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

《小县令被迫登基》

71 071 差役升官,新县衙,新气象,新……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江县人议论了许久的新县衙, 终于要启用了!

初七这天,虽然天气仍旧挺冷,可还是有许多民众赶来凑热闹。如今站在新县衙外面, 再想想当初破落的旧县衙,莫名就让人觉得干劲十足。

“咱们都得努力啊,争取也住上砖瓦房。”

“舒坦的新年已经过完,大家伙儿也都该再次忙碌起来了,多攒攒钱,肯定可以的。”

“是嘞是嘞,这个年过的太舒坦,都快要忘记咱还得继续努力干活儿,攒钱过好日子啊!”

“这青砖瓦房瞧着都气派, 住进去该多舒坦呐。”

一个年过完, 江县人的心态变了。

大家以前只想着,吃饱肚子就行。

现在呢?仅仅吃饱肚子,已经不能满足百姓们的需求了。别的先不说, 住上砖瓦房, 成了许多民众们新的目标。

人们看着县衙漂亮气派的新砖瓦房, 艳羡的同时,浑身也都是干劲儿。

在县太爷的带领下,大家地里收成好了, 还有了额外收入, 腰包也逐渐鼓囊起来。只要接下来好好干, 青砖瓦房盖不起,红砖瓦房肯定没问题的啊!

一想到自己以后也能住进砖瓦房里,哪怕大冷天,心头也是火热的。

这过日子啊, 不就是在享受这种达成旧目标、制定新目标,然后完成目标、越过越好的过程嘛!

新县衙外面。

陈庚年觉得自己今天出门已经够早了,但他到的时候,外面仍旧围了许多看热闹的民众。

而县衙门口,裴宝来、胡铭等差役们已经在焦急等待着,就连富先生和丁晴竟也早就在这里了。

“县太爷!”

“哎呀总算是来咯,县太爷,咱赶紧进去吧。”

陈庚年失笑出声。

他其实是觉得缺点东西的,比如鞭炮,再比如剪彩仪式。但以江县如今落后的制造业,别说鞭炮,连用来剪彩的红绸都做不出来。

发展之路漫漫啊。

因此,陈庚年不再纠结这些,说道:“开门吧。”

几个差役闻言,赶紧将县衙大门推开,随后众人迫不及待鱼贯而入。

用于升堂的衙门,自然还是保持原来的格局,除了将门头升高重建之外,其余没有怎么变动。

真正变动的,是衙门后面。

穿过衙门大堂,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栋目前整个江县最豪华的层办公楼。以主楼为中心点,左侧是单层的仓库资料楼,右侧是图书馆和会议楼。

别的先不说,以后县衙再开大会,有了会议楼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出现挤在衙门大堂里的尴尬情况。

而在层办公楼的后面,则是原来的县衙后院。

以前这里低矮逼仄,现如今将原本的院墙、仓库都打通,还外扩了一片地方,所以瞧着相当宽敞。

差役们心心念念的单人宿舍楼,以及食堂、菜园、猪圈、茅房等等,都规划在这里,甚至还有个小型的运动健身场。

至于监狱,则是按照原本的县衙规划,依旧安排在外衙门大堂的左侧。

毫不夸张的说,相比于之前磕碜的旧县衙,现如今的新县衙简直焕然一新。

这才是一个县区最高行政中心该有的样子啊!

“食堂比以前大太多了吧,还单独做了一个小楼!”

“我去宿舍楼看了,上下两层,足足好几十个单人房间,每个房间都很宽敞!”

“太气派了!刚才路过会议楼,我进去瞧了一眼,足足百人的会议场,还有配有桌椅,好牛逼。”

“跟着县太爷混,果然有前途。”

看的出来,一帮小子们乐疯了。

大家绕着新县衙参观了一圈,对这个要新奇上一番,对那个也要大惊小怪一番。

就连见多识广的富春,都忍不住连连惊叹。

显然,他此前也没有见过这般样式新奇的建筑。

见他们这副兴奋模样,陈庚年也没忍住,一直在笑。

新房子,新气象。

连县衙的差役们都因为这栋砖瓦建筑而振奋,那想来路过的每一位江县民众,都会被‘刺激’的不轻。

日子就是需要这种对比,然后在对比当中找到新的努力目标啊。

仅仅只满足于填饱肚子,那可不行!

眼看参观的差不多了,陈庚年笑着说道:“走吧,既然参观完了,去主楼开晨会。”

差役们互相对视,忽然神奇的都不闹腾了,一个个努力开始摆出沉稳模样。

因为今日的晨会,主题肯定是升官嘛!

