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福宝在七零,赶海装穷样样行

《团宠福宝在七零,赶海装穷样样行》

第91章 卖紫菜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自打白菜红薯都收完,地里彻底没活儿干了,生产队里其他人都在做棉鞋、闲磕牙,坐在炕头上猫冬,江喜跟姚秋萍直接进入痛苦的学习时刻。

不过最痛苦的是姚秋萍,因为她“身体不好有大病”,门都很少出,江喜至少还要去养猪场照顾那几头猪。

前两天刚去赶了集,姚秋萍拿家里晒干的豆角茄子,换了些大枣跟米花糖。

米花糖娘俩当零嘴打牙祭,宋煦把脉的时候不是说江软软体虚得多吃红枣嘛,就在炕头煲了一些,煲得又干又硬,脆脆的。

在锅底也煲了一些,没那么干硬,但表面微微焦糊,拿来泡红枣茶又香又甜。

姚秋萍也爱喝红枣茶,背完九九乘法表喝了一口,浑身暖乎乎。

“别说,这乘法表是方便,赶集的时候算尽量,我算得比以前快多了。”

江软软:“那是,那都是智慧的结晶!所以爹娘,你们再加把劲,争取这个冬天,学完小学三年级的书本!”

姚秋萍:“……”

真想抽自己嘴巴子,她多余张这个嘴!

又被江软软逼着看了会儿书,看得头晕脑胀,往外一瞅。

“闺女,下雪了!”

江软软也往外面看,真的下雪了。

“就算下雪也得看书!娘你又不是小孩了,我都没那么稀罕,你别想借口出去玩!”

娘的一切小心思,都逃不过她的眼!

勉强又看了会儿,姚秋萍实在看不下去了。

“闺女,快到晌午了,咱好几天没吃海鲜,娘去赶海找点海鲜做着吃!”

说完就进了空间。

海洋空间里属于热带气候,虽说不像外面雪花漫天、冰封千里,但海边风大,更加潮湿,也是寒风刺骨。

除了收紫菜,偶尔赶海弄点海鲜吃,平时很少进来。

更不许江软软去。

前几天在海滩上丢了几个吃完罐头没用的瓶子。

姚秋萍倒了倒瓶子,有的有八爪鱼,有的有还没手掌大的小螃蟹,甚至寄居蟹,也叫虾怪。

只留下八爪鱼,别的都不要。

又随便走了一会儿,找到几个猫眼螺,够一盘子菜。

看了看紫菜,温度降下来,它们长得也慢了,还要过几天才能收,就回去做午饭。

点上火没一会儿,江喜就回来了,脱下棉袄来抖上面的雪花,怀里还拿着本书。

没法子,闺女管得严,天天晚上都要检查功课,只能拿去养猪场看。

好在就是喂喂猪,平时都在屋里坐着,就是有点冷。

“媳妇儿,咱家的紫菜估摸着差不多可以卖了吧。”

农历已经快到十一月了,还有一个月过年。

江喜打算先给殷超一半的货,剩下的一半,看情况再给。

姚秋萍:“是差不多了,空间里的小屋都快堆不下了。先卖些,问问殷超有没有毛线或者票,咱弄点开司米织毛衣,光穿个棉袄还是不抗冻。”

开司米是音译来的,其实就是羊绒。

这东西比毛线更稀少难弄,价格也更贵。

“行,要是能弄到票,但买不到货,就把钱跟票寄给二哥,叫他们帮忙在市里买。”

养猪场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三个人轮班,用不着那么多人。

江喜下午就休息。

直接顶着雪就去了县城。

“下着雪你咋来了?外头冷,快进来烤烤火!”

殷超把江喜迎进屋,“本来我寻思今天不过来了,一入冬尤其下雪,买东西的人更少,都猫在家里不出屋,幸亏来了一趟。老弟是有东西要卖?”

说着,眼睛直瞅着他放地上的两个鼓囊囊的麻袋。

江喜带来的就没有不好的玩意,这么鼓看起来不沉,应该不是海鲜干货。

江喜也没卖关子,烤了会儿火,就把麻袋口解开,抓出一块晒干的紫菜拿到他眼前。

“这叫紫菜,是长在海边的一种……你就当野菜吧!做汤喝可鲜亮了。而且这玩意比海鲜便宜多了,还有那股子鲜味儿。”

“你看看多少钱给收,大冬天没新鲜菜吃,这肯定也算个新鲜东西吧!”

当然算,殷超都没见过。

这摸着干巴巴的东西还是野菜?

“我正好还没吃饭,老弟你等会儿,我拿这个先做两碗汤尝尝,你也暖和暖和身子!”

他这啥都有,拿了锅放在炉子上,往里头倒点水,又拿了俩鸡蛋。

等水开了,先撕点紫菜放进去,稍稍煮一会儿再倒蛋花,点几滴香油,紫菜蛋花汤就成了。

一人一碗。

殷超吹吹碗边儿,吸溜一口,烫得舌尖发疼发麻。

鸡蛋的香味儿跟紫菜霸道的鲜味儿直冲脑门。

话都来不及说,又喝第二口。

给江喜竖了个大拇指。

“我闺女天天土豆白菜萝卜,都吃腻了,好些天不好好吃饭,有这个紫菜汤应该能多吃一点。”

哪怕殷超管着黑市,也变不出新鲜蔬菜来,更别说其他人家。

“这样,咱一毛钱一两,这价格成不?”

哪怕是一毛二一两往外卖,殷超也能净赚两分。

而且这东西干,泡开后一两也有很多,就算穷人家也能买上一两解馋,肯定比蛤蜊干好卖。

江喜:“老哥你说一毛就是一毛,你这有开司米或者开司米的票吗?我媳妇想织毛衣。”

开司米殷超还真弄不来,普通毛线倒是有。

但姚秋萍看不上,说又硬又沉还不保暖,就要开司米。

又不是没钱买不起。

殷超:“票我还真有,不过据我所知咱们县里头的供销社也很少有这东西,怎么买得老弟你自己想法子了。”

他连海鲜都能弄来,肯定也有门路。

江喜就把所有开司米的票都要了,又要了点雪花膏跟蛤蜊油,总共十多瓶。

剩下的拿钱,顶着风雪直接去邮局把钱和票给邱林寄去后才回生产队。

回家前绕路去了趟牛棚。

他们家淘汰下来的旧棉被给了宋家爷孙,两人都盖着两床被子,比以往冬天要暖和点。

江喜给他们留下点雪花膏跟蛤蜊油,以及干紫菜,多少能补充点营养吃个鲜亮,然后才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