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绣(重生)

《闺中绣(重生)》

第 43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什么叫

事。

她月事刚走, ,再说了,他昨晚折腾她那么久, 她身上还痛着, 哪有功夫应付他。

谢云初严肃提醒, “二爷, 纵欲伤身。”

王书淮被这话给噎住, 这四字一直是他信奉的准则, 可此一时非彼一时,他接下来三年回府的次数屈指可数,谢云初又不肯跟他去江南, 好不容易回来了,自然是要歇在后院的。

他心中涩然, “我没两日便要离开。”

这下轮到谢云初骑虎难下,如此着急,不像是王书淮的作风, 那只能说他是当真有些着急子嗣。

谢云初轻声地告诉他, “我月事刚走,现在不是怀孩子的好时候, 再说了,我还没缓过来呢。”

夜色里, 妻子红唇饱满微翘,如同晚间含羞带露的芍药。

带着睡醒朦胧的憨嗔,没有往日那份客气疏离。

王书淮心也跟着一软, 那颗自信王赠灯所带来的不快恍惚间得到一线安抚,“好,那咱们歇着。”

王书淮躺了下来。

谢云初默不作声看了他一眼, 她两世都习惯了独寝,一张床分去大半个给旁人,第一反应是不太适应,也罢,毕竟是夫妻,谢云初什么都没说,轻手轻脚起身去侧面百宝镶嵌竖柜里取来一床薄褥,王书淮也不习惯谢云初的厚褥子,接过薄被,夫妻二人并排躺下,各自睡一被窝。

谢云初被他吵醒,一时没了睡意。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王书淮昨日赶路的疲惫还未完全释放,这会儿沾着枕头便昏昏入睡。

谢云初问起一事,“二爷,我不是让屈二跟着您去江南么,您觉得其人如何,能否独当一面?”

一提到正事,王书淮神色很快恢复清明,他沉吟片刻道,“还算不错,人也机灵,颇懂些门道。”

“那就好。”谢云初笑,“我的铺子急需最好的香云纱与绡纱,我打算让他在江南筹划着一家作坊,二爷若是得空帮我看着些。”

这三月来,铺子流水极是可观,可利润并不算理想,只因为了垄断绡纱,她砸了不少银钱,为了控制成本,也是为了亲自把控源头,她打算自己开作坊研制丝绸与绡纱工艺。

王书淮颔首,“此事交给我来办。”

谢云初微微吃了一惊,他愿意屈尊降贵操心她的事?

“二爷倒也不必亲自过问,”她想起一人,

前世王书淮在江南这段时日,有意培养了自己的人手,江南六部里有不少门槛高,品阶却极低的闲职,里面要么是一些荫官子弟,要么是一些没有靠山门路却苦于无处施展才华的进士,王书淮趁此机会在其中挑了几人帮衬他,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朝廷的中流砥柱。

这里头有一人名唤秦洸,通三教九流,长袖善舞,后来做到户部侍郎,专替朝廷开辟财路,充盈国库,谢云初不会跟朝廷抢人手,沾一两分光是可以的。

于是,谢云初捡着秦洸这个人的特点说了几句,引导王书淮想到这么一个人,王书淮果然点头,“倒是有这么一个人,或许符合夫人的条件,等我去了,酌情用他。”

谢云初高兴了。

王书淮被谢云初打了岔,睡意顿失,也想起了一桩要事,“对了,今日入宫遇见了岳丈大人,他老人家说是请我去府上吃酒。”

谢云初笑了笑,“我继母九月初八进了门,这话怕是她托父亲转告于你的。”

有了正儿八经的当家夫人便不一样,行事体面,明夫人性子虽软,做事却甚有章法,家里处处打点得井井有条。

王书淮扶额,“是我失礼,那明日还请夫人替我准备厚礼,去给岳父岳母赔罪。”

