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97章 第 97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彩礼是一个神奇的问题。

男方抱怨女方伸手要高额彩礼, 但是让他们住到女方家,生孩子跟女方一个姓,他们又会在赘婿文学里寻找反抗女方□□的快乐。

最重男轻女的某个省, 直到2022年, 依旧是高额彩礼重灾区, 没办法, 谁让他们有本事违规验胎儿性别,是女胎就流掉呢。

在九十年代初,有这样倒一手的,也有直接让这对兄妹跟那对兄妹换亲的,双方家庭都不要彩礼, 达成平衡状态。

安夏都懂, 就是没想到这么夸张, 小班长加上虚岁也才十三岁, 怎么就已经不上学了。

“她今年实足才十二吧?这不犯法吗?”安夏震惊。

“十一, 她是大年三十生的, 虚两岁。她婆家也不是让她现在就圆房,是先去家里帮忙。不然……怕人财两空。”

安夏听明白了, 婆家已经把钱给打过来了, 这个村子既然有人在外面打工, 那就并非完全与世隔绝。

要是小闺女忽然不乐意,跑出去打工了, 天宽地阔的, 他们上哪儿去找。

所以, 付了钱, 就先把人扣家里。

算是“钱货两讫”, 大家安心。

至于这段时间内, 那男人看着小闺女,会不会想着“本来就我的”,然后直接上,那就是很难说的事情了。

别说这个时候的偏僻地区,就连真正的网络时代,安夏还在一些短视频网站上看到十一岁、十二岁的小妈妈炫自己的肚子,秀自己与“老公”的恩爱,嘲讽“劝她们不要这么早怀孕”的人都是嫁不出去的老女人在嫉妒。

“那姜雨她愿意吗?”安夏问道。

张老板摇摇头:“我不知道,我去她家家访的时候,她家人都没让我看到她。”

安夏对这个张老师有些刮目相看,他还会去失学的学生家家访?

“你们班除了姜雨,还有谁能参赛?”

张老师想了想,摇摇头:“最有希望的就是她了,其它人……小力要是去参加体育比赛还差不多,要他读书……”

“能带我去她家看看吗?”

“能是能,但是……现在她可能已经不在家了。”

“可能不可能的,先看看再说。”安夏起身,“走吧。”

张老师把安夏带去姜雨家,她家的条件并不特别的破,村里平均水平,瓦房砖墙,小院收拾得还算干净。

院里拉着一根绳,绳上晾满了尿布。

屋门大开着,两拨人嗓音嘹亮地在用方言对喷。

偏北方语系的方言稍稍努力一下还是可以听懂的,安夏勉强听明白他们是在说姜雨的婚事。

一个说怎么还不送来,另一个说家里事情多,她妈妈还在坐月子,希望她能在家里多照顾几天。

间或插入了婴儿的哭声。

张老师到底是村长的儿子,屋里吵架的双方同时注意到张老师的存在,当即休战,热情地向村长儿子问好。

“吵什么?!”张老师此时仿佛常务副村长,背着手,看看这家人,又看那家人。

姜雨的爸爸抢先说:“他们卢家非要我们现在就把姜雨送过去,我和姜雨她哥都要出去干活挣钱,姜雨她妈还在坐月子,家里没人照顾,这怎么行。”

“又生了个孩子?三个了?”安夏大为惊讶。

老姜骄傲又得意:“对,嘿,又是个小子。”

安夏很好奇:“那下一胎,是不是还要一个女儿?不然他的彩礼钱怎么办?”

老姜完全不觉得安夏在阴阳他,还认真地做起了解释:“等他长大了,他大哥就已经成家立业了,那还能不帮帮自己的弟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将来我们走了,就得

靠他们俩兄弟互相扶持。”

从头到尾都没有姜雨这个女儿什么事。

当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

扯了半天,老姜才想起来问:“小张老师,今天上我们家干啥来了?”

“是县里有一个学科竞赛,整个学校,最有可能拿奖的,就只有姜雨,你们让她先把奖拿了,反正她才十一岁,急什么。”

“……拿奖……拿奖能当饭吃么?她娘现在还在坐月子,她去学校,谁管她娘?”

姜家条件虽然不好,但也有电,张老师提出:“她可以在家学,需要照顾的时候照顾一下。”

“不行不行,说好了收到彩礼就把人送过来,我们家也有好多事要做呢。雨妮儿她爹,你就别舍不得了,女大不中留,留下结怨仇,早点送来,你们也早点了了一桩心事。”

“你们家也太不近人情了……”

眼看说着说着,两边就又要吵起来。

张老师在中间拦住:“吵什么!雨妮儿才十一岁!能干什么活!让她先拿个奖,给咱们村争光!”

“嗐,她一个小毛丫头,能争什么光,肯定拿不着,我们家祖坟没那个风水,不想这事!”

