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龙

《鲲龙》

第62章 通过审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三年的时间,刘海洋跟着周旭东东奔西走,对鲲龙的每一个环节都无比认真,所有的一切进展得无比顺利,鲲龙顺利使用了国产的涡桨发动机,发动机进一步提升性能参数,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发动机的制造改良技术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鲲龙的起落架同样取得了技术性的进展突破,液压传感器以及信号传输系统完全自主化生产,更为可喜可贺的是,鲲龙的钢结构完全达到了飞机起落架所能达到的要求。

飞机的起落架要求钢的强度抗裂性,以及稳定性等等特别高,之前生产起落架的钢铁厂,因为炼钢的精度达不到各种指标差距还不小,三年的时间不断攻坚克难,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步步为营,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

冶金钢铁制造技术突飞猛进,这都是鲲龙带来的连锁效应,最初的修正常数在确定鲲龙的详细设计图纸的时候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作用,这也是刘海洋始料未及的,也充分证明了实验室数据和现实生产制造完全不是两个概念。

刘海洋作为鲲龙总设计师周旭东的工作助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周旭东有意无意地把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交给刘海洋。

刘海洋完成得非常好,三年期间周旭东有一次操劳过度,晕倒在车间,被刘海洋和王少鹏急忙送到了医院,在医院休息调养半个月之久,那一段时间几乎都是刘海洋在主持所有工作。

周旭东对刘海洋的工作无比满意,像周海洋这样的年轻人,绝对不应该留在荆门的研究所应该去更远更高的地方,这样的人才,要为航空工业建设出力才行。

刘海洋还要去上海出差,这一次任务非常重,将迎来鲲龙从设计研发到现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实验也是第1个实验。

都说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对这个实验,刘海洋颇为重视,同时也是他的薄弱环节。

出差之前,刘海洋特意花了一周时间学习这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周旭东生病住院之后,身体时好时坏,很多工作都是刘海洋在扛大旗,王少鹏也成为刘海洋得力的助手。

研究所甚至有这样的小笑话传闻,说刘海洋是周旭东的工作助理,王少鹏是刘海洋的工作助理。

刘海洋对这句话并不赞同,他跟王少鹏更多的是师兄弟关系。

鲲龙ag600汽水布局通过资格审查,这也就意味着鲲龙这个大家伙越来越有样子了。

紧接着是鲲龙机头机翼的静力实验,这是第一个大型研究实验。

“去上海出差还是你陪着我去吧,我对这方面了解的不专业。”刘海洋对王少鹏说。

王少鹏却不想跟刘海洋一起去上海,因为冯雪敏。

“你自己去吧,那我跟你去也挺麻烦,现在你也不用去见郭子铭,再说了,你跟冯雪敏有那么多话说,我在中间,像是电灯泡,多没劲呀。”王少鹏才不想去呢。

再说这个飞机的全身静力实验,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去更多的是观摩,飞机机翼的生产厂家会按照额定的飞机承受力度一定的倍数进行实验,用于检测飞机的特殊情况下,机翼不会折断。

飞机机翼的生产制造厂家,早就已经对这次实验精心准备了,再怎么说也是鲲龙第一次正规的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

王少鹏最近了解到冯雪敏的心情不太好,因为航电系统研发出现了巨大的障碍,系统延迟特别大,当然这只是模拟飞机飞行过程并不是实际飞机操作,不过在模拟过程中都出现了这么多的系统误差和信号传输障碍错误甚至是乱码,如果真的在飞行,恐怕早就发生非常严重的事故了。

冯雪敏焦头烂额压力特别大,王少鹏也不想去找这个麻烦。

“冯雪敏最近航电系统研发很不顺利,你去啦,可要好好表现,要不然冯雪敏又是一阵狂轰滥炸的乱说。”王少鹏看了眼刘海洋,“每次出差我都跟你去,这也不太好,这次让我办公室小赵跟你一起去吧,出差也应该雨露均沾,是不是?”

