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45. 图形推断 为何没有口加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秦朝。

当李斯高呼着“陛下大喜”进到殿中, 禀报经由他的多方查探,已经确定但凡是在大秦,无论是七国中的哪国之后, 只要是通过天幕的语文课程来习字,其所学得的,定然是小篆时, 嬴政一时间竟有种茫然的感觉。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 有朝一日小篆的推行, 反倒成为了最简单的事情。

同时他也意识到,黔首初初习得字,此时若是观看天幕讲解的秦律,这份印象之深刻, 定是经年累月也难以磨去的。

“天幕利我大秦。”

西汉。

刘彻一方面,还是很欣慰于天下百姓,都能拥有习字的机会。

大汉越是人才滔滔,国祚才能愈加绵长。

但另一方面,刘彻也同样无比担忧。

眼下他难以看到语文课程的后续内容,但是仅从天幕此前的言论便可看出, 后世启蒙所用的,并非儒学。

这就表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策,恐是难以推行下去了。

而更加可怕的, 还是后续课程中的物理、化学同生物。

天幕对于降雨、雷击等现象, 表现的异常冷静和寻常,分析的井井有条,包括那些弹幕, 在他们的口中,此前董仲舒所说的“求雨之策”都是愚昧、荒诞不经的东西。

因为在后世,无需求雨,而是“人工降雨”。

用刘彻不知为何物的“飞机”、“火箭”上到云层之上,播撒一些东西之后,就能够降下雨来。

刘彻光是在看到能够上到天上时,就已经震惊不已了。

不想弹幕中还说,如此“人工降雨”不仅可以选择降雨的地域,还可以为了重大仪式上的万里无云而选择提前将雨落下。

这种对雨水的掌控,是何等的随心所欲!

刘彻既想要掌握这份随心所欲,可又不希望百姓们太快地得到这份随心所欲。

“君权若非神授……”

唐朝。

在知道人人皆可习字这个消息后,最惊慌的便是世家大族了。

本朝最有才能的鸿儒学者,几乎皆在长安的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中,且能够进入其中学习之人,皆是官员的后代子孙。

州郡光是在这一方面,便已不及长安,更遑论其他。

是以即便陛下想要推行科举制,世家大族们也是成竹在胸,他们深知真正的寒门子弟,并无撼动世家大族的机会。

可现如今,局面完全被打破了。

若是人人皆可习字,若是人人皆学了天幕的六门课程,若是科举的内容因此发生改变……

这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未知,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头。

相比起世家大族的烦心忧虑,李世民简直是神清气爽。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世上竟有一种兵不血刃之法,根本无需由他出手,亦无需担忧会出现和世家大族撕破脸皮的可能,只需要静静地看着天幕,居然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真正的科举取士之法。

“天幕的真正用意,到今日,才真正地开始显露出来啊。”

不过李世民并不为此心焦。

人,总是走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后世之人的路相较于此刻的他们,会少很多弯路歧途,多上捷径和踏脚石。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要赶在百姓们之前,将这六门课程融会贯通,而后把握住百姓们的脚步,不可让他们跨地过大,失去了基准。

北宋。

赵匡胤直接令人去寻找于物理、化学、生物之上有所天赋者。

正如天幕和弹幕所言,他们北宋明明握有火药火炮这般的好东西,却停滞不前,不像金人一样加以革新。

此乃大错。

是以,天幕给出的这六门课程,便是在告诉他,重文的同时,还需加强火器的发展。

真真是一举两得。

元朝。

忽必烈召见了许衡、郭守敬、王恂等人。

但不是为了让他们加快编写《授时历》的,相反,忽必烈希望他们能够先缓上一缓。

“若是卿等在学完课程之后再进行编写,是否能够将历法编写的更为准确?”

“臣等万死不辞!”郭守敬等人心中也是这般想的。

虽然天幕说他们计算的已经极度接近,但既然后世能无比精准地计算出时间,为何他们就不能?

明朝。

朱元璋瞅着自己的儿子们。

他在前几日在弹幕中看到,老四朱棣被称为是“文盲皇帝”,因为他不识字。

还说老朱家再往后的皇子们,也有好多没啥学识的,就连当上皇帝的也看不懂奏疏,听不懂军政要务。

而根源,竟说是出在他朱元璋这儿!因为他不重视儿孙们的教育!甚至连东宫皇储的教育也是形同虚设!

甚至还说是因为他,老四对他儿子们的管教也变的严上加严?

