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之请我搞天下

《羲之请我搞天下》

160章 赴任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郡主心中五味杂陈地看着古壶的身影远去,才跟着黄安一起回到寺院,“黄安,你那主意可行吗?”她担心地小声问黄安。

“行!”黄安肯定地说,“除非——除非佛祖瞎了眼。”黄安话一出口,自觉不妥,自己捂上了嘴,郡主看黄安的模样,心中更加忐忑。

“女儿你跑哪里去了?我正要叫人去找你呢。”王妃见到霞郡主,一把位住她说,“走,去慧源禅室,我已经说好了,慧源大师要为你卜上一卦。”

“卜什么呀?好好的卜什么卦?我不去!”霞郡主故意撒娇道。

“好什么好?都退了婚了还好?卜什么?卜你的终身大事,快走。”母亲瞪她一眼,在她耳畔小声说。

郡主半推半就地跟着母亲往前走,她们身后跟着黄安和另外两个仆婢。她心中越来越忐忑,也不知黄安把事情办得怎样了,关键是母亲怎样想的,她心里没底。

她不由得回头看了黄安一眼,黄安朝她微微点点头,握了握拳头,她心里才多少安宁了一些。

慧源大师是个老僧人,看上去像个佛祖,他虔诚地卜了一卦,接着说了一大通亦道亦佛的理论,看上去说得头头是道,可郡主听得一头雾水。

大师的一大堆佛言道语,说得王妃一愣一愣的,最后,王妃干脆不耐烦地说:“请大师简言明告,小女的婚姻究竟如何?”

“阿弥陀佛!”大师微微一笑,“简言之,佛的旨意是,郡主三年内不能谈婚论嫁,订亲也不行,否则后患无穷。”

“什么,三年内不谈婚?什么个后患无穷?”王妃大惊,“再过三年,郡主便二十一岁了呀。”m.

大师:“要是三年之谈婚论嫁,往后会阴阳不和,子嗣无由,岂不是后患无穷?三年之后方能阴阳调和,此一事顺,后百事顺。”

大师的话让王妃愣住了,一时不知所措。

“母亲,二十一岁难道就老了吗?”郡主拉着母亲胳膊撒娇,“佛意不可违,女儿正想在父母膝下多侍奉几年,这不正好吗?你女儿金枝玉叶,难道你还怕女儿嫁不出去吗?”

“唉——也罢,三年就三年吧。”王妃愣了头天,长长一声叹息道。

“这三年,我也好再好好物色物色,可不能再找个那等白眼儿儿狼了,黄安,多多给大师卦资,多谢大师,告辞了。”

出得佛寺,郡主势抹抹胸口,这才将悬吊着的心完全放将下来,看来,要收买佛门中人也是不太难的,也多亏黄安想出此等主意,回去得多赏这机灵鬼。

回府的路上,郡主与母亲各乘一辆轺车,见母亲上了前面的车,郡主把黄安叫到一旁小声说:“今日之事,你有大功,我和古壶之事,你究竟知道多少?如实说来。”

黄安贼眉鼠眼四下看了看,小声说:“郡主虽然什么也没跟我说,但我猜到了八九分,但郡主放心,不该说时,就算王爷打死我,我也不会说。”

“郡主和古大夫,不,现在是古县令,你们两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情人一定能成眷属,古大夫以后可不只是县令,会是一个名扬天下的非凡之人,郡主静待三年,什么都知道了。”

“托你吉言,回去有赏。”郡主微微一笑,转身朝自己的轺车走去。

在离开佛寺的轺车里,郡主从小窗看着远方的天空,感受着轺车的颠簸,心里百味丛生。

眼前这一关是暂时过去了,三年之后呢,三年之后,心上人真能功成名就,自己真能如愿以偿吗?

她心里明白,黄安的话只是暂时的安慰而已,世事多变,未来难料,但三年,她是一定要等的。

她心中有些彷徨茫然,但茫然中仍有一丝笃定,她相信那个从贱奴翻身而起的心仪之人有翻江倒海的本领。

古壶啊古壶,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霞郡主在心中默默地念叨着。

被念叨的古壶已经早已在返回的路上,他突然感觉到耳根有些发热,他是为自己刚才对郡主的那句承诺——“两年,最多三年”而感到压力。

如果办不到,他会为此感到羞愧,仿佛现在就已经证明了办不到,他要提前羞愧似的,觉得有些脸发热,心发跳。

与郡主的这次短暂约会既让他兴奋,也让他倍感压力,他牵了马,策马直接回到这两天居住的将军府。

侯戈已经准备好了一辆两马轺车,虽然古壶和侯戈两人已经各有一匹马,可车需要用来拉行李,赴任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不能再回坐尿坝,古壶要直接奔赴横头县。

