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497章 辽国大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不够!”范正大手一挥道。

“这还不够?”百官目瞪口呆的看着范正。

范正点了点头道:“开封房价价值千贯,万贯的比比皆是,东区的房价无论是位置还是布局皆远超于开封城,也就说汴东的房价将会和开封房价不相上下,然而能够一次性拿出如此多的钱财的人并不多!”

范纯粹微微点头,何止是普通百姓,就是他们这些官员想要买房恐怕也没有这么简单,毕竟这可是千贯,甚至是万贯钱财,以他们的俸禄恐怕还需多年积攒。

“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开封城买下房产,皇家银行可以发放青苗钱,只需要将房契抵押,只需要支付三成的房款,剩下的按年息三厘,最高三十年,按月归还本息即可!”范正再度爆出一个惊人消息!

“什么,你要向开封百姓发放印子钱!而且是上千贯的印子钱!”

朝堂官员一片惊呼!

“三成房款,放青苗钱三十年!”

赵煦眼神一闪,能够拿出来千贯钱财的不多,但是如果只拿出三成,有能力在开封城买房的人必将暴增十倍以上。

甚至,整个开封城将会将天下钱财都吸引到开封城,到时候,北伐的钱财必将完美筹集。

“你就不担心,天下百姓还不上这三十年的青苗钱么?到时候家破人亡。”杨畏怒斥范正道。

范正早有对策道:“此事简单,能够拿出三成房款的百姓,在大宋也是富贵之家,负担每月两千钱的青苗钱,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再说,如果其有一天负担不起,也可以提前卖出房产,套现离场,再不济,如果他还不上,皇家银行也能获得一套开封房产,朝廷根本亏不了!”

以范正之策,朝廷根本亏受不了,还能为开封府带来大量的人口,赋税。

“此事或许可成!”

不少买不起房的年轻官员心中一顿,朝廷增加养廉银之后,官员的收入大增,用青苗钱来买房,足以让他们少走十年弯路。

“就算你的计划一切顺利,你可知道后果是什么,开封城将会涌来多少人!”

“到时候,开封城的人口别说二百万,恐怕三百万都打不住!”

满朝百官患得患失,经过范正如此一操作,恐怕开封城的人口要往三百万而去了。

“三百万!”就连三大宰相也不禁迟疑。

虽然说人口乃是繁盛的根基,再有一百万人口涌入开封城,恐怕开封城根本难以承受。

“三百万?不,城东仅仅是一个开始,日后还有城南和城西,本官的规划是让开封城成为千万人口的大城!甚至更多!”范正豪言道。

“千万人口!”

这一次,就连赵煦也忍不住起身,一脸不可思议看着癫狂的范正,世人皆知邪医范正行事邪魅,然而百万人口的大城已经是繁荣至极了,千万人口齐聚开封,这是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

“启禀官家,臣等弹劾范正,此乃祸国之言!”杨畏当下怒斥道。

满朝大臣纷纷附和!

而这一次,就连父亲范纯礼也复杂的看着儿子,他也没有想到范正的邪方竟然如此癫狂。

赵煦深深的看着范正,他虽然震惊于范正千万人口的设想,但是他也知道如果开封城的人口到达千万,那开封房价必将更上一层,到时候朝廷就能轻而易举获得北伐钱粮。

“范爱卿,你有何辩解!”赵煦并没有浮躁,沉声问道。

范正环视四周,冷笑道:“并非是微臣纸上谈兵,奇谈误国,而是开封城需要千万人口。”

“此话何解?”赵煦疑惑道。

范正朗声道:“自从微臣用火药一击攻破兴庆府之后,城池的防御能力就出现了破绽,这也是微臣为什么提议拆掉开封城墙的原因,然而诸位可曾想过,开封城乃是大宋帝都,既然开封城墙已经靠不住,那开封如何防御外敌,确保万无一失。”

满朝百官不由一滞,讷讷不言。

“难不成靠人多?”蔡京皱眉道。

范正点了点头道:“不错,就是靠人多!所谓无恒产者无恒心,如果开封城有千万人口的城市,人人为了保住自己价值千贯和万贯的房产,定然为开封死战。”

赵煦顿时眼睛一亮,既然开封城墙已经靠不住了,或许此策也是一个良方。

范正继续道:“再者范某也算经历战事,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开封人口如果达到千万,二十万人进攻开封城,不过是蚂蚁撼大树罢了,开封既然失去了开封城墙,那就以千万人为城墙,如此方可让开封城永不陷落!”

