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 282 章 为了骗外国人,拍了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轰!一道闪电如蛇, 照亮了整片乌云。

又是一个被淋成狗的日子。

一个全身湿透的同事走进办公楼的时候,鞋底跟大堂的瓷砖地面感情不太好,“吱溜”一声,他向前扑倒在地, 前额磕在地上, 发出的闷响, 把在场的人都惊动了。

保安赶紧把他送医院, 还好没有太严重的后果, 就是前额鼓起一个大大的紫包, 以及轻微脑震荡。

安夏对行政部的工作不是很满意, 公司行政部关于大楼管理的条例里有明确规定:下雨天,必须有人在门口为员工的伞套上塑料袋,下雨的时候,值班人员必须马上在地上铺防滑用的地毯。

地!毯!呢!

行政部主管赶紧解释:“上周和上上周都在下雨, 所有的地毯都已经被踩脏了。昨天天气预报说连续三天的都是晴天,所以昨天就把地毯送去洗了, 还没有送回来。”

现场没有地毯, 但是有两个保洁手持拖把,随时擦掉水迹, 行政部门也算努力了。

之后行政部修订了规则:要是暂时没有地毯,就拿纸箱来垫。

下雨下成那个鬼样子,也别追求什么美不美观了,别再把人摔着就好。

安夏看着天气预报信息,果然,不管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都说三天内, 本市都是晴好天气,地方台更是贴心提示:市民朋友们可以抓紧时间洗衣服洗被子。

要是信了他,那就惨了,晒两三个星期晒不干的床单被套,会有一股诡异的霉味,还得重洗。

“市民朋友们”的心态崩了,大爷大妈在街头巷尾骂,有工作的人在单位骂,有电脑的人在网上骂。

都说气象局干脆撤编得了,谁都能上去胡逼逼两句,反正说得准还是不准,就是赌呗,现在的天气预报,一年也就只有气候非常稳定的那几个时间段能说得准。

在那些时间段,也根本不用气象局,腿上有风湿的人、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山里的老猎人,哪怕会念叨两句“青蛙叫,大雨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人,都能准确预测。

人民群众要求的不多,山区里有小气候,大家都懂,去山区里玩被浇一头雨,没人抱怨。夏日午后下两小时的锋面雨也是可以理解的,报晴天也没什么关系。台风忽然改变前进方向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平原和丘陵地区的连绵雨都报不准确,实在让人受不了。

安夏看着窗外已经连绵下了二十多天的雨,她想起在自己的时代,曾看过很多吹捧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文章,其中有一条就是“现在的技术这么先进,为什么天气预报反而不如以前准确,是工作态度问题吗?”

内容是贴主去山区旅游,天气预报不准,害得他淋雨。

下面有一个回复:“山区本来就是小气候,全市天气预报不准不是很正常的吗?还不如以前?你是00后吧,知道1994年番禺、梧州、顺德的特大洪灾吗?知道1998年的长江全流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特大洪灾吗?连全流域洪灾都没有提前预警的天气预报,在你这就叫’准确’啊?”

……等等,九四年……那不就是今年?

安夏一惊,且不说洪水冲屋毁地淹死人这种直接杀伤性操作,对后续也肯定有不少影响。紫金在这些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业务,要是农作物收不上来,仓库被水淹了不能存货,道路被水冲毁不能跑车……那都是事。

安夏托关系,找到气象局的同志,想打听打听现在的天气预报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一个小餐馆里,大家以朋友聚会的身份相会,安夏把刘杰也带上了,她觉得人工智能或许能起点作用。

安夏笑着说:“没别的意思,就是比较好奇,按理说,1988年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都上天了,应该准确很多。”

王博士夸张地拍了拍胸口:“那就好,那就好,还以为又是要上门来打我的呢。”

“咦?又?前面还有谁?”安夏睁大无辜的双眼。

王博士沉痛地说:“我妈,她看到报天晴,把家里的衣服全洗了。我爸现在一件出门的衣服都没有,只能现买。她怀疑我跟我爸勾结,就是想谋一身新衣服。”

