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

《拔山》

第一卷 红炉点雪 初心如磐 第十八章 搬圣入庙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秦娴抬头瞥了一眼安安,见她眼眶中泛起了泪光,手重重压在小盒上,不禁微微呆了一下。

这一瞬间,他和安安的过往一一闪过脑海,他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少女,是他浑浑噩噩十年里为数不多的欢笑。

他回过神来,伸手将盒子推回,说:“娘亲送给你的,你拿着吧。”

“不,这是红姨给儿媳的,如今的我,不可能了。”

“……”秦娴按在盒子上的手僵了一下。

“我要走了,可能一别,便不会再见,我喜欢秦哥哥,但我们是仇人了,我说服不了自己,和你在一起。”安安低下了头,黯然道。

“你要去哪?”秦娴问道。

“玉京城。”

“你去那里做什么?”

“今日除了找到红姨的盒子,还找到一份爹爹的手札,有些事情想替爹爹做完。”

“我可以帮你!”

安安摇头。

随即晒然一笑起身抱起父亲的牌位,道:“秦哥哥!如果,我是说万一,再见面,我还想着报仇,你会还手吗?”

秦娴摇头。

安安笑了,笑得很开心。

她走了。

秦娴松开放在小盒子上的手,桌上蒸饼升腾的热气打在脸上,透过雾气看着少女背影逐渐模糊远去,他拿起桌边未吃完的蒸饼,一口吞下,烫!

随后看向一盆蒸饼,一手抓起一个,不断使劲往嘴里塞,直到整个嘴巴被塞满。

待到盆中蒸饼一个不剩,又抓起盒中的那枚簪子,含糊不清道:“娘亲,我又让您失望了。”

……

谷子村,山顶祠堂。

三层祠堂前,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见!

近百人肃立堂前,鸦雀无声。

隔在祠堂台阶与人群之间,是黑压压的一队铁骑士兵——八骑铁窑。

黑骑下马分为两拨,一拨开始陈列布置巨大青铜鼎与全套礼器。

一拨人马在旁边燃着一柱刻香,以备插入青铜鼎。

祠堂前人群只是依帽饰与衣袍式样区分出派系。

大勍亚夫子开国,儒门大兴,所以所列书生众者就是大勍。

大剡国力强悍,传承悠久,法度森严,世家颇多,衣着华丽。

大剡世家众人身后还有一群佩刀,黑衣绣红的兵士,目光炯然,级级排列,井然有序,没有一个人身上有赘肉,比士兵还精干。

同八骑一样锋芒毕露。

大剡绣衣直吏,为了对付大勍八骑专门训练的战士,不过因双方休战,目前负责一些监察、祭祀和护卫之事。

被绣衣直吏护卫在前的小世子看着大勍这一系列动作,悄声对哥哥道:“这帮儒生,搞这一套还真是拿手,花里胡哨的东西。”

大世子姬摇瞪了弟弟一眼,骂道:“闭上你的嘴!”

小世子吓得不再吱声。

此时大勍一行人中,为首着蟒袍青年,也正是大勍太子,看了看日头初生,冲身旁徐来点了点头。

徐来行礼后越众而出,从怀中摸出那卷薄纸,抛向高空。

一道青气从纸中飞出,直上云霄。

片刻后化为一星墨点,落在堂前,地动山摇。

烟尘散去,一座头戴梁巾,着圆领长衫,手持书简的石像屹立场中。

大勍太子当先,深深辑礼。

大勍众人尽皆效仿。

没有号令,不约而同。

亚夫子像。

也是此次搬圣入庙的圣像。

入的庙也就是眼前祖洲之人称之为祠堂的楼阁。

而在世间修行人眼中,这是文武庙。

殿阁前高悬的牌匾上刻的“文武”二字也在说明着这一点。

敬拜完毕,在场所有书生对着圣像一齐使用儒术,青色浩然之气翻涌,一点一点将圣像移入文武庙。

庙阁三楼,一灰袍胖老者正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进入文武庙内,香案后已经有四座石像,从左到右一字排开。

前两人头戴玄皇冠,身披五爪绣龙袍,当是上古大禹王朝文、武二帝。

后两人皆身着道袍,一戴鱼尾冠,一戴莲花冠,乃是道门陈,李二祖。

如今多了一人,儒门,亚夫子。

石像落地,不止大勍,所有人都上香参拜。

一切结束,突然亚夫子像上射出千万青霞,冲透庙宇,似鸟笼般覆盖整个祖洲,一股莫名之力笼罩众人,这祖洲规矩,变了。

有人惊呼:“我无法动用此间天地之力!”

“我也是,武运无法唤出!”

不同于一些不解缘由的无知之人,大剡殿下对着大勍太子道:“亚夫子行事,果然霸道,一点也不似儒家的仁礼为先?”

大勍太子不知如何应对,只听身旁徐来开口道:“殿下谬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亚圣之道不是我等后辈学生可以理解的。”

“哦,如此倒是我唐突了。”大剡殿下微微一笑道。

两方太子对话,旁人必不敢多言,可是庙外却传来一阵斗嘴之声。

“好像结束了哎,都是你,磨磨蹭蹭,才爬多大点山,你瞧瞧你喘成什么样。”

“二哥,哪里是我,明明是先生磨蹭,走得太慢。”宋钱喘着大气,瞄了一眼慢慢走近的张鉴。

“也是,先生不带路我们也上不来。”莫七迦点头道。

众人转身望去,一书生带着两个少年来到庙前。

“四先生!”

