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苟在半岛李贰华安

《汉末苟在半岛李贰华安》

第185章 联军散场,封王天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帅帐内,众人纷纷支持袁绍的观点。

然而,卢植却怒气冲天地反对了这个想法。他指出黄河被唐军控制着,如何过河?这句话让所有人陷入了沉思。

大家都知道唐军控制黄河。这样的情况下,从北边入手难度太大,不现实。

此时,袁绍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可以从南边入手,进入弘农郡。

这个建议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因为秦岭虽然有些险峻,但是却比黄河更加稳定安全。

卢植看着众人都同意了袁绍的建议,只好笑道:“那可以,诸位都是大汉忠良,咱们这就南下。”

这怎么成。打洛阳已经无意义了。所有人都想拿回兵权,把部队带回去。

孔融说道:“卢大人,人心不齐,还得看自愿啊。”

众人齐呼:“正是,当挑选志愿之士。”

曹操认为,为国而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却顾左右而言他,这种行为是不当人子的。

他对此感到非常气愤,毫不掩饰自己的怒火,直接开口斥责众人。

然而,袁绍并不同意曹操的做法,认为曹操过分了。

他指出,大家都在讨论国家大事,应该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而不是进行人身攻击。

袁绍希望曹操能够理智地看待问题,不要激化矛盾。

曹操大笑着,怒而作诗一首:“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说罢曹操离开大帐。

孔融赞道:“这个曹孟德还是文武全才,这文采没得说。”

卢植却在一旁叹息,面色忧伤。他心知国事艰难,现在必须要手握兵权,才能保卫国家安定,但是卢植对于放弃大批士兵不免有些犹豫。

最终,卢植说道:“老夫允许你们每人带走六千人。”

刘岱却不买账,表现出讨价还价的态度,提出质疑:“我还有一万多人,带着一万人离开。”

卢植的脸顿时阴沉下来,他厉声喝道:“典韦何在。”

“末将在。”

就在此时,典韦出现了。他拿着沉重的战戟,冲进了帐篷,一副要杀人的样子。

卢植问道:“刘岱,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末将这就告退。”

刘岱陷入了为难。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说什么了,否则会激怒卢植和典韦。这卢植可能不会杀自己。不过,这典韦莽夫的很,可能会下杀手。

没有人再有意见,每个州牧、太守同意只领走六千人,就定了下来。

三日时间,联军纷纷散场。卢植手中还有十三万大军。十八诸侯,就剩下卢植、刘备、曹操。

刘备来到卢植面前,恭敬地问道:“老师,咱们打洛阳吗?”

卢植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不忙,先休整几日。我再托病。然后再撤军。这十三万大军,我要用来防备李贰。”

曹操赞道:“卢大人高啊,只要有这十三万大军在,李贰就难夺幽州之地。”

听到这句话,卢植微微一笑,谦虚地说道:“都是曹将军的英明决策,才能让我们战胜敌人。不过,孟德啊,我推荐你为济南相了,希望你好好帮着刘虞守着青州。”

曹操立即感谢卢植的支持,并表示会全力以赴守护好青州。

曹操现在没一块地盘。闻言大喜不已。

不久,卢植装病,大军撤回到虎牢关。标志着诸侯讨董结束。

而黄忠辞官回长沙,要守着病重的儿子。

卢植北上前,给了曹操三万兵力。典韦、许褚纷纷告假,说要留在家乡。实际上,这两人投靠了曹操。

长安城董府。

贾诩被招回长安,汇报着联军的情况。

董卓赞道:“文和,好样的。你可为咱家的张良啊。”

贾诩谦虚道:“主公,过虑了,在下才能一般。”

董卓笑道:“谦虚了不是。诸侯散了,咱家该要做些什么呢。”

贾诩想了想,说道:“主公,臣有一计。我们可以封王天下,让大汉重现战国乱象。”

李儒质疑道:“有人敢接受吗。”

贾诩却淡然一笑,说道:“如今汉室,还有何威严可言。只要有人接受封王,那么关东诸将,就没时间打我西凉军的主意。”

董卓听到这话,高兴地说道:“李贰都称王了,咱家称王也合适吧。”

但李儒和贾诩两人却齐呼:“不可。”

董卓不悦地问道:“为何。你们说说是何道理。”

李儒解释道:“非刘氏不可为王。如今天下多雄,如果咱们随便封号,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和动荡。而且,我们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遵循传统规矩,不能随意改变历史秩序。”

贾诩又补充道:“而且,现在汉室还未灭亡,如果我们胡乱称王,势必会招来更多的敌人。到时候,我们将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董卓听后沉默不语,心中暗自思量。最终,他还是没有冒险封号,而是选择了等待时机的策略。

董卓怒道:“李贰称王,怎么说。”

贾诩回道:“大唐是公然造反,主公还得需要汉家臣子的身份。还不能翻脸。”

董卓想想也是,问道:“哪该怎么操作。”

贾诩和李儒都认为,只有有实力、有野心的刘氏宗亲才能够封王。

但是董卓并没有明白,他问道:“那么,咱家该封谁为王呢。”

贾诩和李儒想了一会儿,最终得出结论:必须找到几个稍微有点实力的人,让他当上王位。

董卓听了他们的话,开始推荐一个个合适的人选。

李儒说道:“青州刘虞,爱民如子,可为齐王,掌青州之地。”

贾诩笑道:“平原王刘硕为桓帝的弟弟,身份高贵,可为魏王。掌冀州之地。”

李儒笑道:“兖州刘岱。此人野心勃勃,可为韩王,掌兖州之地。”

李儒说道:“扬州刘繇,虽资质平平。但也有野心。可为吴王,掌江东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