“哈哈哈哈哈……”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安夏则继续打听到底为什么天气预报不准。

王博士叹了口气:“不是有气象卫星,预报就能准的。天气预报是技术活,不是看图说话。就像同样一张X光片,没水平的医生什么都看不出来,有经验的医生一眼就能看出是骨裂。”

安夏以前听说过气象预报确实与计算机有关,但是今天听了王博士的话,才知道具体的操作。

冯·诺依曼在1950年就用计算机制作以大气动力学为基础的数据天气预报,此后,数值天气预报的水平就跟计算机的发展水平……特指超级计算机的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卫星也好、天气雷达也好、就连小学生都会用的百叶箱、雨量器,这些只是数据,是基础资料,然后,我们要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再做出最终的判断。”

中间确实有不少需要分析的东西,光看见云团不能说明什么,地型、空气里的含尘量、还有什么副热带高压、低压等等乱七八糟的数据凑成一堆。

安夏脑中一转:“……这事有点眼熟……这不是人工智能整天在干的事嘛……或许人工智能可以帮帮忙?”

刘杰同志很有自知之明:“人工智能确实可以处理海量数据,但是……首先,得有精度很高的数据,输入有错,输出就必然有错。”

安夏问道:“中国的超级计算机,还不足以拿到更精确的数据吗?”

王博士摇摇头:“你说前年出的银河二啊?它配叫超级计算机吗?一秒才10亿次够干什么的?1991年美国的CM-200就是每秒90亿次了,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英特尔出的,每秒3280亿次!三百二十八倍的差距啊!中国搞技术的这些人,根本就不行……”

话刚出口,他忽然想起身边坐着的安夏和刘杰也是“中国搞技术的这些人”,自觉失言,忙打圆场:“其实,中国不是没有聪明人,依我看,不是智力的问题,完全是体制的问题,要是你们公司参与研发的话,肯定很快就能做出来。”

“哪有你说得这么厉害,超级计算机的技术难度很高的,像我们这种民营企业哪能做得出来。”安夏打着哈哈。

她也不是假谦虚,像神威·太湖之光是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天河二号是国防科技大研制的,这种是“国之重器”,普通企业根本没法参合。

安夏又问:“那要等到我们国家的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标,天气预报才能准吗?”

“不一定,要是能把克雷公司的计算机买回来也行。”

安夏这才知道,原来气象部门早在1985年就在为天气预报报不准而烦恼,他们为此做了积极的努力——向克雷公司购买超级计算机。

但是!

那玩意儿属于巴黎统筹委员会对华管控销售的商品,就这还得庆幸当时老大哥还在,以及中国跟老大哥已经翻脸,所以,才只是“管控”,而不是“禁运”。

克雷公司反复要求中国气象部门证明,买超级计算机只是为了测算天气数据,而不是用于军事用途。

气象部门说了,他们又不信。

整个采购剧情就像琼瑶的言情剧。

克雷公司:“你到底买超级计算机是为什么,你说啊!你说啊!”

气象部门:“你听我解释,真的是为了算气象数据。”

克雷公司:“我不听,我不听!”

气象部门:“你要相信我。”

克雷公司:“你要证明给我看。”

气象部门:“不是就是不是,我要怎么证明呢?”

克雷公司:“我不管,我不管!”

又不说不卖,又拉拉扯扯的拖着。

就是买一台超级计算机的事,硬是从1985年,活生生地拖到了1994年。

十年啊!

打进卢沟桥的日本鬼子都投降了,花钱买东西这事居然还办不成。

安夏心中不由得冷笑:要求别的国家开放市场的时候,就说自由贸易。到自己头上就哼哼唧唧。

到底是有武力就了不起啊,黑船炮一响,谁还敢不自由贸易呢。

不知道陆雪这次去芬兰到底是买什么,会不会也像买超算一样这么麻烦,十年都买不回来。

希望芬兰人给他点面子,赶紧收钱交货,让这不幸的孩子早点回家吧,他已经第三次向安夏抱怨闻到方便面的味道想吐了。

安夏又问起气象局对今年两广一带的气候怎么看,有没有可能暴雨成灾。

王博士没多想,以为安夏只是由己及人,自家哗啦啦的下雨,就代入了全国的天气。

他笑着回答:“三天的都难说,何况是整个夏天。”

安夏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鉴于洪灾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哪怕是出于避免公司运营受影响的考虑,能尽量降低洪灾带来的损失也是有必要的。

问题来了,做为一个穿越者,要怎么样才能提醒别人会有灾难发生?

