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苟在半岛李贰华安

《汉末苟在半岛李贰华安》

第233章 瓜分徐州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夜幕降临,临淄城曹府中,三个男子坐在一个凉亭的石桌旁。他们分别是曹操、程昱和陈宫。三人品着小酒,开始聊起了徐州投靠齐国的事情。

程昱说道:“徐州没称王,陶谦的出路,就是投靠齐、韩、吴三国。他会怎么选呢?”

陈宫说道:“吴国实力最弱,且刘鹞无能之辈,就控制九江郡,可以忽略;袁术扩张很快,实力也大,想必徐州可能有些许郡县,会考虑投靠;最后,就是咱们齐国了,若是孔融成功说服陶谦,齐国吞并徐州,那主公当早做准备啊。”

曹操则说道:“全部吞并徐州,可能性不大吧。陶谦没有全部掌控徐州吧。再说,袁家四世三公,号召力强。想必有不少人会投靠袁术。”

程昱附和道:“正是,取徐州还得用兵啊。”

曹操问道:“齐王一直掣肘我等,该怎么处理。”

程昱回道:“可逼宫,直接更换齐王。”

陈宫疑惑道:“不好吧。刘虞名声好。没过错。这样做不可取吧。”

程昱说道:“皇帝都没有了,还看这些虚无的东西干嘛。直接干就是。”

曹操问道:“齐国百姓会信服吗。”

刘虞的是仁德之君,齐国百姓,安居乐业。突然换齐王,有点说不过去的。这时候的人,看重名声。

曹操拥兵自重,若他造反。要被骂成狗的。民心失去,可能把齐国带崩。也说不准。这让曹操迟疑不定。

孔融回到齐国,把出使的一些事,汇报给刘虞。再把自己与陶谦商讨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

刘虞问道:“和儿年纪不大,处事能力也不强。这事能成吗。”

孔融信心满满地回道:“可让太史慈辅助世子。太史慈年纪不大。想必,不会引起曹操的注意。”

刘虞问道:“那么,和儿如何去徐州呢。”

孔融说道:“可联姻啊。大王的幼女,已经到了及笄之年。可把她许配给陶家公子陶商。”

刘家有女刘妍,初长成。该用来联姻了。

刘虞叹道:“陶商是纨绔子弟,把妍儿许给他,有点不合适吧。”

孔融说道:“自古贵女,就要有为国出力的觉悟。大王,不必在意啊。”

确实如此,汉朝多有和亲的政策。一个诸侯的女儿,算得了什么。

不久后,刘陶联姻的事情,传播开来。如何把刘和送到徐州呢。当然是让刘和混入送亲的队伍之中。齐国送亲队伍由太史慈领兵一万,送嫁妆数十车。向徐州治所郯县而去。

曹府内,曹操怒火冲天,骂道:“该死的孔融、陶谦啊。这两家伙真会玩权术啊。”

程昱说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主公何不派兵截杀和亲的队伍。”

程昱是实用主义者,所出的计谋,不讲道义,只看结果。比如,曹操没粮时,他让将士们吃人肉……哦,这是史书里的。这个时代有红薯、玉米、土豆,不会饿肚子了。这悲剧也不会发生的。

陈宫无语了,说道:“不可,这样不妥当。”

曹操也觉得程昱这家伙,心有点黑啊。

曹操没有做过决断,而是立即整军,准备出兵徐州。在他看来,徐州这么大的动静。袁术不可能无动于衷。

韩王府内,阎象汇报徐州的事。

袁术说道:“徐州是一块肥肉啊。怎可轻易被齐国夺下。”

杨弘说道:“广陵太守张超,是张邈弟弟。可说服他投降我韩国。”

前书提到,陈留太守张邈,被袁遗拉上袁氏的战船。投靠袁术。所以,劝降不难的。

袁术笑道:“好啊,这事就这么愉快的定下了。”

袁涣说道:“下邳太守笮融。自上任后,督管下邳、彭城、广陵三郡运粮。他将其中大量物资占为己有……这种行为,让陶谦不喜。可招揽于他。”

袁术满意至极,想着,自己轻轻松松地,将要得两郡之地。

韩国让袁涣出使下邳城,来到葛峄山。话说笮融,生性残暴却笃信佛教。可能是他恶事做多了,想要赎罪吧。于是,他在下邳的葛峄山一带,修建豪华佛寺,铸造金铜大佛,衣以锦彩,并举行浴佛节……

在一座寺庙中,袁涣与笮融会见。先是一番佛道知识的交流。

然后,袁涣开门见山地说道:“笮大人,如今陶谦要投靠齐国,你有什么想法啊。”

笮融说道:“陶公于我是老乡,而且,他对我有恩。当然是听陶公的。”

袁涣鄙视道:“齐王用人,先看品德;再说,齐国律法森严。笮大人做了不少恶事吧。齐王能容你吗。”

笮融说道:“不能吧。怎么说,我也是一方太守。”

袁涣笑道:“性命为重啊。走错路,就性命不保。笮大人三思啊。”

笮融问道:“韩王什么态度。”

袁涣说道:“既然你一心向佛,何不放弃的世俗。广泛建立佛家道场。传扬佛法……说这么多,表达的宗旨就是建立佛教。”

多一个佛教,袁术无所谓的,他只要下邳郡。

汉末,广陵郡位于徐州东南边,靠近扬州,领11县。治所是广陵县(今扬州附近)。

张邈领命来到广陵,见到自己的弟弟张超。

张邈说道:“袁术这家伙,马上就要成为南方的霸主了。我们张家,当依附袁术啊。”

查看史料:早期的袁术,是实力最强诸侯,地盘也是最大的一个。只是一手好牌打烂了而已。

张超问道:“兄长。齐国实力很不错啊。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我们可以待价而沽啊。”

张邈说道:“不可三心二意。齐国刘虞与曹操不合,迟早要出乱子。袁术就不一样,他一人说了算。再加下,南方名人名将都投到袁术麾下,他的胜算大很多。”

这么多人投靠袁术,不是没有原因的。袁术前期,被许多人看好的。

张家两兄弟促膝长谈、抵足而眠……他们为张家的未来操碎了心。

可能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是,路是自己选择的。

就此,广陵郡、下邳郡轻松被袁术拿下。

袁术感叹道:“我袁术就是天命之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