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帮我爹造反周小繁

《我在古代帮我爹造反周小繁》

第226章 接应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他今年已经十三岁了。

在岳山书院时,闻先生曾经告诉过他,以他的资质,早就可以参加科考。

不过考虑到他年龄小心性不稳,建议他满十二岁之后再参加县试。

到这边之后,爹除了经常过问他的学业之外,对他科考之事闭口不言。

先生们教的内容也跟科考有很大的出入。

从一开始常规的经史,慢慢增加到军事,算术,甚至是制衡之术,治国之策。

现在又新增了天文地理农学水利等。

他学得心惊肉跳,忍了那么久,终于还是忍不住来找他爹,问一问心安。

赵益反问他一句,“你想参加?”

赵湛哭笑不得,“爹,现在不是我参不参加的问题,是您想干什么的问题。”

“哦,猜猜看我想干什么?”

赵益继续打趣他。

“儿子怎么猜得出来。”

猜得出来他也不想说,太离谱了。

难道说儿子怀疑老子想另立山头自立为王?

赵益乐了,“废话,你想猜还猜不出来。”

赵湛惊!

“爹,您没事儿吧?”

“去去去,你爹能有什么事,手快点,我等着写信。”

赵湛手中的墨块在砚台中央打着圈儿,尽管心中早有猜测,被亲口证实之后他还是有点回不过神来。

他的好大儿都挑明了,赵益写信也不瞒着他。

一封信写完,赵益吹干装进信封,叫人进来拿了送出去。

“爹,你写的是什么?”

在他看来就是一封平平无奇的书信,但是他始终有一种没那么简单的感觉。

“信啊,等你大一点,爹再教你。”

这是一种需要密码破译的秘信。

赵益伸手拍了拍赵湛肩膀,“儿子,上阵父子兵,既然你已经知道为父的图谋,那就拿出十二分本事,将先生们教的东西都好好消化了。”

赵湛“......”

“行了,赶紧回去休息吧,爹还有事。”

赵湛大脑一片空白回到自己的住处。

他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顶着个黑眼圈出来,吓花氏一大跳。

连忙叫乌嬷嬷去炖点滋补给他补身体。

看着忙上忙下的花氏,赵湛心里忍不住嘀咕,他爹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赵益可不管把握大不大,有上辈子的记忆,他思来想去这个反是必须要造的。

江岫白弄出来水车缓解了一部分压力,赵益到处派人出去探水源打水井。

幸好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尽管不够浇灌庄稼,但至少百姓饮用水不用发愁。

想到后面接踵而来的蝗虫灾害,赵益将这件事写信告知钱渝交给他去处理。

知道赵益说后面有可能会有蝗灾,钱渝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

赵益自然有办法让他相信,县志和府志上均有记载旱灾后伴有蝗灾真实事迹。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农口中也能证实。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不是开玩笑,如今确实干旱了近两个月。

若是仅剩的一点庄稼都让蝗虫糟践了去,百姓还有什么活路。

钱渝作为知府,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他派人查了历年的县志府志,又亲自去走访了周边老农,上了年纪的老人。

确实有旱灾过后出现蝗灾的记录。

统计下来一算,旱灾之后蝗灾的概率有七到八成。

得到统计结果,钱渝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赶来榆城找赵益。

开门见山问赵益有什么解决或者预防的好办法。

赵益祭出自己的大杀器,他的无敌百科百宝箱老乡江岫白。

并且提点了钱渝,可以找几个老大夫跟着一起探讨如何灭蝗。

江岫白才弄完水车的事情,又马不停蹄跟着钱渝去了新州。

赵勉在靖安府那边又来信叫他赶快回去,说是第一批玻璃已经出炉,等着他回去验收。

江岫白忙得团团转,恨不得弄几个分身出来。

赵芳身体还没有恢复,孩子的洗三礼就没有办。

如今正是紧张的时候,满月也只是开了三桌,请了亲戚还有一些要好的朋友。

孩子还没取名字,段青鸿拟了个贱名叫铁蛋,说是名贱好养活。

榆城的规矩,大家也不懂,赵芳虽然觉得名字太难听,但到底命比较重要,铁蛋就铁蛋吧。

赵芳孕期吃得好,生下来之后也养得不错,铁蛋现在白白胖胖,眼睛黑黝黝的,很是讨人喜欢。

抱出来一圈就收获了长辈们好多礼物。

阿庆打了一个大大的黄金长命锁项圈送给铁蛋,锦容笑称这么大的锁铁蛋脖子都要挂弯了。

赵睿道,“送我,脖子挂断也不要紧。”

大家笑作一团。

赵朔龇他,“你想得美!”

阿庆回道,“等你们以后有孩子了,我也送这样的长命锁。”

“说好了不能反悔,回去就立字据。”

白字黑字写好,以后又是一笔财富!

赵芳身体亏损厉害,在做双月子就没有出面。

孩子抱出来给大家看了一会儿就抱了回去。

老天连续两个半月没有下雨,终于有人撑不过去,离榆城十几公里以外的一个村庄,有一六旬老人活活热死了。

赵益知道这事,久久没有言语。

这还只是开始,后面死的人会越来越多。

他去信催促牛大勇夫妻尽快回来,又派了连大奎和贾仁玉亲自前去接应牛大勇夫妻。

自觉做的还不够,又叫赵勉在靖安府收粮,想办法送回榆城来。

这天气热得连田氏也受不住了,最近这段时间胃口一直不好,连带着人也瘦了一圈。

给花氏和阿庆急得,大家商量了一番,一致决定到庄子上住一段时间。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连带着德音三姐妹和剑鸣三姐妹也一起打包带了出来。

赵芳还在做月子,铁蛋还小离不开她,所以没有跟来。

赵湛被两个先生带出去游学了,双胞胎和赵静被赵湛压在军营训练,所以来的都是女眷。

阿庆不像两个哥哥地赵静,没鞑子的时候她就自有得很,也跟着大家去了庄子。

幸好庄子够大,这么多人完全住得下。

赵二和冯氏得到消息,早早差人将庄子打扫干净,被褥帐子全部布置好等着她们过来。

众人到了庄子上,看到老二夫妻两,大家都惊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