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 142 章 什么时候,咱们自己再……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普通人也可以在竹卡兵站里休息, 补充水和食物,如果需要的话,当天还可以住在里面。

按照紫金车队的计划,今天的天气非常好, 应该赶一赶, 住在荣许兵站。

所以车队就计划在竹卡兵站里补充水, 做饭。

一位士兵路过,跟安夏聊了几句, 听说他们计划今晚赶一赶去荣许兵站住, 他扬起眉毛:“你们要住荣许啊?嗬……你们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安夏这才知道竹卡兵站是这一线上条件相当不错的,而荣许是这一线上条件最差最惨的。

他提了一个良心建议:“你们还不如今晚在这里住,明天开快一点,去左贡兵站住。”

“这还算条件好啊?那荣许要差成什么样?”一位司机表示不理解。

这里四面环山, 没水没电,全靠一根拥军水管过日子。

“荣许是不是就只有四面墙加一个屋顶?”

听了话, 那个士兵脸上仿佛写着一行大字:“没见过世面的城里人”。

他摆摆手:“你们去看了就知道了。”

快到饭点了, 安夏看见很多当地人,有年轻人有孩子, 穿着很脏又破的衣服站在那里, 眼巴巴地看着食堂的方向,其眼神极其虔诚, 就好像食堂就是圣山、圣湖。

“他们是干什么的?”安夏好奇。

“等开饭。”

这个地方的条件非常恶劣,当地人没有地可以种,没有药材可以挖, 没有牛羊放牧,全靠国家给的救济。

安夏十分不解:“什么都没有,他们的祖先是怎么活的?”

“大概是农奴吧, 然后跑出来的,在之前不住在这里,在前面一点的地方,还能种点青稞什么的。后来建了兵站,他们就迁移过来了。”

年轻人平时给兵站干点杂活,不要钱,钱在这里一丁点用处都没有,就图一顿饭。

其实也没什么好吃的,兵站里的物资十分匮乏,新鲜的肉类和蔬菜类都得从五十多公里外的芒康运来。

而且也储存不了多长时间,三天之内不吃完,也就该扔的扔。

安夏召呼公司里一起来的同事:“哎,把你们看不起的东西都拿出来。”

昨天晚上在芒康住的时候,车队采购补给,安夏看见有几个农户还有不少菜没有卖完,一个人坐在灯影下守着摊子,他们都是挑着担子从远郊走进城里卖,也就只能赶个晚饭点,再加上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菜的品相很差,难怪没卖完。

安夏一时同情心爆棚,把他们的菜全买下了。

今天早上出发,开车刚好路过他们的村子,正好看见他们在摘菜,准备往城里赶。

安夏的同情心再次爆棚,把他们的菜都买下了,还对他们说:“今天就当放个假,休息一天,明天再去。”

结果轻卡上装了半车的菜。

车队里的司机都觉得此女圣母心发作,赶路的时候吃干粮,在有休息点的地方下小馆子,谁还自己做饭啊?

买这么多菜,还不是烂在车上,白白糟蹋粮食。

谁想到,在这里就用上了。

兵站的指导员非得要给安夏钱,说部队有规定,不能犯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能拿群众一针线。

“你又没拿我的一针线,是菜和肉。”安夏狡辩。

指导员不理睬诡辩术:“那就更不能拿了。一共多少钱?”

“这些菜我本来也是要扔的,不信你问他们。要不我给你垃圾处理费?”

“哪有人买菜是为了扔的。”指导员追着安夏塞钱。

安夏缩到陆雪身后:“这钱是他给的,他不是群众,他是国家干部,是公仆!要不你们对着磕一个,就算了。”

无辜陆雪茫然眨眼:“啊?啥?”

安夏不肯说多少钱,指导员就把自己攒的津贴都拿出来,继续硬塞。

两人一个不肯要,一个非要给。

陆雪站在中间,对指导员说:“我说句公道话,你们帮忙做点干粮,让我们带着路上吃,正好跟菜钱抵消,行吗?”

说是这么说,指导员还是强行往陆雪的怀里塞了十块钱。

这才宣布,可以动用他们给的肉和菜。

炊事员的眼睛里早就伸出手,脑海里给这些肉安排好了几百种结局,听到命令,立马动手。

被沸水一滚,新鲜肉类的味道飘出厨房的窗户。

本来只是藏民以虔诚的目光看着食堂,现在整个兵站的人都像被香味勾住了魂,一个个都从屋里走出来,这个走过来向炊事员打听:“今天吃什么啊?”

那个走过来深吸一口气,咂吧两下嘴。

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兵扒在窗口,看着案板上切好的肉片:“这是什么啊?”

