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记小餐馆[美食]

《徐记小餐馆[美食]》

50鲜的包含整个大自然的青头菌汤(已捉虫)^……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徐小溪听见这话直接从厨房里出来, 手上还有面粉呢。

“这么严重吗?大娘?”语气还是有些担心的,为了这件小事吵架很不值得。

何蔷跟葛前进都听习惯了,程大娘跟魏大爷经常这样闹腾, 俩人吃着饭还不耽误看热闹。

程大娘一副心累的样子。

“我还不信了,你看着吧, 我非要治治他的嘴硬。”说完她还看向何蔷跟葛前进, “你们俩支持谁啊?”

乌石胡同都是划在了钢铁厂社区的,所以何蔷跟葛前进虽然没在钢铁厂上过班, 但也是这个社区的人。

何蔷可没那么在乎比赛的结果,赶紧开口以表忠心,“我当然是赞成小徐老板的啊,我们家前进也是。”

葛前进也忙跟着点头。

他们稍微年轻一些的长大以后,钢铁厂跟棉花厂早就不在了, 所以情怀没他们老一辈的那么重。

程大娘听见这话心里好受很多。

徐小溪笑着无奈的摇摇头,进了厨房里把煮好的饺子给端上来。

“大娘, 您的饺子。”

程大娘对小徐老板做的饺子是一百二十分的满意, 无论是啥馅的,都很好吃, 馅馅不一样, 她永远都吃不够啊, 一咬就是鲜的直掉牙韭菜鸡蛋的。

徐小溪这会空下来, 拿手机给王主任打电话。

王主任正在张罗这次比赛的事情,还定了横幅, 还在考虑要不要再横幅上弄个小徐的照片,这样就能给小徐加油助威,还有赢了要不要弄个舞龙舞狮的队伍,喜庆一些。

“啥事?小徐。”

徐小溪在厨房里, “王主任,我想好做什么了,麻烦您去采购一下食材。”

王主任总算是等到小徐给自己打电话了。“你说,什么食材,我都能给你弄来。”想她王琴花在江县几十年,人脉是一等一的,也算是多亏大家的信任。

徐小溪打算做徐州把子肉配玉米面窝窝头,再来一碗菌汤。

秋天吃菌子,对人的身体很好,粗粮窝窝头加上蛋白质丰富的把子肉,怎么吃怎么香,而且很家常,大家应该都能喜欢吃吧。

“需要的猪肉可能要求的条件高一些,窝窝头就需要咱们打好的玉米面跟面粉,菌类的话我要青头菌,我记得咱们前几天下雨的时候,大家去采了好多,好些菜市场都有的。”

王主任原本还以为要求很离谱,这不是很平常的东西吗?多好弄,青头菌更是下过雨后在山坡跟树林里很容易找到,现在也是正当季节。

“行,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徐小溪是特意选的青头菌,这次的裁判应该是老年人比较多,野生青头菌营养价值可高,明目,缓解压力,总体来说很不错的。

江县的话,就在这个夏秋季节,下过雨之后会有各种菌类,而野生青头菌是里面营养价值最高的,一下完雨,在乡下下大家都会自发的去采摘,特别是以前日子苦的时候,所以这一代人就是吃着青头菌长大的,炒,炖汤,这也是最家常的料理方式了。

尤天跟李相同都没事干,昨天也睡的很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吃好了的原因,早上一起在街道上跑步,回到酒店洗漱好久直奔店里去。

何蔷跟葛前进吃完结账走了,程大娘还在吃着。

“大娘好。”俩人进来看到程大娘都打了招呼。

程大娘看这俩小伙子真是识货,就比一些老头强,眼瞎心盲不讲道理,呸,想起来就生气。

徐小溪挂了电话从厨房里出来。

“今天吃点什么?”

