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的团宠日常

《大明皇孙的团宠日常》

第 152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说起后宫已经有那么多娘娘,一到春天这个特别的季节,隆庆又斥巨资,让太监天南海北的给他搜罗了一波美人。

这一批美人当中,有几个特别和他的心意,更是兴致高涨,连着好几日都没早朝,科道官已经在着手准备批评他。

朱翊钧天生爱凑热闹,也爱管闲事,况且这是他父皇的事,怎么能叫闲事呢?

可是,张居正和皇后只叫他好好读书,都不让他管隆庆的事。

春天到了,天气却并没有暖和起来,一场倒春寒,让北京城又下了一场雪。

上课的时候徐渭往窗外一看,随口吟了一句:“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寒酥?”朱翊钧从书案后走出来,趴在窗边往外张望,青枝上几簇白雪。

朱翊钧笑道:“依我说,应该叫玉蕊。”

徐渭颇为不屑:“俗套。”

朱翊钧不服:“哪里俗套了?前人都这么用。”

“正因为前人用的多,今人再用,便落了俗套。”

这方面他是行家,朱翊钧不与他争辩,转身回到书案后面。

徐渭跟过来问道:“年前殿下说要画梅花,画得如何了?”

朱翊钧在旁边的画缸里翻找一阵,抽出一卷纸展开来地给他看。

徐渭展开宣纸细细看来,一簇墨梅跃然纸上,或含苞待放,或绽瓣盛放,或傲然盛放,或点点残瓣,梅枝是浅浅的银色,压着沉甸甸的积雪。

徐渭颇为赞许的点点头,问道:“照着梅花谱画的?”

“哪儿能?”朱翊钧语带戏谑,“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那年他们初见,在李春芳府上,徐渭画了一幅《墨梅图》,这正是画上的题词。

徐渭举着他的画左看右看,一语拆穿了他:“这是照着实景画的。”

“嘿嘿!”朱翊钧点点画上千姿百态的梅花,“你别管怎么画的,就说画得好不好。”

“好!”徐渭重新把画卷起来,“当年,我送了殿下一副《墨梅图》,这一副,就请殿下赐予我吧。”

朱翊钧豪气的一挥手:“拿去吧。”

他想了想,又把画拿了回来,提笔在空白处落下自己的名字,又吩咐陈炬取来他的金宝,印在名字下方。

“好了,给你吧。”

朱翊钧把画拿起来,徐渭却退后几步,跪了下去,双手举过头顶,毕恭毕敬的接过。

本来只是一副学生初学之作,老师讨了做个纪念。“皇太子宝”四个字,却又赋予了这幅画不同寻常的价值,徐渭只能拿回家供起来。

朱翊钧却并不在意,虚扶一把,让他起来:“徐先生,下回我想画些别的。”

徐渭应道:“殿下要画什么?”

朱翊钧又不知打哪儿掏出一只猫,搂在怀里:“画霜眉呀!”

天气还未转暖,厚重的被毛,深沉的目光让霜眉看起来真

就如虬龙一般,威严、霸气!

“……”

“对了!”朱翊钧又想起个事??www.youxs.org,“子荩今年没有上京赶考吗?”

他问起张元忭,徐渭还挺意外:“来了,去年就来了。”

朱翊钧惊讶道:“我怎么没在那苏州小官看见他。”

“他一直与我同住。”

朱翊钧说:“他也考了好几次了吧。”

“这是第三次。”

朱翊钧笑得神秘:“这次会试主考官是我的张先生,不如我去帮他美言几句?”

“万万不可!”徐渭断然拒绝,“子荩少时身体羸弱,却好读书。他的母亲时常劝他不可太过劳神,他不愿母亲担忧,便藏灯帐中,苦读至夜深。十余岁时,即以气节自负。殿下不必特意关照,以子荩之才学,必定高中。”

“不说不说!”朱翊钧笑着摆手,“我只是开个玩笑。”

他又看向徐渭,好奇问道:“你与子荩性格迥异,为何能成为至交?”

徐渭笑道:“殿下可还记得,我有个远房表哥。”

“记得,龙溪先生,王畿,他是阳明公的弟子。”

“子荩正是龙溪先生的学生。”

朱翊钧了然的点点头:“浙中王门。”

徐渭诧异道:“殿下对心学也有兴趣?”

“没有。”

“……”

受了徐渭的鼓励,朱翊钧也开始沉迷画画,不仅画猫,还画他院子里那两只乌龟。拿了张宣纸在冯保面前抖开:“大伴,你看!”

冯保半眯着眼,很认真的打量:“这是?”

朱翊钧眨巴着大眼睛:“我画的画呀。”

冯保夸赞道:“画得真好!”

一旁的王安凑个脑袋过来看,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不就是一张白纸吗?”

“胡说!”朱翊钧指了指院子里那口太平缸,“我明明画的大龟和小龟。”

王安更迷惑了:“这……奴婢眼拙,没看出来。”

朱翊钧叹口气:“真笨,我问你,大龟和小龟是什么?”

