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现代双穿门:从军阀到总统

《民国现代双穿门:从军阀到总统》

第27章 还有谁是泰国的对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三线建设耗费海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毫无成效。

还不如让知青带着重工业产业链去外国发展,这也是中华民族另一条出路。

与其输出意识形态到外国,不如直接输出人口到外国,华夏文明的星火将会散落全世界!

当然啊,除了重工业以外,陈耀文还出钱购买了几条轻工业产业链。

比如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等等。

这些武器和产业链一共花费了1.2亿美元,又是一大笔开支,但这是必须要做的。

只发展重工业会造成产业结构失衡,最后的结果跟苏国、华国一样。

必须要让轻重产业结合起来,创造出足够的就业岗位,这样走路才更加稳妥。

毕竟要转移1000多万知青到泰国,陈耀文已经在考虑工业化之后让泰国实行改革开放。

让外资进入泰国发展,实现产业多元化,让泰国成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

现在是1975年,香江还未崛起;韩国还在闹政变;台省还在规划十大建设;新加坡还在哭哭啼啼说自己是亚细亚孤儿,日本即将迎来1976年房地产泡沫……

而泰国刚刚从华国手里拿到了全套的重工业产业链!

趁着四小龙还未发展起来,陈耀文大力发展制造业,让泰国成为东南亚地区第一个发达国家!

届时纵观亚洲全场,还有谁是泰国的对手?

4月份,泰国和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双方政府首脑在北京签署《泰华友好条约》,泰国和华国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两国人民情同手足,互为兄弟,共同在亚洲大陆上延续中华文明。

华国方面即日起将转移整套的军工产业,并派遣技术人员到泰国,帮助泰国加速实现工业化。

北京政府的通告让世界震惊,毕竟转移军工产业链这事儿太过震撼了啊。

二战后接受工业化转移的国家只有华国一个,然后美苏眼睁睁看着华国成为了亚洲一极。

现在华国又对泰国转移了重工业产业链,好家伙,这回中南半岛可就热闹了啊。

越南刚刚统一全国,而泰国又有了重工业产业。

华国的声明发出后,印度第一个就坐不住了,他们简直是跳起来反对。

但反对无效,华国三线建设项目源源不断地进入泰国,军工技术人员也陆续到达泰国,开始在泰国境内选址建厂。

“干朗逸,你们要注意给华人办理国籍手续,华人到了泰国之后就是泰国人,应该有跟本国人民同等的权利,毕竟人家可不是白来的,而是带着重工业产业来的。”

“现在有了足够的人手,我从华国订购的武器也将送到曼谷来,军队扩张的事情要立即执行!”

有了知青这种优质兵源,陈耀文减少了泰国土著服役人数,现在泰国是要武器有武器,要兵源兵源,这条件爆兵完全没问题。

现在干朗逸已经傻眼了,本来是让陈耀文去买武器,结果你带回来重工业产业链,还有1000多万知青……

“少帅,重工业有了,优质兵源也有了,连重武器也到了曼谷。你这是要揍越南吗?你说一句揍印度我们也信啊!”

现在干朗逸已经忍不住激动了,泰国有了这些条件后称霸东南亚都没问题,向西扩张足以跟印度掰掰腕子了啊。

陈耀文摆了摆手,深吸一口气,“事情没那么简单,我们现在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接受了重工业产业链转移,如何使国家强盛呢?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随着大量产业和人员涌入泰国,很快泰国各个阶层都有了反应,反应最大的就是普密蓬。

因为从华国手里拿到重工业产业后,陈耀文的影响力大增,已经隐隐有超过泰国王室的趋势了,现在普密蓬正暗自着急呢。

另外,华裔富豪群体反应也比较大,泰国经济模式比较单一,基本是以农业出口为主,所以经济命脉被几个大资产阶级华裔家族掌控。

陈弼臣似乎知道陈耀文的心思,“少帅,我已经让那些大家族停止出口粮食了,积攒下来的粮食养活几百万上千万的人口绝对没问题,但如此一来,我们的外汇收入也会锐减。”

陈耀文闻言后点了点头,泰国是一个传统地农业国,粮食出口是支柱型产业,存下来的美元基本上都是靠卖粮食赚来的。

但陈耀文觉得卖粮食赚美元太低级了一点:

“日本粮食自给率很低,超过60%粮食需要从外国进口,但他们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难道卖粮食能强国吗?显然不是!”

“国家强盛是靠工业,国家富裕准确的来说是靠出口贸易。”

“要让泰国实行改革开放,要让这些大家族拿出真金白银投资其他产业,带动泰国的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泰国的产品行销世界。”

其实这就是走的日本、韩国的路子,让泰国拥有更多的制造业。

至于产品市场……

当然所以越南和印度啊!

泰国要做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南亚地区唯一一个发达国家!

听到陈耀文的计划后,干朗逸和陈弼臣两人被震惊的不轻,他们从未想过让泰国成为工业强国。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