李相同看着小黑板上的字,他都认识。

“我要吃砂锅腊肠米饭。”

“牛肉手擀面。”尤天还挺想尝尝的。

徐小溪点下头,“请坐,稍等。”

泡了一夜的米饭放到砂锅里,放水,酱油,盐调味,再把切好的腊肠均匀的铺在上,最后打上一个鸡蛋,直接盖上盖子炖煮。

面条直接另外起一个锅来煮,牛肉汤香而不腻,手擀面劲道好吃。

两份一起出锅直接放在托盘上端了过来。

“好了。”

徐小溪给他们俩端上来。

李相同打开砂锅的盖子,就一股鲜香的味道,外加橘子皮上独特的清香味,跟在那个节目里吃的很像。

“溪姐,这个腊肠跟我在一个节目上吃的很像。”

徐小溪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节目,只抿嘴笑笑,“那应该也是我做的。”

尤天拿着筷子正在搅拌自己的牛肉面,鲜香,食指大动,直接就是一大口,好劲道,好香,回味有点点苦味,像苦瓜的味道但又没苦瓜的苦,好奇怪,只能再吃一大口好好尝尝。

李相同没想到自己阴差阳错居然还能吃到那个巨好吃的腊肠,很是激动,这就是华国人讲的缘分吗?

腊肠饭上面冒着热气,鸡蛋整个铺在上面,旁边一圈都是切好的腊肠,香味十足。

徐小溪正准备进去呢,就看到王大爷急急忙忙的进来。

“小徐,小徐。”

徐小溪抬头看过去,“怎么了?”

王大爷看徐小溪,“你过两天要参加比赛啊?”

徐小溪还以为是啥事,只嗯了声。

程大娘现在对比赛的事情非常敏感,听见这俩字就转头看过去。

王大爷也是钢铁厂的工人,现在住的地方当然也是钢铁厂社区的,听到徐小溪这么说,瞬间就松了一口气,“哦,那老方肯定会输的,这我就放心了。”

徐小溪虽然不理解,但也没多问,“今天要吃点什么吗?”

王大爷被这么一问才想起来正事,“拔丝苹果,我要两份,我家圆圆要吃的。”

徐小溪转身进了厨房。

王大爷看了一圈店里,就坐在了程大娘的对面。

“今天怎么没看到老魏?没来吃饭?”

程大娘把自己的饺子吃完,抽张纸擦擦嘴,“他要支持老方,我让他这几天别来小徐这,支持谁就吃谁做的饭呗,你说是不是?”

王大爷也这么觉得,非常赞同,简直再同意不过了,“那个老方做菜这么多年就那么几样,之前是咱们没啥厉害的厨师,这次有了小徐,你放心,肯定赢。”他就看不上老方,年轻的时候还想跟自己争媳妇,真是不自量力。

两个人有了共同讨厌的人,那真是马上从普通朋友变成知心朋友,说的是意犹未尽。

李相同拿着勺子已经吃了半碗腊肠饭,又看看尤天碗里的,“我能吃一口面条吗?”

尤天看他一眼,直接一筷子夹完,“没了。”然后一口全部送到嘴里。

他吃的很快,这会面条没了,但汤还有些烫呢,他又捧着碗开始喝汤,真实在香啊,都是真材实料的。

李相同没好气的看着他,“你真的不是朋友。”

尤天点头直接大方承认,他还想吃一下那个拔丝苹果,饭后甜点。

王大爷带着打包好的两份拔丝苹果赶紧回家,还要送孙女去幼儿园,说这是给幼儿园小朋友带的,他对于孙女多交朋友很支持的,只要不是对门琪琪那样的都行。

王圆圆在家门口背着小书包在等爷爷回来,琦琦也背着书包刚刚出门,他奶奶送的,正巧碰上王大爷上来,手里还提着打包的拔丝苹果。

徐小溪是用纸盒来打包的,所以口是封的并不是严实的,楼道内就是甜香味。

王圆圆立刻就跑了过去,小脸上全是笑意,“爷爷爷爷,漂漂姨姨做的拔丝苹果。”

