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昏君,你卷成千古一帝

《让你当昏君,你卷成千古一帝》

第62章 以为朕不敢杀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王德林,你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宁霄眸光一寒,猛地站起身,杀气腾腾。

“你个无道昏君,任命奸佞,愧对大乾列祖列宗!我今天要撞死在太庙前,向历代先皇控诉你!”

王德林说完话,脑袋朝着一根石柱子撞过去。

他身边的官员赶忙将他拦下。

“你们谁敢拦,让他撞!”宁霄喝道。

那些官员闻言,赶紧放开了王德林,任由他撞石柱。

王德林冲到石柱前,一看没人拦,顿时一愣,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嚎嚎大哭。

“你这个无道昏君,***太后,败坏朝纲,宠幸奸佞,喜好男风,滥杀无辜,有何面目面对我大乾的列祖列宗!”

王德林坐在地上,破口大骂,列数宁霄的罪状。

看到王德林破口大骂,很多大臣也跪在地上,嚎嚎大哭,要求皇帝收回成命。

宁霄却翘着二郎腿,一脸冷笑地看着台下群臣的表演。

这些人以为这样逼宫就可以逼朕就范?

简直太可笑了。

“王尚书,你不是要撞死在太庙面前吗?你倒是撞啊!朕等着呢!”

宁霄抿嘴轻笑。

“我现在就撞!现在就撞!”

王德林站起身,又打算以脑袋撞石柱,可是犹豫了半天,只是轻轻地磕在石柱上,连头皮都没有撞破。

“既然你不愿意,那朕帮帮你!来人,帮王尚书撞石柱!”

宁霄脸色一寒,冷笑道。

这时,四名禁军冲了过去,按住王德林的头,撞向石柱。

“且慢!”

李泽冲从班列之中走出来,朗声道:“陛下,王尚书不过是一时冲动,方才胡言乱语,希望陛下开恩,饶他一次。”

“他今天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辱骂朕是无道昏君,朕岂能放过他!”

宁霄根本不给李泽冲的面子,态度强硬。

他要杀一儆百!

“陛下,看在王尚书为我大乾效力几十载的份上,这次饶过他吧。”

齐桐珺走出来,跪在地上请求道。

齐桐珺明白,如今大势已去。

昨晚宫中的惊变,肯定是皇帝清除了禁军中的太后一党,皇帝已经掌控了禁军。

没有了禁军,太后便没有了爪牙,很难掀起什么波澜了。

“朕意已决!尔等无须多言!”

宁霄斩钉截铁,语气不容置疑。

王如文还想说什么,可是看到皇帝冷酷的眼神,知道自己劝说也无用。

况且,王德林本身就是太后一党。

如果能够解决王德林,太后相当于少了左膀右臂,那很难威胁到皇帝的权威了。

所以,王如文还是没有站出来。

“不罢黜赵安北,我等愿意与王尚书一同赴死!”

看到宁霄要杀王德林,还有一些死硬分子站出来大声嚷嚷。

“以死来要挟朕,难道朕就怕了?欺君罔上,罪不容恕……”

就在宁霄下令要将这些抓起来的时候,小李子突然凑到宁霄的耳边禀告。

“陛下,卢大人已经回来了。”小李子低声道。

“好,让他赶紧将东西都带进来!”

宁霄哈哈一笑,立马吩咐。

你们不是说赵安北乱杀无辜吗?

那就让你们看看,他抓的那些人是什么东西!

众人不知道皇帝搞什么?

突然,从宫殿大门进来了大队的人马。

除了囚车之外,还有一些衣衫褴褛的普通百姓。

后面还有很多马车,装了沉甸甸的箱子。

“皇帝是不是疯了?居然让这些平民百姓进入皇宫内!”

“那囚车上的不就是惠阳府知府李正涛吗?”

“咦,那位好像是靖安侯!”

“后面的箱子又是什么东西?居然有几十辆马车!”

“这些人不正是赵安北抓的那些人吗?”

……

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启禀陛下,微臣不辱使命,将赵大人送来的人证、物证全部带回来了。这位是赵大人派遣的胡书吏,他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

卢成伟拱手一礼,然后向宁霄介绍身边这位长相清秀的书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书吏等人顿首道。

“免礼平身。胡书吏,你为朕介绍一下这些人为何会被抓!”宁霄道。

面对满朝的文武百官,胡书吏有些胆怯,不过他抬头看了眼皇帝,便壮起胆子道:

“启禀陛下,这些人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罪恶滔天,以致民怨沸腾,因而被赵大人所抓!”

“胡说!难道靖安侯也是贪污受贿?”

一名官员当场怒斥道。

“靖安侯,一向安安分分,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你们这些奸贼怎么可以如此对待有功之臣!”

又有一名官员怒道。

“呵呵,靖安侯,安安分分,我看你才是胡说八道呢。”胡书吏冷笑道。

“大胆!你这个小小的书吏,无官无品,竟然敢侮辱本官!”

这名官员怒喝道。

“这位大人,既然想听靖安侯的罪状!那我说来听听!”

胡书吏拿出一份案卷,朗声道:

“其一,五月初,靖安侯乘机抬高米价五倍,致使百姓当街饿死!”

“其二,百姓发生哄抢事件,靖安侯不分青红皂白,让家丁打死打伤三十多人。”

“其三,靖安侯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侵占百姓良田三万亩,并且打死打伤十余人。”

“其四,五月中旬,趁着天灾,靖安侯诱拐良家妇女多达数百人,获利上万白银。”

……

条条罪状,触目惊心,多达七八条罪状。

刚才那名态度蛮横的官员闻言,大汗淋漓,一脸苍白。

“这位大人,除了白纸黑字外,我还带来了人证物证。人证有靖安侯府的家丁,还有受害者家属。物证有从靖安侯家里搜出来的田契、金银、珠宝等无数。若是大人不信,可一一查证。”

胡书吏背脊挺直,慷慨陈词。

顿时,那名官员哑口无言。

“这么说来,这个靖安侯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这种祸国殃民的人确实该杀!”

“真是没想到靖安侯干出如此之多的人神共愤的事情!”

……

满朝文武百官都很愤怒。

“那惠阳府知府李正涛又有何罪行?”一位大臣斥责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