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279 穿成四福晋的第二百七十九天 ……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秀玉从锦盒里翻出第一张银票时, 胤禛觉着那银票或许有人要求从前还是四福晋的秀玉帮忙,所以往锦盒里放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等她开了六个锦盒,个都有银票时, 他终于察觉到事情不对劲了。

这银票,该不会是秀玉自己放进去的吧, 那她这是在做什么?变着法儿的解闷,还是在暗示他,她没银子用了?

不应该呀, 就秀玉这不讲究穿戴就讲究吃的性子, 皇后的月例她应该用不完才对呀,怎么还会缺银子?胤禛想。

再说了,自己私库的钥匙可是放在她那儿不知多少年了, 她没银子了, 让人去拿便是了,干什么来这一出。

原本他开一个锦盒有银票秀玉就夸他一句, 夸得他还挺受用,可这第回夸完了他怎么想都觉着这事儿不对, 当即便决定无论秀玉再怎么夸他, 他也不帮着她开锦盒了。

秀玉呢, 她其实没想过胤禛的手气当真如此好,开了六个锦盒, 有银票的锦盒竟然有个。

若说刚拿出第一张银票时她还不敢确认,这都已经是第张了,她要是还不明白妙英说的好东西是什么, 那她就是真傻了。

她现在确定了,她那几个弟妹的回的礼里每隔两次除了回礼本身之外,还会多放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每个锦盒里都有银票, 那她必是早就发现了,她能发现,她身边的人也能发现,这些回礼都是她还是皇子福晋时送的,那时候的确有人敢打听她那院子里的事,小心一些也是应该的。

这银票若是只有一张两张的,她还真能这东西是她们故意放的,为的就是博她一笑。

这东西一多,她倒是品出了些别的东西来,她觉着这银票不像是给她的,倒像是她们知道她们今后可能会没银子用,把她这儿当成了钱庄,把这些银票先存在她这儿似的。

可她们怎么就猜到她们以后会没银子用呢?要知道胤禛成为雍亲王之前可是将锋芒藏得极好的,难不成那时她们就看出来了?秀玉想。

不,不对,她觉着这银票多,那是因为她骨子里其实还是个现代人。

要是拿到这几张银票的人是原身,她应该不会觉着这银票多,而是会想既然她的那几位弟妹给她的回礼里有这个,那她下次再给她们送礼时就得加些份量,至少要比之前准备的再贵上一千两才行。

还好她之前没发现这些锦盒里还有这样的好东西,不然她不知要为挑选回礼这事发多少回愁了,秀玉想。

原身和她这几位妯娌的关系没好到能让她们送银子的地步,这银子,应该是她来到这个朝代,且和她们的关系真好起来之后她们才放进去的。

她那几个妯娌放了银票进去,大概也是想看看她发现锦盒里面还有银票会不会特别开心,这一开心,能不能多往她们府上送几次食盒。

这么算起来,这样的银票应该没多少,至少比她想像得少,也就是胤禛手气太好了,开的盒子里才会有一半都有银票。

虽然这么做多少有点过分,不过胤禛还真不适合再继续待在这儿了,可要怎么她不用赶,他就能走呢?秀玉想。

胤禛想走,秀玉想让胤禛走,不得不说,做夫妻做久了,她二人到底是有默契了,就是这默契胤禛想不想要,那就不好说了。

就在她想着要用什么法子才能让胤禛走的时候,苏培盛进来了。

要是没有大事,苏培盛是不会在她和胤禛独处时闯进来的,他只要一闯进来,胤禛就是再不想走也得走了。

得,这下好了,也不用她再想法子了,胤禛自个儿就得走了。

她此刻只想对苏培盛说一句,来得好,来得妙,毕竟只有他来了,胤禛才会走,她也才能接着“寻宝”不是。

胤禛其实从苏培盛闯进来之后除了往门口看时看了他一眼,其他时候都在盯着秀玉看,他就想看看秀玉舍不舍得他走。

然后她就发现秀玉的神情有些奇怪,介于高兴与不高兴之间,就连他都分不清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他原本就觉着这事古怪,这会儿一见着她的神情更觉得这事古怪了。

别看他走的干脆利落,其实他脑子里想的是这银票到底是不是秀玉让人放进去的,现在再拿出来,是不是拿给他看的。

秀玉见胤禛走了,还是自个儿走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心里高兴,脸上难免就带出来了点儿,她怕太明显,赶忙把笑脸收起来了。

胤禛走了,她身边的那几个大丫头就能进来了,她们手里各捧着一个盒子,胤禛进来时,她们刚好出去胤禛出去时她们又刚好进来。

秀玉怕自个儿高兴得太明显会显得奇怪,其实是她想太多了,毕竟在旁人看来,一次看见这么多锦盒,不高兴才奇怪不是。

等她们看见秀玉手上的银票,她们就更不觉得她笑奇怪了,见着银票这种好东西,难道还有会哭的人?她们想。

不对,她们娘娘手里怎么会有银票?这银票难不成是皇上给的?