突然从人群中闪出一道靓影,扑入张鉴怀中。

张鉴摸着少女脑袋,假装不悦道:“你这头小鹿,还没有知礼吗?”

少女抬头嘻嘻笑道:“这不是许久不见先生,激动的么。”

说完退开两步,深深抱礼:“学生见过四先生。”

身后莫七迦和宋钱见如此少女,皆移不开眼睛,宋钱吞了吞口水,上前道:“在下宋钱,见姑娘像极了故人,不知姑娘名讳?”

莫七迦扯了扯嘴角,心道这法子也太老套了。

梁鹿笙歪头打量着宋钱,然后问张鉴道:“先生,他们是?”

张鉴道:“同村的两个后生。”

“你这方式太老套了,不想说。”说完少女拉着张鉴的手进了文武庙。

莫七迦跟上,路过对宋钱侧头道:“确实老套了。”

宋钱无所谓道:“招不贵新,有此佳人,只要能成,啥招都行。”

见张鉴进来,大勍众人都抱礼。

大勍太子道:“四先生,许久不见。”

张鉴点头道:“是好久了,如今你已经是太子了。”

大勍太子闻言一笑,转变话题道:“四先生来得有些迟了。”

此话一出,其身旁书生额头冷汗直流,心道,太子还是欠缺得很,城府太浅,这话是你能说的吗?

随即忙补救道:“四先生勿怪,太子只是想说,先生可要敬拜亚夫子圣像?”

张鉴神色如常,看不清所想。

径直来到圣像前,敬拜。

“徐来。”拜完后,张鉴喊道。

徐来上前一步应道:“学生在。”

“师兄可还好?”张鉴问道。

这当世儒门,当为先生有四,张鉴最末,上面有三个师兄。

不过这个时候,问的自然是他徐来的家师,儒门大先生——颜赋。

“劳烦四先生记挂,家师一切都好,还时常提起您与二先生,十分想念。”徐来俯身答道。

张鉴嘴角一扬,道:“你跟着师兄倒还长了撒谎的本事,师兄就算提起我二人,也不是想念,而是责备。”

“学生不敢。”徐来轻声道。

大剡殿下此时出声道:“原来这儒门四先生,竟深居这祖洲,难怪数年杳无音讯,大剡姜玺,见过四先生。”

见张鉴点头又道:“先生也算此间大勍修为最高之人,不知敢问先生,这先前大勍与我大剡约定搬圣入庙事宜之时,并未言明这亚夫子圣像自带禁制,不知大勍如此行事,意欲何为?”

徐来眉头一皱,这大剡殿下果然厉害,明明大勍官家太子在此,却去问一个儒门先生,分明就是挑拨。

转头看向自家太子,果然已经面露不悦。

正欲开口,只听张鉴道:“我只是来敬拜老师,其他事与我无关,你问他们吧。”说罢便转身往庙外走去。

“四先生且慢。”庙内拐角楼梯处下来一名手持净瓶的胖老人,瓶中还插着一株挂着露水的柳枝。便是他出口留住张鉴。

人群之后年轻道人眼神深邃地盯着胖老人手中的净瓶,确切地说是瓶中的柳枝。

大剡殿下在内,一齐跪倒在地,高声道“孙儿拜见老祖宗!”

“拜见太皇陛下!”

洪飞鸾眼明手快,一步上前搀扶着胖老人。

胖老人笑容极度和蔼,先是免礼众人,又对着张鉴道:“四先生同我一般,在这祖洲也有些时日了,不妨留步也听一听,你大勍即将宣布的消息,说不定,先生也是喜欢的。”

张鉴对胖老人轻微施礼,道:“哦?不知前辈所言是何事?”

胖老人笑而不语,由洪飞鸾扶着来到五圣像前,将净瓶置于香案,右手抽出其中柳枝,一边给圣像脚下抖落着露水,一边口中说道:“且听听大勍的娃娃说来吧。”

大勍太子同徐来对视一眼,皆都惊讶于这胖老头似乎早已知晓他们此番目的,不过也无妨,本就是要说的。

徐来清了清嗓子,道:“今日恰逢我门四先生在此,大剡姜前辈也在此,我大勍确有一事昭告天下。”

顿了顿,朗声道:“遵陛下之命,并承亚夫子之先愿,今日起南学于北祖圣洲开学宫,广收门人,礼教修行~”

一语激起千层浪。

大剡众人皆是脸色骤变。

尤其小世子最先沉不住气,指着徐来鼻子骂道:“放你的屁,让你梁家祖宗衣锦还乡已经是我大剡仁心,你等还妄想把手伸进这祖洲?难不成让你们在这祖洲开满教坊不成!”

“啪”

不等大勍众人反应,姬摇便一巴掌将其弟弟扇倒在地。

侍卫连忙扶起小世子。

姬摇骂道:“没规矩的东西,老祖宗都没发话,有你说话的份吗?滚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