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契约夫妻

《七十年代契约夫妻》

第 62 章 崔浩这一天轮休,他家就……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崔浩这一天轮休, 他家就住在安庆路上的一个棚户区里。

上午他有事经过小广场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两棵大树之间挂着红色的条幅。那条幅上印着黄色的字:临川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暨第一届高级中医培训班联合义诊活动。在这条幅下边, 还印着活动的起止时间。

三院高级中医培训班?季野的小媳妇不就在那个培训班学习吗?崔浩眼前立刻浮现出那天在照相馆里碰到的女孩子。

这么说, 季野的媳妇也来了?

想到这,崔浩就往前走了走,走到离那些大夫十几米的一棵树下, 他就站住脚,并没再往里挤, 只在旁边观望。

他站的地方略高, 能看到有人拿着着相机,不时朝着那些穿着白大褂的人拍照。听周围的人议论,是有市里大报社的记者来采访。

这时负责拍照的记者确实在进行拍照,那位姓杨的女记者也没有一直追着人问问题,只在彭英他们几个大夫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会见缝插针地问几句,并没有耽误他们看病。

一帮学员们看到这情形,先前的那些担心也消退了不少, 再一忙起来,就自然了许多。

杨记者让人给几位大夫都拍了照片, 又对着那些学员拍了些群像照。拍照时, 她就注意到了那个穿着白大褂年轻女孩。

陈凝这时正抱着福利院的一个孩子,一只手在那孩子肚子上轻轻按着,问他:“这疼吗?”

连续换了几个地方, 她就回头跟另外的学员说话, 似乎在讨论那孩子的病情。

她的样子很专注,人长得又好看,让人想不注意到都难。

杨记者一看, 心思就一动,心想采访画面上如果有这么漂亮的女孩,画面一定会很吸睛。

她就笑着上前,走到陈凝这一组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向组里最大的成员殷翠提问:“请问你们几位都是培训班的学员吗?这个孩子他得的是什么病?”

殷翠哪想到那位漂亮的女记者会忽然向她提问啊?她在村里当赤脚大夫说话做事都很爽利,可那股爽利劲在记者面前真的提不起来。

这时那杨记者还看着她,明显在等她回话,她也不想让记者看笑话,只好硬着头皮说:“…啊,对,我们都是培训班的,我们几个是一个组的,小陈是我们的组长。”

“这孩子是福利院的,我们刚做了初步的诊断,具体的还是让我们组长小陈来说吧。”

组长?小陈?是谁啊?杨记者环顾着这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学员,面带疑惑。

这时董壮往旁边一让,指着陈凝说:“她就是我们的小组长,她叫陈凝,杨记者您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她。”

董壮心想自己医术远不如陈凝,这时候还是把陈凝推出来为好。免得自己说错话,丢了培训班的脸。

这回的采访可是要上报纸的,哪能容许他出错?陈凝总比他靠谱点。

另外两个学员也怕记者朝他们提问,也说:“对对,小陈是我们组长,她的水平高,你有什么要问的可以问她。”

杨记者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她只是因为陈凝年轻漂亮才对她感兴趣,刚开始也不过是想让陈凝在图片上露脸,好让拍出来的画面好看些。

可从这几个学员的反应来看,似乎这年轻女学员才是这几个人中的主心骨,是最出色的学员?

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可这么多人不可能都在瞎说吧。

她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心里虽惊诧,面上却不显,转头就和气地问陈凝:“小陈同志,既然你是这小组的组长,那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小朋友患的是什么病?”

这时候负责照相的记者已经跟过来,就在杨记者后边站着,随时准备取景拍照。

陈凝并没有受到摄影师的影响,平静地说:“孩子前几天受了风寒,目前还在发烧,有腹痛腹泻、气喘和咳嗽的症状,需要尽快处理,不然有可能引发肺炎。”

杨记者也不确定陈凝说得准不准,但她就是来完成采访任务的,不是来拆台的。陈凝这么说,她就当这小姑娘说得对就是了。

于是她点头,又向陈凝提问:“你们这个培训班的成员,来自于全市各个区县,大家在三院已经学习了快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学习中,你们有什么是感触最深的?”

听了他这个问题,殷翠和董壮都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心想他们刚才幸亏把皮球踢到了陈凝那里。

这个问题也太抽象了,让他们怎么回答啊?

就是拿个鞭子在他们后边抽,他们也答不出来的。

另外两个学员也是,都指望陈凝来撑场子。

这时那摄影师已经把相机举了起来,做出了随时都会拍照的准备。

孟红岩就站在旁边,他也听到了这个问题。不由替陈凝捏了把汗。

杨记者笑着,想着这小姑娘如果真答不出来,那她不如换个具体一点的问题。

但陈凝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她的话题一说完,陈凝就缓缓地说:“要说感触最深的,就是很开心上级相关部门能提供拨款,给了我们这些学员免费深造的机会,来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我也觉得开心,能碰上彭英大夫、黎东方大夫和李成功大夫等几位认真负责的老师,经过他们的细心教导,我们这些基层医务人员的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样开心能遇上这些学员朋友,他们为了更好地掌握好学到的医学知识,常常学习到半夜,他们都是值得尊重的同行。”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国家幅员辽阔,基层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尽管我们在努力发展着,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还都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能有这个机会来提高我们的水平,以后我们多少也能改善这个状况。”

“有时候,我们多治好一个病人,就能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这个培训班的举办,是一项造福于社会的事。”

说到这儿,陈凝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说完了。

她心想,这种场合,该说的套话总是要说的,这么说总不会出错吧。

她小嘴一张一合,一顿输出,说得董壮和殷翠哑口无言,心想这小丫头可真够能白话的,这一堆词她是怎么想出来的?

