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之请我搞天下

《羲之请我搞天下》

227章 开镰仪式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主意打定后,古壶睡得很香。

第二天早上,古壶来到侯戈屋里,看见侯戈正在削一截木头,他奇怪地问:“你在削什么东西呢。”

侯戈指指一旁的铃儿的已渐大起的肚子说:“给我儿子削一把木头剑。”

铃儿红了脸说:“你怎么知道是个儿子,要是个女儿呢?”

“女儿也学剑,还学剪刀!”侯戈固执地说。

“哈哈哈——”古壶笑了,他真为这位兄弟有个幸福的家而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脑海里瞬间又冒出霞郡主的形像,他忙把手掌在眼前一挥,挥去了脑中的郡主。

古壶对铃儿说:“铃儿,抱歉,我又要借用你的侯戈了。”

铃儿正色道:“古大夫说哪里话?我们两人的命都是你救下的,又给了我们一个家,我们都是你的奴婢,你想怎么使唤都行,我们——”

“唉——不不不!”古壶赶紧摆手打断铃儿说,“你们不是我的奴婢,你们是我的兄弟姐妹,以后千万不能再说这种话了,否则我真生气了。”

“是,我说错了,以后不说了不说了,你们说话,我出去了。”铃儿低头小声认错,匆匆出去了。

“古哥,要我做什么事?是不是要去找那个醉丐?你说。”侯戈放下手上的木头说。

古壶笑了,指点着侯戈说:“你这脑袋,越来越灵光了,是的,那个醉丐是个关键人物,即使他不是蝉族的人,他也与蝉族有关联,你悄悄出去,如果找到了他,跟他聊聊,看他对蝉族关联有多少,能带他回来最好,带不回也不勉强。”

“知道了,我收拾收拾就走。”侯戈说。

就在这时,门敲响了,古壶一看,是邢影,她带来一个仆人模样的男子。

这男子掏出一张请柬双手捧上说:“古大人,我是乌老爷府上的仆人,我家老爷让我给你送来这个。”

“噢,乌老爷有请?又是请吃饭?”古壶笑着接过请柬一看,是乌老爷和稻花村里正共同邀请他两天后参加城郊稻花村的水稻收割开镰仪式。

这老家伙,又想搞什么名堂,本县也正想会会你呢。

古壶对仆人说:“回你家老爷,这是励农励耕的大好事,本县一定准时参加。”www.

“是,小人告辞。”仆人高兴地跟着邢影出去了。

“古哥。”侯戈有担忧地说:“我出去了,过两天你去时叫上刀风带上几个人去吧,那个乌老爷都能烹大活人,指不定对你也——小心点好。”

古壶笑了:“放心吧,他现在还不敢对我怎样,再说,我也不是软杮子随他捏的,你放心去办你的事,不用担心我。”

两天后的清晨,古壶安排丁主簿留守照看着衙门,他带上定伯,两人两马出了城,轻快地朝十里外的稻花村而去。

一路上,看着成片成片金黄的稻田,古壶心不不禁感慨,这本是一方肥沃的水土,却成了个著名的乱地,要治不好这横头,别说对不起百姓,也对不起这一方水土啊!

一路小跑,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稻花村口,老里正带着一姓村民正在那里等着,一见古壶到来,立即锣敲起来鼓打起来,古壶本想制止这锣鼓,想想又罢了。

里正拱手道:“县令大人,稻花村的开镰仪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这几十年来都是乌老爷出资,我们稻花村操办,县令大人能赏光我们这民间仪式,我们真是荣幸之至啊!”

古壶拱手还礼道:“老里正,励农励耕本是官府职责所在,你们就算不请我,我知道了也要来的。”

正说着,只见乌老爷带着几十个乡绅模样的人走过来了。

“古大人光临,满田生辉啊!”乌老爷高声说,乡绅们也中嗡嗡地附和。

古壶大声说:“乌老爷此话不全对,满田生辉是对的,这光辉,是这丰收的稻谷发出的光辉,是农人辛勤劳作的汗水闪出的光辉,而不是哪个县令大人或哪个富豪权贵之人带来的,诸位,本县这话对不对?”

乌老爷和众乡绅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全都愣愣地看看乌老爷,又看看他这县令。

“乡亲们,你们说我刚才这话对不对呀?”古壶问里正身后的一群农人。

“县令大人说得对。”农人中一个老者大声说:“我们汗水落地摔八瓣时,老爷们正摇着扇子喝凉茶呢。”

“对对,县令大人说得对。”乡绅们嗡嗡附和着,却都看着古壶,不看说话的老农。

乌老爷没有附和,只淡淡地一笑,伸手请道:“大人,这边请!”

“请,诸位请!”古壶也不过多客气,跟着乌老爷和里正来到一块田边,田里十多根木桩支撑,搭起一个小台子,台上东方三个高度不同的柱子上放着三个小香炉。

古壶和乌老爷、里正、几位年纪大的乡绅和几位年经大的农人被请到台子上入坐。

“请县令大人和老农敬神!”司仪高声喊道。

两个壮小伙一手三柱香一手拿点燃的油灯走上来。

“敬天神!”司仪高喊一声,古壶学着老农的样,拿起三柱香点燃,插在最高的一个香炉里,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这时,古壶发现台下的所有乡绅和农人都盯着他,却没看身旁的老农,虽然人们的目光有些奇怪,可想到自己是县令,别人看稀奇也是正常的。

“敬地神!”司仪高喊,于是又往第二高的个香炉里敬了香。

“敬谷神!”第三个香炉里也插了香。

“雨露沐人间,五谷丰登。”司仪高喊完,两个清纯少女用铜盆端着半盆水,盆沿上搭块白绢走上抬来。

“这——?”古壶不解地看着老农,老农小声说:“跟着我做寿,用白绢洗了脸,她们把水端走洒到田里就完了。”

于是,古壶拿起白绢浸湿拧了拧,理了理头发准备洗脸。

这时,所有的乡绅和农人都静静地朝前移,直直地瞪着他,他想,县令当众洗脸,也算稀奇事一件,看吧看吧。

古壶洗完脸,刚把白绢搭回盆沿,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说:“啊!有!真有!”

所有人的目光,像万箭齐射般射到古壶脸上。

古壶这才恍然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