如果下雨,两人还可以在车里遮风避雨甚至在里面过夜,对于千里长途的旅行来说,这样一辆轺车是必须的。

侯戈正在往车上装行李。大个兴奋地围着马车跑来跑去,时不时帮着侯戈叼一件小行李放车上。

古壶找去找王右军辞行时,将军有事出去了,他便写了两封信交给将军府管家,一封是写给将军的致谢和辞行书。

另一封是写给坐尿坝家里的家书,托将军府王记文宝斋的商事人员带给家里,他要把自己的情况向母亲和兄嫂报告。

一来让家人放心,二来让母亲增添一份希望——她的儿子有出息了,并且将会有大出息的。

侯戈赶着车,古壶古壶骑一匹马,另一匹让大个骑着,大个像人一般俯卧在马背上,两前爪压着缰绳,它正二八经的模样引来无数路人侧目。

出得宁都城门半里之地,古壶忍不住回头望去,那高大巍峨的城墙后,那繁华似锦的皇城中,有他心心念念的心上人,如今一别,也不知何日相见。

看着,想着,他情不自禁鼻子有些酸,他忙拍了自己脸上一下,把涌到半道上的泪水拍了回去。

侯戈与朝后望了望,说:“古哥,你要是能在这皇城里当官该多好,我们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了。”

“哈哈——”古壶大笑起来,“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会的,总有一天我这股水会流到这皇城里来的,驾——!”他清脆地吼了一声,两马一车急驰而去。

一路春风一路尘,直奔希望而去。

这一日,两人急着赶路,蓝色四合之事,还在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前行着。

“不走了,今晚夜宿这片小树林。”古壶马鞭指着前方说。

进这树林一看,像转为他们安排似的,林中竟然有一小溪穿林而过,有水有柴又方便,两人当即开心地燃起篝火架起锅。

填饱肚子后,仰望着碧蓝春夜空,月牙挂树梢,古壶忍不住取出箫吹了起来。

他本来吹的是在将军府上听过的一首乐曲,可是吹着吹着,不知怎么就吹成了他曾经最喜欢的那道经典老歌《你在他乡还好吗?》

月夜清凉似锦似水,箫声呜咽如泣如诉,“……你在他乡还好吗?可有泪水打湿双眼?……”

古壶吹吹唱唱,唱唱吹吹,吹着唱着,他感到脸上一阵冰凉,手一抹,一把泪。大个也在一旁呜呜咽咽,这家伙似乎听懂了古壶吹的曲子。

“古哥,你别吹了,你把我的泪都吹出来了。”篝火对面的侯戈也抹把脸,大声说,古壶的箫声和那牙弯月,仿佛把他带回了生活在猴群里的时光。

古壶的箫声停了。

侯戈再次抹了抹脸上的泪水,记得有几次,他被其他猴子欺负,曾经孤独地高栖一棵单独的树上仰望孤月彻夜难眠。

而此时,自己是人,是顶天立地武功高强的男子汉,有古壶这样一位胜过亲兄长的人关爱着,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

想到这里,侯戈在黑暗中笑了,他大声说:“古哥别停,你想吹就吹吧,我喜欢听。”

“吹,接着吹!”小树林外突然传来另一人的喊声。

“谁?”侯戈话音刚落,人已经蹿出一丈多远,双手执着大剪刀。

古壶吸吸鼻子,他已经嗅出来了,来人是玄之道长,忙喊道:“侯戈别鲁莽,是道长,我的救命恩人。”

“好你个小古,你还没忘记贫道?”随着话音,一个身影从一棵树后转出来,径直朝篝火走了过来,侯戈也回到了原位。

果然是玄之道长,侯戈放下萧,大步迎上前施礼道:“道长从天而降啊,你真成了老神仙了。”

玄之道长大笑:“贫道云游过此地,午时便在官道上看见了你,不过是在你们后面几里外尾随而来罢了,我不是从天而降,你到那横头县去当县令了,那才是从天而降呢,祝贺小古了。”

“小古”,是古壶让道长这样称呼他的,第一次与玄之道长畅谈时,他开玩笑叫道长“老道”,道长便叫他“小古”,古壶非常满意这个称呼,请道长以后就如此称呼他。

此时,古壶听了道长的话,心中暗自一惊,不禁问:“道长是如何知道我的事的?你真是偶遇我,还是从宁都便一直尾随我们?”

“哈哈哈——”道长大笑,“天机岂能泄漏,无论如何,我是有些话想交待给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