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第265章 蒸汽船下水试航2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叶康豪走到船尾,关切地问道“漏水严不严重?”

“漏得比预料的严重,才一会就溢出了很多水。”科研人员回答道。

“赶紧抽水,把所有的抽水泵都用上,一定要撑到试航结束,等试航结束后再想办法解决。”叶康豪皱了一下眉头说道。

“是,只要我们抽水的速度够快,应该还能支撑到试航结束。”

“嗯,密切关注漏水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是。”

暂时缓解了轮轴与船体之间缝隙漏水的问题,叶康豪总算松了一口气,跑到其他岗位巡视起来。

但没过多久,轮机组那边又传来大叫声:“不好了,轮舵失灵了,控制不了方向了。”

“怎么回事?”叶康豪火急火燎地跑到轮舵旁问道。

“估计是轮舵的齿轮脱落了!”轮舵手满头大汗地说道。

“怎么回事,我不是叫你们提前检查转向系统了吗?怎么在这个时候出问题。”叶康豪也是很无奈,真是屋漏偏逢雨,渗水的问题还没彻底解决,轮舵又出问题了。

“我们检查过的…”轮舵手解释道。

“赶紧关闭蒸汽机,停船!”叶康豪果断地下达停船命令。小说

转向失灵可是个大问题,不马上停船,搞不好会出现撞船事故,那乐子就大了。

“是”蒸汽机组人员马上关闭蒸汽阀,拉动排气阀泄压,接着把煤炭从蒸汽机炉膛中掏出来,减小火力。

随着蒸汽阀的关闭,蒸汽船的速度渐渐地慢了下来,但由于蒸汽船的方向舵失灵,蒸汽船在惯性的作用下,竟然失控,向岸边驶去。

“怎么回事,蒸汽船竟然驶向了岸边,再不停下来就要撞到河岸了。”两岸的观众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唉,蒸汽船还是不是很靠谱,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帆船要靠谱一些。”老者感叹道。

“也不能这么说嘛,新鲜事物还没有成熟,有点小问题很正常地嘛。”年轻人反驳道。

李向东这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猜测蒸汽船可能出现了一些状况,有些担心船上人员的安全起来。

船上的科研人员可都是国家的栋梁,可千万别出什么问题。

李向东连忙对身边的侍卫说道:“快,赶紧去河边,随时准备营救船上的人员。”

“遵命。”

侍卫们纷纷跑向河岸,应对可能会发生的事故。

好在蒸汽船在方向舵失控时,马上关闭了蒸汽阀,蒸汽船撞到河岸时,速度并不是很快,木质船壳只是出现轻微的擦伤,船体没有什么大碍。

看到蒸汽船有惊无险,李向东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船上的人员纷纷乘坐小船回到了岸上。

“陛下,是属下失职了,出现了这么大的纰漏。”叶康豪一脸惭愧地说道。

“千万不要这么说,试验出现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不断进步,就离成功更近了。”李向东安慰道。

要知道爱迪生在发明白炽灯泡时,失败了1600次,试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但他们每失败一次,就验证了一种材料暂时不适合作为灯丝材料,也意味着离找到合适的材料就更进一步。

“你们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失败是成功的母亲。”李向东鼓励着情绪失落的科研人员们。

“失败是成功的母亲?陛下您这句话总结得实在是太好了。”在一旁沈子衡一脸佩服地说道。

陛下看似没什么文学造诣,但每每总能说出一两句富含哲理的话语来。

李向东听了沈子衡的话,心中暗自惭愧,这句话可不是我总结出来。

“多谢陛下!”叶康豪一脸感谢地说道。

“陛下,这次下水试航我们发现螺旋桨的轮轴跟船体间的缝隙很容易渗水,水越深,外面的水压越大,也越容易渗水,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叶康豪马上总结这次试验发现的问题。

“轮轴跟船体间的缝隙渗水?这个好解决,在船尾专门建造一个独立的小舱室,在里面灌入密封油,根据船只的吃水深度,调整密封油的深度,控制油压跟船外的水压相当,应该能控制渗水地身体。”李向东作为理工男以前正好看过这方面的知识。

“建立单独的小舱室,灌入密封油,控制油压。”叶康豪马上陷入了沉思,开始暗自评估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过了好一会,叶康豪才从沉思中恢复过来,一脸佩服地说道:“陛下,您真是天才啊!这个办法太巧妙了,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啊。”

李向东尴尬地笑了笑,心中一阵惭愧,我哪是什么天才,只是借用了别人的方案而已。

随后蒸汽机研究所继续对蒸汽船进行改进,并进行了多次下水试航,最终研制成功第一艘能够稳定航行的蒸汽船。

第一款蒸汽船的航行速度并不快,只有30来公里/小时,不比顺风时的帆船的速度快不了多少,但胜在不受自然条件风力的限制,只需要烧锅炉就能持续航行。

按照惯例,由工部牵头出资成立蒸汽船制造有限公司,并向社会募集资金入股。

李向东指示蒸汽船制造公司,在制造民用蒸汽客船和货船的同时,开始尝试制造蒸汽战船。

李向东打算把蒸汽船技术应用到战船上,让水师战船实现蒸汽机化。

并且让蒸汽船公司在制造大型民用蒸汽海船时,必须预留足够的炮位,在将来战争来临时,随时可以征用民用蒸汽海船,装上大炮就可以参加海战。

第一首蒸汽战船也很快下水了,蒸汽战船除了应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在战船外侧还安装了三厘米厚钢板,增强防御力。

蒸汽船研制成功后,李向东把目光看向了蒸汽火车。

“我再交给你们蒸汽机研究所一个新任务。”李向东对叶康豪说道。

“是不是又有新的项目?”叶康豪一脸期待地问道。

“火车,蒸汽火车!”李向东也不卖关子,开门见山地说道,并递过去一张关于火车的草图。

“火车?”叶康豪满脸疑惑地接过草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