在什么前兆都没有发生的情况下,直接告诉别人一定会有洪灾,好一些的情况是被嘲笑杞人忧天,坏一点的情况是被带走,签训诫书,保证再也不乱说话。

再说……要是有人站在安夏面前说她今日必有XX之灾,她也只会想报警,把这个神棍带走。

如果想要做一个比较刺激的娱乐内容,激起人们的防御心,也不能做成《□□》,以反派视角展开,尽管它确实挺刺激,但是做得越好,越吓人,就会越快被下架。

安夏计划做一个类似于大禹治水的游戏,当然重点除了治水,还有在洪水环境中活下来、囤积粮食、避免房子倒塌之类的。

此时各个学校还在认真的上人防与安全课,教授“在开阔地上遇到核爆怎么办”“遇到地震怎么办”“遇到火灾怎么办”之类的内容。

所以,大禹治水游戏也不算大逆不道,危言耸听,从研发到发布都很顺利。

游戏推广的不是特别顺利,大概因为大禹治水这个故事,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已经是老掉牙的传说,没什么新鲜的。

玩法那边设计的是——打怪。

取材自大禹不仅治水,还干掉了相柳、无支祁、白尾兽……于是,策划让扮演大禹的主角,四处打怪。

打完怪,那边的水患就解了,就是个换皮的格斗游戏。

安夏:“……”

不仅无聊,而且也没有达到她想要达成的目的。

这跟她当初跟苏灵说的完全不一样。

安夏当年经常吐槽高层老板下来搞微操,指指点点,哎,谁能想到啊,人,终将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安夏找到紫金游戏的大禹项目组。

项目策划抢先一步向安夏吐槽,认为是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给的支持还不够,如果能有当初《玉京战神》那样的推广力度,肯定能做出跟它一样的成绩。

安夏对项目策划说:“这就是你把我之前说的游戏玩法改掉的原因吗?”

项目策划点头:“对,我们讨论过,现在市场上付费能力最强的是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男性玩家,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简单不费脑的格斗游戏,您说的那种太慢了,不符合玩家的需求。”

安夏:“你们讨论过?还是你们对市场上的玩家属性做过调研?”

项目策划:“付费能力最强的人群是许多公司做过数据调查之后的结果,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这个组里的人,都是这个年龄段的男性玩家。所以我们很清楚。真的,你不是男人,你不明白,男人想要的真的很简单,弄得太复杂,他们是真的没兴趣。”

安夏:“……”

来了来了,这熟悉的味道,“你说他不懂游戏,他说你不懂男人”,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安夏平静地说:“按我的要求,把游戏内容改掉。”

紫金游戏在分家前是安夏的直接下属,分家后,安夏也是他们的特大股东,连苏灵都不敢驳回安夏的要求,何况是他们。

修改文案、修改关卡、修改数值……整个玩法改掉,还要尽快上线,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游戏公司来说,都是炸裂的。

那段时间安夏时常打喷嚏,不知道项目组的人是不是每次开会必骂她泄愤。

不管怎么样,新玩法的大禹治水上线了。

这次的剧情是一个妹子写的,她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看到一本名叫《肖申克的救赎》的,对里面什么人性、影射美国司法黑暗之类的人文内容毫无兴趣,唯独对肖申克是怎么挖地道的充满热情。

