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玄武仙墓

《刘宏玄武仙墓》

第119章 世风日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厅内的众人听说天子下诏让官府回购他们手中的曲辕犁顿时兴奋不已。

之前他们联合起来与刘焉进行价格战的时候,损失很大,一些小型作坊由于承受不住损失,更是直接倒闭。

如果按照天子诏书上那样,以两百七十钱的价格将制造的曲辕犁卖给官府和朝廷,不仅能够补回之前的损失,没准还能多赚一些。

就在众人心中盘算着要不要回去加大生产的时候,甄家的代表忽然站出身来,向着田丰躬身一礼。

“陛下仁慈,不忍我等蒙受损失,我们甄家铭记陛下恩德,无以为报,所以我们家主说了,只要朝廷需要,我们甄家愿意将库存的三万张曲辕犁全部无偿捐献给朝廷,以尽绵薄之力!为陛下分忧!”

甄家之人言辞恳切,虽然他们甄家这次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还赔进去了上千万钱,但是对于能够赢得天子好感来说,还是值得的。

赵铭也是不甘落后,朗声说道:“不错,我等世受汉室庇护,才有今日之家财,能为陛下分忧,行此为国为民之事,乃是我等的荣幸!”

听得两人此话,厅中众人顿时眉头一皱,心中很是不满,你们大公无私,偷偷捐不就行了,何必当众说出来?

搞得所有人是骑虎难下。

“他们说的不错,我们崔家也愿意将剩余的五千张曲辕犁,无偿捐给朝廷!”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随后崔琰也第一时间站出身来,表明了崔家的态度。

“我等,也愿意无偿捐献!”

众人眼见三方势力的代表全部表态,也不再犹豫。

“诸位能够如此深明大义,吾在此向诸位表示感谢!”

对于众人的表态,田丰很是满意。

随后田丰笑声说道:“诸位想必也听说过“子贡赎人”的典故,子贡救人拒绝国家的补偿金,明明是大公无私的好事,可是夫子为何要批评他呢?”

崔琰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田侍郎此话有理,我等今日无偿捐献,看似是帮助陛下推行国策,实则是给陛下造成了阻碍。”

田丰面带笑容,点了点头,“不错,大汉境内,似诸位这等身家的不在千秋,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如同诸位这般深明大义,今日若是接受了诸位的捐赠,其他人捐是不捐?”

赵铭说道:“田侍郎一语道破人心,那些自私自利之徒,虽然不堪大用,但是对陛下推行国策还是有帮助的!”

听得赵铭这般含沙射影,初时犹豫之人,心中对他顿时有些不满,却也不好当场发作,还得陪着笑脸附和,真是郁闷至极。

田丰赞赏的看了赵铭一眼,随后点了点头,“不错,推行国策,还需所有人共同出力才行,毕竟出力者有所得,只有这样所有人才会积极参与进来!诸位说是也不是?”

“况且天子诏令说的很明白,要求地方官府必须出钱回购,诸位总不会想让吾等违逆陛下之令吧?”

“不敢,不敢!!”

听得田丰此话,众人心情畅快的连道不敢。

将回购曲辕犁的事情搞定之后,田丰再次说道:“还有一件事,需要诸位帮忙才好!”

崔琰率先开口说道:“田侍郎尽管吩咐便是!”

田丰缓声说道:“吾奉命来此收拢流民,迁往关中和关西地区,如今府库之中粮食不足,吾想以朝廷的名义,向诸位借调一批粮食!”

虽然田丰借粮是为了尽快补满官仓储粮,但这件事却必须保密,只得用流民和府库不足为借口。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无论何时,粮食储备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官仓储粮不足的事情,为了避免造成恐慌,绝不能让外人知晓。

崔琰笑声说道:“今年丰收,粮食倒是多的是!田侍郎需要多少尽管开口就是!”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愿意拿出粮食借给田丰,毕竟有着前面回购曲辕犁的事情,他们不觉得田丰会赖账不还。

几日后,在田丰的主持下,冀州官府将所有世家豪强手中的曲辕犁全部进行了回购,同时也筹措到了大批的粮食。

“呼~”看着最后一车粮食搬入官仓,田丰也是不由得松了口气。

很快其他州郡的地方官府也完成了回购,并且按照之前刘宏定下的三百钱,开始售卖。

虽然如同戏志才所说的那样,此时购买者已经是寥寥无几,但却让那些世家豪强和中小地主看到了希望,官府的售卖价格都是三百钱了,他们自然也可以卖。

如今没了刘焉的恶意竞价,随着日后耕地的增加,曲辕犁的市场还是非常大的。

德阳殿,田丰的密报此时摆在了刘宏的桌案前。

而田丰上表的关于回购曲辕犁,和秘密补充官仓储粮的处理方式,也让刘宏很是满意。

一旁的戏志才,不由得笑声说道:“呵呵~这个田元皓思虑之深远缜密,不下于扬文先,也是难得的良相之才。”

刘宏笑着点了点头,“不错,只是他的脾气怕是将来会得罪人的!”

戏志才意有所指的说道:“这也是一件好事,如今朝中不就有一位么?”

刘宏不由得看了戏志才一眼,笑了笑,“志才,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调侃别人了,还敢调侃当朝太傅是牛脾气?”

“咳咳~陛下,臣不是调侃,而是夸奖!太傅生性刚直,敢于谏言,就算是古之贤臣,也少有能比者。”

戏志才正色道,这话若是传到陈蕃耳中,那还了得?

“呵呵~难的志才也有害怕之人!”

看到戏志才那副模样,刘宏也是忍不住的出言调笑了两句。

“咳咳~陛下,咱们还是说说刘刺史的事情吧!”

戏志才忍不住轻咳两声,赶忙转移了话题。

刘宏脸色一正,点了点头,“志才以为该如何处置?”

戏志才沉吟片刻,缓声说道:“刘刺史毕竟属于宗室,贾文和也只是有线索证明他与凉州那边有关联,并没有掌握什么确凿的证据。

而且他私动官仓储粮的事情还不能公布出去,如今陛下也只能治他一个贪墨之罪!”

“哼~这个刘焉,犯了那么大的罪,却要朕来给他善后!”刘宏不由得冷哼一声。

随后刘宏继续问道:“那凉州那边呢?如今没了他这颗鱼饵,怕是北宫伯玉他们,不会咬钩的。”

戏志才笑了笑,“那就让冀州那边安排一些百姓,为他鸣冤叫屈,毕竟刘刺史还是让百姓们,受到实惠的!”

刘宏点了点头,“那就按志才说的办吧,一会儿你带着刘焉贪墨的罪证去交给太傅和司徒,让他们举荐一个新的冀州刺史人选!”

就在刘宏与戏志才两人说话间,张让神色匆匆的从德阳殿外,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封奏报。

“陛下,徐州沮授有奏报呈上。”

刘宏接过奏报,开始细细翻阅起来。

徐州那边有张俭盯着,并未发生什么大事,有糜家和陈家在那盯着,曲辕犁在徐州推广的也很是顺利。

而且糜家不仅拿出大量钱粮支持流民的迁徙,还将曲辕犁的价格降到了一百三十钱,对于朝廷的政策,那是死心塌地的全力支持。

沮授奏报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为糜家表功的,在他看来,大汉将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商人的带动,有必要对其进行赏赐和激励。

“志才觉得,朕该怎么奖赏这次出了大力的甄家和糜家?”

戏志才想了想,“他们两家都是顶级豪商,那些身外之物,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倒是可以对他们两家的儿子进行奖励,或许会更加有效。”

“志才指的是他们两家在御林营的儿子?”

“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