王安笑道:“这殿下可难不倒我,那是当年胡宗宪进献先帝的两只白龟。”

说完,他就意识到了。再看朱翊钧,抖了抖手里的白纸,笑得前仰后合:“对嘛,白龟,白的。”

王安发自内心的吹彩虹屁:“画得真好。”

朱翊钧把纸塞到王安手里:“这副《白龟图》就赐给你了。”

“诶!”王安收了白纸,躬身道,“谢殿下赏赐。”

冯保要被他俩笑死了,《皇帝的新衣》照进现实。

日子说说笑笑,过得悠然自在。就是朱翊钧沉迷画画,读书就有些懈怠,张居正颇为不满。

朱翊钧最喜欢他的张先生,对张居正情绪的变化也特别敏感,不等他开口,就自觉地收了心。

这天晚上,朱翊钧在寝殿内点着灯读书,不知不觉过了二更,

到了就寝的时候,朱翊钧要沐浴,冯保便去让人给他准备木桶和热水,转个身回来,却发现人不见了。

这大晚上的,他能跑哪儿去?冯保赶紧屋里屋外的找。

“殿下!殿下!”冯保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没看到人,问了一旁的太监,也都说没看见。

大活人还能凭空消失了不成?

“与成,思云,殿下不见了!”

“在这儿。”

冯保四下看看,不见人影,忽然意识到,这声音是从头顶传来的。他一抬头,只看得见彩绘的屋檐,又退下月台,这才发现,青绿色琉璃瓦上坐了个人。

今天是二月十五,月亮正源,朱翊钧却面向西北方,那可不是赏月的方向。

冯保也不着急让人搬梯子,而是靠在一根廊柱上与他闲聊:“殿下在看什么?”

朱翊钧说道:“本来想看看西苑,不知能否看到万寿宫。”

冯保又问:“看到了吗?”

“没有,”冯保正要问些什么,忽的又传来朱翊钧的声音,“看到了乾清宫。”

这个位置能看到乾清宫并不奇怪,可朱翊钧三天两头就要去一趟,大晚上跑到房顶上坐着看就有些奇怪了。

冯保又问:“乾清宫怎么了?”

朱翊钧说:“乾清宫好热闹呀,灯火通明。”

“……”

自从陈洪和腾祥之后,隆庆安分了几日,但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以前是个厨子,更懂得如何帮皇上找乐子,隔三差五就摆一场长夜饮,在乾清宫夜夜笙歌。

长夜饮就是通宵宴饮。张居正给朱翊钧的《帝鉴图说》中,就提到过纣王以脯林酒池作长夜之饮。

朱翊钧前些日子读《韩非子》,也在其中看到了这个词:&“纣为长夜之饮﹐惧以失日﹐问其左右尽不知也。&“

纣王在深宫之中做长夜之饮,日夜不息,竟忘了今夕何夕。问席间左右之人,也没无人知晓。

他问冯保:“父皇不会遣人来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吧。”

“不会!”冯保肯定的说道,“即便要问,皇上也不会来问殿下。”

“为什么?”

“因为皇上最疼殿下。”

那文章还有后半段:“乃使人问箕子,箕子谓其徒曰:‘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危矣。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

“……”

良久无言,冯保叹一口气,轻声道:“殿下,下来吧。”

朱翊钧回道:“我想再坐一会儿。”

“夜里天冷,仔细受凉。”

“我最不怕冷。”

冯保又叹一口气:“我可让与成上来请你了。”

眨眼间,朱翊钧自己落到了他的身前,一掀衣袍,迈步进屋:“沐浴!”

“……”

殿试这一日,朱翊钧也跟着隆庆去了皇极殿,一看他父皇那浓重的黑眼圈,俨然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好在繁复的典礼过后,策问题目发下去,考生开始答题,隆庆便离开了。

朱翊钧一眼就看到了张元忭,心道徐渭说得没错,他果真考上了。

三日之后,内阁将挑选出来的十分试卷送到隆庆面前。读卷官只读了前面三份,隆庆听完,也没有过多评价,只是按照内阁呈上的顺序,钦点了前三名。

朱翊钧看了一眼前三甲的名字,鼎甲第一正是张元忭。

回去之后,他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徐渭,作为张元忭的至交,徐渭自然也为好友高兴。

张元忭的策问朱翊钧听了,确实不错,他的才华也颇受内阁和翰林院欣赏,授翰林修撰额同时,还超擢为左春坊左谕德。

朱翊钧得知这个消息,还挺高兴:“呀,这不是我的东宫属官吗?”

“正是,”徐渭答道,“若殿下出阁讲学,兴许子荩也会是讲官之一。”

朱翊钧连忙摆手:“算了算了,我可不想一群人站在左右,只给我一个人讲课,一点也不自在。我就想像现在这样,爱干嘛干嘛,不想上课了,父皇就会让我休息。”

这话若是让步张居正听了,又该说他贪图玩乐,不思进学,但徐渭听了只会放声大笑,赞他真性情。!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