再加上此前美国爆发黑人与韩国人巷战的事情,她做为东亚人,也很是紧张了一阵子,不仅改建了家里的地下室和车库,而且还囤水囤粮买发电机。

当时有很多东亚面孔都被逼成了生存狂。于是,写剧情文案的时候,特别顺手,要是有不会的,直接找当时一起在美国的东亚朋友问问就知道了。

最后的成品,安夏很满意。

妹子写得意犹未尽,问安夏要不要再写一部关于病毒扩散的故事,或者核战后的废墟生存,总之,就是再来一场需要搞基建的大危机故事。

安夏掐指一算,非典是2002年,还早呢,时隔八年,到时候也赚得差不多了,就算像《□□》那样下架,那就下呗。

于是,便同意再开一个项目,说病毒扩散。

妹子开局就把南极给炸了,说南极的冰层里发现了远古外星病毒,科学家发现它能强化人体,能将只使用了10%的人类大脑功能扩展,他们为了能将大脑使用范围提升到100%,便对远古外星病毒进行改造,结果改造出来的变异人因为过于理智,认为人类想法太多太杂,才会导致世界大乱,应该对其他没变异的人进行强行改造,让所有人的想法统一,世界就和平了。

于是变异人开始把正常人也变异,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得了病毒,有些人在被注射病毒之后死去。

从此双方变成了两个族群,开始对杀。

安夏看了大纲:好家伙,1995年的EVA人类补完计划加1996年的生化危机,凑成一堆了。

不过看着确实挺刺激,安夏便同意她往下写了。

新的《大禹治水》,为了方便代入,开局就是大禹穿越到现代来了,名字也改成《我是神》

本来安夏的计划是让它安安心心地当一个经营类游戏。需要玩家安排采购粮食、安排人手、安排加固房子等等。

但是,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经营类游戏是比较慢,比较佛系的玩法。

它的性质决定了,只有玩家能每一天、每一时刻登陆,才会玩得比较开心。

此时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还是个奢侈品,是电视冰箱空调电话全置办齐之后的选择。

有人做过调查,此时全中国计算机的拥有量跟实际使用过计算机的人比例是1比7,另外六个人是网吧爱好者。

此时的网吧价格已经从十二块钱一小时降到两块钱一小时,有的地方只要五毛。

但还是贵啊,大家来网吧都是抓紧时间痛快杀一局或是在网上跟人胡聊,谁要慢腾腾盖房子。

所以,安夏再次调整了玩法。

敌人就是坏人,使用的攻击手段就是放水灌城,玩家先搞基建,挡住几次水攻之后,敌人元气大伤,就可以动手反击了。

其实,就是《帝国时代》的套路,但是,《帝国时代》是1997年才出品的游戏。

游戏里关于物品的描述,全部都是真实可考的内容,还有应急包之类的设定。

此时,全国已经有不少网络游戏公司了,他们还在卖纸质的点卡,与书店、报刊亭、中小学旁边的小杂货店深度绑定。

而紫金则全面攻陷网吧老板,与他们合作,如果某个网吧里这个游戏的登陆人数和玩的时长到达一定的数字,紫金会给网吧一定的奖励。

网吧老板对此非常高兴,在所有电脑上都装了快捷方式。

有些第一次来网吧的纯洁小羊羔会下意识的看别人玩什么,或是机子上装着什么,他们就玩什么,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第一个接触的游戏就是《我是神》。

同时又找到一个导演,拍一部在灾难环境里求生的电影。

除了卖人物情感和关系之外,卖的就是花里胡哨的基建技巧和保障交通运输之类的内容。

导演觉得可以,《地道战》这么老的电影,大家看着花式地道,从各种地方钻出来人的场面,还是挺喜欢的。

就连儿童乐园里可以钻来钻去的玩具房,都是小朋友们的最爱,可见,人类对于花里胡哨的建筑是有感情的。

剧情其实特别简单,什么男女主的爱情,那不重要,天灾已至,大家都是革命同志,男女主干的事就是分工合作,共御灾难。

片子主打一个真实,就连开挖掘机、起重机,都是找的真设备,对着操作台拍。

拍片的同时,紫金科技这边的特效组已经在开工了,到时候把它跟影片合在一起就成。

既然是紫金赞助的,那往里夹带一点植入广告也很合理。

于是,安夏把自己对未来超级计算机外型和算力的印象放在电影里,然后,再请计算机中心的专家来把关,看看还能不能吹得再像一点,让人看了觉得“即使是现在有这东西,也很合理”的范畴。