主办公楼一共分为层。

一层是差役的值班房,休息室,接待处,以及单独的部门‘典吏衙’。

二层,则是兵、刑、工、吏、户、礼六部班房,以及‘县丞衙’、‘主簿衙’。

至于上面的第层嘛,是大办公房会议室,以及县太爷的办公房。除此之外,陈庚年还在层,单独给富春留了一个相对小一点的办公房。

富春闻言颇有些受宠若惊:“这,我也有办公房?”

还是挨着县太爷的办公房!

陈庚年笑道:“先生大才,最近这段时间,陆续将这群小子教导出来,以后县衙少不得还得靠先生费心操持运转,多以先生千万别推辞。”

对于真正的人才,当然要给予厚待啊。

富春看着言笑晏晏的县太爷,沉默片刻后说道:“县太爷放心,富春以后,定不辜负您的器重。”

如今江县已经步入正轨,眼看着就要进入下一段大刀阔斧的发展期,而他富春又得到县太爷如此器重,这让他怎么能心里不激动呢?

“先生言重了。”

陈庚年摆摆手:“走,一起去大办公房吧,再耽误下去,那帮小子们要急疯了。”

另一边。

裴宝来、胡铭等差役,已经提前进入楼宽敞明亮的大办公房,然后将炭火盆点燃。

办公房里很快就暖和起来。

陈庚年在主位落座,环视这焕然一新的大办公区,再看看一群目光炯炯有神的差役们,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叠红封:“开工红包,大家都沾沾喜气。”

哇!

没想到开工第一天还有红包拿,大家一人分得一个红包,脸上表情都喜滋滋的。

然后就听县太爷又说:“过去的半年,大家都辛苦了,也做的很好。新年新气象,咱们要有新的工作目标,未来一年任务也很繁重。但在布置新的任务之前,我得给你们做个工作职位调动。”

这话说完,差役们脸上的欢喜,顿时都变成了紧张。

陈庚年停顿片刻,这才继续说道:“胡铭,去年的村长考评工作你完成的相当出色,经过半年来的深思熟虑观察,我决定任命你来做县丞,兼任吏房胥吏。以后不仅是村长们的任免考核,还有县衙内部人员的任命,都由你来负责。这任务量不小,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胡铭当即兴奋站起来:“多谢县太爷器重,我一定好好干!”

陈庚年笑着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又看向孙成和裴宝来:“孙成在人口普查工作,以及养猪规划工作中做的很好,我决定任命你来做主簿,兼任户房胥吏。宝来在监督坎儿井挖掘,以及打通江县凉州贸易方面做的也特别好,以后物流贸易这块,你还是得继续盯着。我决定任命你做典吏,兼职刑房胥吏。接下来衙门内外所有的差役,都得你这边来负责,包括后面县衙招的差役,你得好好带着他们,维持县区安稳。”

裴宝来和孙成互相对视,压抑住内心的振奋说道:“多谢县太爷器重!”

一个县区里,除却县太爷,其实就这个职位,能称的上是吏官。

县丞和主簿,相当于两位副/县/长,至于典吏,则是相当于现代的公/安/局/长。

这位,是可以戴镂花金顶,穿五蟒四爪官服的。

“官服和官帽,我年前的时候已经让绣娘按照你们的身材做了修改,在库房里放着呢。”

眼看人暗搓搓期待的目光,陈庚年笑道:“会议结束后自己去领取。”

这要搁在以前,他们仨肯定得兴奋的好一通闹腾。

可现在毕竟升了官,得沉稳一些,因此只能涨红着脸强忍着,忍得好生辛苦。

“还有。李泉在绘制江县地图的差事中做的很好,任命为兵房胥吏。邵安在建筑厂的工作完成的十分出色,江县北部十几个村子的窑洞建造也都因为有你在才能顺利完工,任命为工房胥吏。赵强盘火炕的工作也完成的相当出色,任命为礼房胥吏。牛天明的差役工作也做的很好,任命你做皂班班主,以后衙门内部差役的工作任务分配,都由你来负责。”

一口气说完其余几位差役的任命,陈庚年笑道:“以后就不再是单纯的差役了,大小都是官身,遇见事情,多思考。言行举止都要多加注意,不可以像是以前那样莽撞。”

“放心吧县太爷!”

“我们一定好好干。”

“咱年后要开展什么工作,您快跟我们说说。”

升了官,大家都很振奋,工作热情也空前高涨。

显然是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陈庚年看着这群亢奋的小子,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心情很不错。

因为年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啊!

