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契约夫妻

《七十年代契约夫妻》

第 155 章 二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孟飞宏还住在特护病房里, 他们当然不方便在这儿给这位中年女患者看病。

于是心脑血管科朱主任特地把患者带到了一个空着的病房,那房间门里的患者刚刚出院,暂时还没人入住。

殷处长和向专家他们都不用人招呼, 全都去了那间门病房。

中年女患者看到这么多人都跟进来,又紧张又期待, 她总觉得这么多大夫都在这儿, 应该能把她这个病治好。

她来的时候,把以前的病历都带过来了, 姚大夫第一时间门把病历递给陈凝和向大夫他们,让大家帮忙看看。

陈凝快速翻看了一会儿,从那些西医检查结果来看,患者没有蛋白尿, 心脏也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

有位大夫看了下手上的检查单子, 说:“激素六项也查过了, 同样没问题。那这样的话,也不好用激素治疗的。”

这些资料她也看到了,她没说什么, 很快走到那位女患者面前,问道:“大姐,除了脸肿之外, 您还有哪里不舒服?早上起来的时候,眼皮是不是也肿?”

患者举起自己的双手,给陈凝等人看了一眼,说:“对对, 早上起来的时候,不光脸肿,眼皮也肿。你们看我这手, 是不是肿了?现在是下午,肿得还算轻一点,眼皮上的肿也退了。这要是早上的话,那就更严重了。”

屋子里的人往她手上看了一眼,便发现这个人的手指都肿了起来,有点像萝卜手。

这要说她没病,就连普通人都不信,无缘无故的,怎么会肿?

这时向大夫问陈凝:“小陈,今天早上在六院,你跟黎大夫也给一位水肿严重的患者做了诊断,那你看现在这位患者,跟早上那一位,是一种情况吗?”

陈凝摇了摇头:“我还没仔细检查过,但我感觉应该不是的。早上那位同志就是急性肾炎,这位大姐恐怕不是。她这病已经长达半年了,如果真是肾炎,也得转为慢性了。而且西医检查也是能查出来的。现在查不出来,那就应该往别的地方考虑。”

至于是不是更年期的问题,陈凝还没有仔细诊断过,当然还不能确定。

事实上,女性到了更年期,气血渐衰,肾气不足,身体确实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有些病的原因也不好找。

那么大夫在找不到病因的情况下,有时候会把这个时期女性所得的一些病称之为更年期综合症。

从姚大夫写的病历上就能看出来,他在找不到确切病因的情况下,也把这位妇女的病当成了更年期失调来调理,给开了逍遥散加郁金和香附这些行气的药来治。

这个药方是用来治疗肝郁气滞、经络不通的,有部分肿胀患者服用这种药,确实能治好病。

但这位患者既然服用了十几剂药还是没有消肿的迹象,那这药肯定是不对证的。

陈凝没说什么,既然姚大夫找她来治,她也没有谦虚的意思,抬手就按在那女患者手腕上。

殷处长站在人群外围,默默地看着陈凝,本来他有三分好奇,这时这好奇也加到了五分的程度。

过了一会儿,陈凝放下手,问向大夫等人:“向大夫,你们要不要也诊一下?”

向大夫笑着点头:“要得,当然要诊。”说着,他招呼另外几个中医大夫走了过去,一人抓了一只手,给那中年女患者诊起脉来。

陈凝则问道:“大姐,你脾气急不急?平时爱出汗吗?”

女患者立刻道:“我这人脾气是挺急的,有时候一点就着。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忍不住。”

“至于出汗,好象不怎么出吧?夏天天特别热的时候,会出点,这个算吗?平时偶尔会出一点点,但是量真的不多。”

向大夫正在给这位女患者切脉,听陈凝问到这几句话,他脑子里的一根弦忽然被触动了起来,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想,这个小姑娘是不是已经有了方向了?所以刚一问诊,就问到了最重要的几个点上。

正想着,他就听到陈凝继续发问:“大姐,那你平时心里感到烦不烦?是不是有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好象坐不住似的?”