王少鹏除了真的不想跟刘海洋去上海出差,见冯雪敏以外,还有关键的原因是他最近身体也不是特别好,有的时候感觉头晕,也不想出差。

出差作息时间不规律,睡觉也睡不踏实,特别容易累。

王少鹏是从陈薇那里得到冯雪敏准确的消息,三年来陈薇跟王少鹏一直有联系。

陈薇没有答应过怎么样的求婚,还一直跟刘海洋不明不白。

刘海洋对陈薇根本带搭不理,陈薇一厢情愿就是不放弃。

郭子铭则是对陈薇发起了猛烈的攻势,还发誓如果,不娶了陈薇当妻子,郭子铭这辈子也不结婚了。

陈薇没有办法,直接联系刘海洋,完全就通过王少鹏,王少鹏夹在中间也没办法,他拒绝不了陈薇。

陈薇在上电所搞航电系统研发,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有了自己的小发明专利,而且还很顺利的申请下来,两年以后陈薇就从你,普通工作人员提成了技术员,进步的速度是非常之快。

当然,上电所行业系统研发,冯雪敏还是第一人。

要说冯雪敏也真是够大度的,完全没有把私事当成公事,在工作上跟陈薇配合得非常完美。在解决航天系统研发问题上,有些时候还要向陈薇请教。

冯雪敏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鲲龙的航电系统研发好,这也是完全自主研发,第一次应用于实践的航电系统,同时鲲龙航电系统整个项目的负责人也是冯雪敏。

可最近冯雪敏心情却非常差,三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航电系统及时响应性和准确性对比三年之前没有任何的进步,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对电路板升级去导致整个航电系统相互之间逻辑关系还偶尔发生错误,冯雪敏已经有点招架不住了,她之前所学的一切知识应用在,航电系统之上。

每一个技术冯雪敏都认真求证,确保准确无误,可是无数个准确无误的技术融合在一张电路板上的时候却发生了错误。

这就像是做一道算术题,一共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确保已经做对了,但是三部分合在一起,却发现结果是错的。

冯雪敏绞尽脑汁,两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而陈薇跟王少鹏或多或少的谈话中,王少鹏却听出了端倪。

王少鹏觉得,陈薇在跟冯雪敏的工作中,可能自己留了暗手。

暗手是技术人员工作过程中一种不是非常有职业道德的手段,比如说这把电路板上的电阻,暗中增大或减小欧姆值,甚至是还修改一些静电电容的参数,就怕很多种暗手联合在一起,单个检元器件根本发现不了。

王少鹏也在犹豫要不要跟刘海洋说这种没有证据的事情还是需要非常谨慎的,事情关系到鲲龙航电系统研发的进展,如果陈薇真的在工作中犯了这样的错误,很有可能会被上电所开除。

“你去上海也挺好,冯雪敏最近情绪低落,工作上有点困难,你去劝两句,冯雪敏这个人太犟了,除了你的话,其他的人,谁的话也进不进去。”

“这个我倒是也知道,冯雪敏跟我说这三年都白费了,鲲龙的航电系统研发没有向前迈出一点,现在时间已经非常紧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做铁鸟实验,陆陆续续的进行总装总装,到时候没航电系统,鲲龙就像是个瞎子瘸子傻子,那怎么能行。”刘海洋也从冯雪敏的话语中知道,她最近心情非常不好,按道理说鲲龙飞机机翼,静力实验,刘海洋可以不去参加。

躺在病床上的周旭东非要让刘海洋去,还要让刘海洋把现场的视频录下来,刘海洋也只能去。

去了上海,不可避免的就要见到陈薇,刘海洋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他跟陈薇虽然不可能成为恋人,但也绝对不是仇人。

就在前几天刘海洋的父母还跟陈薇的父母见了面,刘海洋事后才知道,当时刘海洋还生气了,跟他父母冷战了两天,在那之后,陈薇还来到刘海洋家里住着就不走了,刘海洋没办法,只能住研究所的宿舍。

