于下意识的开始反省——他似乎真的比不过老四。

别的不说,他至少绝对没有这份勇气,公开和所有的读书人、大地主为敌——老四是真的不怕半夜被人摸进来刺杀啊!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更别说那可不是柔弱可怜又无助的小白兔,而是一群拿着长枪长炮的武装到了牙齿的钢牙铜齿战斗兔。

发起瘟来,那真的是能咬死人的!

老四是疯了吗?皇位才刚坐稳就去招惹那些人?

他就不怕自己出事?

胤禩头疼的看着面前这个神色冷淡沉默的四哥,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深深恶意——话说他为什么还要给自己的竞争对手操心?他是闲的没事干蛋疼吗?

但是…

——

?本作者小雪狮提醒您《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要么,他们继续斗,等汗阿玛闭眼蹬腿之后,从他们兄弟里面随便选一个有才干的人上去,然后做个普普通通的守成之君,最后在百年之内,在种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叠加下,迎来大清的灭亡。

要么,把老四这个狼灭放到皇位上去,让他去和那些人厮杀,最后,用最激烈的方式给大情续一波命,然后在一百年后,迎来大清的灭亡。

胤禩:“……”

他虽然确实有自己的私心,平时行动的时候,也习惯性的带着假面示人,但是无论如何,他也确确实实是爱新觉罗家的皇子,他的利益永远和清朝的江山绑在一起。

如果非要老四登基才能够破这个局……

胤禩(忍辱负重):那爷委屈一点给他干活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现在,太子二哥已经摆烂到了极点,看他那个态度,恨不得今天就立刻把老四推到太子之位上去,然后他打道回府,去做他的富贵闲王。

汗阿玛对老四的态度也明显有了不同,如果说先前他对老四的态度,是对待助手和备胎的态度,那现在……似乎真的有了几份爱子的模样。

总算暂时的放下了自己的野心,开始认认真真思考未来出路的八阿哥,在谨慎心理的作祟之下,非常严密的捋了一遍老四那边的情况之后……

八阿哥:“……”

突然发现自己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似乎也挺好的,就他和四哥现在彼此的情况,实力对比差距实在是太过惨烈了,他不上去找死,似乎也是一种自知之明。

九阿哥和他的关系是最好的,这边才应付完了老十的叽叽喳喳,一转头,就看见八哥的神色不对——眉眼舒展,气质温润,仿佛有什么看不见的阴影在这一刻被抹去,微瑕的白壁在这一刻重新光洁盈盈。

九阿哥:“??!”

我就一个错眼……我原本的那个八哥呢?

怎么看起来亮了两个度?

发生了什么?

九阿哥下意识伸手,在桌案下扯了扯八哥的衣袖:“……八哥?出什么事了吗?”

胤禩目光流转,一眼就看到了身边弟弟脸上明显的担忧之情,不禁心中微暖。

不得不说,九弟和他虽然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论起亲近程度,比起同为宜妃所出的五哥,九弟更向着他。

比起虽然也跟着他做事,但是行事之中总带着几分自己的小心思的老十和眼里的野心满到都快藏不住的老十四,九弟是最纯粹的一个——单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跟着他。

未来甚至倔强到跟他一块儿被开除玉牒。

“九弟,你听我说……”

他得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九弟——哪怕九弟可能会失望。

他必须对这几个被他拖下水的弟弟负责。

……

细细说完之后,八阿哥仔细的打量着弟弟

的脸色,原本以为对方的脸上会浮现出失望——毕竟,他虽然确实是出于综合考量才做的决定,但是也算得上是半路逃跑——却没想到,对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一把抓住他的手,语气欢欣:“太好了八哥,你终于肯从皇位那棵歪脖的树上下来了!”

大概是太激动了,他的声音之大,甚至就连隔了两个位置的太子都听清了一部分内容。

忍痛做出这个决定的八阿哥:“……?”

九阿哥抓着他的手,快快乐乐地讲述着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在今天之前,九阿哥确实把汗阿玛的皇位看成了至高无上、渴求至极的存在,那在主播讲完老四的悲惨经历之后,九阿哥看那把龙椅的眼神,简直跟看瘟神没有区别。

……这罪这苦还是老四去承受吧,他跟八哥只是凡人,实在承受不起啊。

更何况,看看隔壁老十三的下场吧——他可不想就这么活活累死。

夺嫡之争好不容易压对了宝,接下来的那日子,难道不应该作威作福和悠哉游哉吗?难道不应该过上被小钱钱包围的快乐生活吗?他为什么还要展开疯狂的内卷?