王爷爷看了一眼邻居,傲娇的嗯了一声,“是的,走吧,爷爷送你去学校。”他可不跟琦琦奶奶打招呼,拎不清。

琦琦看着王圆圆又有好吃的,还要带到学校里面去,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奶奶,我不去学校,我也要吃拔丝苹果,你给我去买,给我去买。”

白奶奶哎呦一声,就搂着孙子,心里又把老王头骂了一百遍。

“别哭了,你先去幼儿园,奶奶就去给你买。”

琦琦可不愿意,“我现在就要,现在就要。”说着就要往地上躺。

郑大娘在家里就听见门口的哭闹声,她在家里收拾碗筷呢,这会家里也刚刚吃完早饭,儿子儿媳妇都去上班,孙女去上幼儿园。

白奶奶没办法,只能去敲对门的门。

郑大娘把手套摘了去开门,看到人脸上带着笑,前几天老王把人家惹生气,这还冷着呢,她觉得邻居不好这么冷着脸,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是要缓和一下的。

“嫂子来了,这是怎么了?”

白奶奶挂着脸,语气很是冷淡,“我问问你们那个拔丝苹果是在哪里买的,琦琦闹着要吃。”

郑大娘赶紧热情的回答,“江县一中对面的那个乌石胡同,店名叫徐家餐馆。”

白奶奶知道那个地方,可那里不都是小摊贩吗?没啥正儿八经的大饭店,价格低,都是做的江县一中学生的生意,能好吃?别吃完拉肚子,她家孙子的肠胃可弱呢。

“那边卫生有保证吗?”

郑大娘有时候觉得这位老邻居还是挺能惹人生气的,她们家都吃过这么多次了,还问卫生问题,“当然啊,我们都吃过好几回也没啥事啊。”

白奶奶冷着脸,“行。”然后就拉着孙子直接走了。

郑大娘把门关上脸上的笑也消失了,无奈的叹了一声气。

白奶奶给老师打了电话给自己孙子请假,然后就骑着电动车带他去店里买吃的。

王圆圆拿着好吃的冲的就进了幼儿园。

王大爷知道昨天老师担心的事情,也跟着一起进去,“孙老师啊,是这样的,那个拔丝苹果是我给孩子买的,特别好吃,这会还热着呢,你帮着给分一分,保证没问题的。”

孙老师赶紧应下,“行,您放心。”

王大爷到教室门口看了一下,才走。

王圆圆拿着自己两盒好吃的跑到孙老师面前,“这个给老师也尝尝,很好吃的。”说着就举起来小手递过去。

孙老师本来想拒绝的,但就闻到了香味,还真别说,挺香的。

“老师不吃,你们吃吧,来,老师帮你分一下。”

王圆圆高兴地瞪大了眼睛,“好哦,谢谢老师。”

没一会好多小朋友都分到了一小小块。

孙老师叹了一声气,幸好自己班里小朋友总共就只有二十个,不然还真不够分的,就这还是把大块的给切小了呢。

周笑笑在吃到以后,惊讶的都张大了小嘴。

“圆圆,这个真好吃,我也要让我妈妈去买。”

王圆圆分享完之后特别开心,“那你告诉阿姨要早点去,因为漂漂阿姨饭店总是关门,她老卖完。”

周笑笑皱着小眉头,对于好朋友对自己说的话,立刻就记下了,还表示很担心卖完可怎么办?