“这次比赛是有奖金的,一千块。”安夏平静地说出数字。

现在村里人靠种地过活,一年都没有一千块,刚才快要沸腾起来的空气,一下子又平静下来。

“多少?”姜雨的爸爸不可置信。

“一千块。”

只要没进门,那一千块就是姜家的,给儿子挑中的媳妇儿家,张口要的巨额彩礼算下来差不多要两百块。

一千块诶……能给大儿子娶五个媳妇儿了……

还有小儿子刚刚出生,要花钱的地方更多。

那边卢家人听了眼睛也直了,依当地的风俗,收了彩礼过了门,姜雨就是卢家人了。

这一千块,要是到了卢家……能把家里的屋子翻新一遍,买上几头猪,明年后年的种子化肥农药都解决了。

想想就很美。

现在问题来了。

姜雨年纪尚小,领不了结婚证,在国家层面那是不认的。

按民俗论的话,姜家只是收了彩礼,没挑吉时,没有坐花轿,人都还在姜家,此时要是卢家儿子死了,姜家退彩礼,姜雨也不算已婚……这算什么?

有了金钱的诱惑,姜卢两家更激动了,正在坐月子的姜雨妈妈都从床上蹦下来,力争要把女儿留下。

“都安静!”张老师咆哮一声。

安夏对他们说:“以姜雨的成绩,拿到奖很有希望,不过,她需要去县里参加集训,否则,可能会拿不到名次,也就拿不到奖金。”

屋里又安静下来。

姜雨她爸问:“县里?集训?要给钱的吗?”

张老师马上说:“要是能拿到奖,全部免费。”

姜雨她爸眉头皱了起来:“要是没拿到,就要钱?”

他琢磨了半天,皱着脸,对张老师和安夏说:“我们家这个妮儿啊……她能稳拿吗?”

“这哪有稳不稳拿的,怀个娃都不知道生出来的到底是男还是女呢,别惦记了,县里那么多人,她一个女娃娃,怎么跟别人抢。”卢家人抢先发言,对他们家来说,就算没有一千块,也会多一个劳动力,快来他们家最好。

姜卢两家的当家人一齐摇头。

姜雨要是不出去,在家里吃用也花不了几块钱,还能帮着家里做事。

“这笔费用会由村里支付。”安夏忽然说。

张老师愣了一下,然后他马上说:“啊对!村里非常重视这件事。我爸说明年的扶贫款就得看这个奖能不能拿得下来。”

“啊

???”

两家人都懵了,扶贫扶贫,跟这奖有什么关系?

张老师清了清嗓子:“现在国家的政策是扶贫不扶懒,我们这边这么多村都穷,要是奖给别的村拿去,那不是说明他们拿扶贫款比我们有价值?那肯定优先给他们啊。

你们家养猪的时候,不是优先给怀崽的母猪吃好吗?!”

这是安夏刚来的路上,跟他吐槽看到的发电厂内部班组撕逼的故事,他倒是脑子快,活学活用到这里来了。

这话原本就很有道理。

村长是这个村子的道理,村长的儿子是道理的心肝宝贝。

属于光环叠满,没有人怀疑他说的有任何问题,更不会去找村长求证。

安夏问道:“姜雨呢?”

“屋里呢。”姜雨她爸赶紧把安夏和小张老师往屋里让。

姜雨坐在屋里,原本清亮的眼神变得黯淡无光,地上散落着她的书和两只半截拇指那么长的铅笔头。

“老师……”姜雨抬头看见张老师,泪如雨下,“我家人不让我读书了。”

“我会带你走。”安夏说,“你要先去县城参加比赛。”

张老师把姜雨的书本和文具收好,替她背着。

被安夏牵着手出门的时候,姜雨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安夏看着姜卢两人,对他们说:“你们慢慢聊这钱到底怎么分,我们先带她去县城里。”

“去县城?”姜雨愣了一下,“那我妈,还有弟弟怎么办?”

姜雨爸爸一反刚才的模样,对她说:“你别管,你现在还小,要好好学习,拿个奖回来。”

姜雨妈妈也说:“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妈下午生完你弟,晚上你在学校没回来,家里的晚饭不都是我做的么,哪里那么金贵。”

“……”安夏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连女人都不把自己当人了。

姜雨还是忧心忡忡,看着床边的弟弟,还有一屋子没有洗的尿布、碗筷。

“我先把这些洗完再走吧……”姜雨说着,开始收拾起了屋子。

趁着这个当口,姜雨的爸爸忽然问:“姜雨在县城里吃住……村里是怎么管的?”

