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绣(重生)

《闺中绣(重生)》

第 108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子时一到, ,骤下大雨。

暴雨猛下了一阵,将山下泥石给击垮, 去, 堵塞了援兵的来路。

火光破开雨雾, 在大雄

眼看贼子步步紧逼, 而武僧十之去八, 人。

后山雨水暴涨, 河面抬高,让本湍急的水流变得平缓。

正是乘船离开的最好时机。

谢云初去后院调度船只,吩咐守门的知客僧道,

“一定要撑住,撑到我们所有人离开为止。”

“是!”

萧幼然立在窗口看着那些贼人露出狰狞的爪牙, 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忽然力喝一声,

“我们别等了, 为什么要等着男人来救, 咱们自己救自己!”

沈颐闻言胸膛一震,也满身血气站起, “好,咱们出去, 跟他们拼了!”

“让他们看看咱们娘子军的厉害!”

所有女眷纷纷献言献计,

最后大家伙商议去弄些煤油打湿布头做火球,扔去底下。

姑娘们说干就干, 分头行动。

原先拥挤不堪的大殿内,顷刻间只剩下一些老弱幼儒。

雨停下来,只剩雨雾迷茫。

这批所谓的流民是最先埋伏在京城附近的边军, 以逸待劳,战斗力极强,兵马司这些巡逻的老兵与从未上过战场的武僧压根不是对手。

王书业等男子个个拔剑向前,可惜防线依旧一步步后退。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台阶下湿漉漉的一片,有姑娘摔倒,再次爬起来,拂去满脸的汗水泪水,不管捡起什么往山下扔,有知客僧带着仆妇去后厨搬来一些菜刀镰刀之类,上了年纪的贵妇在殿内包制火球,仆妇负责点火,年轻的姑娘则用各式各样的工具将火球扔出去,从未干过粗活的女眷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参与这场自救。

粗粗制作的火球毫无章法往敌营扣去,有的燃得正当时,有的蹭的几声便灭了。

姑娘们气得大哭,一面哭,一面锲而不舍。

见大家笨手笨脚的,杨惜燕大喊,“咱们不是会打球吗,把它当马球赶哪!”

“好!”

渐渐的上了手,击退了一波敌人。

至丑时,谢云初立在后山悬崖边上,远远瞧见河面上有渔火闪烁,便知是船只快到了,立即回到大雄宝殿,招呼道,

“太太们,快些跟我去后山,船只来了!”

四太太等人激动地抹泪,“云初,多亏了你...”又不放心地去瞧王书业,想强拉着他先走,可看着那些浴血奋战的姑娘们,终是忍住了。

谢云初立在大殿后门,井然有序指挥小僧领着上了年纪的官宦和小孩先下山。

明夫人和乔芝韵一前一后到了她跟前,明夫人先拉住她的手,“你跟我一起走。”

谢云初看了一眼前方奋战的姑娘们,神色平静摇头,“你们先走,我很快便来。”

明夫人和乔芝韵一步三回头离开了。

女眷陆陆续续下山,偌大的宝殿骤然空了,殿外还有一些年轻不更事的姑娘挡在前头,沈颐瞧见她们含着泪道,

“姑娘们,你们先下去,我们来断后!

她可以走,却只能是最后一个走。

她不想给她的夫君丢脸。

沈颐擦了擦泪,回到殿中接替一些老妇继续制作火球,手不知烫了多少泡,疼得麻木了。

那些书院的年轻姑娘哪个肯走,反倒是对着沈颐和萧幼然等人道,

“老师们先下山,你们家里还有孩子呢,这里交给我们!”

“那可不行,”江梵看着年轻的姑娘个个豪气干云,感动得泪如雨下,“你们还年轻,还有大好的前程....你们还不曾嫁人...”