“以千万人为城墙!”

“永不陷落!”

范正此言一出,顿时满朝百官眼睛一亮。

在常规战争中,二十万大军已经是超级军团,所向披靡,然而二十万人马在面对千万人口大城的时候,恐怕会不由自主的望而生畏。

“开封地处中原,沃野千里,根本没有缺粮之忧,足以养活千万人口。”

“千万人的人口规模,进一步刺激开封房价,让开封城获得源源不断的北伐钱粮,朝廷一旦灭掉北方大敌,开封城大都无疆,哪怕没有城墙依旧安然无恙!”范正再道。

“好!”

“以千万人为城墙,大都无疆,这才是开封城未来要走之路!”赵煦一槌定音,彻底为范正正名!

满朝百官再无之前的义愤填膺,一个个脸色复杂,不得不说,范正此方看似邪门,但是却医治好了百官的心疾。

毕竟城墙失去了绝对防护的作用,开封城作为一国之都,攻破的风险大增,再加上范正拆掉了开封城墙,这让百官心中的忧虑更深。

如今有了范正千万人大城的规划,终于为开封城找到了一个防守之法。

更别说越多的人口涌入开封城,那开封城的房价就越多,朝廷也能获得充足的资金北伐。

一旦朝廷北伐消灭了外敌,那开封城自然没有威胁,有没有城墙无所谓。

“臣等赞同范知府之策!”范纯礼再无之前的逆子表情,一副为儿子骄傲的神情。

“范知府有打造上海城的先例,相信开封城定然能够再次上演上海城的奇迹。”苏颂也是含笑点头的。

“我等谨遵官家之命!”

众臣也无奈妥协,虽然也有人对地皮的利益心动,然而在国家利益和开封城的安危下,也容不得他们有丝毫的私心。………………

当朝堂结束,范正返回开封府!

“我等见过知府大人!”一众师爷和衙役小心谨慎道。

他们自然知道范正已经被群臣弹劾,范正的安危关系到他们的未来,自然格外的重视。

范正哪里不知道众人所想,当下朗声道:“本官已经到了官家和朝廷的允许,继续推行汴东新区。”

“太好了!”包康顿时喜形于色,他就知道范正能够度过此关。

其他师爷和衙役也顿时如释重负,当下道:“大人果然深得陛下崇信!”

对于世人传言的官家对范正极为信任,他们之前也有不少疑惑,如今城墙都扒了,官家还能一如既往的支持范正,可见范正的是何等得到官家信任。

范正环视四周道:“汴东新区关乎大宋的未来,尔等定要全力以赴做好,日后本官定然会向官家请赏,尔等皆能升官发财!”

“多谢知府大人!”众人顿时欣喜若狂,毕竟当初在两浙路六个师爷都有妥善安置,他们也是听说了,如今这样的好机会终于轮到了他们。

范正给衙门中人畅想未来之后,这才朗声道:“传令下去,十日后,汴东新区的地皮将会进行拍卖,但凡在汴东新区买房之人,皆可入开封户籍参加开封府科举,皇家银行将会住房青苗钱,首付三成,年息三厘,可贷三十年。”

“这…………”包康等一众师爷不由呼吸一滞,他们相信此言一出,立即将会引起轩然大波,天下无数人会涌入开封府买房。………………

果然不出包康所料,范正的汴东新区的设想在邸报上刊登,整个开封城为之沸腾,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传遍整个大宋!

“小区,既有普通住宅的价格,又有豪门大宅的水榭阁楼!”

无数开封百姓怦然心动,开封城居大不易,而且土地面积有限,房子矮小狭窄不说,价格也是昂贵,这让无数开封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汴东新区的一出,开封城高昂的房价定然能够得到平抑,而且目光深远之人更是对汴东新区格外看重。

