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51.群雄逐鹿 袁绍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沮授, 史书称其:少有大志,多权略。他曾担任冀州别驾,做过韩馥的骑都尉, 为韩馥出谋划策,却不得采纳。袁绍入主冀州后, 沮授帮袁绍夺得青州、并州、幽州, 功勋卓著!】

评论区

“沮授是能跟荀彧、诸葛亮并称的一流谋士。”

“但他的名气可比其他人差太多了。”

“因为他选的主公不够好。”

“他支持迎立天子, 反对袁绍将长子与幼子对立的做法,还提出与田丰相似的持久战拖垮曹操的战略。但, 这些谋略不仅没有被袁绍采纳, 还遭到怀疑夺了兵权。”

沮授:“分立诸子是取祸之道!”

袁绍:“统兵在外的人不宜参与内政,先生逾矩了。”

沮授:“……”

【官渡之战后, 沮授被俘虏, 他宁死不降, 最后被曹操杀了。】

评论区

“所以也没有《三国》中沮授被袁绍囚禁的情节!”

曹操也想起了沮授:“孤早得之, 天下不足虑也。”

袁绍终于看到一个宁死不降的谋士,他握着沮授的手, 眸中含泪,为自己的怀疑提防而愧疚。

沮授接受了袁绍的道歉,但他内心已经生出的裂痕又要如何弥补……

罗贯中:“河北多名士, 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

……

【审配, 身为冀州本地人,他也曾做过冀州牧韩馥的幕僚,始终不得重用。后跟随袁绍, 成为袁绍的心腹重臣,与逢纪一起统管袁营的军事,但他们一人关系并不融洽。】

【他的两个儿子在官渡战场被曹操活捉,便有人诬告他独揽权利,又是本地宗族,势力强大,必会反叛,袁绍便将审配发配到邺县。】

评论区

“逢纪和审配不和,却愿意在这样的时候为审配说话,为审配作保,只因为国事重于私交。”

“逢纪和审配就是因为这件事关系才变好的。”

袁绍觉得自己没脸面对帐下的谋臣了,难道真是人老了就昏聩?

可他还正值壮年啊!

或许天幕说的对,他就是取得一点点成就便骄傲自满,得意忘形了……

【袁绍帐下有田丰、沮授这样的耿直之臣。也有审配、郭图、逢纪这样的投机分子,他们虽忠于袁绍,却更忠于自己的利益,为了利益投靠袁绍的两个儿子,扶持他们争夺冀州的权利。】

【因此,除了按照出身南北划分,还可以再分为另一种格局。审配、逢纪支持袁绍三子袁尚,郭图、辛评、许攸支持袁绍长子袁谭。】

评论区

“所以排挤掉田丰沮授后,剩下的人就能直接开战了。”

“许攸和审配关系不和,官渡之战前,审配举报许攸贪污受贿,把许攸全家都抓了。”

“真是明目张胆啊。”

“怪不得许攸会背叛袁绍。”

“可惜,许攸拥有如此大的功劳,却情商太低,自高自傲,最终被曹操杀了。”

“他死的不冤。”

许攸:“……”

“他自恃功高,当着所有文武的面叫曹操的小字阿瞒。”

“曹操攻破邺城后,许攸见人就说:若是没有我,曹操根本进不来这个门。”

“这情商,也就韩信能与他一较高下了。”

韩信:勿cull,谢谢!

“或许不是情商问题,而是贪图名声,自视甚高。”

许攸:吾说的不对吗!曹操也是个气量狭小的。

那还要去投靠曹操吗?

天幕将许攸的行径列举了出来,天幕下所有人都理解了曹操的选择。

“辛评的弟弟辛毗在官渡之战投降了曹操,审配便杀了辛毗全家,这就让还在冀州的辛评很难受了。”

“本来就不是同党,审配抓到了辛毗的把柄,当然要直接下死手了。”

“对人不对事,只要你不是我的同党,你说的任何话都要反对,做的任何事都是错的。”

始皇:“这便是党争。”

刘邦:“汉末的党锢之祸就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教训吗!”