“嫁人有什么好的,瞧,那些男人们多么没用,还没攻上来呢”

“谁说女儿不如男,我今日就是死在这里,也要护你们离开,你们快走!”说这话的正是今日魁首史如云,高高瘦瘦的姑娘,有一种格外的血气。

大家你望我我望你,谁也舍不得死,谁也不敢退步。

没有谁的生命更可贵。

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这时,一人从里殿迈出来,她不知从何处寻来两把利剑,缚在手腕处,双手牢牢掐住刀柄,来到殿前,剑指前方,

“你们走,我来断后!”

正是平日性情孤傲的杨惜燕。

王怡宁正护送一批夫人下山,听了杨惜燕的话,折来前头,

“你逞什么强!”

杨惜燕直视前方,面不改色道,“我孤零零一人,了无牵挂,死了也无妨,你们不一样,有儿有女,有夫有家。”

一名武僧倒下了,杨惜燕二话不说健步往前,顶上他的位置,

王怡宁听了这话,眼眶顿时发热,“你都不走,我就更不能走,我可是朝廷的郡主,拿着朝廷的俸禄,怎么能在关键时刻离开呢....”

后山路陡,太太们个个金尊玉贵,还不知何时能顺顺利利上船。

需要给她们争取时间。

王怡宁来到前方,接过沈颐递过来的火球,拿着随身携带的木杆往前一挥,火球正中敌军头目,姑娘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太好了!”

“怡宁好样的!”

敌军步步紧逼的惶恐,孤立无援的惊慌,还有那勇而无畏的坚毅,伴随着刀剑相交的锐声,簇成这夏末最后一抔烈火,自姑娘们心头绽开,延绵不绝,生生不息。

寅时初,后山下,夏安调度了两艘货船过来,谢云初陆陆续续安置官宦上了船只,山路崎岖,路面湿滑,女眷摩肩接踵,走得慢,到寅时末,总算把所有人送上船,抬眸往香山寺望去,一路灯火从山下延至山顶围墙处,曲折如火蛇,王怡宁等人还没来。

谢云初吩咐夏管事带着两艘大船先行离开,留下两艘小的等王怡宁等人,又让侍卫往京城方向发信号箭。

船只上,乔芝韵扶着围栏朝她大喊,

“初儿,你还是跟我们一起走吧。”

明夫人倒是没有催,她晓得谢云初的性子,不可能扔下这些姐妹们先走,

谢云初立在岸上,笑着宽慰她们,

“你们先回,我们马上过来汇合。”

小渡口留下两艘小船,足够余下的人,但大船耽搁不起。

追兵在后,留的人越多越是牵累。

她坚定地喊道,“开船!”

小僧将铁杵往夹板一扔,水手开拔,两只大帆载着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缓缓驶离渡口。

这时,一艘快船从远处水泊里驶来,一人长身玉立,眉目峻然,穿风渡浪朝她唤了一声,“姐!”

“云佑!”谢云初探头望去,面露惊喜,谢云佑来了,意味着援军到了。

快船擦大帆而过,船上的女眷纷纷望过来,谢云佑立在船上朝众人作揖,

“让诸位受惊了,高将军带着人跃上了前山,前面渡口亦有将士接应,诸位放心去。”

大家伙揣着后怕纷纷掩面而泣。

“云佑....”明夫人握着桅杆担心地望着他,身侧的乔芝韵也喃喃看着儿子,不敢作声。

谢云佑朝明夫人投去安抚一眼,目光最后在乔芝韵身上掠过,愣了愣,转身跳上岸口,提着蔽膝,朝谢云初奔去,

这本是香山寺后山一不起眼的古渡,几块青石板搭着一条小径,半山腰处有一座毛亭悬在半空,谢云初不放心船只,又带着谢云佑行在此处驻足,远处船帷亮了几盏风灯,她能瞧见乔芝韵与明夫人往她的方向张望,谢云初放心地笑了笑。

夏安跟随船只出发,她身边有春祺,两位女卫,并两位暗卫侍奉。

谢云初上上下下打量弟弟一番,见他身上无伤,稍稍放心,又问起城中情形,谢云佑道,

“我出城时,姐夫已带兵进了宫,想必信王不会得逞,我们在城外遇到被信王策反的卫所兵力,鏖战了一个时辰,这才耽搁救援,至山下时,听得探捎说是你们从后山坐船离开,高将军便让我来接应你们。”

山流往下接漕河,往西可折入广渠门水关。

“你在下游漕河等我就是,怎么就来了?”