炊事员被问得不胜其烦,咆哮一声:“李小冒,你别跟我装蒜,前天你才吃过肉!今天就不认识了啊?!”

指导员对安夏说:“能不能帮我们带一些菜给荣许兵站?”

安夏的心中闪出了“革命战友情”“阶级兄弟”等等令人暖心的词汇。

炊事员大声说:“对,让他们见识见识,菜是这么做的!”

安夏:“呃???”听起来,有点私人恩怨啊。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就要出发。

兵站里的汽车兵帮着车队里的司机对车辆进行维护检测,这边敲敲那边打打。

“今天天气不错,说不定真能到左贡。”安夏说。

一个老汽车兵马上对她“嘘”了一声:“千万别说!”

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就准备出发上路。

藏区的路十分脆弱,有点风吹草动,它就会走不了。

为了保证安全,她的车队里还有两个地质专家,两人野外生存经验丰富,对地质环境也有充分的认识,什么地方需要快速通过,什么地方可以慢悠悠多待一会儿拍拍照,都由他们说了算。

第一次看到雪山的平原司机们,就像从来没见过下雪的南方人,特别兴奋,有一段路上人很少,他们一脚油门,恨不得把车开到天上去。

在路上忙着的除了司机,还有地质专家。

他们受无人驾驶组雇佣,需要拍摄沿途的地质地貌特征,以便提升驾驶辅助系统。

此时,头顶上还是一半阳光一半云,有阳光的地方,蓝天如洗,十分可人。

坐在头车上的摄像师举起摄像机,要拍摄阳光下的车队,让大家摇下车窗,对着摄像机挥手。

却不料忽然之间,天暗了下来,原本只占据着一半天空的云,悍然撕毁与蓝天的互不侵犯条约,将整片天空都染成了铅灰色。

下一秒,风起,再下一秒,下雪了……

风卷着雪粒直往挡风玻璃上拍,所有车都哆哆嗦嗦地摇上车窗。

此时车辆的优劣性,就充分展示出来了,有的车窗密闭性极好,关上就与世隔绝,安宁温暖。

有两辆车就惨了,车外总钻风,车里小钻风,只恨不能在窗缝堵上两床棉被。

高原的雪,来得快,去得也快,走了没多远,风停雪住,只有反射着阳光的雪层证明刚刚发生了什么。

无人驾驶辅助系统的天气模块,刚刚干了一点正经事,但是还不够正经:提前十分钟预警马上会有雪。

“才提前十分钟,连持续时间和雪量都不说,废物。”安夏对自家产品一向高标准严要求,在她看来,十分钟毫无价值,使用这个服务的人都在开车,又不用找地方躲。

“还是很有用的。”司机觉得已经很好了了,“可以提前预判道路的湿滑或者上冻的情况。”

安夏还是觉得没用,但现在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这需要气象卫星的帮助,现在中国的上空只有1988年发射上去的风云一号太阳同步极轨卫星,连城市天气预报都以不准而闻名,何况是高原山区的小气候,一直以来都是靠经验丰富的当地人看天计算。

地上稍稍有一点点雪,安夏嘱咐头车减速,慢慢开,大不了今晚就住在荣许兵站。

经过了一段抖如筛糠的搓板路,前面有一辆车忽然停下来,说怎么都发动不了,几个司机都下去帮忙看。

跑长途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修,不然为了一点小问题坏在半道上,会成为行业笑柄。

要说,还得是汽车兵牛逼,他们正好也在一旁休息,几个人凑过来看了一眼。

“我下去看看。”一个年轻人卷起袖子,拿着扳手“哧溜”就钻进了车底,在下面不知道捣鼓些什么。

安夏坐在旁边看热闹,忽然,一个脏得看不出人样的人凑过来,对她啊啊啊的说着什么。

把安夏吓了一大跳,陆雪下意识将她挡在身后,警惕地看着来人。

那个女人的衣服已经脏烂看不出模样了,勉强从款式看出不是藏袍,是汉族女人。

她身上都是黑泥,指甲很长,指缝里也嵌着污脏,整个人像在山里跑了几年。

再加上她发不出声音,安夏已经脑补了她是被拐卖到山里很多年,好不容易才逃出来的可怜人。

见她并没有攻击性,安夏从陆雪身后绕出来:“你会说话吗?”

