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媳妇后我不想退休了

《娶了媳妇后我不想退休了》

97 认祖归宗 皇帝下了朝,气……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皇帝下了朝, 气冲冲的回了勤政殿,大门还未关上,就见他将茶壶茶杯摔在了地上, 一众奴才吓得跪在地, 大气都不敢出。

他的那些儿子逐渐成年, 各家都起了小心思。他还没老到要死了呢,这些人想要干什么!

如今皇后的孩子找回来了, 他这个当父皇的都没有质疑,可他的那些臣子, 却说那孩子来历不明, 难以证明身份。

证明身份?怎么证明身份!把明鸾从坟里拔出来,问清楚吗?可别说是坟了, 明鸾不是在自己“挫骨扬灰”了吗!

宣告明鸾死了他们不信,宣告自己的儿子找回来了他们也不信!这些年了,明鸾离开朝堂这些年了, 那些人又有多少是跟他一条心的?

和他年少时相差无几的样貌, 不是他的儿子,难不成还会知她明长宁的吗!

气死他了,气死他了!

他的那些好臣子啊, 连那孩子都没见过呢, 就在朝堂上跟他唱反调。

动了谁的利益了?挡了谁的路?

他不是不知道,嫡子回朝, 必然打破看似平静的局面;但是他没想到, 平日了各自为营的臣子竟然联合起来,让他如此难看。

他是老了,可也只是刚过不惑之年,而他的臣子却早早地选好了阵营, 为了储君之位明争暗斗。他们明家的皇帝,是不长寿,可他还没死呢!

越想越来气,想要砸东西,却发现手边的杯子都被他砸完了。

皇帝在宫里生闷气,龙一却是心情大好的拿着一大早才公公送来的地契,携家带口的搬进明鸾的豪宅里。

早在长公主离京的时候,已将这宅子的大部分人遣散了,留下的不过是宫里的宫人,二十年过去了,也没有剩几个人了。

龙一将那些旧人也全部打发了,给了一大笔钱财,让他们哪来哪去了。这里将是她的家,只有放心的人才能留下,不然她的后宅如何安宁,她的妻儿如何安全。

交接好了之后,才公公回宫了。

龙一抱着小崽子,拉着柳枝在大宅里转悠了起来。虽然没有什么人气,但是宅子里的风景道还是不错的。想来这些年,宫人们不曾懈怠,没有因为主人不在也属于打理。

“阿枝,你宅子不错吧?”以前在梦境中的时候,她就觉得红衣女子这个宅子不错,没想到,现在是她的了。

“挺好的,就是太大了点。”这样的高门大宅自然是比她们乡下的家宅好上许多,但是柳枝却更喜欢她的那个小家。这里太冷清了,那她们家温馨。

龙一懂柳枝话里的意思,一手揽住了她的肩膀,“慢慢改造,早晚有一天都改成我们喜欢的样子。”

小崽子插话道:“阿爹,崽崽要一个好大好大的练武场,跟家里的那样大的!”说着,伸出胳膊还比划了比划。

“崽崽都不学功夫的,要那么大练武场做什么?”小崽子今年五岁,她没打算让她这个年纪就开始习武的,小孩子快乐她还想着多留给她几年。

“崽崽要学的。”说着,她奶声地说道:“心慈姐姐和乐佳姐姐她们都好厉害,崽崽也想跟她们一样!”

宋心慈和李乐佳是八岁开始习武,师从许正。许正之前没收过徒弟,龙一让他一收就收了个,另外一个就是宋承恩,是大师兄。好在这个孩子能吃苦、有毅力,几年下来,都有不错的长进。

“习武很苦,崽崽可要想好,一旦开始,就不能半途而废。”从小崽子出生开始,龙一就给她温养经脉,就算小崽子没有习武的天赋,她也会有常人无法比拟的体魄。

“崽崽不怕苦的,阿爹崽崽要习武。”小东西在她怀里撒起娇了,“阿爹教崽崽好不好吗?”

“好好好。”她家崽子都主动求学了,她怎么会拒绝呢。“等阿爹练武室修剪好,就教崽崽习武。”

“那要到什么时候啊?”小崽子嘟起嘴来,有点不高兴了。

“大概崽崽过六岁生辰的时候吧。”小崽子一听,赶忙掰起手指数数,一看还有半年之久,“还要这么久啊!”明亮的眼睛一转,似有了主意,道:“崽崽能提前过生辰吗?”

她家这个小机灵崽子啊!

