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契约夫妻

《七十年代契约夫妻》

第 162 章 二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陈凝跟着李成功和孟红岩到了彭英办公室的时候, 他刚给一个病人写完药方。

几个人见面,难免寒暄了几句,陈凝知道彭英也挺忙的,就说:“老师, 还是先去看看那位患者吧, 正事要紧。”

彭英点了点头, 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口罩, 嘱咐陈凝戴好。结核病人的飞沫会传染, 所以他们一定要戴口罩, 也要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患者。

几个人很快就来到了呼吸科, 呼吸科主任亲自等着他们,人一到,主任就笑着伸出手来,非要跟陈凝握一握。

放下陈凝的手之后, 主任就笑着问彭英:“老彭,你们中医科现在后悔不?小陈本来是在咱院学习的, 要留院也该留在咱们三院的, 可人家反倒去了六院。”

这事彭英也别扭着呢,他倒是想把陈凝招过来, 无奈领导不同意直接让她当大夫啊。

他能说什么?难道要当众埋怨领导不如六院的给力吗?他再直率,也不会做出当众说领导坏话的事。

他们正说着话,许院长刚好来这边巡视情况,看到他们聚在一起,便往这边走了过来。

这时陈凝也看到了许院长,忙点头跟他打招呼。

许院长一愣,立刻认出了眼前的姑娘是谁了。

别的人他可能会忘,这姑娘他怎么可能会忘呢?

这姑娘前脚离开三院, 他侄子许士航也走了。是去了京市进修,学习肝胆科最先进的手术技术,什么时候回临川还不知道呢。

他点了点头,问呼吸科主任:“你们有事?是要会诊吗?”

呼吸科主任连忙说了那位患者的情况,许院长竟然说:“我也去看看吧。”

呼吸科主任略一迟疑,然后便同意了,给院长找出来口罩让他戴好,随后这一帮穿着白大褂的大夫快步经过走廊,又穿过一道隔离门,进了呼吸科隔离病区的一个病房。

这间门病房里只有一个患者,是男性,年近六十,除了他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陪护。

那男人看到一伙大夫进来,连忙站了起来,打量着这些大夫。

呼吸科赵主任告诉他:“你父亲的病迁延日久,已经产生了耐药性。你们又拒绝手术,那我们这边就不太好办了。现在我们已经按你的意思,又请了中医来会诊,人都到了,先让他们看看你父亲的情况吧。”

那人打量了一番进来的大夫,也分不清谁是谁,因为这些人都戴着口罩,把脸捂得严严实实的。

病房里实在不是说话的好地方,他就点了下头,表示愿意配合。

彭英他们都已经看过患者的情况,但还是给他诊了诊脉。

陈凝在旁边打量着患者,见他果然身形消瘦,脸颊上的肉贴在皮上,瘦骨伶仃的肩膀露出来一部分,看上去一阵风都能把这人吹跑一样。

至于患者其他情况,彭英他们都已经做过详细的问诊,跟陈凝预料的也都差不多,她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就没再多问。给患者把过脉之后,又观察了一下他身体的情况,她就跟彭英等人走出了这间门病房。

赵主任跟家属说:“他们几位中医大夫需要商量下,等有结果了我们会来通知你。”

家属点头表示同意,陈凝等人便走出隔离病房区,他们去了赵主任的办公室,开窗通风之后,赵主任才问陈凝:“小陈大夫,你有什么看法?”

彭英也说:“你怎么想的?尽管说好了,就算说得不对也没什么。”

陈凝略一思考,这才说道:“患者午后潮热,身形消瘦,面红,舌光滑无苔。表面看上去,确实是明显的阴虚之像。但是刚才我在问诊记录上看到有写,患者有食少便溏的情况,这其实是脾阳受损了啊。所以我在想,用滋阴清热方法来治的话,可能会使他内里变得更加寒凉,从而加重他食少便溏的情况,脾阳受损也就更重了。”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患者之前确实有阴虚,但久病必损及阳,所以患者其实是阴阳两虚的情况。”

“如果一味滋阴,其实会伤到他的阳气,而他身体情况很差了,本来就有明显的阳气不足,再一伤阳,愈后恐怕会不好。”

她说话的时候,彭英和李成功他们听得都很认真,彭英眉头紧锁着,其实在心里已经认可了陈凝的这个说法。

久病必损及阳,这句话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李成功若有所思地问道:“小陈,你这么说,是不是有什么可行的方案?不如说来听听。”

孟红岩也一脸期待地看着陈凝,也想知道,这种严重的病,到底该从哪个角度去治。

陈凝见他们都在等着她说话,她就说:“思路是有的,对不对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我是想,患者病在肺,实际已损及脾阳,导致了食少便溏的状况。”

“凡是慢性病,长期性的疾病,在治疗时顾护脾胃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我觉得现在应该给他开一些温补脾阳的药。脾属土,肺属金,咱们治肺病有培土生金之法,就是肺有病,可以考虑以补脾之法来治,这个正合培土生金的本意。”