陈薇刚从刘海洋家里离开还不到一星期。

刘海洋不想去上海,只要他去上海出差,消息肯定会到陈薇那里,如果有王少鹏跟着就好多了,可以用王少鹏缓解尴尬。

“就这么说定了吧,我就不陪你去了,记得把现场视频录下来,周旭东老师要看,听说周旭东老师这两天正在做病理切片检查,这病啊,到底严不严重,是不是不能治好的病?”王少鹏没有,人最怕得的那种病的两个字名词。

“第一次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怀疑是肿瘤。”刘海洋更多的是感慨世事无常,“第二次检查没有问题,肿瘤是良性的,并不是恶性。”

“周老师又换了另外一家三甲医院做检查,这一次结果很关键。”王少鹏皱了皱眉头,“所以我应该留在周老师身边,周老师的女儿在国外留学,周老师的爱人陈萍,你们俩见面又不太好,还有陈薇的这层关系。”

“说的也是,那我就自己去上海吧。”刘海洋说道:“小赵的工作也挺忙,我自己能应付得过来,再说咱们这一次去是被邀请,主要以见证奇迹和参观为主。”

刘海洋开车回家,想了一路,陈薇跟冯雪敏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

最终刘海洋认为陈薇是在装,冯雪敏也有装的成分,只不过这两个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鲲龙,会不会有可能陈薇留了暗手,刘海洋觉得这种事情陈薇能够做得出来。

刘海洋到家,晚饭已经做好了。

刘海洋的母亲张翠珍把最后一道菜红烧鲤鱼端上锅,朝着在书房练字的刘铭文喊。

“老刘啊,赶紧过来吃饭啦,别写那些破字了,你呀,就是一点儿也闲不住。”

刘铭文一年前跟他那些老朋友去登山,可能是人老了骨质疏松流失的干太多,一个不慎崴了脚踝,还从石头阶梯上滚了下来,虽然伤得不重,但刘铭文以后再也不能登山了。

闲不住刘铭文就练起了书法,陶冶情操。

“什么叫破字?几千年的历史没有文字能够传承得下来吗?这叫书法!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么多字体,你管这字叫破字,要我说没文化的是你才对。”

刘铭文放下毛笔拿起宣纸,看着自己写的这几个字频频点头,“海纳百川!”

刘铭文念出的四个字,情不自禁地说,“大海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他在最低的位置,所以汇聚百川……”

“做人也是这个道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满招损谦受益,古人说的真是太有道理了。”

“行了行了,别文绉绉的了,年轻的时候也没见你有什么文采,老也老了,净搞些不正经的。”张翠珍把筷子摆放在碗边,今天是刘铭文的生日,所以晚饭做得比较丰盛。

“你明白这么多道理,还不给你儿子看一看,眼瞅着就快要三十了,婚也不接,原来还有陈薇算是个女朋友,现在女朋友都没有,越混越差,每天都快成工作狂了,一个月有半个月都在出差,今天又不是你过生日,我看晚饭也不回来吃了。”

张翠珍冲着刘海洋的卧室,故意说话的声音特别大,让刘海洋听到。

刘海洋现在的确受不了张翠珍,继续叨叨地说个没完,更受不了张翠珍一直把他跟陈为撮合,所以刘海洋基本上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早出晚归,吃饭的速度也是极其快,就怕吃饭吃得慢了,又说起他个人的事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就别管那么多了。”刘铭文蹒跚着脚步走出来,在餐椅上坐下,“刘海洋过来吃饭。”

刘海洋有种不祥的预感,感觉像是鸿门宴,这顿晚饭就是故意在等着他,而且今天还是他父亲的生日,这都将近晚上十点了,老两口还没吃饭,醉翁之意不在酒。

“爸,妈,我在外面吃过了,您二老吃吧。我知道今天是您生日,我还特意准备了生日礼物,等吃完饭,我亲自给。”

“不行。”刘铭文倔强地说,“给我出来吃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