患者连忙点头:“有有有。你说的太对了,我一天心里烦得难受,坐立不安的。”

向大夫:…果然,恐怕这小姑娘已经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这时候也想到了点子上,但他不打算说出来,想看看陈凝能不能跟他想到一起去。

因此他一句话都没说,诊完脉就站到一边,听着陈凝继续问诊。

这个问诊,其实是有讲究的。一个厉害的大夫,在诊脉过后往往对病情就有了点眉目。那他在接下来的问诊上,就会知道哪些是重要的,需要重点问。

陈凝刚才的表现,显然就是这样。不光向大夫听出来了,其他几个大夫中,也有人隐隐有了这种猜想。

正是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对于陈凝的敏锐,多少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现在要等的就是结果,他们想看看这个小姑娘是不是真的会给他们带来惊喜。

这时候他们听到陈凝又问了问女患者月经的情况,然后她抬手又在患者肿胀处按了几下,每一次按下去,都能按出来一个坑。

没过多久,陈凝就不再问话,她沉思起来,沉思时面容特别沉静,让人不敢轻易打扰到她。

随后她跟向大夫和姚大夫说:“患者里外俱实,身上没有虚证,不汗出而烦躁,这几个情况加起来,其实已经够明显了,属于大青龙汤证。”

“说白了,就是里外俱实,汗不得出而郁烦,且湿郁于表,造成水湿出不去,进而在身体各个部位产生水肿。”

殷处长他们听不懂,但他们看到向大夫等人的反应,便意识到,这个女大夫说的可能是对的。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她的实力是真的…挺厉害的…

这时向大夫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亮亮地瞧着陈凝,过了片刻,他才笑着说:“小陈哪,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你说,你怎么一下子就看到了点子上了?照我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之前陈凝没说的时候,姚大夫还觉得这个病一片乱麻,根本就找不出病因。

可现在经过陈凝这一番简单的解说,他立刻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像患者这种情况,不汗出而烦躁,且里外俱实,没有虚证,那这就是大青龙汤证的典型特点啊!

大青龙,顾名思义,就是行水的。也就是说,这个药可以帮助病人顺利发汗。

只要她这个汗出去了,她体内的热就能发散出去,烦躁自解,水湿也自然而然地会减少。

这个病对他来说,本来是个疑难病例,可经过陈凝这一处理,就成了一个挺容易治的病了。

他一时之间门不免有些惭愧,心想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夫,真是当到了狗肚子里,竟然连这么年轻的小姑娘都比不上。

向大夫像是看出来了他的想法一样,在旁边笑着说:“姚大夫,你也不用不好意思。这位患者的病,就算换成其他大夫,也可能会像你那么治。有的人可能还会给她上激素,这还不如你呢。”

“至于小陈大夫…你想啊,老黎他们都敢把她放出来单独处理重病号了,那她实力肯定不俗嘛。”

“这就是后浪推前浪啊,咱们中医也可以说是后继有人,这是好事。”

向大夫这人颇有胸襟,也挺爱提携后辈的,见陈凝这么优秀,倒也愿意真心地夸她两句。

其他几个大夫也难免有些感慨,有个人说:“是啊,咱们这些老家伙有时候凑到一起,总会说,中医现在已经青黄不接了,现在好了,看看人家小陈大夫,当着她的面,咱们要是再说这种话,那还说得出来吗?”

陈凝连忙笑着说:“向大夫,你们可不要捧杀我啊。我这人不禁夸,夸多了我会飘,到时候找不着北,你们可得负责。”

她这一开玩笑,向大夫他们立刻都笑了,有个大夫忙摆手,说:“行,那咱们就不夸了。”

“现在方向定下来了,那小陈你就把药方也给开了得了,一事不烦二主嘛。”

陈凝倒也没推拒,听了他的话,就道:“那我就说一下吧,大青龙汤这个药,其实就是由麻黄汤变来的。把麻黄汤里的麻黄加倍,再加除烦清热的石膏,这个就是大青龙汤了。其实也就是针对里外俱实无虚证的患者用的,可以加大发汗的作用来清热除烦。”

“因为有些患者对于麻黄很敏感,像这种患者服用了含有麻黄的药可能会整夜整夜睡不着。所以我觉得,头一次给这位大姐开药,麻黄也不要太多,暂定为6克吧。如果发汗效果不是很理想,且没有不良反应的话,以后就给她加到9克,怎么样?”

向大夫当即点头,说:“你考虑的挺周到,刚开始开6克,她未必会把汗发透,可能会有点消肿,但消得不彻底,这没关系。下次开药,麻黄再加点,这是可以的,免得一下子用太大量,她身体受不了。”

“发汗太过也是不行的嘛,每个人体质不一样,耐受力也不同,你这个逐步试的道理对头得很。”

女患者听到他们这么说,顿时感到她的病有望治好了,她便高兴地问陈凝:“那我吃完药之后,是不是就能发汗消肿了?”