王圆圆这里还剩下两块呢,她捧着小盒子就跑到孙老师面前,“老师辛苦了,孙老师还没吃呢,这是圆圆给孙老师留的,孙老师一定要吃。”她是要分享的小朋友。

孙老师对于小朋友的热情是真的很难推辞,但她是个成年人,不能抢小朋友好吃的。

“你吃吧,老师早上吃早饭,很饱。”这个也挺香的,刚刚分的时候就看了好几遍,不过幸好她不太爱吃甜食,她作为年轻人就喜欢吃垃圾食品,什么泡面,辣条。

圆圆非常坚持,“老师说过要分享的,老师要吃。”

孙老师眼看着第一节课要开始,不能耽误,只能勉强的接下来,但选了最小的那块,“行,老师吃了,你快回去上课。”话刚刚说完嘴里嚼着这个拔丝苹果,怎么这么好吃,她不爱吃甜的原因就是觉得太腻了,但这个外焦里嫩,一点都不腻,而且甜的刚刚好,她很不爱吃甜品的都想再多吃。

孙老师看着王圆圆,正想问这是在哪里买的呢,人就蹬蹬的迈着小短腿回到自己位置上了,身为老师她也不好意思多问,正巧铃声响起来,咳咳两声就开始跟大家上课,但嘴里的拔丝苹果的后味好香。

白奶奶带着琦琦到店里的时候。

徐小溪刚刚做完两份拔丝苹果,一份是程大娘的,一份是尤天的。

程大娘接到手里,笑的格外得意,“等着,我回去就馋死他。”

徐小溪觉得程大娘是真的很可爱,“行,那就回去馋死魏大爷。”

程大娘抿嘴还是不满意,“小徐,我可跟你说,人不能心软,你魏大爷要是来偷偷吃,你就坚决不卖给他,让他坚决坚定的只能选一个。”很是认真的嘱咐徐小溪,就怕她不当真。

徐小溪听完笑意更深了,“好,您放心。”

程大娘看着徐小溪就更不放心了,幸好小徐不愿意结婚,要是嫁给哪个男的,她都很担心,小徐被人欺负怎么办,她很开明的,结不结婚都是自己的选择,女人这辈子可是最不值了,她是看开了,甭管咋过,自己最开心就好。

“行,你说话可算话。”

徐小溪再三保证。

程大娘才不那么放心的走了。

尤天也是第一次吃,外面金黄色的,上面的丝细细的,下面的苹果也是炸的金黄,这一盘果不其然很像艺术品,轻轻一咬,苹果被炸的外面酥脆,里面倒是很是绵软,苹果本身的酸甜味,真的很好吃。

徐小溪看着进来的客人,一老一小,没见过,应该是第一次来的。

“请问吃点什么?”

白奶奶看了一眼黑板,就这个小店啊,也没啥人,还是不如大饭店。

“拔丝苹果。”

徐小溪应下就准备去厨房做。

白奶奶才惊呼一声,“这 一份就要十块钱呢,抢钱呢,这菜市场买苹果才多少钱啊,你这一份能用几个苹果啊。”

徐小溪是第一次被这么问,但还是耐着性子回答,“一份我一般是用一个的,但很大个的,您放心。”

白奶奶本来就觉得太贵,还不如自己买点苹果回家做呢,但看着孙子闹人,又没办法,十分勉强的开口,“那就来一份吧。”

徐小溪倒是没太大感受,直接到厨房里去做。

程大娘这会又去而复返,她在家里利落的吃完了一份,俩人正在生气,谁也不跟谁说话,回家就看到他买了一份包子跟豆浆在吃,可是他没吃完,就说吃过了好的,还能再吃不好吃的啊,她就立刻就回来守着,今个他别想吃一口小徐店里的东西,哼。

白奶奶跟程大娘也认识,他们原先都是一个厂的,后来都下岗再就业了。

“你也过来吃啊。”

白奶奶坐在程大娘对面,“这不是孙子闹着吃什么拔丝苹果,我没办法才来买的,你可不知道,这老板黑心。”她说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故意压低了声音,“就那么小小一份要十块钱,现在开饭店可真赚钱。”

程大娘听见她这话眉头皱的更深了,“不是,你觉得苹果买回来,就它自己个剥皮,然后滚到盘子里就熟了,不得人家做好端到你面前,十块钱还贵,你买一个苹果多少钱,这小徐用的苹果还是最好的。”