“我不放心姐姐,就想来看看。”

二人迎风立了一会儿,打算上山,却听得山顶有小僧传话,“王夫人,高将军杀上了山,少奶奶们很快撤回来。”

谢云初听得这里,着实松了一口气,便不打算上去了。

“那我们在这等她们。”

眼看快到卯时,天色依旧很暗,有暗黑的云叠在半空,风忽然刮得很烈,树叶飒飒而动,两名暗卫耳郭抽动了下,齐齐抽剑警惕地盯着暗黑的深林里。

谢云佑也察觉不对,立即将姐姐和春祺护在身后。

很快几条黑影自山林里窜出来,这是信王派去刺杀王书淮的杀手,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十八罗汉,只是如今十八已去了十四,只留四人苟活。

四人暗恨王书淮,又听闻女眷被困在香山寺,故而踵迹而来,方才听得小僧唤谢云初一声王夫人,认出她是王书淮之妻,立即抽刀而上。

纵然王书淮的暗卫千里挑一,十八罗汉亦是令人闻风丧胆,三十招后,两名暗卫便知对方功力深厚,恐不是对手,连忙喊道,

“谢公子,烦请带着少奶奶离开!”

谢云佑见战况不利,往后拉住姐姐的手腕,欲带着她往下方渡口去,两名女卫则负责断后,可惜其中一黑衣人擅长暗器,朝谢云初的方向发出数枚银针,拦住二人的去路。

谢云佑立即拉着谢云初往旁侧树后一躲,两名女卫被迫应战,就这样,姐弟俩并春祺,被四名高手封锁在毛亭一角。

谢云初站在谢云佑身后,紧张得脊背发冷。

“云佑....”

谢云佑比她还紧张,额尖的汗层层往下掉,他不能让姐姐出事。

对方速度太快,快到暗卫没发发出求救信号,高手过招,慢一刻便给了对方可乘之机。

无声的剑芒在眼前晃,时不时有鲜血迸出,谢云初眼神轻晃,什么都看不清,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到最后只剩下一个黑衣人,他咧着嘴阴沉地朝谢云佑的方向走来。

春祺也吓破了胆,却还记得护主的职责,哆哆嗦嗦挡在姐弟俩跟前,谢云佑将她往后一拉,眸光发厉盯着黑衣人,

“待会我抱住他,你们想法子下山逃走。”

谢云初面色发白拽着谢云佑的袖子,脑子飞快运转,试图思索对策。上辈子弟弟为她葬送了一生,今生姐弟俩难道命绝于此?

她右手往后一摸,摸到竹柱上,慌慌张张拔下一根竹丝。

春祺听得两位主子的话,忽然咬着牙,闭着眼不管不顾朝那黑衣人扑去,谢云佑见她送死,抬手一抓,将她往后方一带,春祺脚下一滑,头撞在亭子的木柱上,径直晕了过去。

“春祺!”谢云初连忙蹲下去看丫鬟,这时,黑衣人身后传来一道低沉的笑,

“罗三...”

谢云初姐弟听得这熟悉的嗓音,心神一凛,那黑衣人也惊讶地回眸望去,

“信王殿下....”