他又不是有特殊爱好,跟老四一样,一天不工作就浑身难受。

再说了……九阿哥虽然不得皇帝的喜欢,但他毕竟也是个从深宫之中混出来的皇子,起码的政治素质他还是有的——就现在这情况,除非几年之后,西边的战乱如期爆发,汗阿玛再次钦点十四下场,而他们在彻底掌握兵权后第一时间杀回京城,强夺皇位。

要不然,九阿哥真的看不出任何能够拿到皇位的希望。

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九阿哥早就盼着他八哥能够及时止损了。

不过,他毕竟也是一个讲义气的弟弟,如果八哥非要在这条路上死磕……那他也不会跟着了,而是会选择中立,并且在事后出手保住八哥的子嗣妻妾。

他毕竟还有额娘和福晋要养啊。

九阿哥唏嘘。

还不知道弟弟心里的打算的八阿哥:“?”

错觉吗?

刚刚心头似乎闪过一种不妙的感觉……

九阿哥压低声音:“……八哥,你能想通真是太好了,要我说,咱们这帮兄弟现在能跟老四争的,那真是一个也没有。二哥现在已经摆明了要支持老四了,大哥那边……也就是他现在还混乱着没想开,等他去战场上逛一圈回来,想必就能想通了——我们兄弟里面,也就老三这个傻子,还看不清形势呢。”

“三哥一向是个蠢货,你同他计较什么?”

八阿哥低下头,遮掩住眼中的不屑,语气平和。

“不过,主播透露出的那些东西,我们也该尽早行动了。”

他们大清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好吃下的。

九阿哥心领神会:“我手底下还有几支商队……我明天就派人去打通北方的商路。”

怎么能被人赚光他们的钱呢?

老四就是个不善经营的(来自皇子中第一

有钱人的不屑),要不然也不至于接手户部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他当皇帝的时候,国库那边恐怕是全靠十三给他撑着的,哪里知道银子的美妙和正确经营手法?

?小雪狮的作品《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国家之间经商可不需要什么正经人,正经人反倒容易吃亏。

九阿哥摸着自己手上的一个玉扳指,眼中闪过迷醉的色彩:“等着吧,八哥,听说罗刹那边的宝石漂亮得很,回头我给你捎点来,你正好能拿着这些,给八嫂和良额娘打一套漂亮的头面首饰。”

罗刹国……哼哼,你九爷来了。

……

季驰光:“而雍正皇帝最为人称道的功绩,就是他的摊丁入亩政策。”

“清朝初年的时候,因为某些知名不具的原因,人口凋零,人丁短缺严重。”

“虽然人丁不够用,但是该干的活确实一点儿都没少——有些情况是不会因为客观条件的改变而随之改变的。”

“所以,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人来服徭役,清朝初年的时候,当时的清朝政府甚至一度实施将已经去世的人的服役负担,平摊到当时还活着的人的身上。”

换句话说,当时那些还活着的人,不仅需要履行自己的每年的服役义务,甚至还要替那些死了的人服徭役。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每年需要付出的徭役时间大大的增长了,社会矛盾一时间极为尖锐。

季驰光:“虽然,在康熙掌权时期,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不加税的政策来缓和社会矛盾,甚至还做出了‘永不加税’的承诺,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政策仅仅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所谓的丁银政策。”

“丁者,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人丁,所谓的丁银,其实就是人头税。”

原本还没明白所谓的摊丁入亩究竟是什么意思的人,听了这话,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不就是人头税吗?

这种制度的存在历史可太久了。

汉代就有按年龄和人头来计算的口赋和算赋,南朝时称为口钱,北周时征过丁庸,宋代有征身丁钱或丁米……

历朝历代收税,都逃不过一个丁银。

在雍正改革之前,丁银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存在几千年了。

季驰光:“虽然当时百姓需要缴纳的税收并不仅仅只是丁银,但是,丁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给当时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富人家土地众多,儿女却未必能够满十个手指。穷人家或许连片瓦寸土都不曾有,可是却要负担一整个家庭的丁银。”

而为了保证下一代能拥有充足的青壮劳动力——天灾人祸总会导致大量的孩子活不下来——穷人家的孩子总是格外多,导致丁银也高到离谱。

李世民沉默的叹了口气:“这不公平。”

是啊,这当然不公平。

坐拥几百亩地

的大地主和仅仅只有一亩地的普通人,在拥有同样多的儿女的情况下,要缴纳相同的钱——究竟谁更吃亏?

这种事情一目了然。

但是,家庭的具体人丁是分派土地的关键。

哪怕是在土地矛盾相对没有这么尖锐的唐朝初期,均田制的实施也有很大程度要依靠人头数额来定——哪怕他们很多土地都种不了,腾不出人手来种植。

在这样的情况下,税收肯定也是要按人头来的。

所以,哪怕知道不公平,可又能怎么改呢?