她是不管不顾的一顿输出,活到这个年纪还憋憋屈屈的,那也白活了。

白奶奶看着她,“你这话说的,他们还是赚钱的。”

程大娘翻了个白眼,“那不然呢,人家不赚钱喝西北风。”

白奶奶觉得跟她说不到一起去,她觉得十块钱不贵,“你家的日子还是比我家的好过,你儿子出息,有钱。”

程大娘知道她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拎不清,没想到这么多年还是这样,“是,我儿子有出息,有钱,我确实比你家的日子过的好。”她可不惯着,这么多年吵架就没怕过。

白奶奶被这么一怼,也不说话了,只给自己倒上一杯茶,生气的喝了一杯,只是喝下去才觉得茶还挺好喝的,就又想倒一杯,多占点便宜。

程大娘直接夺了过来,“别喝了,小徐店里的茶也不好喝。”

李相同在旁边听见,觉得大娘在撒谎,特别坦诚而真挚的转过头看向她们,“茶好喝啊。”

尤天在一旁都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华国人的一些反话正说呢。

程大娘都乐出声了,这孩子太实诚。

“是,好喝,但有些人不应该喝。”

李相同还是不太明白,怎么一会好喝一会不好喝的。

徐小溪这会提着打包的从厨房里出来,“拔丝苹果打包好了。”

白奶奶一会也不想待下去了,以后也不想来了,真是气都气饱了。

“十块钱。”她拿出来一张十块钱的放到桌子上,提着打包盒就走了。

徐小溪还不知道她为啥这么生气呢。

程大娘跟她解释了一通。

徐小溪哭笑不得的,这天下那么多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她倒一点都不生气,不过她还是很感谢程大娘的仗义。

“我下午的时候要准备试菜,周六要做的菜已经定好,下午先去买点食材回来,大娘您愿意来给我试菜吗?”

程大娘眼睛都瞪圆了,“真的啊?”

徐小溪点头。

程大娘高兴的都不知道说啥,“行,放心吧,我今天一天都在店里,给你帮忙,大娘干活利落还干净。”

尤天也举手,“溪姐,我们俩也可以干活,能下午一起吃吗?”

徐小溪当然很乐意,“行。”

几个人约定好,下午四点店里见。

徐小溪中午把店关上,回家休息,两点多才出门去菜市场,把子肉店里还有,早上特意留着的,卖面粉的店里特意买了一兜刚刚打出来的玉米面,就这么闻着都很香,带着粗粮独特有的香味,窝窝头最早的起源是不确定的,但有记载的时候就是明朝了呢。

她要做的窝窝头自然不是明朝时候的那种,也不是五八年吃的那种,其实那个年代吃的窝窝头用的玉米面并不是现在打的这么细,更多的是里面带着糠,所以会邦邦硬,还喇嗓子,但现在的技术进步,玉米面粉打的细细的,窝窝头是玉米面跟小麦面粉一定的比例做出来的,小麦面粉中和了玉米面的硬的缺点,让窝窝头变得绵软,还带着玉米面特有的香味。

地域的差异而言,南方人民其实很少吃这种,甚至可能都没见过,因为在他们那边粗粮本就很难买到正宗的,在江县很常见,在饭桌上也经常有这道菜,比如说梅菜扣肉配窝窝,所以她觉得这次评委也是江县人民,就做些大家经常吃的,也爱吃的。

青头菌没到菜市场去买,是在路边有老人家自己采摘好的,有新鲜的,也有晒干的,她两种都要了一些。

山货菌干是最能体现大自然味道的,也是唯一能跟海货相媲美的,它们长在山野,晒干后保存了自然的味道,清香独特,鲜美异常,其实本来她也准备上这道汤,秋冬季节喝一碗热乎乎的鲜美的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对身体又很有好处。