信王捂着伤口,从黑暗里走出来,亭子里点燃了一盏风灯,晕黄的灯芒打在他面颊,他那刀锋般冷峻的面容浅浅挂着笑,一如当初二府比邻而居时常见的模样。

他从城墙跃下后,恰恰遇到一走失的快马,他立即纵马往葫芦山来,至山底下,他提气飞身径直往后山飞掠而来。

黑衣人见他身上有伤,立即迎过去,哪知道刚一到他身侧,信王忽然出刀,一柄匕首毫无预兆滑过他脖间,黑衣人眼一怔,应声而倒。

谢云佑与信王素来相熟,少时谢云佑常被谢晖责骂,只要信王在府邸,总要迎他入府中小叙,只是如今信王与王书淮针锋相对,又干出围困女眷的事,谢云佑没法给他好脸色,也不管信王要做什么,一手搀起昏厥的春祺,一手拉着谢云初就往底下渡口走。

刚迈开一步,眼前黑影一闪,信王一掌劈在他后颈,谢云佑眼神一晃,晕了过去,谢云初眼睁睁看着春祺和谢云佑全部昏厥过去,再也控制不住脾气,对着信王怒道,

“你到底要做什么?拿我威胁王书淮嘛?我告诉你,没用的,王书淮此人不受任何胁迫!”

信王眼底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时间紧迫,他无暇跟谢云初解释,只招招手,林子里几位流民从山间抬出一状似孔明灯的庞然大物,搁在亭子前方观景台上,

其中一人缓缓将之打开,瞬间狂风掀起,那巨大的孔明灯有腾空而去的架势,谢云初狐疑地看着,心口咚咚直跳,全神戒备望着信王,不知他要做什么。

孔明灯很快被架好,只见灯架下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围栏,上头可容纳四五人,那青衣男子牵住巨大的绳索,往扬风而起的灯盏一指,

“殿下,可以上去了。”

信王原是想将谢云初带走,只是看着远处尚未走远的船帆,忽然间有了个主意。

他要抹去谢云初的痕迹。

他要让王书淮彻底死心。

又不能杀谢云佑,只是这么一来,他就必须连谢云佑也带走了。

少顷,尚转入河道下方的两艘船帆,并刚从寺庙后角门折出来的沈颐等人,听得卯时初暗色的天空里传来谢云初一声极为短促的尖叫。

这一声尖叫几乎震动了整座山林,久久地在人心间回荡。

乔芝韵和明夫人吓得浑身发软,双双跌坐在甲板上,与此同时沈颐等人模糊地看到两道身影被流民推去山崖下。

众人倒抽了一口凉气,纷纷拔腿奔来半山腰的毛亭,只见春祺昏厥在地,几具尸首横七竖八,有谢云初的侍卫,也有陌生的蒙面人,看样子像是什么杀手,再看悬崖口,明显有人落崖的痕迹,沈颐冲到观景台的杂草前,对着底下黑乎乎的山崖大哭,

“云初!”

“初儿!”

天色渐开,蒙蒙浓浓的晨光模糊了夜的边界。

一盏未点灯的孔明灯缓缓在夜空中行驶,谢云初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喘息,心神被一种巨大的惶恐给支配着,突如其来的腾空令她无所适从,全身直打哆嗦不敢往下方看,半空的狂风飕飕灌入她鼻尖,她险些呼吸不过来,这种腾云驾雾的惊恐盖过被信王俘虏的愤怒,令她五内空空,失神不语。

谢云佑被搁在她脚边躺着,信王则靠着对面的栏杆闭目养神,一只手捂在被王书淮射中的伤处,那里尚且还有一截箭矢插在里头不曾拔出来。

另一只手牢牢捂住脖间,方才他携谢云初上灯架时,谢云初趁他不防备,拿着一根极细的竹丝插在他脖颈,他不敢抽出来,怕血流如注,疼得他几乎睁不开眼,好在伤得并非是主脉,否则他今日便交待在这里。

除三人外,另有一青衣男子,神色专注且兴奋地操纵整座孔明灯往西南方向驶去。

听得谢云初呼吸忽上忽下,信王艰难地睁开双目,看着她模糊的面容,安抚道,“这是成玄先生生前的杰作,当年桥头堡一役,晋宁陛下身陨战场,成玄先生深受震撼,每每去到榆林总是想,若是当年有这么一物,便可从榆林边墙出发,前去桥头堡,将晋宁陛下与文武大臣接回来。”