这个黑锅,朱元璋可不乐意背,他年少时何曾念过书,但现在不照样可以看奏疏明军政。

于是他就借着机会,直接对着所有儿子发问:“区区六门课程,你们且来说说,都能在何时之前学完吧!”

朱标看了眼都埋着头的弟弟们,主动出来打圆场:“父皇,儿子觉得,眼下最为首要的,还是文人及外邦之人啊!一防结党,二防外泄。”

【下面进入判断推理部分。

首先是图形推理。

这次没有全对,错了两道。就……题目也很奇葩。

首先第一题,题目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问号处,使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题干是:口、干、田、木、甲、丰、日、?

选项是:A、中

B、二

C、果

d、月

宝子们,你们选什么?】

弹幕:B吧。

弹幕:越感觉只有B是对的时候,那B肯定就是不对的。我猜是d。

难得再一次看到图形推理,天幕下的学子们全都激动起来。

他们也不急着去看数学或英语的课程了,而是开始讨论着解起题目来。

“依照上次弹幕所言,可以跳着看。问号处的字,肯定是没有面的。”

“有理,那定然是B了!”刚在英语课上学会了B是什么的学子,高声喊道,“看了这般久的天幕,我才知晓,原来那是A、B、C、d,是外邦的文字,才不是什么诶、必、西、第!”

对于他的显摆,其他人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就当他们没有学过英语似的。

他们之中,学的快的,都已经会g了呢!

【恭喜选d的宝子们!这题的正确答案是d!

但是我看了解析,还是没有理解到,为什么是d,希望宝子们能在弹幕中教我一下。

首先,解析说这些字的1、3、5、7是有封闭区域的,2、4、6没有,所以8应该也没有,就可以排除A、C项。

这里我仔细看了下选项,这个“月”吧,的确没有和右边相交,所以保留。

然后就是我看不懂的部分了,解析说对比下B和d,B是2部分图形,d是1部分图形,而题干里的字,都是1部分图形。

认真的吗?

干、木、丰是口的部分图形吗?

有没有宝子来说服我一下?】

何夏夏将解析放到了镜头前,证明自己没有瞎讲。

弹幕:这解析写错了吧?

【弹幕:我来了,搜了下题目,应该是主播你做的这个机构搞错了吧!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应该是B啊。第一,1、2、5、7是有横折的笔画,2、4、6没有,那就是选B。

第二,主播你仔细看题目,木字和甲字中间的那个方框竖线,是加粗的。那如果分前四和后四

看,数笔画,前面是3+3+5+4=15,后面四个就是5+4+4+?=15,那么问号只能是2,也就是B项。】

何夏夏念着念着弹幕,感觉这个说法特别合理。

并且还给出了两种解题方式,做出来都是B!

尤其是第二种,木字和甲字中间的粗线,肯定不是随随便便画上去的,这题应该就是考的笔画数吧!

【很好!我被宝子你说服了,应该是搞错答案了,正确的应该是B才对。】

而天幕下。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连呼吸都放轻了,甚至都不敢再多说一个字,唯有眼神中透露出浓浓的惊骇。

“天地君亲师!天幕……后世之人怎的敢如此、如此光明正大地质疑师长?”

在他们看来,答案必定是师长所确定下来的,天幕说搞错答案,并且认为正确的B,就是大大的不敬!

【等等,又看到一条弹幕。

主播,别听他们瞎说。纯粹是解析没写好,应该是B是二部分,d是一部分,题干都是一部分。这样你就能理解了。

啊这……好像是哦!不是文字1、2的部分,而是这个字是一个部分!

那这题,应该还是d吧?

可d的话,中间的粗线又怎么解释?】

弹幕:那就只能看缘分了。

弹幕:不要纠结了,反正相关的考点你也清楚了,赶紧下一题!

【行吧,下一题。但是这题更加有争议诶!我先把题目给你们放出来。

题目还是选择最合适的那个填入问号处。

题干是,第一部分:亨、咸、店。第二部分:哼、喊、?

选项是:A、侣

B、沾

C、官

d、唔

请大家说出你的答案,并且说明为什么。】

弹幕一开始都还很随意。

可一看到和自己不同的答案,且说的挺像那么回事的时候,就随意不下去了,纷纷长篇大段地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互相强调,自己的才是正确的思路。

相较起弹幕这种彼此不见真人的键盘战斗,天幕下彼此对立而站的学子们,就热烈多了。

明朝。

朱元璋直接就眯了眯眼,问自己的几个儿子:“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何没有口加店的选项?”

朱樉首先站了出来,十分自信地说道:“定是因为太过简单,不具备可考性!” 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