徐小溪骑着电动车买了食材到店里,先把明天的牛肉汤给煮上,这边就开始着手做窝窝头,她用了一比四的比例来做的,这样既能增加窝窝头的粘性跟软性,也不会喧宾夺主,丧失玉米面的粗粮香味,放在盆里,加上温水和成面团,放在一旁醒着就行。

另外就是起锅准备做汤,干的青头菌先用清水过一遍,然后再倒上干净的温水泡发,新鲜的青头菌直接切成片,准备好葱花姜片。

热锅凉油,葱花姜片下锅翻炒,再把青头菌倒进去清炒,要注意用小火来炒,大火过重会毁坏青头菌本身的所携带的营养元素,用泡干菌的温水来做汤,再把整个的干菌也放进去,盖上盖直接炖煮就好。

徐小溪把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再分成小块,每个都做成窝窝的形状,把子肉就可以夹在里面,分好就上屉来蒸。

约定好是四点到店里,程大娘三点多就坐不住,转悠来转悠去的。

“我可跟你说,小徐老板让我去试菜,做的还有汤,你可千万别吃,最好一口都别。”她在玄关处换鞋,故意气他。

魏大爷再客厅里看电视,上午本来就没吃饱,中午更别说,现在很是生气,但又不好认输,只能看她得意。

程大娘心情非常好,换好鞋子就洒脱的出了门。

李相同和尤天也到了店里。

徐小溪正在回锅热一下上午的把子肉,店里这会就香味扑鼻了。

程大娘一进来就惊讶的不得了。

“这到底都在做什么好吃的?咋这么香。”

徐小溪在看砂锅里的汤,青头菌独特的鲜味已经炖出来了,里面只放了盐调味。

“在做青头菌汤。”

程大娘好久没喝过这个汤了。

李相同跟尤天进来就听到这句话,他们压根就没听说过青头菌汤,别说喝过。

徐小溪把一整锅的砂锅端了出来,拿了几个小碗,看到他们几个热情的招呼。

“你们先盛出来尝尝,我去把窝窝头还有把子肉也拿出来。”

程大娘坐下来自然的给他们几个人盛汤,还跟他们解释来着,“你们俩是外地人,我跟你们说啊,这个青头菌,我们本地人都叫鸡腿蘑菇,因为它长的很像个鸡腿,吃起来可香了,炒的时候就放一点点油,不过我也没喝过小徐同志做过的,她手艺好,肯定炖出来的汤更好喝。”

徐小溪把窝窝头跟把子肉也都放到托盘里端了出来,窝窝头金黄渲软,把子肉色泽浓郁,香气扑鼻。

尤天跟李相同都不约而同的咽了咽口水。

徐小溪坐在程大娘旁边,拿起来一个窝窝头,把把子肉夹在里面,“就是这么吃的,别客气,尝尝看。”

李相同自己拿着一块窝窝头,在中间的窝窝里放上两片把子肉,轻轻一夹,就看到把子肉上浓郁的汤汁渗透在窝窝头里,一口咬下去。

“奇迹。”

尤天也吃了一大口,很有层次的香,先是外面一层的玉米面窝窝头粗粮香味,再来就是把子肉的浓香,酱油的鲜香,一点都不咸,粗粮的香味还能中和把子肉的腻,而且这个把子肉好像也不腻,还有些清香,真的很完美的,可是明明是最普通的食材,怎么就做出来这么好吃的。

徐小溪指了指菌汤,“尝尝这个,我用了干菌跟新鲜菌一起熬制的。”

尤天赶紧就端了起来,一口下去就是鲜,再没有别的感觉,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如果说溪姐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就是用自己的方法最大程度的还原这个原汁原味。

“溪姐,真的很完美,这个也很适合秋冬的季节。”

徐小溪自己做饭就吃不太多,只在喝汤,鲜味是够的,不愧是营养丰富的菌类。

“好吃就多吃点,我做的挺多的。”

程大娘已经吃第二个窝窝头加把子肉了,真香,吃人家饭店做的就会腻,人小徐做的是越吃越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