最后在片尾打上“鸣谢紫金科技特约赞助”。

仅仅十五天,片子就拍完了,采用的是伪纪录片的形式,这样可以更有代入感,以及有些人物关系不用介绍。

片子还没播出,安夏就找人做了一个精华剪辑,重点突出那台超级计算机的牛逼之处。

然后,再让邓杭生把精华剪辑散播到硅谷程序员中间,再从他们扩散到更多的地方。

这台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比较强,但又没有强到一眼假的地步。

在不知道它是电影片段的时候,硅谷各位神人一通分析,都觉得“虽然中国现在拥有这样的超级计算机似乎有点超前,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消息越传越远,引起美国媒体的注意。

那段视频是第一人称的视角,摇晃的镜头,让他们相信,这是一个内部员工在傻乎乎的炫耀自己的工作成果。

这个视频认真的把明显地方的公司LOGO和名称打了码,但是机智的记者们,还是从一些没有注意删除的地方发现,这里就是紫金科技,而且是非常神秘的盘古实验室。

盘古实验室一直是紫金科技最神秘的部门,没有之一,尽管对外的资料显示,他们研究的东西他没什么特别,可是紫金却总是能弄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东西,可见,内部一定还有一个特别保密的部门存在。

保密机构的人犯傻,不小心泄密的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于是,媒体们生怕竞争对手先自己一步发稿,便根本不进一步的确认,纷纷赶着发布消息,说中国已经有了新型超级计算机。

各大电视台轮播那段视频,就连克雷公司的技术人员看着它,都觉得像是真的。

不仅像是真的,它根本就是真的吧!!!

跟他们公司谈判十年,就为买他们一台超级计算机的中国气象部门,居然不急了,直接取消了今天的会面,说再等等,有些东西需要跟国内确认一下。

确认什么!

不就是想确认紫金的这台超级计算机是不是能完全覆盖他们的需求吗?

克雷公司相信,以他们公司的深厚技术积累,不是紫金这个刚起步的小公司能弯道超车,立马赶上的。

但是,万一他们的技术刚好够用呢?

在谈判中,他们对中国谈判代表最深刻的一个感受,就是:好穷啊!好抠啊!

恨不得能替代的零件全都不要!

所有的软件都白嫖!

连售后服务都不想要,最好是安排几百人过来把技术全学走,还敢说这是替他们公司着想,免得技术顾问奔波两国之间太辛苦,不方便照顾家庭,影响与家人的团聚。

克雷公司其实是非常想做成这单生意的,不然也不会拖这么久,主要就是怕万一出事,白宫那边找麻烦。

现在对外销售的超级计算机,都加了内部控制锁,就是因为当初有个公司没加锁,结果计算机被盗,最后通过潜伏在大陆的间谍得知,它居然避过了所有人的眼睛,跑到社会主义红色中国去了。

从此以后,克雷公司就多了一条生产要求,不加内部控制锁的销售是违法行为。

克雷公司的销售主管每每想起这事,就在心里默默愤恨:当初那个偷摸走私计算机的人到底是谁啊,怎么就不能把那个多嘴的间谍十年是呢,要是永远不知道它在哪里,只当它沉在海里了,也不至于让白宫这么激动。

这不影响出货嘛……以后自家公司想走私都不方便……

“啊嚏!”安夏又打了一个喷嚏,她揉揉鼻子,看了看时间:“都这么晚了,谁加班骂我呢?”

“是天气不好吧,最近老下雨,湿气重,要多喝点汤水,我家有五指毛桃,要不要给你拿点,回家煲五指毛桃瘦肉汤,祛湿很有效的。”说话的是陆雪的同事,一位广东姑娘。

安夏笑着谢过。

此前,安夏通过陆雪找到商务部,再由商务部出面,对气象部门的采购行为进行了一点指导。

克雷公司遭遇的中国谈判代表推三阻四,消极怠工,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气象部门本来相当心虚:“吊着他们?要是他们正好顺水推舟,不卖了怎么办?”