谢云初应下了。

翌日醒来,王书淮照旧天未亮便去了朝廷,谢云初一面着人准备贺礼,一面等王书淮回府去谢家吃宴。

珂姐儿闲不住,闹着要去琉璃厅玩,谢云初念着王书淮一时半会回不来,干脆亲自带着孩子过去。

琉璃厅是整个国公府最大的花厅,五开的大间,卷棚式的屋檐,藻井繁复优美,前后左右各接游廊,四通八达,十分气派,前有宽阔的地坪供孩子们玩耍,后有花团锦簇的园子让姑娘们流连,冬日此地炭火不断,夏日好乘凉,是以每日此处是国公府最热闹的地方。

大奶奶苗氏忙着长房的中馈,由乳娘带着两个孩子在花厅里玩,王书琴与王书雅早早在花厅边上的小间偏厅习书绣花,窦可灵也忙着,倒是许时薇挺着大肚坐在廊庑下晒太阳。

瑄哥儿也被送了过来。

珂姐儿看到哥哥姐姐很是兴奋,谢云初将她放下来,她双拳举着,围绕台阶边沿走,乳娘和小丫头在身旁看着,也不怕摔。

许时薇看着院子里的孩子,眸色不自觉柔软,她问谢云初,

“嫂嫂,你觉得我这胎是儿是女?我这肚皮尖尖的,又爱吃酸,会不是个儿子?”

人就是这般,凡事心里总有个设想,问出来是盼着得到别人的认可。

谢云初瞥了她肚皮一眼,“孩子性别与肚皮尖圆并无关系,我怀珂姐儿时,旁人都说我肚子里像个儿子,结果生下来是个姑娘,所以,什么都别想,生下来才是准的。”

许时薇有些失望。

这时苗氏忙完家务,搭着丫鬟的手过来,笑悠悠接了一句,“初儿说得对,还真是什么都不准,我怀林哥儿的时候,肚皮是圆的,大家都说是位大小姐,哪知道落地是个哥儿呢,四弟妹放宽心,你年轻,这一生必定是儿女双全。”

许时薇听了苗氏的话,心里立即敞亮了,“大嫂说得对,我一定儿女双全。”

苗氏挨着谢云初坐下,亲昵与她说笑,“二弟回府了,你便忙得不见人影。”

谢云初面庞微热,“大嫂别拿我说笑,我就昨日一日没来,你就惦记上了。”

“说好的大家约了一起打叶子牌,你却食言了,”苗氏扬起嗓子故意说给雕窗内的王书琴听。

王书琴俏生生接话,“可不是,害我们三缺一,最后拉了我母亲来,我母亲实在厉害,吃了我们三家。”

谢云初也促狭了一句,“岂不正中你意,那到底是你母亲呢,回头还不都是你的。”

王书琴不依,“我娘眼里哪有我,只有她的宝贝儿子,指不定好处都留给她儿子。”

指的是五少爷王书煦。

谢云初这厢还未回话呢。

那头游廊转角处传来一道气笑,

“谁说给我?趁着我们不在,你就处处编排我和娘,阖府哪个不知道娘护你跟护犊子似的。”

谢云初和苗氏一同探头,瞥见三位芝兰玉树的年轻男子立在廊角。

右边一人穿着一身宝蓝色的长袍,腰间悬着一块碧玉坠子,人生得十分高瘦峻秀,唇角还含着笑,正是五少爷王书煦,另一人颇有几分潇洒不羁,笑得乐不可支,眉宇间与王书淮有几分相似,却又多了几分风流,则是三少爷王书旷。

而在二人当中,一袭白衫如玉,通身无饰,风姿俊逸翩然的则是王书淮。

他即便穿着朴实无华,眉眼气场却生生将弟弟们都给衬下去。

大家第一眼都看到了王书淮。

他眉目浅淡,神色依旧淡漠而温和。

大家纷纷起身见礼。

王书淮目光不着痕迹在妻子身上掠过,开始在花园里寻女儿,自他回来还不曾与女儿打上照面,不是说会走了么。

可惜孩子绕去了花园后,只闻她银铃般的笑声,不见其人。

“走,先去上房请安。”