他现在获得了棉花、大豆的种子,要赶快把这两样经济作物种进地里。

等收获以后,就可以开工厂,磨豆油、做豆皮、酱油,做棉布衣裳等等,这不仅能提升江县的基础农业多元化生产,还能拉动轻工业、商业的发展。

只要今年这茬棉花、大豆的收益效果好。

等明年,看到商机的江县人,就会选择在地里种植这些新的农作物。

但磨油、纺纱等等,需要一些专业技术型人才,这在江县不太好找。

估计得去凉州引进,然后再教给江县人。

如果这一切推进顺利的话,江县今年至少能再多开办两个工厂,磨油厂、和棉纺厂!

当然,这两个工厂,县衙就不再参与了,都要由私人创建。等年底的时候,江县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豆油,顿顿能吃炒菜,还有豆皮这样的新食材,做菜能放酱油佐料,冬天可以穿棉布衣裳御寒!

更重要的是。

这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包括种植棉花和大豆,也会让田地里的经济创收增加,如此一来,距离家家户户脱贫盖新房的日子,还会远吗?

如果说去年冬天,江县人尝到了农闲期上班赚钱的甜头,意识到商贸购物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那么从今年开始,陈庚年要把县区民众们的生活水平,再拔高一个新台阶。

吃饱饭,已经成为旧目标。

新的一年,他要让大家吃得好,穿得暖,住的宽敞,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

“好,我来说一说下个阶段的工作计划。”

在脑子里把思路捋顺畅以后,陈庚年正准备开口,可就在这个时候——

咚!咚!

鸣冤鼓沉闷的鼓声,骤然从外面传进来

整个办公房霎时间安静下来。

众人互相对视,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错愕。

自从他们进县衙以后,正经的升堂只有一次,就是处置郑文峰那次。

像是其余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经由差役们负责去调停就好,完全到不了升堂的地步。事实上,偏僻小县里的县衙,一年到头也不见得会有几次大案,升堂的县衙很多时候都是个摆设。

但既然有人敲了鸣冤鼓,那县衙就得出面升堂。

因为这个鼓,就是为了给百姓打官司设立的。

“牛天明负责组织皂房差役出堂,胡铭、孙成、宝来你们个去换官服,然后在县衙小侧门外面等我。”

陈庚年将未说出口的工作计划咽下,严肃道:“一刻钟后升堂。”

“是!”

众人回过神来,不敢耽搁时间,各自进入状态去忙碌。

等所有人都走后,富春看向陈庚年,忧虑道:“大过年的,有人来敲鸣冤鼓,该不会出现什么命案了吧。”

这种是最麻烦的。

陈庚年揉了揉眉心:“暂时还不清楚,待会儿就知道了。”

希望别跟富先生猜测的那么糟糕。

一刻钟后,换好官服的陈庚年,急匆匆去县衙小侧门,和同样换上官服的胡铭、孙成、裴宝来人汇合。

按道理来说,从差役服换上官服,肯定是开心的。可现在人的兴奋,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鸣冤鼓声给冲淡了。

走进县衙之前,陈庚年低声询问道:“去打听了吗,因为何事鸣冤?”

然而诡异的是,这人神情古怪,没有一个人回话。

最后还是胡铭讷讷道:“县太爷,你,你进去就知道了。”

陈庚年闻言蹙起眉头,隐隐有了猜测。

而等他走进大堂,坐在公案桌上以后发现,事情果然和他猜测的一样。

打官司的双方,是百多位佃户,和十几位乡绅老爷。

这些乡绅当中,包括陈申、裴仲、胡志峰、孙元河等人,潦草一扫视过去,妥妥的‘全衙门所有人的爹’。

大过年的,县太爷和衙门差役的爹,去县衙报官跟百余位佃户打官司,这还是县太爷搬进新县衙的第一天!

这事儿简直自带话题度。

不出一会儿,县衙外面就围了老大一群人,全都瞪大眼睛看热闹。

据说是佃户们集体辞工不想再给乡绅老爷们干活儿,乡绅们不同意。

双方刚开始还在商量。

可后面越来越多的佃户听说后,纷纷开始闹辞工,这下乡绅们彻底慌了。一旦这些佃户罢工,那他们各家的田地怎么办,全都得荒废啊!地主乡绅家里粮田荒废,这跟破产有什么区别!

最后实在没办法,干脆一咬牙,报官!

可这样一来,就会有个微妙的问题。

众目睽睽之下,县太爷是会选择帮理还是帮亲呢?

县衙很快宣布了升堂。

这两拨人,林林总总超过百位,一进来后,整个县衙都被塞满了。

皂班差役们都准备喊‘恶无’‘无恶’的口号了,眼神一撇,瞧见自家老爹们怒气冲冲走进来,齐齐傻眼。

但佃户们可不管这些。

其中一个脑子灵活的被推作话事代表,进门就跪:“县太爷,您要给草民等人做主啊!草民等人以大江村佃户为榜样,也想开垦自己的田地,收自己的粮食,盖新房过上好日子!所以和乡绅老爷们协商,夏收过后解除劳作契书,但这群老爷们愣是不肯放人!”

