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第260章 被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次全靠你们及时赶到!”固始汗一脸感激地对叶尔羌汗说道。

“我们只是按照盟约行事,还请大汗到时候信守承诺。”叶尔羌汗阿不杜拉淡淡地说道。

“请大汗放心,等击退大华军,我们两家平分青海。”和硕特汗信誓旦旦地说道。

“现在大华军已经被我们包围,等下我们两军从不同的方向发起进攻。”叶尔羌汗建议道。

“大华军的火器非常犀利,还有车辆当防护墙,易守难攻,即使攻下来,损失肯定不会小,不如我们采取围困的策略,把他们活活饿死。”和硕特建议道。

他对于大华军的防守反击战术,已经有心理阴影了,不敢再贸然发起进攻。

“围困的办法好是好,就怕耗时太长,也不知道大华军的援军什么时候会到。”叶尔羌汗有些担心地说道。

“大华朝国都离这里有数千里远,等大华朝的皇帝知道这里的情况,再派兵过来,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情了。这支军队最多携带了十几天的粮草,到那时候早就饿趴下了。”和硕特汗解释道。

“那好吧!就按照你说的方法行事吧。”叶尔羌汗无奈地说道。

他倒是想速战速决,但和硕特汗已经胆寒不敢强攻,而他也不愿意独自强攻,只得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

于是和硕特和叶尔羌联军远远地监视着大华军无机可乘,围而不攻,试图困死大华军。

好在大华军在河边驻防,不用担心水源的问题。

大华军的车辆携带了大量的辎重和粮草,完全可以坚持一个月。

“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坚持一个月,希望援军能在一个月时间内赶到。”马大海担忧地说道。

“援军恐怕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赶到。”方鹏飞一脸苦笑。

“怎么可能?陈新茂他们已经撤往西宁了,他肯定会把我们被围的消息及时上报的。”马大海反驳道。

陈新茂部在撤退过程时,为了不冲击大军的防守阵型,没有跟大部队进行会合,而是直接退往了西宁。

“西宁离南京几千里远,一来一回,再加上调集兵力的时间,没有几个月时间是来不了的。”刘启龙在一旁解释道。

“在甘陕和四川不是还有近十万驻军吗?”马大海疑惑地的问道。

“可是没有调令,他们也不敢擅离职守啊!”方鹏飞无奈地说道。

马大海马上醒悟过来,没有调令,地方将领擅自调兵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轻则定性不尊号令,重则定性为意图谋反。

“对了,老方,你是这次西征的主将吗?你不是有节制川陕驻军的权利吗?”蔡云杰说道。

“可惜老方现在也跟我们一起被困在这里,不然他倒是凭借主帅的身份调兵来解救我们。”刘启龙遗憾地说道。

“外面有十几万骑兵,想要突围出去,比登天还难啊!”马大海泄气地说道。

“我们也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方鹏飞缓缓说道。

“突围吗?”刘启龙疑惑地问道,“如果我们分散突围,只会被他们各个击破。”

“步兵不能分开行动,要一起行动。我们只需要掩护骑兵突围,把我的将令带到西宁。我的将令是暂时委任吕宪政暂时节制川陕驻军。”方鹏飞说道。

“也只能这样了。”蔡云杰无奈地说道。

-----

西宁城

吕宪政正手中拿着一份情报阅读着,他表情渐渐凝重起来。

“这下糟糕了,叶尔羌汗国跟和硕特汗国结盟了,还派出了5万大军到青海。这份情报是否可靠?”吕宪政面带忧虑之色,向身边的下属问道。

“这是我们在叶尔羌汗身边的内应传出来的消息,应该很可靠。我们为来把这份情报传出来,还死了不少弟兄。”军情部官员肯定地回答道。

“快,传令下去,让人去追方总兵,把这份情报尽快通知给方总兵。”吕宪政命令身边的亲兵道。

“遵命”亲兵领命,并快速走出大厅。

“方总兵他们已经出发了3天时间,希望能及时通知到他们。”吕宪政一脸凝重地说道。

“要不要向皇上那里汇报?”军情部官员问道。

“情况有变当然要马上派人回去向皇上禀报,请皇上定夺。”吕宪政说道。

“这里距离南京数千里,等皇上派兵过来恐怕...”一位军情部的官员担忧地说道。

“希望方总兵他们没事。”吕宪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如果方鹏飞带领的大军失利,陕甘将随时会遭到入侵。

就在这时一位亲兵走了进来,“大人,大事不好,陈总兵大败而归,已经进城了。”

“走,去看看情况。”吕宪政脸色一变,带着众人向城门走去。

“怎么回事?搞得这么狼狈?”吕宪政大老远看见一脸疲惫,表情沮丧的陈新茂。

“我们骑兵在追击和硕特部时,突然遭遇大规模骑兵的袭击,我们寡不敌众,大败而归。”陈新茂一脸沮丧地说道。

“那老方他们呢?”吕宪政心中一惊问道。

“方总兵他们被围困在海晏堡附近,我们为了不冲击步兵车阵的大营,就没有跟他们会合,一直向东撤退。”陈新茂垂头丧气地说道。

“方大人,现在非常时刻,在川陕地区除了方总兵以外,就属您的爵位最高,需要您站出来进行协调。重整大军增援方总兵他们。”陈新茂焦急地说道。

吕宪政是总兵衔,封平国公爵位,排名第四位的国公,的确是召集众将领应对危急的最佳人选,但就怕被有心之人事后拿来说事。

“可是没有皇上的诏命,恐怕会犯大忌...”一位军情部官员担忧地说道。

“这...”吕宪政有些为难起来,他作为情报头子本身就得罪了很多人,为了明哲保身一直躲在幕后低调做事,没有授权贸然召集大军,有僭越之嫌。

“现在是危急时刻,当以国家为重。”一位名叫周成华的军情部官员反驳道。

“成华说得对,现在是危急之时,顾不得许多了,我既然蒙受皇恩封为平国公,自然要挺身而出,为国分忧。”吕宪政一咬牙终于决定高调一会,挺身而出主持大局,挽救危局。

至于会有什么后果,以后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