安夏以为他终于良心发现,关心起女儿的饮食起居来了。

“每天吃饭三块钱的标准,中午和晚上都有肉和蛋,保证健健康康的。”

姜雨爸爸微皱着眉头:“两顿都有肉和蛋啊?她哪吃得好这么好……能不能,把她吃的那一部分留下来一点?妮儿她妈这刚生了孩子……”

安夏对此叹为观止。

一边是女儿临走了还在想着帮家里收拾东西,一边是亲爹连伙食费都要克扣。

姜雨一通忙完,还顺便把猪食给煮上。

两个大男人就坐在那里,继续侃关于姜雨什么时候进卢家门,得了奖金怎么分之类的问题。

等姜雨全都忙完,已经是下午。

安夏带着姜雨离开的时候,姜雨怯怯地问道:“真的要住一个月吗?我中间能回来吗?我怕家里有事。”

“你家现在最大的事就是怎么样把你赚到的奖金弄到手。”安夏摇头。

安夏问道:“你家人都不让你读书了,你还这么想回去?你真的想嫁人?”

姜雨摇头:“我不想嫁人,但是……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对我很好。”

安夏:“???”

姜雨继续说:“起码,他们让我读书识字到现在,村里很多女孩是不读书的。”

姜雨被安排在县招待所里,张老师托人把她塞到县中的竞赛班当旁听生。

没有学籍,没有身份,跟扒在窗边听一个意思。

回到招

待所,就跟着教辅机器人学。

她甚至还能提出不少问题。

基础没打牢,刚开始跟着很吃力,姜雨厚着脸皮在下课后还追着老师提问,老师刚开始觉得这个旁听生怪笨的,怎么那么简单的问题都问。

后来姜雨的问题越提越有水平,老师觉得孺子可教,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愿意好好教她。

安夏在比赛快要开始的时候,又到了县里,在县里又遇上了姚华。

“巧啊,姚总。”

“安总来这里是谈什么大生意啊?”

两人的目的地是同一个,县里的学科竞赛。

“我资助的一个学生,今天要参加比赛,我来看看他。”姚华笑着说。

安夏:“我也是。”

安夏在门口看见了姜雨,简单聊了几句,姜雨说她觉得她没希望了,县中竞赛班里厉害的人太多,特别是一个叫卓强的,连老师都说他稳进前三,冲刺第一。

那个叫卓强的,正是姚华资助的学生。

姚华见到他,鼓励他几句,卓强的神色有些不自然,匆匆忙忙地应了几声,像逃跑似的进了考场。

旁边的安夏都觉得不正常。

姚华摇摇头:“大概是太紧张了。”

与安夏非得拉姜雨来的原因差不多,姚华拉卓强来,是因为卓强除了接受了他的钱,还接受了他的健脑口服液。

他在县中挑了一个尖子中的尖子,就是想做一个初期的宣传。

如果有效果,那就再往国家级、世界级的比赛里找人。

奥林匹克竞赛冠军、喝过健脑口服液。

行了,完美。

跟外在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刷题数量都没关系。

到时候,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掏钱。

一个卖教辅机器人,一个卖健脑口服液。

两个商人比孩子们的爹妈还着急竞赛的结果。

结果出来了,两个商人凭自己的本事,抢在正式公布之前打听到了消息。

安夏很满意:姜雨,三等奖。

卓强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奖项里。

姚华皱起眉毛,他不相信以卓强的能力,会连一个鼓励奖都拿不到。

“安总,我要先失陪一会儿,我去看看卷子是怎么回事。”姚华客气的躬了躬身。

第二天,正式公布比赛结果。

卓强一等奖,姜雨三等奖,还有一个名字,顾德才,昨天这个名字是一等奖,现在变成了二等奖。

两个二等奖中的一个名字不见了。

成绩刚公布半个小时,长生健脑口服液的广告就和卓强的脸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媒体上。

教辅智能机器人的广告与姜雨的家庭环境故事也不遑多让。

姜雨并没有马上回到家,根据合同,她还需要为紫金教辅智能机器人做现场演示。

还有几个智力型的电视节目等着她。

不知不觉,姜雨跑了好几个一线和二线城市。

她看见了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宽阔的街道、从校门里走出来自信明艳的少女,百货公司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原来,女孩子也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穿新的衣服,也可以在街上随便走走,而不用赶回家做饭洗衣。

原来,她的这么多同龄人,没有兄弟姐妹,是独生子女。

她家为了逃避罚款,生弟弟,说大哥失踪了,姜雨是弱智,还开了证明,这才生了三胎。

姜雨以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她身边的人家也都这么干。

原来这并不正常。

紫金公司的商务人员很照顾她

,新衣服、好吃的、各种从来没见过的文具……姜雨想到的东西,全都有。想不到的东西,也都有。

看到城里的生活之后,她不想回家了。

哥哥弟弟是老姜家的根,是老姜家的香火,她算什么,在卢家是外娶来的媳妇儿,在姜家她是泼出去的水。

姜雨悄悄地拉着安夏,说想留在城里,她看到街头小餐馆招小工的招牌,她觉得在餐馆里当小工也比回家好。

“十一岁当什么小工,人家不会要你的。”安夏打消了她的这个念头。

“你真想留下来?不回去了?”

