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第163章 重炮、滑轮组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西北军西征的同时,李向东在四川也没闲着,为接下来的南征做准备。

督促民政系统征集南征所需的粮草,让军工系统赶制野战炮、火绳枪。

除此之外,李向东还让铸炮工坊,仿制千斤以上,甚至更重的红夷大炮。

西北军在攻略四川的时候,对于高大的城池往往没有很有效的攻城手段,要么是以优势兵力不惜伤亡蚁附攻城,要么是长期围困。

李向东因此决定制作西北军的红夷大炮,专门用于攻城。

红衣大炮属于传统前膛炮,虽然射速慢,但用来攻城还是能用的。

十几斤重,甚至二三十斤重的实心炮弹,轰砸在城墙可不是开玩笑的。

李向东来到铸炮工坊,把工坊的主事范有财和火器研究所的刘启辰都召集了过来。

“现在铸炮工坊能铸造千斤以上的火炮吗?越大越好,我们要拿来攻城。”李向东问道。

“如果是老式的前膛炮,造六百斤重的火炮没有问题。”范有财说道。

“才六百斤,不能造更大一些的吗?”李向东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再大一点没有太多把握。”范有财硬着头皮说道。

“没有把握不要紧,要勇于尝试,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先试制千斤重的大炮,如果成功了,再试制更重的。”李向东鼓励道。

“是”范有财连忙回答道。

“你们火器研究所的人也要参与进来。”李向东对刘启辰说道。

“是”刘启辰也连忙回答道。

“制造重炮是大事,你们一定要抓紧。”李向东问道。

“是”

李向东顺便参观了一下铸炮工坊,发现工坊的人在吊装炮管等重物时,需要七八个人合作才能吊装起来。

“四五百斤的炮管吊装起来就这么费劲了,如果千斤以上的炮管,不是更难吊装。”李向东突然想到了什么。

“千斤重炮实在是太重了,需要更多一些人手才能吊装起来。”范有财说道。

“可以用大撑杆来吊装。”刘启辰建议道。

“那个用起来不怎么方便。”范有财说道。

“吊装重物的事情好解决,待会我画一张滑轮组吊装工具草图,火器研究所照着做一个。”李向东想了一下说道。

“好。”刘启辰对于李向东的草图实在是不敢恭维。

李向东当即叫人拿来纸和笔,当场凭借记忆,画了几套滑轮组。

“这滑轮组就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整体结构由固定滑轮、多个动滑轮和链条组成...”李向东一边画,一边向刘启辰解释着。

“妙啊!把几个滑轮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个轮组杠杆系统,既省力,又方便。”刘启辰本来就是个聪明人,在李向东的讲解下,很快就理解了滑轮组的原理。

而在一旁的范有财则是一头雾水,如听天书一般。

几天后,火器研究所制作出了一套滑轮组,拿给铸炮坊的人试用。

“就这几个轮子,再加上一根铁链条,就能吊装千斤重物?”范有财一脸疑惑地说道。

“当然能,这可是大将军设计出来的东西,何止千斤,几千斤的重物都能吊起来。”刘启辰说道。

“哦!那试一下吧。”范有财听到刘启辰搬出了李向东这尊大神,马上不敢再质疑了,但心里却还是存有怀疑。

“就吊装重物吧!”刘启辰指着地上的一个大铁墩子说道。

“你确定?这差不多有两千重哦!”范有财并不看好这个所谓的滑轮组。

“没问题。”刘启辰自信满满地说道。

刘启辰把定滑轮固定在横杆上,用最下面的动滑轮勾住重物,不停地拉动着铁链条。

随着刘启辰不停地拉动着链条,重物慢慢地开始倾斜起来,缓缓地离开地面,稳稳地悬在空中。

“动了,动了,离开地面了!”围观人群轰动起来。

“厉害啊!两千多斤的大铁墩子竟然真的吊起来了。”范有财也注意到刘启辰拉链条时,并不是很吃力,一副很轻松地样子。

“范主事,你来试试吧!”刘启辰递给范有财。小说

范有财接过链条来了几下,竟然好不费劲,轻松的把大铁墩子又提升了一点高度。

“真是好东西啊!以后吊装重物就方便多了!”范有财一脸兴奋地说道。

滑轮组这个起重工具就这样发明出来了,并开始正式生产制造售卖。

有了滑轮组这个利器,各大工坊吊装重物就方便了许多。

至于西北军版的红夷大炮,在铸炮工坊和火器研究所的通力合作下,终于试制出了千斤重炮。

李向东也在现场观看了千斤重炮的试炮试验。

十几斤重的实心铁球打在条石墙上,碎石横飞,虽然离真正的攻城利器还差了一些距离,但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嗯,不错,继续试制更大型的火炮。”李向东继续鼓励道。

------

随着纺织工业、自行车工业、水泥工业的兴起,各项相关行业也迅速兴起,商业纠纷也随之增多了起来,但现有大明法律关于商业方面条例不多,规定得也不细致,主管审判的诉讼院感到压力很大。

“那就由政务院、诉讼院、督察院,一起编撰一部专门解决工商纠纷的商法。”李向东当即拍板道。

“这是好事!”叶康杰极力赞成。

众人对此都没什么意见,一部好的商法可以促进工商业健康的发展,这样西北军就可以收到更多的税收。

“另外,再起草一部专利法。”李向东临时起意说道。

“何为专利?专利法又是规定什么样的内容?”沈子衡疑惑地说道。

“专利就是对某项事务享有独自占有的权利!例如我们科学院发明了自行车,就享有自行车专利所有权,拥有处置自行车生产技术的权利,其他人没有经过科学院的同意不得仿制,要想仿制,必须获得科学院的许可。专利法就是保护发明者享有对专利技术的权利。”李向东解释道。

“一项好的技术让天下人都无偿使用,不是对老百姓更有利吗?如果只让发明人独享专利权,那不是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吗?”沈子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