商务部的同志安慰他:“要是真不卖,十年前就把你们给拒了,还等到今天?当时没拒,就是舍不得离开你们。”

气象部门还是不敢相信:“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骗你干嘛?论采购被拒绝,我们的经验可比你们丰富多啦!”

商务部的同志,用最骄傲的语气,说出最心酸的话。

再想到为了采购出差在外,哀怨方便面不好吃的陆雪,安夏都不知道该难过,还是该笑。

克雷公司到底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司,不愧是占据超级计算机市场半壁江山的大神。

他们虽然疑惑,但仍能稳得住,决定再等等。

克雷公司和气象部门互相憋着劲,就看谁先受不了。

就在此时,紫金公司的总经理安夏高调宣布超级计算机研发已经初见成果,就等最后的测试。

她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大谈未来超级计算机的应用方向,同时感谢在研发过程中受到过“国际友人”的帮助,重点提到超级计算机在气象领域上的应用。

最后还假装谦虚了一下,说紫金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不是最强的,但是很有信心,未来会更好。

她甚至还公布了紫金未来的超级计算机发展规划。

在视频中,有一处显示拍摄时间是6月14日,放出来的时间已经是6月16日。

这段时间,中国谈判代表团果然一直没动静,问,就是还在等国内的通知。

克雷公司越发的心虚了。

他们现在派出商业间谍,打探紫金科技到底有没有做出来能达到如此算力的超级计算机。

最后,有人给了他们一个消息,盘古实验室有一个项目的研发人员,确实集体不见了,据说他们最后出现的地方是首都的计算机研究中心。

他们的妻儿老小也只知道他们在做一个绝密项目,可能很久不能回家。

听起来越像是真的了。

克雷公司心中的天平已经倾斜了,但是,还缺最后一块砝码。

再等等……中国人还没有说再见,不谈,就说明还有机会。

此时,暴雨已经在华南地区下了很多天,地势略低的街道已经出现了积水。

6月16日,洪峰经过梧州,全城军民好像提前有准备一样,用沙包搭出了临时的防洪堤。

6月19日,www.youxs.org,消息直达中央。

此时各种硬件条件虽然不足,不过大家也没怎么慌,显然心中已经有所准备。

某国外媒体的记者划着小船去采访,问他们的情况怎么样。

为了保证消息的真实性,他“机智”地没有问大人,而是找了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问。

记者:“这么大的雨,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孩子:“不用上学了,哈哈哈哈哈!!!”

记者愣了一下,显然这么快乐的回答不是他想要的。

他又问:“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被强迫去岸边劳动?”

孩子茫然地看着他:“我爸爸说,他是为了保卫这个家而战!”

他又抱怨道:“我也要去,爸爸说我还太小!我不小!我都八岁了!又不是三岁小孩!”

记者还是没得到他想要的回答,正想着怎么引导这个孩子说出他想要的回答。

隔壁一个大一些的少年出来,记者又问他有没有觉得生活非常不方便。

他点点头:“嗯,我妈妈说最近不能吃湿米粉了,容易中毒。米线粿条也不能吃……唉……我最喜欢吃粿条了。”

记者想了想,换了一个问法:“那你们现在是不是没东西吃?”

少年回答:“不会啊,不能吃粿条,还有别的东西可以吃的嘛,挂面啦,米饭啦,我们家有好多呢。”

记者:“你们家经常要囤这么多东西,是不是感到中国很不安全。”

少年:“不是,是我爸听说可能要发洪水才买的。”

记者非常好奇消息的来源,发现是地方气象台发布的报道。

而地方气象台的数据来自于中央气象台。

从刚开始下雨开始,中央气象台就频繁对华南地区进行重点监控,在短时间内不停预测。

记者不懂计算机,于是他把这件事只是当做一个普通的消息写在报道上,发回国。

克雷公司看见更加紧张,短时间内频繁进行预测,以中国气象部门的水平,计算机都得烧起来了吧?

难道,他们真的有超级计算机?

更可怕的是,他们发现,中国谈判代表团居然出门采购礼品了!

