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第59章 贺一龙信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如果这个利用水力机械钻铁棒成枪管技术搞成的话,以后最难的枪管制造工序,就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了,火枪生产速度将大大提高。

最关键的是人工成本将极大降低,以前一支火绳枪人工成本占了9成,实现机械化生产后,人工成本最多占到一成,一支火绳枪的成本直接从3两白银,变成6钱白银,可以直接爆火枪兵了,这就实现机械化的好处。

李向东在兴奋之余,留意到关存旭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这水力钻床已经让一大批负责钻膛工艺的工匠失业了,如果这铁棒钻成枪管再搞成,锻打枪管的工匠也失去了用武之地,成为普通的钻床操作工,那待遇差别就很大了。

关存旭最引以为豪的就是他那锻打枪管手艺,他锻打的枪管没有一丝裂缝和气泡,无炸膛之忧,是精品的代名词。

也正是凭借这引以为傲的手艺,让他成为了火器工坊的管事,待遇优厚。

唉,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副作用”,会让部分既得利益者受损。

“老关,你现在已经是一名官员,不再是靠手艺吃饭的手艺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要做好工坊人员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先进技术的推广。”李向东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提醒一下关存旭。

“属下不敢,我一定会积极推广水力钻床的应用,有谁胆敢阻挠,我第一个不答应。”关存旭听出了李向东的警告之意,连忙作出保证。

一个月后,火器工坊在科学院的帮助下,终于制造出了10台水力钻床。

火器工坊,也把200多名钻膛工匠转岗到锻打枪管岗位,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已能上岗。

只不过新手的成品率有些低,需要慢慢锻炼,不过火绳枪的生产终于进入了正轨,月产900支新式火绳枪。

---

一天李向东正在听取关存旭关于火绳枪的生产进度的汇报,警卫员小张站在门口,似乎有事情要报告。

等关存旭汇报完事情,警卫员小张马上进来报告道:“报告司令,一个自称贺一龙信使的人要面见您。”

“哦?贺大哥派来的人,快快请进来。”自从上次被左良玉大军击溃后,李向东就跟贺一龙他们失去了联系,也不知道他们近况如何。

不一会,警卫员小张把一个行脚商人打扮模样的信使带了过来。

“在下贺存孝,受贺一龙掌盘子所派,特来拜见大人。”贺存孝递过来一封信件,“这是我家掌盘子给您的信件。”

警卫员小张从贺存孝手里接过信件,转交到李向东手里。

为了谨慎起见,李向东对于陌生人,一般会保持数米的距离,官军最近对人民军的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

李向东接过信件,看了一下信件的内容,都是一些叙旧的话,并提及了一些外人不知道的事情,这才确信这个贺存孝的确是贺一龙派来的人。

“请坐”李向东示意贺存孝坐下说话。

“谢过掌盘子。”贺存孝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身不靠椅,表现出恭敬的态度。

“不知道贺大哥近况如何?”李向东好奇地问道。

“掌盘子现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交界地区打击官军。”

“左金王贺锦、治世王刘希尧、争世王蔺养成他们跟贺大哥还有联系吗?”

“由于官军围剿甚急,我们革营现在经常联合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争世王蔺养成一起行动,互相呼应。”

李向东听心中了然,果然跟历史上记载的一样,五营经常在一起合作,被称为革左五营。

“不知贺大哥派你过来有什么要事商谈。”李向东直奔主题。

“我们掌盘子听闻贵军在商南地区势头正盛,特派属下来联络贵军共同应对官军。”

“腐朽的朝廷是我们各路义军共同的敌人,自然需要互相协作,共同对敌。”李向东点点头。

“我们革营现在英山、霍山、潜山、太湖一带转战,想争取百姓支持对抗朝廷,但始终不得要领,希望贵军能派些人员指导我们如何争取百姓。”贺存孝一脸郑重地说道。

“指导不敢当,互相交流学习还是可以的,而且我与贺掌盘子兄弟相称,这点小事还是可以的。”李向东满口答应下来。

看来贺一龙还是受到自己的影响,也想在大别山区一带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希望李向东派些人员过去传授一点人民军的经验。

贺一龙之前跟李向东关系不错,李向东也很乐意帮这个忙,而且其他义军闹得越大,人民军这边的压力就越小。

“我代我们掌盘子谢过李掌盘子。”贺存孝见完成了贺一龙交代的任务心情大好。

“你远道而来,旅途劳累,在我们这里多歇息几天吧!”

“在下身负重托,不敢久留,希望能在三日后返回。”

“既然你职责所在我就不强留你了,这几天你可以到处转转散散心。等我们准备妥当,就派人跟你一起回去。”

“多谢李掌盘子”小说

等贺存孝走后,李向东马上让后勤部和政务部挑选5人,让他们三天后跟贺存孝一起到贺一龙那里,指导贺营的根据地建设,传授打土豪分田地的经验。

李向东还特意吩咐,要他们多宣传一下,三权分立之类的民主思想。

---

“司令,有一伙人前来投靠。”警卫员小张报告道。

这个警卫员小张读过私塾,有点文化水平,为人机灵,李向东平时让他兼职通讯联络的工作。

“我最近忙得很,这种小事不用跟我汇报,让主管新兵训练的部门负责安排就行了。”

李向东最近忙于军队训练和火绳枪生产进度等一系列军事和政务问题,哪有空管新人投靠这种小事情。

“叶部长说,这个人有些特殊,是一个举人,而且那个举人要求向面见司令您。”警卫员小张委屈地说道。

“举人?”李向东顿时来了兴趣,这可是第一次有举人功名的人主动来投,沈子衡也是举人出身,但他是被迫投诚。

“把那个举人带过来吧!”

人民军急需一批政务人才加入,亲自接见这个举人,可以彰显人民军重视人才的态度。不过对于旧式文人,李向东要求他们必须认同人民军的价值观,不然不仅没有助力,反而成为阻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