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凶枭

《乱世凶枭》

第105章 可把我老牛愁死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南希尧,安能庸?这两个家伙居然是你们的人?”

“平康府内20000官军,我们手中已经占了一大半,陈校尉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吗?”

陈安石深知孟金发这话不假。

舆图上标出的这几处位置,正是平康府常备官军的势力分布图。

南希尧跟安能庸,一个是六县守军协军校尉。

一个是平康府城卫协军校尉。

两人手中各自握有一半六县守军,跟平康府城卫军。

若是能与陈安石合军一处。

那么平康府大部分的兵力,就掌握在了陈安石的手中。

届时,就算有人想要动他,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除非皇都那边从锦州城调兵……”

锦州是整个西川道的最高行政所在地,若是锦州出兵了,就意味着皇都那边与南疆彻底撕破脸。

“若真是到那一步,以我手中的兵力,加上集峡关的险关要地,背靠南疆,就算锦州大军压境,也未必能进我集峡关一步。”

想到这里,陈安石微微一笑。

“若是镇南王真能让他二人听命于陈某,这个合作的事情,倒也不是不行。”

“陈校尉,你弄错了,不是合作,是效忠,镇南王送上这么一份大礼,若只是合作,未免代价太大了一些吧。”

孟金发此话一出,陈安石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陈安石本就是个左右逢源之人。

若非如今形势所迫,他也不会选择镇南王。

“陈校尉,你若继续犹疑不决,等到那个‘鬼先生’亲自出手,把你手里的军权削了七七八八,你觉得,你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哼,这是我的事情,就不容镇南王操心了。”

陈安石原本想要先把南希仁,安能庸手里的兵马骗过来,借着合作的关系,继续观望观望。

只可惜,孟金发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而是直接逼着他效忠。

“就算我陈安石,想要那位极人臣的富贵,那也得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富贵,如今情况未明,空有许诺,算个哪门子的富贵?”

双方的这次谈话不欢而散,陈安石直接让人把孟金发赶出了集峡关大营。

“鬼先生?哼,管你是真鬼,假鬼,敢惹到我陈安石的头上,我就送你到阴曹地府

陈安石一边恶狠狠的想着,一边招了招手,把心腹叫到身边,轻声吩咐了几句。

…………

与此同时。

河清县。

牛犇把平康府跟六县拒绝调兵的书信丢向一旁。

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世道,兵马就是他们这些武人的命根子,牛犇本来也就没有奢望,那几位协军都尉,会真的按照上面的意思,把手下的精兵分给他。

“平康府,城卫军,安能庸,赵守郡,双方兵马本就各自只有2500,他们能把自己手里的兵马分出来,那才真是见鬼了。”

至于六县中那两位协军校尉?

南希尧,樊弓,他们一个是牛犇以前的顶头上司。

另一个是管辖三县守军的老牌校尉。

尤其是牛犇的老上司樊弓。

牛犇这次奇迹升迁,等于直接从老上司手里划走了1400人的兵马。

樊弓不找他小子拼命就算是好的了。

还想从他手里搞兵马?

简直就是在做梦!

“倒是那南希尧……”

南希尧素来与樊弓不睦。

以往若非田老爷从中斡旋,二人因为各自麾下这几个县的防务,甚至能拉开架势打上一场。

不过,那时候的田老爷,有平康府的各级官吏效命。

手下又养了大批私军。

就算南希尧跟樊弓也不敢在他面前闹的太过火。

可现如今,田老爷没了。

这二人便成了盘踞一方的土霸王。

牛犇是谁也不想惹。

“但现在,不惹,怕是也不行了。”牛犇嘴角苦笑一声。

因为就在今天早上,牛犇收到了“鬼先生”的传讯。

削减几个协军校尉兵马的事情,叶骁本就没想过能成事儿。

尤其是集峡关的陈安石。

这伙连巅峰时期的田老爷都敢怠慢。

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牛犇。

不过,叶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平康府,六县,拒绝调配兵马给我的理由,都是麾下兵力不足。”

唯独陈安石连个回信都没有。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义父想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既然六县跟平康府的军力不足,那么牛犇便可以此为借口,在六县当中招募兵士。

这军费开销,自然是走平康府的账目里出。

这也是为何,那日叶骁以“鬼先生”身份,出现在那些平康府官员面前时,他们一个个老大不高兴的原因。

多出几千人的兵马。

那是多少银钱,多少粮草?

好在越王府的金字招牌足够大。

叶骁这才镇住了他们。

“虽是正常的军费开支,不过义父这个办法,是不是有点儿太……”牛犇望着手里那封看了好几遍的信,脸上尽是怪诞的神情。

原来,叶骁在传给牛犇的书信中,并未让他招募正常的兵勇。

而是招募流民部队!

“平康府的正常官军,月银是3两银子,这次平康府给出的兵勇名额是2000,也就是说每月有6000两银子的军费。

再加上各种粮草,装备,兵器。”

这一个月的军费开支,就已经上了万两银子。

这已经是平康府能够给出的极限了。

但是在叶骁看来,光有这2000新兵是不够的。

每月这么多的军费,若是以流民组成的军队,每日只需管个温饱即可。

原本3两银子一个的士兵,现在可以招募3个。

也就是整整6000人。

再加上牛犇手上原有的1400人,军队的规模就可以达到7000以上。

手里的兵多了,牛犇自然是欢喜的。

但是,这多少有点儿违背大雍的军制。

某种程度上说,更像是他牛犇养的私军。

而且这么多人,他们的兵器,装备也是个天文数字。

平康府只提供2000人的常备军械。

也就是说,剩下的4000人全得靠他牛犇自己想办法。

“可把我老牛给愁死了。”

牛犇是个粗人。

你让他上阵打仗他可以。

但是要他赚钱?

而且还是赚4000人份军械的钱?

牛犇感觉自己很难,非常难,难的都快哭了。

然而,就在牛犇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