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第229章 山海关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近期大华军后方运来一大批发火率达到8成的新型燧发枪,许森部也配发不少新型燧发枪,燧发枪的装配比例已经到达2成,火绳枪的比例是5成,火力比以前更加强大。

“砰砰砰...”

清军的冲锋人群在枪声中不停中弹倒地,而清军的满蒙八旗兵,则用弓箭进行还击,好在这支清军中真正的八旗兵并不多,大多数是汉人仆从军,弓箭的反击力度并不是很大。

清军多次冲锋都是被大华军打退,损失惨重。

几天后,豪格停止了进攻。

一方面是由于清军的伤亡太大,另一方面是葫芦岛的城墙已经修建完毕,豁口消失。

面对完整的城墙和大华军犀利的火力,豪格已经无力发动进攻了,他只得向燕京方面求援,希望增派更多的兵力,特别是精于弓箭的满蒙八旗兵,以及重型攻城红衣大炮。

多尔衮收到豪格的求援信,气不打一处来,“豪格怎么连一个小小的据点都搞不定,还让大华军把城墙都修建好了,居然还好意思要增援。”

“河西走廊是连通辽东的交通要道,万万不能有失,还得想办法拔除这个钉子。”济尔哈朗在一旁劝道。

多尔衮冷静了下来,想了一下说道,“说得不错,葫芦岛这个钉子一定要拔除。这样吧!我亲自再带3万精兵,20门红衣大炮过去。”

“可是从哪里再抽调3万精兵,燕京城内也需要防守啊?”济尔哈朗说道。

“我准备从山海关调兵,燕京城内的兵不能动。”自从出现了沈阳的事情,多尔衮不敢掉以轻心,不敢再从燕京城内抽调兵力。

“那山海关的兵力不是空虚了吗?要不要从潼关前线调兵。”济尔哈朗吃惊地说道。

“辽东和京师都是我们的地盘,山海关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再说潼关前线正处于关键时刻,不能再从潼关调兵了。”多尔衮解释道。

两天后,多尔衮带着从山海关抽调的3万人马,以及20门红衣大炮浩浩荡荡地向葫芦岛进发了。

军情司的眼线很快把这个消息传给了马天佑和武昌。

“多尔衮竟然亲自带兵前来,还真看得起我们啊!”许森自豪地说道。

“多尔衮竟然把山海关的守军抽调一空,看来清军的兵力也不够用了。”马天佑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这说明我们在葫芦岛筑城,正好打在他们痛处了,他们不得不调兵来攻,只不过接下来有得忙了。”许森说道。

“山海关的守军抽调一空,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派兵去偷袭山海关,你说清军会有什么反应?”马天佑突然灵光一闪,兴奋地说道。

山海关西据燕山,东连渤海,因此得名山海关,地处长城的最东端,其中一段城墙直接与大海交汇,修建到海里去了。它的东面是辽西走廊,西面是京师,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你是说偷袭山海关?”许森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马天佑的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大胆了,“这个事情事关重大,要不要向皇上请示一下。”

“来不及请示了,机会稍纵即逝,如果能占领山海关,就相当于彻底切断了辽西走廊这个交通要道,说不定能扭转整个战局呢!”马天佑更加坚定了要实施这个计划的决心。

“可是从哪里调兵去攻占山海关,从哪个方向攻占?”许森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从海上攻占山海关,山海关有一段城墙不是直接连接海岸嘛,水师有艘西洋大船够高,可以乘战船直接从船上登上城墙。”马天佑说道。

“如果占领了山海关,清军肯定会全力反扑,我们一时也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山海关。”许森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如果抢占了山海关,这个葫芦岛灯塔山半岛的城墙就可以放弃了,相对来说山海关比葫芦岛更重要,到时候可以葫芦岛的兵力都转移到山海关去。”马天佑似乎早就想好了整个计划。

马天佑把防守葫芦岛的任务交给了许森,亲自前往旅顺半岛,组织实施偷袭山海关的计划,并让人前往武昌把这个计划汇报给李向东。

马天佑赶到旅顺半岛,把关于偷袭山海关的计划告诉了姜继海、黄君浩、叶康成、施琅四人。

施琅的水师营现在常驻旅顺半岛,专门协助陆军在辽东地区的登陆行动。

“占领山海关?”四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计划够大胆,但如果成功了,收益也是明显的。

“山海关的兵力已经被多尔衮抽调一空了,现在正是偷袭的最佳时机。”马天佑解释道。

姜继海为人向来胆大包天听到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好!干他娘的,说不定还真的跟你说的那样,能扭转整个战局呢!”

“我们水师没有问题,随时提供支援。”施琅当即作出了保证。

黄君浩则考虑得更多:“这个计划的确很冒险,如果成功的话将直接威胁清军的燕京,还可以直接切断辽西走廊这条交通要道,的确是一招好棋,但最关键的是占领之后怎么守住山海关,要好好谋划一下。”

“山海关易守难攻,要守住并不难,到时候可以把葫芦岛的兵力调往山海关,加强山海关的防守。”马天佑解释道。

叶康成为人比较谨慎:“要不要派人回去请示一下陛下。”

“机会难得,事急从权,来不及请示了,先占领山海关再说。”姜继海着急地说道。

“的确是来不及请示了,我是辽东总督,有便宜行事之权,先拿下山海关再说。陛下那里我已经派人去禀告了。”马天佑态度坚决。

“既然是这样,什么时候行动?算我一个。”叶康成主动请缨。

“这两天就出发!那就由康成打头阵,继海和君浩留守旅顺。”马天佑说道。

“可惜了,这么大的行动,我也很想参加。”黄君浩不无遗憾地说道,但他知道旅顺不能有失,需要他留下来坐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