陈凝告诉她:“刚开始用的量少,是怕你身体不适应,刚才向大夫也说了,这个量不一定能让你发透可能会出点小汗,稍微消肿,但也能舒服点。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咱们就再开药,药量加一点。这样再服药,大概就可以彻底消肿了。”

说着,陈凝接过了姚大夫递过来的纸,在上边写下了药方。其实就是以大青龙汤为主药,麻黄第一次用了6克,还加了郁金和香附,以帮助行水解郁。

开完药方后。陈凝又告诉女患者:“如果这个药方对症,你服用过后,烦躁会减轻,睡眠也会好转。自己不要擅自加量,也不要多服,这七服用完,记得复诊,到时候看情况,可能要给你改一下药方。”

女患者高高兴兴地接过药方,答应了。这时陈凝又叫住她,然后跟周扬说:“你跟她交待一下,熬药时要先熬什么?”

周扬刚才听得很认真,一直在脑子里回忆着跟大青龙汤有关的一切知识点。他忽然被陈凝点到,愣了一下,这才说道:“好,我跟她说一下。”

随即他和气地跟女患者说;“这副药你得先熬麻黄,这个药材升散之力强,先熬可以减轻它对身体的刺激。这副药直接把所有药材放到一起下锅,不分先后,这是不对的…”

他明明比陈凝还要大好几岁,却这么听陈凝的话,这个反差实在是强了点。旁观者就觉得这个事儿挺有意思的。

女患者弄懂熬药方法之后就走了,可孟飞宏的药还没熬好呢,因为他那个药方跟普通的药方不一样。不但药材下锅次序不一样,熬药的时间门也长,以便尽量减轻毒性。

殷处长和向大夫他们都有事,也不可能一直在这儿守着。

因此这边的事暂时告一段落,众人便纷纷提出告辞。

殷处长临走之前,忽然回头问陈凝:“如果一个健康的老人,忽然不爱吃饭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她身体是不是出了问题?”

陈凝偏了偏头,想了下,说:“这个不好说,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心情的原因。因为咱们中医有个说法,叫‘思伤脾’如果思考过度,或者过于在意牵挂某些事或者某个人,都是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嘛。”

姚大夫也说:“你像小年轻一旦喜欢上了人,又得不到,那不就得茶饭不思吗,这就是思伤脾啊。”

听他们这么说,殷处长竟然难得浅浅地笑了下,说:“有道理,可是我说的是一位老人,她总不可能因为喜欢人而茶饭不思吧?”

陈凝却说:“也可能是因为牵挂或者某种执念,你们可以想办法跟老人交流下,看她有没有什么没完成的心愿,或者心事,如果都没有,那身体上或者出了点问题啊。”

殷处长点了点头,说:“好,我会考虑的。”

他没提自己说的人是谁,陈凝和向大夫等人也没问。看着时间门不早了,众人便纷纷离去。

对于陈凝和苏副院长他们倒没有马上走,又等了一会儿黎东方,等他到了,陈凝才离开了友谊医院。

这时都已经四点多了,虽然还没到平时下班的时间门,但她也没必要再去六院。于是苏副院长便让周扬陪着陈凝一起骑自行车回家。

周扬看着她进了大院,才蹬车离开。

陈凝刚进院不久。才走到肖林家院外,就碰上了姚俊爸爸,他手里拎着草绳,草绳上则吊着一条大鱼。一看到陈凝,他就笑着迎上来,说:“小陈,你回来得正好,我刚要去你家呢,你就回来了,今天回来得挺早啊?”

陈凝笑着说:“嗯,今天早一点,姚二哥的腿没问题吧?”

姚俊爸连忙道:“没事,他好着呢。你知道吗小陈?季婉跟她那对象回来了。刚到一个小时,我这正要给送条鱼去呢,我跟你一块过去看看呗。”

陈凝怔了一下,心想回来得这么快啊?比她预料得要早了两三天。

她当即加快脚步,向季家小院走去。

姚俊爸也很好奇,季婉这么多年都没找对象,这次好不容易带回来一个,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是真的想看看。

陈凝却想到了季婉对象张言的腿。她现在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情况,当然不想让邻居在这时候就跟过去看。

因此她回头叫住姚俊爸,说:“姚叔,要不你今天先别过去了,我跟婉姐有点事要说。改天吧,改天您再过来找我奶奶说话,您看行吗?”

姚俊爸立刻说:“哎哟,你看我这脑子,也是糊涂。你们一家人刚见面,你说我一个外人往前凑什么?这样,你先把这鱼拿回去,姚俊那事儿我还没谢你呢,这鱼说什么你都得拿着,你要是不要我就扔了。”

陈凝只好点头,说:“行,那就谢谢你了,姚叔。”

看着姚俊爸真的走了,陈凝才加快速度,推着车子进了季家小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