那个女人点点头,又啊啊啊了几声。

安夏和陆雪面面相觑,不知这是哪里的语言。

“你是不是渴了?”安夏看见她嘴唇的干裂,倒了一杯水给她,“先喝点。”

女人一气将水喝干,试了个音,她似乎是很久没有说话了,音压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安夏示意她跟着自己一起“咪咿咿咿咿~~吗啊啊啊啊啊”先开个嗓。

然后,她终于能说话了。

她说自己叫红梅,是赣州人,来找丈夫的,丈夫在邦达兵站。

“在哪?”安夏转头问了一句。

“哦,在左贡兵站前面。”

今天车队的努力目标是左贡兵站,想摆烂的话,就住在荣许兵站。邦达是今天无论如何也努力不到的地方。

她说自己是先坐火车到成都,再从那成都到巴塘,再从巴塘一路徒步走过来的。

“……兵站就这么对你?”安夏惊讶于她身上的清洁问题。

就算兵站条件差,热水也是管够的。

“兵站?没看见呀。”红梅摇摇头。

从巴塘走过来,路上会先经过海通兵站,再路过竹卡兵站,不知怎么,她一个都没看见。

一路就靠着自己带的干馒头和水过日子。

她也不敢向这边的藏人求助,连一口热水都不敢要。

他们实在太穷了,吃不起好东西,娶不起老婆,但还想开枝散叶。

直到千禧年之后,在偏僻藏区,一妻多夫制也很常见。

但这个一妻多夫,跟男权社会的一夫一妻多妾制有着严重的区别。

那是一个男人被一堆女人伺候。这个是一个女人多了一大堆需要伺候的人。

法律和道德的基础是基于大多数人能吃饱穿暖的前提,在物质过于匮乏的地方,大家都靠淳朴的原始本能过日子。

而原始本能这种东西,就很难说了。

狼可以凭母性的本能捡人来养,人也可以凭着进食的本能吃人。

所以,红梅根本就不敢靠近有本地人的地方。

川藏线上的山都是秃山,没有水,她把带来的水喝干之后,就靠把雪捂化了喝冷水。

太惨了……安夏十分同情她,让红梅上车坐着,红梅不愿意,说怕把车里给坐脏了,非得坐在轻卡的车斗里。

“那不给冻坏了?到时候看到你爱人,他问这是什么,我说本来是你媳妇,现在是冰雕,他不得哭死。”安夏笑着硬把她拉上车,按在座位上,“嗐,大家都一样脏,我也没比你干净到哪里去。”

红梅紧张地一动也不敢动。

终于把车修好,他们有幸变成了先头兵,身后跟着好多车,在狭窄的车道上移动。

远处是壮美的雪山,近处是险峻的峭壁与悬崖,车轮一滚,小石子从道路上飞射出去,落在深深的山谷中。

头车停了下来,坐在车上的人向后挥动手,示意后车全部停下。

拿着驾驶辅助仪的人跑到安夏车边说:“辅助仪报警了。”

“报什么警?”安夏仰头望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阳光灿烂晴方好。

地质报警。

参与辅助仪开发的有地质学家,他们的工资很高,为了表示没有白拿紫金的工资,他们特别特别认真。

在行车辅助仪上加了地质预警功能。

通过摄像头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拍摄,由计算机分析塌方、泥石流、道路崩塌的各种可能性。

当然,由于压根没有真实素材,这些可能性全部基于纯建模模拟,数学--运算。

就跟做物理题似的。

问:山体状态如图所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BLA BLA BLA……山体是否会滑坡。

计算机就开始一通计算猛如虎。

什么摩擦力、给他一个多少牛顿的力,什么坚固系数,什么岩顶压力……最终给出一个结果。

得出结果:因为XXXX,所以,会滑坡。

然后发出警报。

问题来了,要相信它吗?

安夏询问两位地质学家,两人一个认为稳妥为上,还是等等吧。另一个认为一时半会儿塌不下来,要是继续等的话,反倒有可能会塌,把人堵在半道上,不上不下的很尴尬。

此时,后车不认识的司机们也过来:“怎么回事?为什么停在这里?”

安夏跟他们说了这个情况,大家都陷入沉思,是前进,还是等待,这是个问题……

“走吧走吧!反正现在什么都看不出来。”司机着急上路,跑完这趟可以好好休息。

安夏决定干一件非常有科学意义的事情:抛硬币。

“是字就走,是国徽就等等。”

安夏把硬币高高抛起,然后落下,卡在泥里……立着的!

这个世界不会好了。

“算了,走吧。”安夏准备上车。

司机们决定停都停了,不如先上个厕所。

男左女右,各不相扰。

大家正在释放天性的时候,忽然,一阵隆隆的闷响从前方传来。

所有人眼睁睁地看见:道路正前方的山坡,整体垮了下来,把眼前的道路完整的盖住。变成了一个60度的斜坡。

如果没有警报,如果没有停下硬走,安夏车队的最后一辆车,差不多正好完整迎接山石的冲击,如果没被冲下悬崖,也得被埋在下面。

安夏回过神来的第一句话:“回去给他们加工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