即将搬迁过去的开封府,新颖的小区能够让普通人享受豪门大宅的庭院,再加上配套的医院和学校,这让很多早就不满开封城住房的富户大为心动。

随着消息的传播,各地的富户地主更是激动不已,要知道开封府乃是帝都,科举考试中占据了很多的名额,外地考生是既羡慕又嫉妒,甚至一些人不惜以身犯险科举舞弊。

而如今只需要在开封府买房,就能在开封科举,这些钱可比科举舞弊花的还少,还更安全,更能获得价值不菲的开封房产,各地的富人纷纷意动,携带大批的钱财纷纷涌向开封城。

至于城外的百姓,更是成为范正的狂热支持者,他们原本在城外苦哈哈,如今却一跃拥有价值千贯、万贯的房产,直接实现阶级跳跃。

十日后,

汴东土地拍卖会如期举行,整个朝野为之轰动。

土地的价格关乎开封城的房价,更关乎朝廷的赋税,以及北伐的进程,当然还有需要掏钱的富商盯着开封府的一举一动。

开封府内!几乎开封城有名的富商云集。

范正主持大会,再次讲解汴东新区的未来,以及开封府的土地政策。

范正的土地政策极为苛刻,富商需要支付大批钱财购买地皮,建好房屋之后,还需要缴纳大量的赋税,官府占据了大头,更甚者买房者的钱还需要放在皇家银行监管,不得随意动用。

然而依旧有无数商贾趋之若鹜,拍卖的地皮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最精华的地王更是拍出了天价。

大量的钱财犹如流水一般,流入开封府,哪怕是朝堂也为之咂舌不已,如此巨财足以让任何人为之疯狂。

然而让朝廷疯狂的是,这仅仅是第一批钱财,日后随着土地不断拍卖,越来越多的钱财将会流入开封府。……………………

“启禀官家,此乃最近一段,开封府卖地的钱财!”

垂拱殿内,范正郑重递上了奏折!”

“四千万贯!”

赵煦看着奏折不由惊呼道。

如今的大宋已经极尽繁华,朝廷赋税也不过两万万贯,而仅仅开封城一批地就能卖出四千万贯,已经达到了全国赋税的二成了。

“竟然如此之多?”

百官也是一片哗然,他们自然知道开封府卖地极为火爆,却没有想到竟然获利如此之多。

“恭喜官家,北伐钱粮无忧也!”

百官顿时兴奋道,再也没有之前的义愤填膺的弹劾。

赵煦也不禁露出一丝兴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天下百姓对开封城的房子和户籍竟然如此疯狂,前来买房的大宋百姓简直是摩肩接踵,而朝廷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些不值钱的田地罢了!如此高昂的利润,哪怕是赵煦也受不住如此诱惑。

范正摆了摆手道:“官家莫要记得太早,虽然卖地的钱很多,但是并非全部都要上缴国库,而是需要给征地百姓补偿,修建安置房,还要在城东修建道路、医院和学舍,以及公园等等配套设施,以便日后继续卖地,最多能够给朝廷上交三千万贯。”

“足够了!”赵煦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支出一千万贯乃是为了继续扩建新城,日后可以源源不断的卖地,这可是一笔长久的生意,自然不能杀鸡取卵。

“启禀官家,如今朝廷有了钱粮,是时候可以筹备北伐之事了。”枢密使曾布兴奋道。

赵煦心中振奋,当下朗声道:“辽金战局如何?”

曾布禀报道:“启禀官家,辽军号称七十万攻打金国,陈兵东北,金军建国太短,兵力只有两万,金军虽然勇武,但是辽军也有火器,金国战败的可能极大,不过金国可以躲入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中!两军之间定然会陷入缠斗之中。。”

“非也,杨某认为此战金国恐怕凶多吉少,以七十万对两万,微臣实在想不到金国存活的理由。”杨畏反对道。

不少大臣纷纷点头,对金国不抱任何希望。

赵煦微微点头,这两种结果无论是哪一种,都能削弱辽国。

当然最好是辽金两败俱伤,那就是大宋下场灭辽之时。

至于范正曾经提出的金国击败辽国的可能,在所有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七十万头猪就是抓,金军没有半年也抓不完。

“报,燕云之地八百里加急!”

就在此刻,一道八百里加急匆匆传来一道密折。

杨戬立即上前呈上密折,赵煦接过一看,顿时眼神睁大,一脸不可思议。

曾布见状皱眉道:“可是金国已败,辽国携灭金之威南下,准备攻宋?”

其他大臣也是心头一紧,在他们看来,能够让燕云之地用八百里加急传递消息,恐怕只有辽国南下这等大事了。

赵煦摇了摇头道:“辽国并没有南下,而是辽帝耶律延禧出征之际,耶律章奴联合拥立耶律淳叛乱,耶律延禧进退失据,七十万大军惨败而归。”

“辽人败了!”

“七十万大军败于两万!”……………………

霎那间,整个大宋满朝哗然。(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wa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