“田丰、沮授等人都很正直,只是袁绍不喜欢他们罢了。”

“明白了,袁绍喜欢的就是郭图、审配那样的人。”

“袁绍去世后,是审配与逢纪拥立袁尚继位。”

“支持袁谭的只剩下一个郭图,势单力孤,斗不过审配逢纪。”

“曹操大军都要兵临邺城了,袁绍帐下还在争权夺利。”

“荀谌呢?怎么没有他的事。”

“在官渡之战前,荀谌可是袁绍的谋主。”

“荀家乃是颍川大族,荀谌是荀彧的兄弟,他们家的子弟分别投靠不同的阵营,算是为家族留下了足够的退路。”

“就像诸葛家一样,诸葛亮投靠刘备,他的兄长诸葛瑾是孙吴阵营的人,而且官至大将军。”

“他们选定主公后,都是一心一意为主公谋划的,这点节操还是有的。”

“他们的选择还是不够多,谁能想到最后是晋朝统一天下呢!”

曹操:所以,晋朝到底是谁建立的,又是谁统一了天下!

“说白了,荀谌看不上他们那些勾心斗角的小把戏,自然也不会参与其中。”

“荀谌在官渡之战后神秘消失,任何历史记载都没有再出现他的名字。”

“所以就有人猜测,荀谌是卧底。”

“……”

荀谌:就不能是看不惯官场倾轧,跟祖父一样归隐田园吗!

【至于袁绍麾下的四员大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颜良文丑战死沙场,张郃、高览投降曹操,得到了曹操的重用,终于能够建功立业,发挥所长。】

【所以,袁绍身边并不是没有人才,只是他能聚人却不会用人。】

张郃:“某反正也不得袁公信任,天幕又说了将来的选择,不如直接投靠曹操,一步到位。”

只是不知,某单枪匹马前去投奔,曹操会不会重用?

高览与他的想法一样,他们在袁营都是不受重视的小可怜。远不及颜良文丑的信任,更比不过谋士们在袁绍心中的地位。

颜良文丑则是满心不服,他们将来怎么会死在一个无名小卒手中。

此时刘备还在颠沛流离中,关羽也没有任何亮眼的战绩,自然名声不显。

【官渡溃败后,袁绍身体迅速衰败,时常吐血。冀州各郡县见袁军被曹操歼灭,立刻另谋出路,纷纷反叛。】

【建安七年,袁绍病逝……】

袁绍:“建安七年……”

我快要死了!

【袁绍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蛮横无理、懦弱低能、昏庸残暴。相反,他待人宽厚,对治下百姓很好,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他死后,北方四州的百姓悲痛异常,一片素缟,如同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袁绍老怀大慰:“吾所做的事终究还是能被人记住的。”

审配:“主公对百姓一片赤诚,自然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罗贯中:“文学作品怎么能叫抹黑呢,这是修辞,是比兴!”

不把袁绍写的残暴一些,怎么能突出曹操平定北方的英明神武,但就是这样英明神武的曹操也没有打败刘备。

综上所知,刘备才是汉室正统,天命所归!

萧何:“外宽内忌,好谋无断,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比高祖可差远了。

张良:“废嫡立庶,废长立幼,才是他最大的祸端。”

刘邦:“不论谁谁胜谁负,大汉终归败了。”

刘彻:“曹操将要一统北方,接下来难道还会将统一的天下还给刘协!”

刘询:“曹操将行王莽之故事……”

【袁绍的势力也如他本人一般风烛残年,但依旧要选人来继承。】

【因为长子袁谭已经被过继出去,次子袁熙从不参与夺嫡之争,审配等人便假称袁绍留下遗命,立三子袁尚为嗣。】

袁绍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审配逢纪,虽然三子确实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选,但这种事可不是手下人能擅自决定的。

郭图当即发难:“审正南,逢元图!你一人是要做秦之李斯赵高吗!”

审配:“比不得你,落井下石,小人行径!”

逢纪:“郭公则,你又比我们好到哪里!”若是你抓住机会,一定会立袁谭为嗣。

乌鸦不要笑猪黑!

田丰冷眼看着他们的争斗,沮授想要调节一一,被田丰暗中拦住了。

田丰对沮授摇摇头,闭口不言。

直到袁绍发怒:“都闭嘴!吾还活着呢!”

为了及时接收到天幕的信息,分析未来的局势,袁绍将自己的八个谋士都聚集在邺城,四位大将防守各方。

如今却尴尬了,颜良、文丑还好,张郃、高览本就不得袁绍信任,也不知他们会不会提前投靠曹操。

即便依旧效忠袁绍,他们之间的裂痕也是如何都无法弥补了。

散会后,沮授问田丰为何阻拦他。

田丰无奈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冀州已经人心各异,四分五裂,袁氏完了!”

沮授:“至此危难之际,更是我等为主公效力之时啊!”

田丰:“你便是说了,袁公会听吗!”

沮授:“……”

田丰:“天幕已经将我等的失败一一展露,郭公则、审正南他们还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丰已经心灰意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