他们打听过,那些全都是中国人最喜欢带回国送亲戚的东西。

不好!他们真的要走了!

在还没有说出口的时候,都有挽回的机会,如果中国谈判代表团说结束谈判,然后飞走……那就很难挽回了。

当天,克雷公司开了很久的会,同时又往华盛顿方面打了几个电话。

第二天早上,他们请中国谈判代表来公司一趟。

中国谈判代表一副“我要回家啦”的开心表情,站在他们面前,开始感谢他们这段时间的招待。

克雷公司代表赶紧掐住他的话头:“经过我们公司不断努力地与白宫方面协商,关于超级计算机的销售限制全面放开,并且价格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

“放开?好突然啊……”中方谈判代表一愣,全无做作的成份。

“优惠,是指多少钱?”

克雷公司代表心中大喜:没有立马回绝!那就是有机会。

他马上把中方谈判代表请进办公楼:“请进来,我们坐下详谈。请您的同事们也一起过来吧。”

克雷公司代表知道中国国产货在杀价方面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他也不打算跟紫金公司比价格,他比性能、比质量、比附加服务。

中方谈判代表早就知道国内传来的那些消息,只不过是一个局,用来勾克雷公司上当的局。

他不能表现的过于着急,也不能拖太久,因为谎言一定会被戳穿的,他要在被发现之前,签下合同。

他们小心地拿捏着这个度,昨天晚上,久经国际采购折磨的陆雪处长与他们分享了许多通过微表情和语气判断谈判对手的小技巧,再加上他们十年来与克雷公司打交道的经验。

1985年开始的漫长谈判,终于在1994年,划上了句号。

气象部门与克雷公司签下了超级计算机的采购合同。

消息传回国内,所有相关部门包括安夏都十分开心。

为了这一天,他们比二战时盟军骗德国人还努力。

特别是气象部门,他们付出的辛苦是实打实的。

刚开始安夏对他们说:“通过人工智能的推算,六七八月份,广西省还有广东省,肯定会下暴雨,可能会形成洪灾。”

他们觉得这是一句废话,两广的夏天,本来就是多雨的季节,穿拖鞋出门是标配。

台风哪年不来?平时天气不准,那么大个台风眼还是能在卫星云图上看清楚的。

但是安夏反复强调是洪灾,再加上她还说要帮忙买超级计算机,以及,有那么点人情世故缠在里面。

气象部门就加强了对湘江流域的监测。

数不清的人力、物力,还有快要忙到冒烟的计算机,全部搭在一起,才能不断更新预测。

年轻人和小孩子有不少在《我是神》里学会了防洪防灾的家庭防护,看到下雨,也不管是不是洪灾,就跟新买了雨靴和雨伞一定要出去转一圈一样,立马把游戏里新学会的技术拿出来实践实践,一些低洼处的人家因此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就在克雷公司的超级计算机顺利安装在气象部门里的时候,开始有人质疑紫金的超级计算机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买外国人的东西?

安夏和紫金都没有回应。

回应的是满大街的电影海报《重生》

一句话口号:“废墟之上,重建家园!”

海报上是清晰男女主角,劳动人民,还有那台“紫金超级计算机”。

海报的最底下有一行小字:

特邀出演:安夏。

一切都是电影的宣传手段罢了。

安夏很伤感:“如果我们真的有超级计算机就好了,何必这么折腾是为了让别人赚钱。”

王娇娇笑道:“虽然没有赚到计算机钱,不过好歹在别处赚到了。”

她说的别处,是指《重生》上映后,人民群众对片中的各种工程车、机器人、机器狗,还有男女主定情信物——远程定位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紫金本来就有模型产线,于是响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做了这些小玩意儿的周边产品。

楼下抽烟台,自动控制潘明和无人驾驶赵健一起趴在扶手上抽烟。

潘明:这次的订制玩具利润已经把我们组今年的KPI完成了。

赵健:是啊……谁不是呢……

潘明:唉,我是不是也要跟你一样堕落了,主业都没这么成功……

赵健:闭嘴吧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