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第187章 水师就是吞金兽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自此西北军领有陕甘宁、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大部分地区,成为领地最多的一方势力。

李向东打算把广州作为临时总部,并且把西北军总部搬迁来广州。

其实李向东心目中的首都有三个选项:北京、南京、武汉。

“我们现在占有了西北、西南各省,现在还叫西北军有些不合适了吧。”许森提出了关于军政府名称的问题。

“换名称也可以。”李向东对此也无所谓。

“我们的地盘都在西面,不如叫大西军吧!”许森提议道。

李向东听了顿时一头黑线,许森的想法真的是跟历史上的张献忠不谋而合啊。

“这个名称不错。”叶康成也赞成道。

“不如就叫署理西北西南事务军政府,简称西北军。”李向东说道。

“那搞了半天还是原来的简称。”许森泄气地说道。

“本来就没必要折腾,等我们统一全国,再改名也不迟。”李向东说道。

“我们的地盘太过狭长了,如果能占领湖广就把所有的地方连成一整片了。”叶康成另有深意地说道。

“我们现在的首要目标是还是明军,现在还没到跟张罗联军翻脸的时候。”李向东对于与各方势力的态度定下基调。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向福建进军一直打到南直隶去。”李向东继续说道。

崇祯十二年(1639)春季,西北军北伐福建。

李向东作出了如下部署:

许森部、张春昊部、叶康成部、李定国部,共约13万人马,从潮州府出发进攻福建,后续叶有为部和黄君浩部从云南赶过来,再参与北伐。

李向东带领千牛卫、羽林卫坐镇广州;

祝翔部(原广东降军改编)守广东;

黄松守广西;

姜继海部守云南;

王绍辉部守贵州;

方鹏飞部、黄龙部、杨嘉谟部、刘启龙部守陕甘宁地区;

蔡云杰部、曹虎部、金吾卫、领军卫守四川地区。

李向东把北伐的重任交给叶有为和李岩,他则集中精力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为日后的行动做准备。

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最主要的三要素:人员、战船、火炮。

人员只能慢慢训练,在战斗中成长,一时也急不来。

李向东决定继续扩大西北军水师的规模,计划把一个营的水师扩大到三个营的编制,www.youxs.org。

战船的问题倒是好解决,广州有很多船厂,而且有好几家都能造大型福船,李向东打算订购50艘大型福船,作为水师的主力战舰。

目前水师用的舰炮都是陆军用的后膛野战炮,射速还可以,但威力还是小了一些,上次对付大型海盗船就有些吃力,全靠射速快才压制住对方。

成都铸炮工坊现在已经能够制造500斤的后膛炮,并且制造了几十门,很快就能运到。

好在西北军攻克广州之后,意外获得了一间明朝官府的铸炮工坊,这个铸炮工坊能够制造三四千斤的红夷大炮。

李向东在攻下广州后,就让在成都的科学院搬来广州,让科学院跟广州铸炮工坊合作制造千斤以上的后膛野战炮,甚至更重后膛野战炮。

因为李向东听说荷兰战船上的重炮,光是炮弹就有三四十斤重,不管什么船只要被这样的炮弹打中基本上就会洞穿出一个大窟窿,甚至直接散架,实在是太恐怖了。

李向东把当地的造船工坊的管事都召集了过来。

“各位,我西北军打算订购一批大型战船,各位的工坊所能造的最大的战船有多大?”李向东问道。

“我们义城工坊可以造700料的战船。”义城船坊的东家王启珍说道。

“我们也是。”其他的船坊也纷纷回答道。

“呃...700料的船有多大?”李向东这个外行实在不理解700料的船是什么概念。

“哦,700料的战船可以放置18门千斤重炮,乘坐150名战兵。”王启珍解释道。

“这么小啊?”李向东不禁有些失望,他还以为广州的船坊能造更大一些的战船呢。

“大人,700料的战船已经不小了,明军的赶缯船用的就是500料的福船,乘员110人。”王启珍耐心地解释道。

“那我怎么见海贸用的商船就很大?”李向东问道。

“大人,战船跟商船的构造稍有不同,战船比商船难做,所以做得没有商船那么大。”王启珍解释道。

“这样吧!你们写一份报价书给我,把你们的造价,还有工期,以及产量写清楚,我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再向你们订购。”李向东说道。

送走船坊的人,李向东叫来火器研究所的刘启辰和广州铸炮工坊的主事林文斌。

“水师急需千斤重的后膛炮,现在能造得出来吗?”李向东直接问道。

“以现在的情况千斤重的后膛炮恐怕一时难以造出来,即使勉强造出来,气密性不好,射程和威力会大打折扣,不过我们会想办法改进。”刘启辰说道。

“哦,那抓紧时间吧,水师的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李向东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急不来,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我们会抓紧的。”刘启辰说道。

“你们广州工坊现在试制500斤重后膛炮的工作顺利吗?”李向东看向林文斌。

前一段时间李向东让成都的铸炮工坊派了一些人手来支援广州铸炮工坊,让广州铸炮工坊试制500斤重后膛炮,如果试制成功,以后南部几省军队所需的后膛炮,就不需要千里迢迢从成都运送过来。

“有成都同僚的指导,我们进展很顺利,已经制造出了几个样品,相信很快能大批量制造了。”林文斌恭敬地说道。

“那就好。”李向东满意地点点头。

几天后,各大船坊把大型战船的报价书都送来了,李向东看了大吃一惊,这大型战船比中型战船的价格贵了许多倍,高达7200两白银一艘。

50艘大型战船的价格就是36万两白银,如果每艘再配18门500斤后膛炮,又要花费30万两白银,再加上其他费用,估计要花费七八十万两白银。

李向东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水师真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兽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