“按我的想法,可以用补中益气汤来做基础方,加大剂生芪,再加生龙牡、山萸肉和乌梅,如此治疗一段时间门,我觉得他这个骨蒸潮热是可能退下去的。治到这个程度之后就可以换别的药方,重点在扶正上边。”

彭英听了她的话,顿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要说他的水平不如陈凝,倒也不一定。

但他治病这么多年,有时候思想确实有些固化了。因为很多人治这个骨蒸潮热走的都是滋阴清热的路子,以至于他也画地为牢,陷入了前人的窠巢。

李成功也是眼前一亮,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医生,他也感到陈凝这个方子在遣方用药上的精当用意,这个似乎是可行的。

他和彭英对视了一眼,然后彭英说:“小陈,我觉得你这个方案值得一试。不如你开个方子,稍后我们再跟患者家属沟通下。如果他们同意,就给患者服用这个方子试试。”

这时许院长也在旁边,他看着陈凝落落大方地跟彭英他们说话,恍惚间门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个姑娘在几个月前还只是他们医院的一位学员。

看着她那张脸,再看看彭英他们对她的态度,许院长心里不禁暗暗叹息,这姑娘又漂亮又优秀,站在众人中间门仿佛一个发光体,让人想忽视她都难。要是他年轻一点,他都可能会心动。

这样一个人,就在他侄子记忆里深埋着,他那侄子以后想找对象恐怕都难了吧?看过惊艳的人,再看别人,只怕都不过如此而已。

彭英他们只当许院长在认真听他们说话,哪儿会想到院长脑子里会想这些事情。

陈凝写完药方之后就跟彭英说:“我下午还得坐诊,这边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以后再联系。老师有空也可以去我那边坐坐,黎老师也在那儿呢。”

听到黎东方这个名字,彭英便有些不快,他冷哼了一声,说:“这个老家伙,下手倒挺快。”

呼吸科赵主任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许院长也猜出来了。但他没什么好后悔的,因为就算让他现在选,他也不愿意让陈凝来三院。

因为他侄子许士航学满一年后,很可能还会回三院上班。他和陈凝要是在一个单位工作,那以后他们要怎么相处?

所以这事尽管自私,许院长也不会改主意的。

半个多小时后,陈凝回到了六院。走到415的时候,她看到梅东来在办公室里,周扬不知道去哪儿了。

陈凝坐回去,先喝了口水,然后问梅东来:“下午有患者来吗?”

“有,来了五六个吧,我给他们看了。记录周扬那里有,回头你找他要。”

陈凝当然相信梅东来的水平,倒没什么可担心的。环顾四周,她还是没看到周扬,便问道:“周扬人呢?他有事儿还是徐主任找他?”

梅东来头也不抬地说:“应该有事吧?”

陈凝“哦”了一声,放下水杯。就在这个时候,周扬回来了,他前脚刚迈进来,就跟梅东来说:“梅大夫,我跟你说,我刚才出去打听了一圈,给你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

说到这儿,他注意到梅东来在拼命给他使眼色,这时他眼角余光也注意到陈凝回来了。

他连忙收了声,尴尬地笑了下,然后说:“小陈大夫,你回来了啊?”

陈凝眼珠转了转,看看办公室里这俩小伙,放下手上的书,问道:“你们俩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周扬,你给他找什么人哪?”

周扬连忙说:“没,没谁,那个…就是梅大夫说,他从京市带来的一双高档皮鞋坏了,想让我帮他找个手艺好的老师傅给他修一修,所以我刚才就去打听了一圈,还真给他找到了人。”

陈凝:“…是吗?”

周扬点头:“是真的。”

陈凝撇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梅东来悄悄在桌面下边对着周扬伸了个大拇指,意思是说你小子反应挺快,瞎编的理由不错。

周扬心虚地坐了回去,一时半会不敢跟陈凝对视。他就假装安静看书,半天没抬头。

陈凝没怎么看他,自己忙自己的事,才写了一份材料,办公室门口就有人来了。

来的人是一男一女,男的比较年轻,看着二十多岁。女同志要年长些,估计在五十岁左右。

他们进来的时候,那女同志一只手扶在肚子上,脸上有轻微水肿,面容有些扭曲,看上去很痛苦,是被那男青年扶进来的。

“您这是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患者坐下,把挂号单交给陈凝后,她就问道。

患者难受的似乎连话都不愿意说,她儿子就替她说道:“我妈两天没尿了,肚子都涨起来了,疼得不行,再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

两天没小便?听到这句话,梅东来和周扬合都看了过去。

这么长时间门不小便的话,人怎么能受得了呢?就算水喝得少,那也不行啊。

有句俗话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可事实上,活人还真可能被尿给憋死。有些小便不利严重的人,多日不小便,时间门长了真有可能活活憋死。

眼前的妇女当然没那么严重,但病情也挺紧急的,这么长时间门不能小便,肚子肯定胀得不行了。

陈凝也轻轻撩起妇女的衣服,往她肚子上看了一眼,果然看到她小腹部位胀得鼓鼓的。

陈凝这次没急着诊脉,先让这位妇女张嘴伸舌头,她看了一眼,便告诉周扬:“你过来,也看看她的舌头,说说是什么情况?”接着她才开始诊脉。

周扬只看了两眼,便见到患者舌面上湿润水滑,舌质则为淡,并无火气之像。

这时陈凝又问患者:“生病以后经常口渴吗?想不想喝水,能不能喝下去?”