“这么多年,成玄先生孜孜不倦跟着鲁班后人学艺,最终在半年前研制出此物,也叫孔明飞车,可惜没多久他死于王书淮之手,孔明车的创举终是没能用在战场,而这盏风车我曾私下乘载数次,安全无虞,这位便是成玄先生的徒弟,他驾驭此车极为娴熟,云初你放心,即便死,我也给你垫背。”

谢云初此刻心中惶惶不安,哪有功夫惊叹成玄先生的遗作,只冷声问道,

“你要带我们去哪儿?”

信王没回她这茬,而是道,“云初,现在的你对于王书淮来说,已经是一个死人了,王书淮眼里只有朝政,只有他的权势,今日过后,他便是名正言顺的当朝首辅,手掌极权,江山社稷任他左右,你觉得他会为你的死,伤怀多久?”

谢云初望着远处云层下隐隐上浮的旭日,沉默了。

晨光在东边天际撕开一道亮光,隐约有一抹红徜徉在天际,王书淮迎着昭德郡王入奉天殿,彻底稳住局面后,匆匆出了奉天殿,台樨下不少士兵正在清理尸体,暗红的血迹经过一夜的沉淀变得凝固。

每隔两刻钟便有葫芦山的消息传来,至寅时末,他收到谢云初身边暗卫发来的信号箭,知道谢云初调度了两艘大船接走了女眷,而高詹此刻也攻上了香山寺。

两刻钟过去了,按算谢云初这会儿也该到了城外的渡口,他要去接她。

身后匆匆跟来一名内侍,见他衣裳沾满了血,立即将一件刚寻到的一品仙鹤补子朝服给他披上,王书淮信手接过打算下台阶,这时一道熟悉的脚步声从左面廊庑行过来,王书淮侧眸望去,只见冷杉疾步上前朝他拱手一揖,

“二爷,皇宫所有密道都搜查过了,不见信王踪影,倒是属下追着的那人,穿着信王的衣裳从夹道逃至南城门附近,后见上方没有出路,便点燃了藏在身上的炸药,自焚而死,属下赶过去时,只捡了一些碎片,不确定是不是信王。”

王书淮狐疑地眯了眯眼,面色阴沉,“此人狡诈之至,恐有诈,你再着人在皇宫四处细探。”

“是。”

王书淮顾不上多吩咐,飞快将衣裳往身上一裹,疾步下台阶,行到丹樨,抬眸望过去,巍峨的皇城隐隐约约在晨光中露出轮廓,昨夜交战的痕迹一点点变得清晰,仿佛有浩瀚的兵戈之气在他胸间震荡。

即日起他便是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掌军政大权,再无人可以掣肘他,他可以顺顺利利实行新政,实现心中所有构想。

往后他有几分尊荣,她便有几分体面。

他做到了。

事实上这会儿有一大堆的事务等着他拿主意,譬如六部堂官如何调整,新皇即位的诏令如何拟就,公务纷至沓来,王书淮本该继续留在这奉天殿主持大局,可心里挂念着谢云初,非要亲自看一眼才放心。

踏出丹樨前方的奉天门,忽然瞧见明贵踉踉跄跄朝他的方向跑来,时不时抬袖拭一拭眼角,他拭的是汗...还是泪?

王书淮心忽然乱了一下,眼眸深深眯起,负手迎了过去。

初阳升得极快,明朗朗投照在他周身,将那身刚换的一品仙鹤绯袍衬得光芒大绽,

明贵抬目仰望,只觉他气势太盛,耀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再尊荣又有何用,明贵看着王书淮那张冷白的俊脸,突然嚎啕大哭,

“二爷,咱们二奶奶....二奶奶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