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昏君,你卷成千古一帝

《让你当昏君,你卷成千古一帝》

第64章 大获全胜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早该下台了!”

“天天装聋作哑,以为自己很高明呢。”

“这种昏聩的官员早就该驱除出朝堂了。”

……

李泽冲本以为朝中的文武百官,会为自己求情,可是没想到换来了确实冷言冷语地嘲讽。

此刻,李泽冲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就应该表明立场。

也不至于被罢相。

他求救的目光看向了户部尚书王如文。

这是他的学生,两人有师生之谊。

可是,王如文却目不斜视,当他根本不存在一样。

他又看向了其他官员,可是其他人也当他不存在。

“老臣糊涂!辜负陛下的皇恩!老臣……”

李泽冲欲哭无泪。

他将头上的官帽取下来,而后顿首一礼,踉踉跄跄地起身离开。

那副老迈的身躯好像摇摇欲坠般,随时跌倒。

可是,没人理会他。

宁霄的目光一移,看向了齐桐珺,道:“齐大人,你说该如何处置王德林?”

齐桐珺闻言,心头一沉。

他明白,这是皇帝在逼他表态。

如果,他跟李泽冲一样没有表明态度,模棱两可,那今天也会被罢官。

齐桐珺撩起官袍,跪在地上,道:“启禀陛下,王德林辱骂当朝圣上,又诬陷大臣,企图进行逼宫,条条大罪,罪不容恕,请陛下将此人推出午门斩首!”

齐桐珺的一席话,让王德林差点眼前一黑,昏厥过去。

他没想到齐桐珺不顾几十年的情谊,致他于死地!

宁霄有些意外,没想到齐桐珺表态倒是挺坚决的。

他可是太后一党的人。

既然表明立场,宁霄也不准备罢黜他的官职了。

不过,适时地敲打也是应该的。

“齐大人,中州如此多的贪官污吏,草菅人命,你这吏部尚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朕决定免去你的吏部尚书之职,任命你为礼部尚书,你依旧可以参加文渊阁的机要事务。”

宁霄淡淡的道。

吏部尚书在六部之中,地位最高,是除了丞相之外,最有实权的大臣。

虽然齐桐珺表明立场了,不过这不代表宁霄相信他。

“谢主隆恩!”

齐桐珺很平静,他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了。

不过,皇帝还是给了他面子,让他参与文渊阁的机要事务。

“皇上,别杀老臣,老臣知道错了。”

王德林惊惧不已,朝着宁霄磕头,脑袋都磕破了。

可是,宁霄眸光幽冷,神色冷峻。

在他的眼里,王德林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罢黜王德林礼部尚书一职,推出午门斩首。另外,都察院立马对王德林进行抄家,王氏一干人等全部发配充军!”

宁霄冷然的声音回荡在偌大的广场上。

在场的文武百官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一股杀气。

让在场众人都感觉冷冽。

窒息!

“陛下开恩!老臣不敢了!老臣不敢了!”

王德林磕头像是捣蒜般,头破血流。

可是,禁军强行地将他拖拽下去。

而在场的文武百官再也没有一个为他说情的。

连李泽冲都被罢相了,谁还敢为王德林求情?

不久后,禁军来报,并且带回来了王德林的首级。

看到王德林的首级,满朝文武心中悚然一惊。

现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胡书吏看到高高在上的那位少年天子,不由得心头一震。

不是说这位天子玩世不恭,胡作非为,是一位昏君吗?

可是,这明明是一名英主。

杀伐果断、处事果决,英明神武。

“此次赵安北巡视中州地区,惩治贪官污吏,安置流民,立功甚大。朕决定任命他为吏部尚书,文渊阁可有意见?”

宁霄询问道。

王如文从班列之中走出来,道:“启禀陛下,老臣并无意见。”

“微臣也认为赵大人赈灾救民,惩治奸佞,厥功甚伟,况且他又兼任吏部侍郎,成为吏部尚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兵部尚书高玉堂朗声道。

“老臣,无异议。”齐桐珺道。

“微臣并无异议。”杨建章答道。

“那朕便任命赵安北为吏部尚书,并授文渊阁大学士,进文渊阁。”

宁霄道。

宁霄的目光又看向了胡书吏,笑问道:“胡书吏,你怎么称呼?”

胡书吏听到皇帝召见,立马走上前,顿首道:“禀告陛下,草民胡正业。”

“胡书吏,你今天的表现很好,朕封你为吏部员外郎,以后跟着赵大人好好办事。”

宁霄笑了笑。

书吏是无品无阶的小吏,就跟县令请的师爷一样。

而吏部员外郎属于从五品。

闻言,胡正业满脸震惊,不敢相信。

他成一介书吏,成为从五品?

感觉这是从天上砸下来的大惊喜。

满朝文武都是一惊!

皇帝还真是大方!

直接任命了五品官。

“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胡正业反应过来,连忙向宁霄磕头。

紧接着,宁霄又道:“左都御史杨大人可在?”

杨建章从班列之中走出来,道:“臣在。”

宁霄道:“杨大人,赵大人带回来了这些人证,你妥善安置,至于这些贪官污吏,先打入大牢,罪行查实,一律斩首。”

“微臣遵旨。”杨建章道。

“还有王尚书,你同胡大人一起查清楚账款数目,回头禀报朕!”宁霄道。

“微臣遵旨!”王如文笑着点了点头。

又是一笔银子入库,现在户部的库房算是充盈起来了。

宁霄环顾四周,问道:“尔等还有事情奏报?无事那便退朝!”

“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口称万岁。

这一刻,宁霄望着台下跪地顿首的官员,方才有做皇帝的感觉。

大权在握,君临天下!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如今,他算是初步解决了自身的危机。

起码,暂时太后威胁不到他的皇位了。

不过,事情远没有结束。

郑王以及各地的藩王依旧虎视眈眈。

然而,太后的余党还有不少。

比如亲军都督府,太后就安插了不少人。

而北方边境,蛮夷时常入侵,劫掠边关的百姓。

“朕也没有太大的理想,就想好好地做一个昏君!”

宁霄抿嘴一笑,道:“小李子,我们回御书房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