患者立刻说:“渴,经常想喝水,但是喝不了,喝点吐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喝不下去怎么还想喝呢?”

陈凝不假思索地告诉她:“这叫水逆,是水蓄膀胱,气化不利造成的。”

“你身体里其实不缺水,水都蓄积在膀胱里了,但是气化功能不行,传导不上去。这就导致你下边胀得排不出去,嘴里却感到干渴。说白了,就是水液分布不均匀,身体有的地方缺水,有的地方水液又泛滥了。”

她这个比喻还是挺浅显的,患者大概也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但她最着急地是快点解决这种痛苦的现状,因此她当即追问道:“那这病能治吗?”

陈凝这时已经写好了药方,交给她儿子,让他去拿药,然后说:“给你们开了三剂五苓散,这个就是渗湿利水的药,如果有效,吃完这三副就能看出来效果。”

患者儿子信了她的话,打算下去拿药,陈凝又嘱咐了他一句:“服药期间门,患者要喝水的话,一定要给她喝温热的水,不能喝凉的,不然药效会打折。”

患者儿子也知道他妈这个病不能乱来,再憋下去真会死人的。因此他答应得很认真,说:“大夫放心,我们肯定会按你说的做。”

陈凝见他听进去了,便示意他可以走了。

他们走了之后。陈凝问周扬:“刚才我给患者开的是五苓散,你知道使用这个药方的两个指征吗?”

周扬药方背的很熟,但说到具体的用药指征,一时半会有点不确定,想了想才说:“是小便不利吧?”

陈凝见他没往下说,就告诉他:“患者还得有口渴,至于有没有外感,这个不一定。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可能会用到五苓散。但要使用这个药,必须得确认,患者有口渴和小便不利的特点。同时他舌质也得淡,没有火才可以放胆用,因为药方里有温阳化水的桂枝,这味药是温里的。”

周扬听明白了,点了点头:“口渴和小便不利全都得具备是吧?我记住了,那患者要是有火呢?比如舌有黄苔?”

陈凝没告诉他答案,反而跟他说:“你回去再翻翻《伤寒论》,把蓄水证、水逆及蓄血证这一部分章节全都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再找些医案看看,明天我再问你。”

说到这儿,陈凝就低头忙自己的事去了。

快到下班的时间门,徐主任在门口招了招手,说:“小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陈凝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她就走了出去,等到了主任室之后,徐主任这才告诉她:“小陈,今天上午市委下属的一个办事处来了一位姓谢的同志,这人你认识吧?”

陈凝微微怔了下,然后说:“认识,他家几个亲戚都来找我看过病,人也都是他带来的。他是不是来找过你,跟你说起他们单位想请中医大夫去给职工做检查的事?”

这回轮到徐主任吃惊了:“这事儿你知道啊?”

陈凝便把中午在大院碰到谢振兴的事说了一下,徐主任一想,那个时间门点确实对,俩人要是在大院碰上,说几句话也是正常的。

因此他说:“你知道了也好,倒省得我再跟你解释一遍。”

“是这样,谢同志的意思我听出来了,他是希望你能过去一趟。大概是因为他几个亲属都是你给治好的,所以他对你的医术比较信任和认可吧。”

“至于另外一个人,我找了李大夫。至于黎大夫,他说不去。他有课,那么多学生等着上课呢,他不能不去上。”

陈凝觉得谢振兴来得是勤了一点,不过像他这样的人也不只有他一个。像邢副厂长也会常带人过来找她看病,其他人中也有这样多次来找她的人。所以她想了想,倒也没觉得太奇怪。

她便答应了,说:“行,如果时间门上合适,我可以跟李大夫过去,到时候我能把周扬也带去吗?”

见陈凝答应了,徐主任就说:“周扬你想带就带吧,不过那地方是机关,在那上班的人都有点权和人脉。让周扬那小子到了地方,说话做事小心着点,不求他做得多好,别惹事就行。”

陈凝觉得周扬应该不会,他也就是跟熟人随便点,患者和家属来的时候,他还是很有分寸的。

她就说:“应该不会吧,到时候我争取看着点。”

徐主任点头:“行,还是你管他好使。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可能在这几天下午过去,时间门定准了我再通知你。”

陈凝看看时间门,也快下班了,她便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她回去的时候,发现梅东来已经走了,周扬也在换衣服。

陈凝没管他,自己换完衣服,便跟周扬前后脚离开了中医科。

骑车从大院里出来的时候,陈凝要从右边拐出去,拐到大马路上。

她的自行车刚骑到拐弯处不远的地方,就看到周扬从拐角处冒出来,冲着马路旁边站着的梅东来招手:“梅大夫,你跟我来,我跟常磊带你去,人离这儿不远。”

陈凝:…怎么瞧着鬼鬼祟祟的?找修鞋师傅用得着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