不对呀,皇上不是不管送什么都得拿跟他送的里价钱差不多的盒子装上再让苏公公送来吗,怎么今日自个儿就送了,还连锦盒都没备一个,她们想。

说到锦盒,她们各自还捧着一个呢,也不知娘娘怎么突然想起来要看那些旧物了,把她们折腾的灰头土脸的。

这么想着,她们都低头看向了八仙桌上堆着的锦盒,然后就看见了个被翻得底朝天的锦盒。

这银票该不会是从锦盒里翻出来的吧,她们不约而同的想。

“娘娘,您看,这些个锦盒,您还要打开吗?”雨骤看见那几张银票双眼就是一亮,这种时候别人不敢说话,她敢。

雨骤这话还真问到点子上了,在不清楚她的那几位妯娌为何要往这锦盒里放银票之前,这锦盒,她还要开吗?

秀玉想了又想,还是觉得这位锦盒她还是不开了好。

一来她应该没有胤禛的好手气,说不定连开好几个,一个有银票的锦盒都没有。

这二来嘛,她这人其实真没什么耐心,她要是一连开好几个锦盒都没有银票,她也许就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锦盒里有银票了,如此,她不就永远都不知道她们为何要放银票在锦盒里了吗。

这个妙英也真是的,反正都把这盒子里有好东西的事告诉她了,怎么就不能再说细一点,比如,那好东西是什么,还有那东西又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呢,秀玉想。

秀玉在想妙英,她不知道的是,妙英其实也在想她,妙英想的是,好在秀玉来了这安王府一趟,不然她这几位嫂子应该不会来她这院子来的这么齐。

她二嫂嫂会来,她是能猜到的,不过她还真没猜到她大嫂也会来,这下好了,她这小院又热闹起来了。

以前她见她这几位娘家嫂子还真没躺着过,连坐着时背都是挺直了的。

她这几位嫂子呢,她们的背只会比她挺得更直,因为她们畏惧王府的权势,也畏惧她的身份。

现在她躺着,她们站着,她们的畏惧的不是她的身份,是她背后站着的皇后娘娘的身份。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哦,她想起来了,那句话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那位好大嫂把这院子的里里外外都布置的那么合规矩,桌子一张,椅子一个,茶壶一把,茶杯一个。

这些东西在这院子里的主子只有她一个时当然是够用了,这一下来了好几个主子,可不就不够用了吗?

最后坐在那张椅子上的人,是她大嫂,安王府的福晋,也是当家夫人。

不过她这儿既没有热茶也没有点心,她这位大嫂也只能干坐着了。

不过和她二嫂嫂比起来,她大嫂已经轻松多了,毕竟她大嫂不用站着不是。

不过依她看,她这两位嫂子恐怕比她大嫂还需要坐着,毕竟脸上都带着伤了,身上的伤想来只会更多,可不就得坐着吗。

真是可惜了,可惜她伤了,不然她就算出不了院子也得让出得了院子的周嬷嬷去打听打听,看看她们这些伤都是怎么来的。

她怎么忘了,周嬷嬷不仅能出这院子,她还能出府,她甚至能进宫,那自己是不是能吩咐周嬷嬷一声,让她去见见秀玉?

就秀玉那懒散的性子,也不知回宫之后让人把那些锦盒翻出来没有,翻出来之后看见那些银票又会不会会错意。

她要是不会错意还好,她要是真会错意了,那她们可就真表错情了,妙英想。

“小妹,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夫人不知道妙英虽然人还在这儿,思绪早就已经飞到天边去了,她试探着问道。

“什么对不对,嫂你刚才说什么了,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我听听。”妙英被她喊名字喊得回了神,说道。

她从前是不会用这种语气跟她这几位娘家嫂嫂说话的,不过她现在伤着,心里火气大着呢,能搭理她都不错了,还指望她轻声细语,那是不可能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