姜雨用力点点头。

“我帮你想想办法。”

安夏先把姜雨带回村里去。有张老师的从旁协助,对姜家施压不难。

明明是能在县里拿三等奖的脑子,被说成是弱智,就为了超生。

明明才十一岁,居然要订亲?

此时对超生管理的极严,连春晚都出现了小品《超生游击队》,村里就是计生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有不少拼儿子的人家被扒得字面意义上“家徒四壁”。

村长的意思是:本来我可以扒你家房子的,看在雨妮儿成绩这么好的份上,饶你家一回。

不准不让雨妮儿上学。

卢家的亲事也不做数,姜家把彩礼退回。

姜家现在握着姜雨竞赛得的一千块钱,根本就不在乎卢家的钱。

只求不要得罪村长,于是他们麻溜的把两百块彩礼钱退了回去。

安夏给姜雨办了转进县中的手续。

县中读书很苦,所谓衡水、毛坦厂,那些模式是县中早就玩过的。

但是姜雨很开心,每天五点起床,十点睡觉,对她来说太轻松了,别人周日下午还有半天假回家,她连这半天都不要,就留在学校里读书。

紫金公司资助她的所有费用,唯一的要求是她的成绩。

安夏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我给员工付工资,员工要给我完成绩效指标。

我给她资助,当然也要完成她的绩效指标。

紫金没有找国家级、世界级的比赛,安夏的思路是:

大多数父母是有自知之明的。

知道自己孩子是个什么情况,不会以国家级、世界级的比赛做为标准。

但是穷困地区的穷孩子,基础那么差,在教辅机器人的帮助下,都能拿到比赛名次,还能考上大学。

这就是给父母最大的定心丸:我孩子的水平再差再差,也不会比希望小学里的孩子差了吧。

其中的心理因素,跟某些岛国片里的男役往往又丑又猥琐一个道理。

在各种广告的加持下,家庭用教辅机器人卖得很好,热烈程度不亚于以后的《四轮学习法》。

姚华的保健品也如愿进了医院的药房。

在几个大型百货商场里最好位置,长生保健品专柜一字排开四节。

最近姚华约安夏的次数比较多,催着紫金快点把筛选后的保健品开发数据给他。

保健品没什么好筛的。

最多就是看看几种不同的成份之间是否会出现互斥反应,避免有效成份失灵,或是产生毒副作用。

看着化学式一个个高大上,算下来主要成份不过是面粉、蜂蜜、维生素ABCE随机挑一个幸运字母。

另一些“野生灵芝提取液”“珍稀海岛黄金椰提取液”“七千米高原雪莲提取液”就……鬼知道他们提取了个啥,也可能只是洗过灵芝、椰壳、雪莲的水。

或者是洗过平菇、苹果、大白菜的水。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些微量“有效成份”,比如能让人好好睡一觉的,比如能提神醒脑看一夜书都不困的,以及喝

了酒之后,让人不至于站不住坐不稳的。

那些东西,跟“纯天然无污染”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全是化学合成物。

化学的力量能让生理系统被刺激到自然状态下永远也达不到的水平。

但是,吃下去之后,不是渐渐的产生了抗药性,就是产生了依赖性。

从紫金的报告里,可以明确看出这几点。

姚华接过报告,眼睛对会产生依赖性的那几页多扫了几眼。

他将报告收好,笑着对安夏说:“要不是安总的团队,光靠人工实验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这段时间辛苦了,今晚安总和人工智能团队的各位有空吗,可否赏光,让我做个东道?我们公司的技术员也会一起来,大家可以互相多接触接触。”

“好啊,我问问他们今晚有没有活动。”

晚上的酒宴在一家很高档的酒楼,进门的时候,有人小声嘀咕:“早知道中午就不吃了。”

安夏笑骂一声:“没出息,你以为是参加座山雕的百鸡宴呐?”

不是百鸡宴,比百鸡宴强太多了,三个大圆桌上,已经摆了一圈冷盘,摆盘很美自不必说,仔细看材料,鲍鱼、海参、蟹……

光凉菜的价格,就够普通人家吃几天。

安夏心中暗想:真新鲜,甲方请乙方,档次这么高的吗?

吃着聊着,姚华向安夏提出一个需求:“我们公司这么多自研的产品,产品都是机密,能不能请你们公司专门给我们自建一套系统,主流程在我们公司内部完成?云计算中心,当然还是要靠你们公司……你看可以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