王书淮回来还不曾见过其他几房的长辈,看样子这是打算去给三太太和四太太夫妇请安。

不一会,几位少爷又一同来到花厅。

王书淮一眼看到在院子里蹒跚学步,跌跌撞撞的女儿。

小丫头眉间一点朱砂,双眸水汪汪的,又大又黑亮,眉梢一弯,笑起来跟个月牙似的,倒是像谢云初。

瑄哥儿第一个发现爹爹王书旷,立即要奔过来,王书旷眼瞅着底下有台阶,担心儿子摔着,又见他跟旋风似的,实在是悬心,立即大步跨过去接住儿子。

瑄哥儿高高兴兴喊爹爹,“爹爹,你说要给我捎葱油饼的呢。”

这么小的孩子,还不大会吃什么葱油饼,实在是王书旷想跟妻子亲热,被儿子缠得脱不开身随口敷衍的话。

几位嫂嫂听了这话,登时变脸。

大奶奶苗氏急道,“三弟,这么小的孩子,可不能吃葱油饼,难以消食。”

王书旷满头冷汗,瞪了儿子一眼,连连认错。

瑄哥儿不高兴,在爹爹怀里扭动哭闹,“爹爹说话不算数,爹爹说话不算数。”

恰在这时,憨憨的珂姐儿望着高高大大的王书旷,看着哥哥在他怀里扑腾,喃喃唤了一句,

“爹爹....”

这话一出,把众人唬了一跳。

王书旷吃惊地看着侄女,平日糊里糊涂跟着叫两句便罢,当着王书淮的面......压根不敢扭头看王书淮的脸色。

大家也跟着面面相觑,生怕王书淮生气。

倒是五少爷王书煦指着珂姐儿跟王书淮捧腹大笑道,

“瞧,二哥,叫您一早忙到晚,三月不见孩子,孩子都不认识了你。”五少爷性子像了三太太爽朗大气。

王书淮一张俊脸黑得透透的,三步当两步,跨过去将女儿抱起,

珂姐儿被他抱住,第一下便是哭,小嘴撇起,眼泪水汪汪。

谢云初揉着笑痛的腹起身,连忙走到女儿身旁,柔声抚慰她,

“傻丫头,这才是你爹爹。”

又与王书淮解释道,“平日里三弟爱陪着孩子玩,珂姐儿见瑄哥儿喊爹爹,也跟着喊,二爷别放在心上。”

王书淮不可能不放在心上,看来平日得抽出闲暇多回几趟府,否则妻子女儿都要被人拐跑。

他这个人一向喜怒不形于色,这些心思都压在心底。

他重新将珂姐儿放下来,珂姐儿拗着小身板逃到谢云初怀里,防备又疑惑地看着他。

王书淮看着小女儿陌生的眼神,心里塞了团棉花似的。

他倒也不是全不准备。

于是从袖下掏出一个极好看的玩具,捏在手心朝她晃,

“珂儿,喜欢吗?过来爹爹这里,爹爹给你玩。”

这是一个西洋舶来的水晶球,里头有五颜六色的类似海星一样的东西在晃,亮晶晶的十分惹眼。

姑娘家天生都喜欢鲜艳亮眼的东西。

珂姐儿果然被吸引,她目不转睛盯着看,只是脚步有些迟疑,

王书淮蹲着一动不动,手心运力,那个水晶球突然滑至他食指指尖,呼啦啦转了起来。

珂姐儿眼神跟着一亮,慢慢推开母亲的胳膊朝王书淮走来。

眼看还有一步,小丫头笑嘻嘻扑到他怀里,

“爹爹!”

脆生生的一声唤,让王书淮甜到心里,他把女儿抱起来,继续转动球给她看。

孩子们没见过这种玩具,十分稀罕,纷纷围了过来。

孩子护食也护玩具,一把扑过去,把球搂在怀里。

大家哈哈大笑。

王书淮当然不可能做这样不知礼数的事,立即吩咐人送了球来,人手一个,夫妻俩又抱着孩子回春景堂,打算去谢府。

“孩子没去过谢家呢。”毕竟这么小,谢云初还不曾带她出门。

王书淮闲暇有限,舍不得放手,抱着女儿径自上了车,“一道带过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