凤栖宫中,皇后靠在软塌上看书,不过心思早已不在书上。她不在前朝,不代表不知道早朝时发生的事情。

这些年来,皇帝为了打压她的亲族,提携不少他以为合适的臣子。自从她父亲辞官后,皇帝就顺势废除了丞相一职,由六部替代。这原本是他的走的一部好棋,将权力收回到自己手中;可这六部的尚书却不都是跟他一条心的,想来这几年,皇帝也没少受气。

前朝的局面,她早就料到了。不过,那些人再怎么反对,只要皇帝承认,只要她还是皇后,她儿子就只能做实了嫡出的身份。

不过就是一个身份,还没怎么样的,那些人就慌了,真是太好笑了。

几年前父亲他因“身体问题”辞了官,如今只有大哥在朝为官——任工部尚书,其他其他亲族能外放的,也都陆陆续续的去了地方。她这个皇后,是不是在其他人眼里就是个没有依靠的中宫摆设?

又听闻皇帝下朝以后,气的摔了好些东西,皇后心里倒是痛快的很。不过,朝堂上的这个局面,还不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如今她的澈儿回来了,她更是要为他铺好每一步路,这些年的布局可算有了价值。如何不让她激动!

她不了解这个多年未见的孩子,但是听张毅的描述,她是个杀伐果断的主儿。若不是张毅命大,真相怕是要埋到土里了。她拿出怀里的暖玉,睹物思人。长宁不在了,若不是她的这块玉佩,谁又能料到这孩子尚在人间呢。

她看着玉佩,轻轻摩挲着,口中呢喃着:“该是你的,就该是你的……”

“皇上驾到——”一个尖锐的声音,打断了皇后的思绪。

她将玉佩收好,不慌不忙的走去外面迎接皇上。皇帝这个时间来,想必是气消了。这么些年,他在她面前从来都是一副儒雅的样子,生怕在她眼里比不过他皇姐。可是,在她心里,他怎么比得上长宁。只是他从来都不懂,凡事都要争个高下。

“臣妾恭迎皇上。”皇后轻轻拂了一礼。

“皇后昨日可见到澈儿了?”皇帝执着皇后的手,进了屋。

“见到了,那孩子长的跟皇上少年时很像。”像到她以为看到的人是长宁。

皇帝看了一眼皇后,道:“他将皇姐的宅子要了去,朕允了。”

“澈儿已经成年,又成了亲,住在宫里不合规矩。他初来京城,没有地方住,皇姐那宅子虽然空了许多年,但一直都有人打理,如今皇上赐给了澈儿,总归让他有个落脚的地方。臣妾还要谢谢皇上的体恤。”

两人都没有主动提及明鸾的的事情,但心里都默认了明鸾不在人世的事实。

“澈儿是朕和皇后的孩子,朕又怎会委屈了他。”当年他如此期盼这孩子的到来,没想到出了那样的意外,失散了这么些年。

“臣妾观澈儿心性率直,许是因为没有在皇上身边长大,不懂规矩了些,希望皇上带他宽容一些。”

率直?是够直的。毫不客气的跟朕要东西。皇帝想到昨天他这个儿子跟他要东西的样子,心里不知几番滋味。

“他这些年流落在外,也吃了不少苦,朕不会与他计较太多。规矩慢慢教,他自然会懂的,也不急于一时。”皇帝哪里不明白皇后话里话外给他讨恩典呢。“朕让礼部定了下月初六开祠祭祖,封王一事也一并完成。”

封王?这倒是皇后没有想到的,她没料到皇帝会这么快。

“澈儿已经成年,理应封王。”说着,拿出了一个单子来,“朕拟了几个封号,皇后帮他选一个。”

皇帝心里早就定下了封号,却拿这个试探她的心思,真是无聊透顶。皇后无奈,但戏还是要演下去。

皇后看了一眼,心里忍不住地骂眼前这个人。用这上面的哪个字封王,都会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上。

“澈儿一无建树,二无功绩。臣妾觉得,这上面的字都不合适澈儿,不若取个‘安’字吧。臣妾此生不求其他,只愿他平平安安的。”

皇帝面带笑容,但笑意未达眼底,“他是朕的长子,又是唯一的嫡子,当是用得上朕为他选的封号——那便秦王吧。”

秦王!皇后心里一惊,却又了然。

皇帝啊皇帝,既然你要将他推到刀尖上去,就莫要后悔今日的决定。

到底是隔了二十年的情缘,血脉相连又有何用?生在皇家当是可悲,不过都是权力的奴隶罢了。

若当年她勇敢一点,或许就不会是现在的处境,她也不会每日在煎熬中度过。

长宁她……长宁她……

皇后心里无限的悲凉,从长宁走后,她的心就再也没有热过了。

二十年前她护不住长宁,二十年后她连自己的儿子都护不吗?可笑,当真可笑!

她倒要看看,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