季驰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熙曾经做过一些努力。”

:……

……

:“——[(”

毕竟,统治者们虽然大多都鼓励垦荒,但是他们不从里头捞钱就不错了,是绝对不可能往里头塞钱的。

“明清之交的大规模战争,对于当时的农业进行了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不过,通过顺治和康熙两代人的修养生息,还是改善恢复了很多的。”

“康熙下令停止圈地运动,缓解了满清贵族对于土地的侵占行为。从顺治末年一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哪怕经历了八年的三藩之乱,清朝的土地面积依然稳定的在逐年递增,到康熙二十四年末,已经恢复到了明朝万历时期的光景。”

“所以我们得要承认,康熙在农业发展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的。”

【灼灼:但是,他还是没有那个狠心进行摊丁入亩的改革——大概是因为真正的土地问题爆出来的时候,康熙的年纪也大了吧,没有那个胆魄了。】

【雨翊凌澜:这件事情如果交给年轻时期的康熙,或许还真的能够成功——能够在半个朝廷的官员的反对下撤三藩,年轻时候的康师傅也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男人呢,只可惜晚年就怂了。】

本来预备获得夸奖的康熙:“……?”

不是,主播都已经把朕的功绩说得那么明白了,你们就不能顺着她的话夸朕两句吗?

为什么又扯出了朕晚年的事情?

夸老四的时候,那又是白月光又是优秀榜样,怎么到夸朕的时候就闭口不谈了?

咋,夸朕的时候这话格外烫嘴是吧?

康师傅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和冷酷。

季驰光:“在这样的情况下,四大爷把丁银税收分摊到了土地税收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穷人们需要交的税收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没多少土地,收入跟支出在这次改革之后终于成正比了。”

“而

雍正再一次成为了地主老爷们心头的恨——本来他们只需要上交家里这么一点人的人头税,

现在好了,

朝廷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了,按照土地数目交税了,要交的钱一下子就多起来了。”

“于是,每个有钱人再次无视了皇帝——这项政策发布的时间是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的心狠手辣还没有深入人心,以至于这帮傻叉居然敢凑上来找死,以为自己消极执行,皇帝就拿他们没办法了,或许就会在感受到改革的困难以后,知难而退,不再没事找事了。”

康熙一脸深沉的摇了摇头:真是一群智障啊。

也就是他儿子当时的名声还没有传出来,要不然,敢跟恶名在外的抄家皇帝玩心眼子?

消极对待?

倒逼皇帝?

祖宗十八代都给你抄了!

季驰光:“当时,作为摊丁入亩政策的重要实验田,江南一带受到了雍正皇帝的重点‘关怀’。”

江南一带的地主:总是感觉自己的后脖颈凉飕飕的,皇帝的特殊关怀……真的不会把他们关怀到地狱里去吗?

某个地主忍不住和身边的管家吐槽道:“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未来的我们,究竟遭受了多少摧残?”

未来的“我”应该没有这么傻吧?

跟这个大清开国以来最凶残的皇帝硬碰硬……他还能有命留下来吗?

皇帝可别把他全家都送下去啊!

管家安慰道:“老爷,您放心吧,根据奴才对您的了解,您应该不会存在以上的困扰。”

毕竟,您的骨头一点也不硬。

陛下一掰就碎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再来踩您——除非派来的钦差大人是个心理变态。

李卫:阿嚏!

……

季驰光:“要说到摊丁入亩的改革,首先就要提到四大爷的心腹之一的李卫。”

田文镜和李卫,四大爷最出名的两个外派心腹,虽然不在京城,却是雍正心中仅次于怡亲王的重要存在。

“李卫是个脑子非常灵活的人。”

或者说,如果脑子不灵活的话,连个秀才的身份也没有的李卫,也不可能以科举之外的方式捐官入仕途,甚至步步高升,一步步走到了刑部尚书和直隶总督的位置。

“江南的地主们确实表示了强烈的反抗情绪——谁让皇帝的这一举动明显是要从他们的口袋里掏钱——但是,很快,原本还义愤填膺的众人,基本上都被李卫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作为一个并不被当时的正统官员们所正视的存在——谁让他做官的方式别出心裁,李卫的行事作风相当的接地气,甚至有点接地府——他直接将所有反对这件事情的地主们一律请进监狱,让他们来了一场‘龙场悟道’。”

“在李大人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之下,这些地主们终于‘痛哭流涕’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发自内心的明白了皇帝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的伟大意义。”

“最终,所有的地主们都‘心服口服’的拜服了陛下的睿智和聪慧,发誓一定要履行陛下的命令,坚决执行摊丁入亩政策。”

季驰光核善微笑:“没办法,毕竟所有不听话的人都……呵呵,虽然说人死了以后如果没有后代的话,产业要归属宗族,但是,如果皇帝提前盯上了这一份产业——应该也是能虎口夺食,把它塞进国库的吧?”

季驰光歪了歪头,笑得眉眼弯弯:“好巧,国库这两年正好缺钱呢,既然大家都要这么大公无私的‘捐赠’,我相信雍正皇帝一定会笑纳的。”

大公无私的地主们:“……”

每个被点名的人都眼含热泪,以最伤感真诚的态度表示:是啊是啊,我们都是很尊重陛下,也都是很热爱这个国家的——不过只是区区的身外之物,陛下如果想要,那就拿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