“放屁!契书都签了,哪里是说解除就能解除的!而且当年你们来投奔,说是吃不上饭要饿死了。那个时候江县闹饥荒,我们几个家里虽然都不容易,但也咬牙把你们收下了。这么多年,哪点亏待过你们!”

裴仲不愧跟裴宝来是父子俩,连暴脾气都如出一辙,听到那佃户的话,当即怒道:“而且你们要是走一个两个,我也就准许了。可你们一下子全都要走,你们都走了,我的地怎么办,难不成全都得荒废?”

佃户们闻言有些心虚。

可还是反驳道:“老爷们的恩情,我们都记得,所以这次解除契约,也愿意做赔偿。人都是奔着好日子去的,不能因为曾经受过你们的恩情,就要一辈子给你们做佃户。”

胡志峰在旁边提高声音怒道:“可是我们已经答应给你们涨工钱了!”

这次,那位佃户话事人则是坚定摇摇头:“胡老爷,你答应涨工钱,我们很感激。可是你们涨的这些工钱,我们咬咬牙去开垦荒地种田,忙活一年半载就什么都有了。而且我们当中还有人在县衙厂子里做工,一个月一百多文呢,您也能涨到这个数吗?”

胡志峰张了张嘴,脸色通红。

别说胡老爷,其余老爷也都神情气闷。田地里的粮食是有数的,他们虽然田地多,但也要吃穿用度!怎么可能跟县衙比,真一个人每个月给一百多文的工钱,那乡绅老爷不得赔死?

事情到这里明显就陷入了僵局。

就连外面看热闹准备评理的民众们,都陷入了两难。

“佃户们做的确实有些不地道,可他们既然有更好的选择,肯定不想再苦哈哈做佃户啊。”

“可是这样一来,没有人愿意干活,乡绅老爷们咋办?”

怪哉。

短短半年时间过去,江县内部的情况变得太快了,现在竟然没有人再愿意做佃户了!

一时间,无论是县衙外的民众,还是佃户以及乡绅老爷,都看向县衙公案桌,等待县太爷定夺。

而也就是这个时候,裴仲、胡志峰、孙元河位老爷才发展,他们的儿子竟然都升官了,全都穿着官服!

于是,几位乡绅老爹当即用暗含杀气的目光盯着儿子。

意思很简单:平时别的小事情也就罢了,现在是关乎家里生死存亡的大事儿,你们这群小子官都升了,要是还敢掉链子,回去绝对饶不了你们!

就连陈申陈老爷,都在暗搓搓用眼睛瞟陈庚年,准备看他怎么办。

来的时候,几位老爷私下都商量好了。

要是这群小子真混蛋到不肯帮忙,那他们就赖在衙门哭嚷!倒也不是说真不肯放这批佃户们走人,可总得有人给他们干活儿吧,不然等今年夏天,家里的田地怎么办?

衙门大堂里,孙成、裴宝来等人被自家老爹盯的浑身不自在。

因为这事儿他们说了不算啊!

于是大家只能看向陈庚年,等县太爷断这场‘家务事’。

但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被这一大群人盯着,陈庚年也很头疼啊。这事儿一旦处理不好,那就是‘阶级矛盾’大爆发,会出大乱子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脑海中响起系统新的任务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完成支线任务重建县衙。】

【奖励:家禽养殖技术!】

【叮!危险警告!县区内阶级矛盾初步爆发,若不得到及时处理解决,社会一定会出现动荡!】

【触发支线任务1:安置好动乱中的佃户,帮助他们成功解除劳作契约,谋求新的赚钱生存路线。】

【任务完成后,奖励:创新便利生产劳作新农具图纸大全!】

【触发支线任务2:说服至少一位乡绅老爷同意从乡绅地主转行成为工厂厂长。】

【任务完成后,奖励:大豆磨油技术!】

好家伙。

看得出来这次情况危急了,系统的任务结算,和新的支线任务迫不及待全都一股脑砸了过来。

陈庚年深吸一口气,随后看向下面的两拨人,说道:“安静!你们的来意,本官已经悉知。但在本官看来,你们双方都没有错,这不应该是一场无解的官司,而是可以坐下来再谈谈的。本官跟你们保证,县衙绝对有办法,能让你们双方实现共赢。若是你们信得过本官,现在撤去升堂诉讼。关上门,我做作为中间人,给你们私下处理这件事。”

双方其实都不想撕破脸。

因此听到县太爷这话,都同意了。

可让所有人都狐疑的是,这事儿明显就只能偏帮一方,县太爷真有法子让佃户和乡绅都受益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