还别说,这话听起来挺好听,应该也不会出错。

杨记者也有点愣神,心说这小姑娘挺能说,举办培训班的事,经她这么一说,就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上边相关部门知道了,都会高兴。

她甚至都可以直接把这小姑娘说的话放到她的采访稿里,改一改就能用了。

她眼神一动,摄影师心领神会,对着陈凝拍了好几张照片。

瞧这意思,他们是打算把陈凝也放到报纸上去了。

培训班的学员们早就习惯了陈凝的优秀,对她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眼下能有这么一个人来当他们的发言人,他们也只有高兴的份。

陈凝觉得她都说得这么多了,采访应该差不多了。

可这时候有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从杨记者身后站出来,往陈凝这边走了两步,看了陈凝两眼。

他的举动,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连彭大夫都往这边看了过来。

那记者戴着厚重的眼镜,面庞略显瘦削,看上去比较严肃。

杨记者看到他过来,奇怪地问他:“丘记者,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那姓丘的男记者点头:“对,我有几句话想向这位小陈同志了解下。”

杨记者心中生出不妙之感,都是同事,她知道这丘记者的行事作风,这人比较尖锐,采访时问的问题有时候会让被采访者下不来台。

眼下这种情形,她并不希望丘记者为难这小姑娘,瞧这小姑娘的样子,最多不过二十,何必呢?

可丘记者却无视她警告的眼神,直视着陈凝,严肃地问道:“小陈同志,你今年最多二十吧,以你的年龄,应该是没有行医经验的,可据我所知,这个培训班招生时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招收有行医经验的同志。”

“培训班有上级拨款,招收名额有限,有不少人想进都没有这个机会。那你是怎么进入这个培训班的。这个招收过程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

他的声音不大不小,足以让周围不少人听到。

杨记者瞬间变脸,心想你当众这么问又何必呢?就算真有点什么,也没必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这事儿捅出来,这样会让很多人都难办的。

彭英和黎东方等几个大夫也听到了丘记者的提问,彭英是负责人,也是他把陈凝招进来的。记者的话要是坐实了,连他都要受到非议。

彭英的脸色很不好看,黎东方在旁边见了。拉了他一把,示意他再看看,看陈凝会怎么说。

周围不少人在围观,议论声四起,培训班的人都露出愤怒的神色,都觉得这戴眼镜的记者不怀好意,在故意为难陈凝。

可这件事他们也不好解释,干着急也没办法。

也不知陈凝能不能受得了?董壮在旁边看着,真想把那记者的眼镜给打飞。

丘记者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他就认为这个女学员进入培训班的过程不正当,他作为记者,有义务把这件事揭露出来。

他觉得自己行为正当,所以可以无视别人的反应,仍咄咄逼人的盯着陈凝,明显在等她的回复。

令他意外的是,陈凝并没有任何惊慌的表现,竟然大方地打量着他,然后说:“培训班愿意破格招我,是因为我有学医天分啊!”

杨记者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想好狂的小姑娘,居然说自己有学医天分……

但她想到刚才那几个学员的反应,就觉得,或许这小姑娘没说谎呢。

丘记者明显不信,他冷笑地看着陈凝,说:“小姑娘,这种话不能随便说的。”

陈凝认真地摇头,说:“你不信的话,我给你把个脉,看你有什么病,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听了,不由想往前挤,哟嗬,这俩人这是掐起来了……

丘记者根本就不信,他总认为陈凝是背后有人,是走了后门才进的培训班。既然他要揭开这个盖子,也开了头,他就不能半途而废。

要给他看病是吧?他还不信一个二十岁的小姑娘能看出什么来。

他就伸出手腕,示意陈凝给他把脉。

陈凝并没有耽误多长时间,过了一会儿就放下手指,看着丘记者。提醒他:“我看完了,你真让我说吗?”

丘记者催她:“看出什么你尽管说好了,不过你要是看错了,那你就要给我解释解释,你这个学员资格到底是怎么来的?”

陈凝笑了笑,说:“行,先说说你的病吧。第一个,你最近应该经常失眠,后半夜才能睡着吧?”

丘记者一愣,心想这小姑娘不会是瞎蒙的吧?

这时,陈凝又说:“第二个,你有脚气。”

这时别说是丘记者本人,就连杨记者都挺好奇,他们这些同事可不知道这事。

其实有脚气真不算什么大事,有这病的人多的是,也不丢脸,但丘记者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

围观的群众都在看着,丘记者觉得尴尬,不想承认。

他心里乱了起来,这小丫头是怎么看出来的?她还看出了什么?这回不会又是乱猜的吧?

看着周围那么多人围着,他有些急了,绷着脸摇头,否认道:“你别胡乱说,我哪有脚气?”

陈凝歪着头看他,说:“真没有啊?其实这没什么不能说的。”

丘记者:……

看着他这表情,杨记者难免会想,难道这小姑娘真说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